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河內的將領一直這麽勇嗎
九月末,張安將張芙托於崔琰,自領司隸營走潼關,入弘農郡。
時見弘農城。
在潼關營撤出函穀關後,楊修重新將郡治移入此城,積極開展農耕,收容山野流民,又接納了部分南陽遷民,城池初顯往昔繁華。
此日,楊修邀張安過府飲宴,並請田豫、馬休、馬鐵坐陪。
府門前,馬氏三子相聚。
“兄長,先生心情可平複了?”馬鐵,字季烈,馬家幼子,以武略顯於禁衛,與兄長馬休同為田豫副將。
馬超微微搖頭,這出關一路張安極少與他交談,總是一副心事重重模樣。
“先生是那黃牛嗎?陛下怎不知體諒他人心情!”馬休為自家師長打抱不平。
“仲煦,此話日後少說,先生不喜聽。”馬孟起連忙擺手道。
“罷了,兄長請。”
繼,三兄弟同步入府,與眾文武會於堂中。
“先生。”
“都坐吧!”張安擺手驅退三兄弟,轉而對楊修言:“德祖,此間情況本將已知,弘農新建,諸事繁多,德祖不可懈怠啊。”
“修謹記大都督教誨。”楊修今日也不敢多言,隻做應答。
張安舉杯邀眾人同飲,三五刻後,席間氣氛漸變熱鬧。
值此刻,一甲士入門,跪於田豫身側:“將軍,洛陽來報,河內太守張楊被部將所殺!”
此言一出,堂中立即沉默,豫帝昔日所封的大司馬死了。
“可知詳情?”張安抬手問道。
“回大都督,洛陽未報。”甲士略顯激動。
“看來計劃有變,我等需先去洛陽走一遭!河內可是塊好地方。”司隸四郡中河南、弘農殘破,河內、河東富饒,張楊自初平元年占據河內郡,左右逢源,經營有度,這桃園讓無數人眼熱。
午後,張安領數十騎直奔洛陽,次日抵達城池。
河南尹的重建進度遠勝於弘農,除了法正主理外,潼關營也添注了不少助力,再加上南陽遷民大部入境,其成果達日新月異。
洛陽主城的修繕已接近尾聲,城內街道多見行人,買賣行當也與日俱增。
張安進城直奔楊安殿,停馬於院外,手持馬鞭,大步流星走入殿中。
“孝直何在?”張安抬鞭驅退左右行禮的吏員。
“大都督。”法正起身欲行禮。
“不必多禮,張楊怎麽死的,速速道來。”張安將法正按回坐席,自己則坐在法正處理公務的木案上。
“月前,袁術圍下邳,呂布寫信求助於張楊,張楊即興兵欲過兗州,去救徐州呂布。不料被部將楊醜所殺。”法正拱手答。
“嗬,這張楊也是個性情中人啊,他的意思是想打穿曹操,去救呂布。呂布得此一知己,也算人生無憾啊!那楊醜現屯兵於何處?”
張安許久沒有聽到如此性情又奇葩的理由,他著實沒想到呂布也有得人心的一天。
“楊醜已死,被張楊舊部眭固所殺。楊醜本想領兵投降曹操,眭固則更傾心於袁紹,雙方在懷城對壘半月,楊醜本已奠定勝局,但河內百姓念及張楊之恩,又反助眭固誅殺了楊醜,現眭固屯兵於野王的射犬小邑。”河內戰事起了一月有餘,所有的動靜都被臨側的潼關營探知。
“那袁紹與曹操呢?”
“尚未動兵,但郭汜在原武境內截獲了一份楊醜寫給曹操的求援書信,按理來說曹操已知。”
凡戰時快馬至少有數十人以上,郭汜不可能盡數截獲,故而法正認為楊醜的快馬已經到了許都。
“嗯!立刻召徐晃等將前來議事,這河內郡本都督也要插上一腳。”
“是,都督。”
…………………………………
話回許都。
正如法正所料,楊醜的求援書信已經送入了司空府,曹操即召郭嘉、荀攸等人入府商議。
“列位,楊醜求援,我等要不要救?”曹操環視眾人道。
“明公,現我軍大部已入陳國境內,且元讓將軍又率部去小沛相助劉備,若河內再動兵,隻恐許都不穩。”董昭諫言不介入河內之爭。
“非也,許都此刻的兵力也防不住潼關營,可見陳道也懼關東同盟之力,既如此那又何必留兵?河內富碩,不可不爭。”荀攸認為張安沒膽量攻打許都,建議出兵河內。
“楊醜書信中言明眭固想要歸順袁紹,一旦袁紹動兵,我等該當如何?”毛玠認為不宜惹怒袁紹,以免破壞同盟之誼。
“若明公在袁紹到來之前便奪取河內郡,那袁紹以什麽理由施怒於明公?”司空府間吵鬧一片,各有已見。
曹操轉頭看向程、郭二人。程昱會意起身:“可戰,且要等袁紹動兵。”
“然也,陳道斷然不會放過此次機會,陳留兵馬再快,能快過潼關營嗎?故而快戰強奪不可取。”郭嘉也附和程昱之見。
“爾等之意是讓孤與袁紹協成同盟之兵,攻伐潼關營。”曹操腦中思維瞬時拓展,不再拘泥於河內一地。
“明公睿智,若能折了潼關精銳,比十個河內郡更有價值。”荀攸再諫,若不打潼關營,那它永遠就在許都的臥榻之側,源源不斷的向許都施加威脅。
“對,且明公與袁紹可加深同盟之誼,反之袁紹兵馬損耗在陳道手中,也會更加憎惡陳道。”郭嘉倒認為把河內讓給袁紹,使袁紹聚重兵與張安對壘,更有利於曹操安心吞並江淮之地。
“好,那就入河內,與袁大將軍共抗陳留王。”
翌日,曹操派遣史渙、曹仁二將領一萬五千青州甲,走陳留郡,過東郡,屯兵汲縣境內,成為第一支入河內的兵馬。
眭固聞之心驚,派遣兩方快馬向袁紹、張燕同時求援。快馬過汲縣北,曹軍甲士未加阻攔,任由其通行。
十月初,眭固快馬抵達鄴城,月中旬,另一支到達常山真定城。
張安原本的計劃因張楊之死完全打亂,潼關、司隸二營以及禁衛、河東郡兵等大部人馬集結在河南尹北境。
至此,裹挾了三張、袁、曹五方勢力的河內之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