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終見長安
初平二年,帝大赦天下。
去歲末,牛輔於河陽津大破王匡,關東諸兵攻勢顯頹,加之酸棗兵甲糧草告急,似有撤軍之意。
且說洛陽遷民,董卓攜漢帝入長安已有月餘,而百萬民眾仍在遷居途中,荀彧為保百姓周全,每日行程不過三十裏,有時因天候阻攔更緩之。
四月路遙,耗資巨大,遷行百姓糧草告罄,幸有太仆朱儁從右扶風征糧數十萬石,欲送往荀彧處。
董卓見糧喜笑顏開,略施小計克扣糧草,朱儁為不誤民以死明誌,逼迫董卓放糧。
董卓自是不從,右扶風太守馬騰驅上百騎赴長安,繞城而行,朗聲大喝:“丞相勿忘,馬騰乃反賊出身,一朝不喜,萬軍出茂陵!”
董卓聽的心驚,涼騎大部都在司隸前沿防守關東諸賊,若馬騰背襲,長安難以防守,遂董卓隻能放糧,且出使安撫馬騰,賜爵槐裏侯,拜為征西將軍。
繼,朱儁親自壓糧趕赴荀彧行軍帳,路遇百姓嚴陣以行,周遭兵甲護衛,時見百姓談笑,朱公偉點頭稱讚道:“荀文若遷民,百姓無損,可載史冊。”
行軍帳中,荀彧與陳道分列兩席,朱儁居上位。
“仲定,文若,老夫幸不辱命,糧草車馬已至軍前。”朱儁頭係裹布,布上仍有血跡,是當日撞柱留下的那份剛直漢心。
“有朱公相助,我等無憂矣。”陳道那日通過衛覬之手與朱儁暗通書信,朱儁才願赴長安打點遷都之事,今朝又為糧草與董卓反目,可歎漢之老將軍。
“公偉先生,長安民生如何?”荀彧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洛陽百萬民如何在長安定居。
“凋敝破敗,城牆多有損壞,宮殿盡數坍塌,要像經營至洛陽模樣,需十載光陰。”朱儁據實以告。
“帝留洛陽也無益,死了一個董卓,還有第二個。如今當務之急是穩住三輔地,據關險吞涼州,以平關內諸郡。”陳道以為到了此步就不該操之過急,平雍,涼地,占住二州實心地盤,才有中興之望。
“仲定此言差矣,天下萬方皆是漢土,哪有吞自家土地的道理?”朱儁不悅道。
“對,朱公說的對,是撫順涼州,使民歸心。”陳道搖頭一笑,不願與老將軍爭辯。
“朱公,時年初,帝赦天下,應招才納賢,望朱公與三公商議,開三府征辟,廣聚天下賢才。”荀彧知遷都長安,洛陽官員外逃者居多,朝堂凋敝,實非良象。
“董卓把持朝政,隻怕賢才不願入長安。”朱儁提起董卓恨得咬牙切齒,此賊禍國殃民日久矣。
“朱公隻管征辟,至於董卓自有人送他一程。”朝堂上不止景桓黨人對董卓恨之入骨,有心者早已付諸行動,陳道隻需坐享其成。
“好,老夫回朝便著手此事。二位且在遷民之事上多用心吧,務必保證百姓安危,老夫告辭。”朱儁起身,急走出帳,可見風火性格。
二人送朱儁出帳,直至其上馬。
“這些忠於漢室一生的老將很難轉變觀念,文若要多擔待呀!”陳道迎風笑道。
“彧明白,朱公與義真公都是國之重器,我等需追趕之。”……
時至二月末,洛陽數百萬民抵達長安城,隊伍漫山而沿,衝河而盈,嘈雜之聲傳響數百裏。
城上甲士見狀,心生虛怕,人海之景不外如是。
“諸位,依序進城。”
涼騎接管先行部,司隸卒在後方百裏外紮營,城門校尉欲指揮百姓進城,但無一人敢入。
值此刻,荀彧駕車而來。
“荀官長來了,大家都讓開。”
洛陽百姓紛紛退到道路兩側,他們對荀彧的愛戴之情遠勝朝廷,若沒有這個熏香君子,不知有多少人要死在行路途中。
荀彧將車馬停在城門前,下車與眾人見禮道:“諸位,自此刻始,爾等便是長安人,入城需遵守律法管轄,莫要失了帝都人兒的風采。”
“願聽官長安排。”齊聲喝,排山倒,聲震雲霄。
“入城之後,危樓盡快上報,若城中住滿,其餘者迎河下寨,暫居竹舍,不得哄搶。”荀彧早就知會過王允,王允已驅長安民在近水搭建竹舍,可容納數十萬百姓。
“荀官長,那我等是否能停止對轄戶百姓供糧?”一位富戶上前詢問道。
“當然,不過諸位都是新至長安,需做幫襯,以解朝廷之憂,西園卒自會庇護那些良善人,爾等可明白?”荀彧之言說的精巧,洛陽富戶到了長安,一要擔心長安本地富戶的排擠,二還要提防涼騎的騷擾,至於是保命還是保錢,全看自己抉擇。
“明白,我等定會盡力而為。”富戶滿臉愁容的退了回去。
去了此間嘈雜,卻見長安城上,陳道與董白闊別數月,又得相逢。
“道人把功績都給了荀彧,不可惜嗎?”董白轉頭問道。
陳道背靠於城牆,不看萬萬民,卻看著殘破城樓:“可惜呀!但也無可奈何,誰讓人家有官位在身呢?”
“道人又想做官了嗎?”董白目泛狡黠。
“不想,還是做食客好,既有山珍海味,又有佳人添酒,人生之樂足矣!”陳道拍手稱妙。
“你何時才能思進取,知國事!”董白恨鐵不成鋼道。
“明天!明天再說,今日貧道要踏馬觀長安,盡覽城中花,渭陽君願去否?”陳道忙碌了數月,總算可休息幾日,心情頗佳。
“不去!”董白轉身不願理會道人。
“也罷,貧道告辭。”
………………………………
話歸遼東郡,時遼東太守名曰公孫度,字升濟,此人在靈帝時被提撥為冀州刺史,後因過失而罷官,又得同鄉徐榮推薦,赴遼東為太守。
公孫度至遼東後,重律典,行峻法,嚴壓各地豪強富戶,達到令行禁止,政策通達之境,羽翼逐漸豐滿。
時逢關東諸侯興兵討伐董卓,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領平州牧。
僅此一例,便可見人心不古,漢失中鼎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