第三五四章 此起彼伏
話回遼東。
時關棗攻陷襄平城,邴原、王烈等文武皆降之。
刺史府,堂中。
關、丁二人居首,丁響先行拱手發言:“今我兄弟二人奉陛下之命克複遼東,兵事疲乏,禮節不周之處望諸公見諒。”
“不敢,不敢。”襄平文武皆笑意恭維。
“彥方公、根矩先生你二人是聞名四海的人物,可對朝廷奪取遼東有良諫?”丁響也知二人有大名望,故請他二人指教。
“丁將軍,公孫度據遼東日久矣,對各家士族施以強壓,豪戶心中多存怨言,若朝廷能聯合這些人,定可鞏固遼東之治。”邴原將公孫度以前施威的惡行盡數告知二將。
“原來如此,來人,立即去召集襄平城的豪門大戶。”關棗聞言立辦,以示對邴原的敬重。
“二位將軍,容老夫為你們引薦一人。”王烈的態度也作積極,畢竟朝廷二字大於公孫度百倍。
“彥方公,請。”
一刻後,王烈帶著一文士走入堂中。
“汝是何人?”丁響笑問道。
“樂浪太守涼茂。”
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人氏,少時好學,議事常引經據典,由曹操拔任為司空掾,後補官侍禦史,出任泰山太守,頗有政績,之後轉任樂浪太守,行至遼東郡時被公孫度扣留,一直至今。
“那張歧又是何人?”關棗轉問邴原。
“回將軍,張歧本是劉太尉舊部,後投效公孫瓚,薊侯亡,他又轉投公孫度麾下,一直經營著樂浪郡。”邴原再答。
“嗯!伯方先生可願投效朝廷?”涼茂現在是豫帝的官,而非雍帝的臣屬,丁響自是要問清楚。
“願為陛下牧方。”涼茂在遼東待了半載有餘,今日他若不答應丁響,那他還得在襄平坐幾年枯牢。
“好,待本將收複樂浪郡,先生便入朝鮮城為太守。”關棗給涼茂許下了承諾。
“多謝將軍。”
三日後,丁響領一萬餘漢卒駐守襄平,關棗則帶著夫餘、摟邑大軍向南逐殺公孫康二兄弟。
六月末,雙軍會戰安市縣境,公孫康戰勝了夫餘軍,卻又被關棗的五千親隨所敗,最後公孫康二人帶著千餘殘兵一路南逃遝氏。
七月中,關棗追至遝津,恰逢營州刺史柳毅靠岸登陸,大批的遼東兵從津渡口湧現,打的關棗措手不及,傷亡慘重。
同月末,關棗退守平郭城,營中摟邑人的怠戰情緒嚴重,與夫餘人發生了群毆事件,關棗即殺了幾位尋釁滋事的摟邑部落大人,另拔親漢者統兵,這才平息了事端。
而公孫度一方的處境也是舉步維艱,由於事發突然,柳毅領五萬餘大軍渡海折返,糧草也消耗殆盡,而公孫度盡失城池,根本無力向柳毅供糧,遼東軍的士氣也下滑的厲害。
八月初,遼東軍斷糧,在公孫度的授意下劫掠遝氏至平郭一帶的百姓,百姓紛紛逃往襄平,公孫度所獲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
三日後,公孫度領軍大舉攻平郭城,雙方在此血戰兩日,柳毅攻破南城門,關棗在逃離之際引火燒毀糧倉,不給公孫度留一粒糧食。
八月初九,關棗退至汶城一帶布防。
傍晚時分,關棗正在南城樓處指揮夫餘人堆積落石,隻見城外官道處逃來了大批百姓,懇求關棗開城收留。
關棗命令甲士打開城門,又選了幾位青壯登樓問話。
“小人拜見將軍。”青壯齊齊下跪。
“都起來吧,你們為何要逃來汶城?”
“公孫度的兵甲如匪徒一般入各鄉堡搶掠,情急之下還會殺人,小人們聽聞遼東北境諸城都降了朝廷,故來投效。”
關棗聞言微微點頭,擺手驅退眾人,一人立於城樓高台沉思。
約過半刻,關棗大喝道:“來人。”
“是,將軍。”
“給營中甲士每人配發十日口糧,將汶城剩餘的糧草立即北運。”
“是,將軍。”
關棗對夫餘、摟邑聯軍戰力的確沒什麽信心,他選擇未雨綢繆,即便遼東軍還有力氣攻破汶縣,也不能讓他們得到喘息之糧。
翌日,遼東軍圍汶城,城前營陣鬆散懈怠,人人有氣無力。
繼,雙軍戰了半日,柳毅即鳴金收兵,與公孫度會於十裏外的主帳中。
柳毅初入帳,便將頭盔置於地,大聲喊道:“甲士食不果腹,哪還有力氣攻城死戰!”
