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一個轉折關東局勢的死人
話說百官出函穀,經弘農郡,走河南尹,入得洛陽,時見荒蕪破敗之景。
街麵往來人員稀少,城樓左右多處坍塌,毫無抵禦外敵之力,且說焚毀舊宮南又築一小殿,名曰楊安殿,是大司馬張楊,大將軍韓暹等人共建,暫為皇帝居所。
眾朝臣入殿拜謁少帝,劉辯喜極而泣:“眾卿,爾等總算來了,朕甚慰啊!”
劉辯如今的日子還不如當初在文陵隱居的光景,至少那時有史老道庇佑,可保三餐無虞。
“陛下受苦了,老臣來晚了。”王允環視了一眼周圍麵黃肌瘦的甲士,不禁心酸落淚。
“王卿,朕……”
劉辯有苦難言,這司隸一州,張楊占了河內,楊奉常盤踞弘農,河南二郡,唯有河東太守王邑有些善心,但也架不住白波軍,匈奴騎,朝廷三方勢力的供給。
“老臣都明白,此次老臣定幫陛下樹起這朝綱。”
王允無奈隻能接下這爛攤子,回首看了一眼搖頭歎息的眾高官,心罵:這都是爾等的選擇,現在想回長安,晚了!…………
話轉長安城,未央宮前。
皇甫嵩,朱儁依舊居首,隻是對列空蕩無一人,景桓黨人仍是吵吵嚷嚷,卻再也感受不到鄙夷的冷眼。
半刻之後,朝臣依次入殿,殿中席位減了一半,仍未坐滿。
雍帝劉協望著下方場景,也覺不太適應,又命人撤去了多餘的席位,左右各剩一列。
“眾卿,如今五府走了兩人,九卿隻剩兩位,依爾等之見,是否應重新拔任公卿要員?”
朱儁聞言起身道:“陛下,老臣以為朝堂滿盈不及府庫充裕,今歲我朝伐取漢中,又曆長安風波,軍資民生顯緊迫之態,不益再賞拔公卿。”
年關將至,朱司徒正在為各臣的俸祿而苦惱,長安風波剛讓他鬆了一口,皇帝又想添加官員,老將軍豈能同意?
“陛下,公卿雖多出潼關,但朝廷並未將其罷免,等來日尋到優選,再更替也不遲。”皇甫嵩也認為不妥,他雖站定劉協,但始終堅持司隸三輔是一個朝廷,劉辯依舊是朝廷的弘農王。
“二位卿家之言合乎情理,那且將這些高位暫懸吧。”劉協也知兩位老臣固執,不願與其爭辯,遂罷此議:“荀卿,段煨陳倉屯田之事可安排妥當?”
荀彧走至殿中:“土豪降卒三萬四千餘人已由北中郎將監送右扶風,其中一萬四千卒走陳倉,其餘者隨衛覬修複斜穀棧道。”
“善!此外度田令推行的如何?”劉協問到了關鍵,身軀微微前傾。
“長安近郊田地已開始度量,凡田地有主者,補交初平兩載賦稅,田地無主者,分賜於各縣,鄉,堡的洛陽遷民,稅賦於明年冬藏前繳納,此外朝廷府庫會依序分發百姓明歲春種,右扶風,京兆尹度田在今歲末便可完成,左馮翊需延緩至明年仲夏左右,漢中郡也可在明歲末完成此法令……”荀彧將度田的細則一一陳述,不負雍帝所望。
一個時辰後,荀彧才恭身退回席位。
“如此甚好。若以此令推行,雍州無憂矣。”劉協說到此處停頓片刻,轉問陳道:“陳卿我等何時著手收取涼州?”
“陛下,雍州新定,需休養生息,且冬日不宜作戰,不如等到來年糧豐,再動身也不遲。”陳道強行給三輔帶來了一場戰事,若再窮兵黷武伐取涼州,實非明智之舉。
劉協不言,他自然是希望越早收複涼州越好。
“陛下,臣隻是說兵事上需暫緩,但謀劃亦可從今日起。”
“何解?”
