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止戈宛城
就在陳、曹、劉、白四方勢力混戰南陽之際,淮南傳來令天下人震驚的消息。
世受皇恩榮寵的袁家嫡子袁術稱帝了,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以九江郡為淮南尹,置公卿,設百官,立祠於南北郊,廣納妻妾數百人,趕步天下先,站於四方諸侯的對立麵。
話回堵陽,曹操聞此消息更加堅定了撤兵的決心,袁術給了天下諸侯吞並江淮的機會,這塊肥肉遠遠大於南陽一郡。
繼,曹操命令夏侯淵、曹仁撤出博望,退守魯陽,而自己則領兵撤往葉縣,隻占南陽東北邊境三城,此次入宛之戰也以失敗告終。
就在曹軍撤退的第二日,趙雲入駐博望,轉取堵陽,舞陰諸地,最終止步於比陽城,至此占領了南陽三分之二的地域。
五月初,賈詡暫代大都督之位,合三營之力複攻宛城,韓暹得知消息後,立即向盟友劉表求援。
時見新野大營。
“報!韓暹求援,徐榮、馬超、張遼三營已圍宛城。”快馬衝入大帳。
劉磐聞言驚慌起身:“敵軍共有多少人?”
“約有五六萬,攻城器械齊全。”快馬再答。
“宛城乃南陽重鎮,絕不可丟,本將欲派兵援助白波軍,爾等以為如何?”劉磐目光看向黃祖、蒯越二人。
黃祖沉默不言,蒯越則一副迷離狀態,時而打著哈欠。
“二位到底是何看法?”劉磐雙目微怒道。
“失了這麽多城池,也不差這一座,且我軍在新野久駐,多耗錢糧,此事還是報於州牧定奪吧。”蒯越平淡開口。
“報於州牧?等快馬從襄陽折返,賈詡早就打下宛城了!今曹操已退,我軍就不能與賈詡一戰嗎?”
荊州牧派了三萬餘兵馬,在新野屯駐了數月,失了大片南陽土地,最可笑的是一仗未打,這讓劉磐如何向劉表交代?
“將軍下令即可。”
蒯越不與劉磐爭辯,反正他有的是功績,殺典韋,滅曹昂,哪一個都拿得出手。
劉磐目色更陰沉,轉頭看向黃祖:“黃使君,你可願派兵?”
黃祖無奈一笑:“將軍,這南陽之戰的禍源就是白波軍,此軍一日不滅,陳留王便有用兵的借口,南陽的戰事也不會休止。”
黃祖婉轉表達了讓出宛城的意願,荊州兵打不過曹操,更何況賈詡。
“可這讓本將回去如何向叔父言明?”劉磐連拍木案作問。
“將軍,越有一計,可保我等無虞。”……
五月初八,五萬餘長安大軍進攻宛城,韓暹、楊奉苦苦堅守,直至日暮也未等來新野援軍。
是夜,韓、楊帶著六萬餘難民軍出宛城南門,逃往棘陽方向。
等白波軍到達棘陽時,新野軍已經占領了城池,對其漫射箭矢,聲稱要捉拿韓、楊二賊,以泄民憤。
韓暹大罵蒯越出爾反爾,即帶著四萬餘白波軍東逃平氏城,神勇的荊州兵一路追擊,連戰連捷,打的罪魁禍首毫無反抗之力。
十日後,白波軍抵達汝南朗陵,又被曹操的振威中郎將李通窮追猛打,當韓、楊二將逃到袁術轄地時隻剩千餘卒,輝煌十數年的白波軍就此名存實亡。
…………………………………
宛城,太守府內院。
“咳咳咳!”
整個內院飄著濃鬱的藥草味,房內傳來劇烈的咳嗽聲,征南四營的主將會於房中,麵色寡白的陳道靠坐於床榻之上,持卷之手微微顫抖。
“文遠兄,子桐兄,貧道這幅模樣就不起身見禮了,此役二位兄長辛苦了。”陳道艱難擠出一笑。
“大都督節哀。”
張遼、徐榮單膝跪地,陳道近乎而立之年,又遇喪妻之痛,長嫂之哀,且值在外征戰之時,此間悲情,誰人聞之不憐,聽之不歎?
“二位兄長請起,貧道要在宛城養住些時日,各方軍政交由文和兄代理,望爾等多加協助。”陳道將竹卷交於馬超。
“是,都督。”眾人齊答。
“文和兄,戶籍整理的如何?”陳道省去各中細枝末節,挑了最為關心的問題,現在的他坐不了太久,聽不了太多。
“回都督,此次朝廷所占各城池百姓已作匯總,共計三十四萬七千餘戶,合一百六十萬零三千餘人。”由於時間倉促,賈詡所得的隻是各城卷宗上的人口戶籍。
“甚好,文和兄需立即擬奏,請陛下分遷南陽百姓入司隸。除此之外駐軍作何安排?”陳道再追問了一句。
“以河東營駐雉、博望一線,北防曹操,以武關營駐比陽、宛城、築陽一線,南拒劉表,徐榮營回防漢中,司隸營暫隨都督。”賈詡毫無遲疑的說出駐守策略。
“荊襄降將降卒要多加安撫,各縣令若無大錯,不得更換,此間諸情文和兄拿捏,貧道累了,諸位兄長且回去吧。”陳道麵色更顯蒼白,抬手招來馬超,助他平躺於榻。
“大都督放心休養,我等先行告退。”
眾人陸續走出房門,直至房門關閉,屋中顯暗。
陳道呆滯的望著房梁,仔細觀察橫梁紋路,盡量讓自己處於空洞無知狀態,逐漸睡去。
午後,陳道悠悠蘇醒,感覺左腿如刀刮般疼痛,那耀目陽光穿過窗框,射入房內,陳道可以清晰看見光芒中的土塵,忽而他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故事。
昔年陳道伐漢中歸來時遇見過一位搏虎老漢,老漢說過一天命之數,因祖上之過,招至無嗣。
之後,陳道又想起了美稷城頭的呼廚泉在臨死之前發出的惡毒詛咒。
“這是天命嗎?”
陳道左眼角的一滴淚水劃過耳側,人至悲,思緒難做完整,忽而憶起,又作模糊,萬般尋找原因隻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罷了……
五月末,劉表派遣使臣入宛,賈詡親自招待,雙方相談融洽,將所有的罪責歸結於白波軍。
劉表示弱的同時,也暗許向長安朝廷納貢,希望雙方就此止戈,重修盟誼,賈詡也代表長安朝廷做了退步,將平氐、棘陽周邊的武關營卒撤回宛城。
宛城之戰也就此落幕。
…………………………………
全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