公孫度見柳毅此番狀態,也不敢開口指責,生怕柳毅反叛,隻得好言相勸:“柳營州啊,此非本將所願,但事已至此,我等隻能向北攻伐,平州北部城池眾多,本將就不信關棗每城都能派兵駐守,隻要得了一城之糧,便可解我軍燃眉之急。”
公孫度隻有北伐一條路,西南二向皆是大海,東邊的西安平城距離遙遠,隻怕公孫度還沒有走到此城,眾甲士已經餓的逃光了,而且遼東軍隻要改向東行軍,關棗必定後襲啊。
“唉!望明公早做準備。”柳毅撿起頭盔轉身大步走出營帳。
公孫度目色越發陰沉,帳中也靜若寒蟬,約過半刻公孫度終於發作了,大罵道:“他這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做早做準備!是讓本使君去投那虎賁營的校尉嗎?”
帳內諸將無人敢言,聽著公孫度大罵柳毅許久。
是夜,公孫度遣子公孫康去請柳毅入帳飲酒,柳毅以無肉食為由拒絕,巧妙化解公孫度的殺心。
次日,柳毅反,領著五千攻城甲士臨陣投了關棗,隻為混得一口飽飯。
公孫度聞之大怒,親至陣前再罵柳毅毫無忠義之心。
柳毅大笑不辯,在城上架了六七大鼎,以鼎烹煮豕肉,且邀遼東降卒共食。
半個時辰之後,肉香味飄滿城下沙場,不少遼東兵直咽口水,聽著城樓上同袍兄弟讚歎豕肉味道。
公孫度猛咽了一口口水,大呼退兵,遼東兵才戀戀不舍的離開城下沙場。
翌日,公孫康整軍兩萬,以陽儀為先鋒將,陽儀即領著五千餘眾衝向城牆。
關棗剛想下令放箭,誰知陽儀大呼願降,於是關棗又將陽儀放入城中。
兩刻後,同樣的場景又顯現在汶縣城樓,這回輪到陽儀說肉又香又好吃了。
接連兩天,萬餘遼東兵投降關棗,這次公孫度是真的怕了,他不敢再派將領去攻城,害怕帳中諸將中了關棗的肉糜引誘之計。
又三日,公孫度營中兵甲外逃情況愈烈,更有千人同時逃亡的場景。
是夜,遼東營主帳。
公孫度坐於高台之上,兩側顴骨凸出,雙頰無肉,神情木訥。
“父親,今日之局麵已無回轉餘地,我們降了朝廷吧。”公孫康也是一臉失落,心歎:作戰勇猛的遼東營硬生生被餓垮了。
公孫度不言,心中多有不舍,他從玄菟小吏一步步走到今日實屬不易。
“父親若不歸降,等關棗打入營中,那隻怕連安樂所都沒有了!”公孫恭高聲說道。
“罷了,罷了!寫降書給關棗,這平州三郡一屬國給他了。”公孫度被二子逼得無奈,慘笑擺手道。
“父親英明。”
八月末,公孫度降了雍漢,關棗將其遼東卒全部收編納入麾下。
十月中,丁響出兵攻占遼東屬國以遼西的陽樂城。
十一月末,關棗入樂浪郡,張歧舉城投降,自此公孫度的地盤盡歸雍漢所有。
…………………………………
話歸九江。
時曹洪與周瑜、諸葛亮對峙淮水岸,廝殺數場,未分勝負。
後陳登、陳矯獻廣陵,曹洪分了兩萬兵馬去幫他們守城,至此曹洪兵寡,隻得退入下蔡城中駐守。
就在曹洪退守的當日,天空陰雷陣陣,頃刻間下起了瓢潑大雨,此後一月九江全是陰雨天,淮水都暴漲了不少。
時見壽春城。
周瑜與諸葛亮坐於亭中觀雨。
“孔明啊,如果你早知道有這場連月大雨,就不必煞費苦心謀劃江東了。”周瑜飲茶笑道。
“淮南多雨不出奇,不過連月瓢潑可就有趣了。”諸葛亮為周瑜斟茶道。
周瑜望著茶水入杯,諸葛亮故意加的滿盈,周瑜立即會意:“決淮水,淹下蔡。”
“不錯,水火無情,亦可為戰之利器。”諸葛亮沒有資格和曹洪耗下去了,豫章這幾年的存糧已經見底。
“也好,雨天人少,不易被察覺。”周瑜本想歸勸,又作讚同,這九江郡打下來也是劉基的地盤,百姓死活,周瑜做不了主。
“那亮立即去安排。”諸葛亮起身向長廊走去。
話回下蔡城府。
曹洪與程昱二人也立在廳堂石階處觀雨。
“仲德兄,這連綿陰雨何時才是盡頭,我軍日日空耗糧草,豈可不作為?”曹子廉欲向程昱求破敵之策。
“將軍,此事倒不難做,但會牽連無辜,不知將軍可願背上罵名?”程昱慢悠悠地說道。
“本將身上背的罵名還少嗎?仲德兄盡管說來。”曹洪大手一揮道。
“將軍可知道王景?”