“涼州諸郡仍有朝廷官員主事,陛下可派使去遊說眾人,若郡守能感懷朝廷之恩,日後取涼州,亦有助力啊!”陳道想先施懷柔手段,若能憑口舌取城勝於兵甲百倍。
“眾卿可願自薦,若能勸說涼州郡守歸朝,當得大功。”
“陛下,臣願往之。”尚書仆射何伯求離席請命。
“何卿善辯,亦有識人之明,那朕便令汝持節出使涼州,望何卿莫負君恩。”
“臣定當竭力為之。”何顒已過不惑之年,仍期許建立奇功。
………………………………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初平三年的關東亦是風雲突變。
自諸侯伐董以來,關東雖有張楊一流的固守之輩,呂布一列的流竄之徒。但大體局勢劃分兩大陣營,皆以袁家雙子為盟主。
一方聯盟為後將軍袁術,徐州刺史陶謙,薊侯公孫瓚。
另一方則是車騎將軍袁紹,兗州刺史曹操,荊州牧劉表。
時袁術踞南陽,謀伐豫州諸郡,漸顯勢大,何奈襄陽一戰折了大將孫堅,無力再攻據漢水天險作守的劉表。
恰此時呂布逃出長安,來南陽投奔袁術,袁術大喜厚待有加,誰知呂布依仗自身功勳驕橫跋扈,袁術對其漸變厭惡,呂布心懼連夜轉投河內張楊,但張楊與白波軍呈依托之勢,而呂布昔年曾與徐晃大破白波軍,雙方有隙,呂布不敢久留又去了冀州投奔袁紹。
時初平二年至今,車騎將軍袁紹在界橋,龍湊大敗公孫瓚,雖未傷及其本源,但極力遏製了公孫瓚向南拓張的步伐。
公孫瓚失利,即令田楷為青州刺史,劉備為平原相,讓其二者領兵牽製袁紹所部,自己則折返幽州,在劉虞臥榻之處另築一小城。
而劉虞對公孫瓚窮兵黷武之舉多做譴責,屢次上奏朝廷請求降其罪,公孫瓚得知大怒,襲殺劉虞贈給烏丸錢糧的車隊,且上奏朝廷說劉虞克扣軍餉,雙方你來我往,一時罵的不可開交。
時年冬,曹操從劉岱手中接過兗州大旗,又在濟北剿滅了青州黃巾軍,興起雄主之姿,與徐州陶謙成對峙之勢。
正值天下焦灼之際,一事改變了此局麵,揚州刺史陳溫突兀病故,揚州諸郡成了眾虎狼眼中的肥肉。
車騎將軍袁紹即派從兄山陽太守袁遺赴任揚州,添為刺史。後將軍袁術聞之豈能善罷甘休,親率大軍出南陽,經豫州汝南郡,直奔揚州九江郡,大破袁遺所部,袁遺敗走沛縣,被兵甲所殺,遂袁術又立陳伯真之子陳瑀為揚州刺史。
話歸襄陽城,刺史府列坐眾人議事。
為首者身高八尺有餘,姿貌溫厚偉壯,舉手投足有儒者風範,此人便是荊州刺史劉表。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氏,魯恭王劉餘之後,年少時在太學顯名,添為八俊之一,後因黨錮之禍被迫逃亡。中平元年受大將軍何進征辟入朝,出任北軍中候。
時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叡,董卓即上表劉景升為荊州刺史。
“諸位,袁術已攻陷揚州,不日便會率兵折返南陽,表隻恐此賊貪婪無度,再圖荊州,爾等可有良策?”劉表性溫,遇事優柔寡斷,若非袁術派孫堅攻打荊州,他斷不會參與二袁之戰。
“主公,我等可先行供給後將軍糧草,以示友善。”蔡瑁是襄陽大戶出身,又助劉表平了宗賊,添為座下首席。
劉表麵色一喜,突然又覺不妥,轉問他人:“異度,子柔,汝二人有何看法?”
蒯良,蒯越是劉表最為信任的謀士,不是因為智略謀才,而是他們招賢四子的名氣。
“此非吾之所長,異度,請!”蒯良大方笑道。
“多謝兄長。”蒯越繼而含笑起身,走至堂中一拜:“明公,可畏懼袁術否?”
“表坐擁荊襄,有何懼之?”劉表目色嚴厲,下屬在旁,怎能服軟?
“那明公為什麽要去恭維袁術呢?難道南陽不是荊州的土地嗎?南陽乃荊州第一大郡,明公忍心棄之嗎?”蒯越一連三問,句句堅定。
“異度想要……”劉表雙目一驚。
“不錯,明公睿智,袁術領大軍出征,南陽必定空虛,若明公複起一軍,截斷袁術糧道,定可收複失土。”蒯越不是守成之輩,銳意進取方為上策。
“可若袁術複攻南陽,我等兵馬實難作守。”劉表有自知之明,袁術軍中多有孫堅舊部,這種直衝洛陽的虎師他可擋不住。
“明公莫要憂慮,袁術出了南陽就再也回不來了,豫州沃土後方還有一個亂世奸雄呢!曹操若看不清此次機遇,日後必會被袁紹所食。”蒯越借用了汝南許子將的一句話。如今袁紹正在與公孫瓚糾纏,若等車騎將軍平了幽青,豈會看不見臥榻處的兗州刺史,曹操也應該深知此理。
“異度,真當如此?”
“越以項上人頭作保,請明公出兵取南陽。”蒯越信誓旦旦的說道。
翌日,蔡瑁領一萬五千荊州兵渡漢水,入南陽,先取新野,後破棘陽,兵行宛城,一路勢如破竹,不見敗績。
數日後,袁術得了軍報勃然大怒,即領全軍折返豫州,誓要給劉表一些顏色。
與此同時,在濟北屯兵的青州甲也偷偷開拔,一路奔行到了鄄城,曹操敏銳的嗅到了這次機會,他要和劉表左右夾擊做定勝局,進而圖取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