“樂浪王仲通?”
“正是此人,仲通公是章帝年間的治水名家,他在廬江當太守時修浚芍陂,使其能灌溉肥水兩岸。
若將軍能決開芍陂一口,大水瞬時傾瀉肥水,可淹壽春城!”程昱也想到了決水淹城的方法。
“好,本將立即著手去辦。”
此後孫劉聯軍挖淮水上遊,曹洪軍繞行肥水上遊決芍陂,雙方皆不知對方動作,但目的一樣,時間也相近。
就在八月初四夜,孫劉聯軍挖開淮水,數丈高的洪流衝沒下蔡城。
八月初五清晨,曹洪軍決開芍陂一口,波濤之水瞬時湧滿肥水,以雷霆之速衝擊肥水兩岸,淹沒壽春城。
曹軍的五萬人馬剩了一萬,孫劉聯軍的七萬人馬也剩了一萬,雙方的這各一萬都是去挖堤決壩的人,除此之外數十萬九江百姓因為此次人為水患流離失所,紛紛避禍去了廣陵、下邳,事後豫帝計吏也做傷亡統計,兩條河淹了至少二十萬人。
大水一衝,三方哪還有心思打仗,曹洪帶著殘兵退回沛國,周瑜也領著四千餘人退回丹陽,此次損失最慘重莫過於劉基,雖說得了九江郡,但三年攢的家底全沒了,且九江百姓對其怨聲載道……
再話劉備。
劉備占領故且蘭之後,任命糜竺為牂柯太守,讓陳到、劉辟二將領軍守城。
六月初,劉備攻故且蘭城的同時也派遣張飛、龔都二將去攻打平夷縣,亦占之。
七月中,劉備攻占毋斂城,降濮人千餘。
八月末,劉備攻入夜郎城,自此牂柯北部五縣盡入劉備之手。
是夜,夜郎城府。
堂中劉備與徐庶相對而坐。
“元直啊,接下來我軍是占談指縣、還是談稿城?”劉備現在可是幹勁十足,這可比給各家賣力氣強多了,是真能當家作主啊,再也不用看人眼色,也不怕別人背後奇襲。
“明公,庶有些低估南中的遼闊程度了,故而計謀也有些偏差。”徐庶對自己的缺點毫不避諱,直爽相告。
“元直但說無妨。”
“按照庶之前的推算,八月末我軍應占領牂柯全境,但如今才占了寥寥五城啊!”徐庶麵色有些愁苦。
“五城也挺好,元直是有別的擔憂嗎?”劉備自足的說道。
“然也,我等拖得越久,變數越大。”
“元直是說張安會入南中?”
徐庶微微搖頭:“仲定先生不會入南中,他的目光在關東,在中原,但張魯、趙匙會,一旦他們被雍漢朝廷趕出巴蜀,那他們隻能向南,成為我軍的對手。”
“但他們也有可能被張安所殺呀!”劉備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除非他們拚死抵抗,不然定入南中。”在徐庶看來張安是由北向南攻打,而叛軍是在南部防守,自然進入南中概率更大。
“那元直的意思是?”劉備皺眉作問。
“先不向南,轉攻益州郡,占領滇池、俞元、穀昌等富饒城池,然後再逐步將勢力拓展到益州、牂柯二郡南部。”徐庶想搶在二軍入南中之前占一塊風水寶地,這樣更利於發展。
“滇池城應有重兵,不易攻伐,不過備願盡力一試,明日我等便西進。”
“明公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