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臣> 第一百二十七章 諸侯並起

第一百二十七章 諸侯並起

  靜心閣大火,弘農王屍骨無存,董卓為其立衣冠塚,漢帝協下令將其並葬於趙忠之墓,可憐一時帝王最終入了宦官墳頭。


  廢帝亡,洛陽流言四起,時人皆指責董卓謀害君上,消息亦走天下。


  至六月,關東諸兵起事,推舉袁紹為盟主共討國賊董卓,袁本初自表為車騎將軍,命冀州刺史韓馥留守鄴城供給糧草,自領兵甲奔赴河內太守王匡處,屯兵以觀後事。


  時豫州刺史孔伷兵屯穎川郡,後將軍袁術在南陽郡集兵,且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下寨酸棗。就連洛陽外逃的曹操都被表為奮武將軍,在陳留衛茲的資助下聚鄉勇五千,行兵酸棗,共赴國難。


  諸侯舉動不日傳入洛陽,見崇德殿朝議。


  董卓今日又佩劍上朝,且入殿不行禮,大步至劉協身前,引得帝驚。


  “董相,你要做何?”年隻十歲的劉協強忍心中懼怕,出言問責。


  “劉伯和,皇帝陛下!老夫半年來替你理朝政,施國策,不曾有半點懈怠,爾等就這樣對老夫嗎?”董卓做了半年的牛兒,沒有得到一點好處,反到引起關東諸侯反叛,火從心中生,一時難自抑,也顧不得什麽朝堂威儀,天子駕下。


  “董相錯怪朕了,朕可沒有命令他們起兵,朕也從來沒有認為董相是奸佞之臣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即便這都是董卓的暴虐一手促成,劉協也不敢違逆董卓半句。


  董卓惡狠狠的盯著小皇帝,足有半刻才轉身麵向朝臣,此時朝堂中隻剩下一幹世族黨人,而景桓侯一係多是稱病在府,坐觀諸侯動向。


  “來人,將袁隗給本相拖出去杖斃,在洛陽的袁氏一族,無論老幼,全部格殺填埋!”董卓恐袁隗在朝作為內應,更氣憤袁家雙子興兵之舉,心底早已忘了自己也是袁門舊吏。


  袁隗聞言,忽而朗聲大笑,坦然起身走向殿外:“陛下且再忍幾日,中興不久矣。”


  “給本相拔了這老賊的舌頭,烹為肉食,送往河內讓本初小兒嚐嚐味道。”董卓高聲厲喝,目中盡顯惡毒,在朝高官無一仗義出言者。


  繼,董卓又道:“本相欲舉國之兵討伐關東逆賊,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朝臣不答,皆作低頭,唯一人大步出席,此人姓鄭名泰,字公業,河南開封人氏,時為尚書令。


  “鄭公業,你有異議否?”董卓方才殺袁隗便是威嚇朝臣,他沒想到還真有不怕死的。


  “董相,施政在德,在仁,不在兵啊!”鄭泰躬身說道。


  “不在兵,那在什麽?這幫反賊都要殺到洛陽了,汝給我說甲士無用,豈不是笑話?”董卓現在聽見仁政二字都覺得厭惡,不由自主的會聯想起那賴在董府的道人。


  “董相何故懼怕?且聽吾一言,山東諸兵不足為懼也。


  其一,董相一生戎馬,少時為將,掌軍多年。而袁氏雙子公卿出身,自幼錦衣玉食,不通兵法謀略。二者豈能作比?

  其二,關西常有胡族扣邊,涼州鐵騎驍勇天下。而山東多年平順,無焊戰之卒,多是苦命弱小,二者怎能相提並論?


  其三,董相在朝占大義,而山東諸兵師出無名。


  ……


  此列十條,山東諸兵不及丞相也。且諸兵起事疲勞在民,驚擾天下,自虧威德,難以長久。董相隻需以逸待勞,自見其潰。”鄭泰假意恭謙,實則讓董卓心生傲慢,為諸兵爭取更多時日。


  “哈哈哈!鄭尚書所言振奮人心,本相此時舒服多了。”董卓聽了誇讚,麵露喜色,遂罷兵不議。


  ………………………………


  再表諫議大夫荀彧府上。


  少帝被鳩,諸侯起兵,讓不少人對漢室心灰意冷,蒯良蒯越借病緣故遠遁荊襄,荀攸也回了穎川郡,當年洛陽的招賢四子隻剩荀文若一人。


  今日荀彧聞袁隗一族被誅,心生莫名悲涼,昔日崔琰,張郃會時常過府飲談,今朝人人自顧不暇,洛陽前景一片灰暗。


  夏雨滂沱,持久不衰,荀彧一人在庭院內仰望陰雨天空,此間沉悶的喘不過氣。


  過了許久,荀彧幽幽歎了一聲:“我也是該走了,洛陽再留無益,期許能再尋一位匡朝寧國的人兒。”


  荀彧失落闌珊間憶起一人,若是他還在,會如何挽回這局麵。


  “呼!好大的雨啊!文若何故住的如此偏遠!”一位道人不顧家侍阻攔,強行闖入高官府邸,與主家相會於庭前。


  荀彧一時無話,隻覺思人日久,見了幻象。


  “文若,貧道來你家府上,討不了一杯茶水嗎?”道人拍了拍兒郎肩膀,大步入廳,做得平常態。


  “仲定先生?”荀彧試探開口。


  “文若何時學的和公達一般木訥?”陳道人落坐席位,自生招待。


  “幸之,幸之啊!仲定先生何時到的洛陽?”荀彧麵生喜色,大步追入廳中。


  “小半載了,貧道現在住在董丞相府上,當一食客。”


  “怪不得董卓近來會有如此變故,可惜先生來晚了一步,不然公達也不會離朝。”荀彧至今覺得有些虛幻,言語多有停頓。


  “是去是留,人各有誌。且不說這些,文若,這漢室該怎麽救呢?貧道近來有些躊躇,所行計策收效甚微。”陳道人不加遮掩,也有自己的苦惱。


  荀彧迅速整理心情,正襟危坐應答道人:“漢室頹象是經年積累,董卓不過是推波助瀾者,非元凶也。”


  “關東諸侯並起,劉氏已失了天子威儀。事實無需再辯,我等且論些可行策。”即使陳道現在驅兵殺了董卓也改變不了紛亂局麵,在這些諸侯起兵的那一刻,他們心中已經埋下了皇權霸業的種子:“帝年幼,難服眾,若不能統禦天下,可先求偏安一隅,之後再徐徐圖之,可否?”


  “不妥,彧以為不能將洛陽拱手送人,帝離中闕,加之劉氏宗親諸多,恐有心人另立新帝。”


  “那就難辦了。文若府上可有酒?”


  “有。”


  “今夜定策如何?”


  “但聽先生安排。”


  ………………………………


  諸公,中秋佳節,國之慶典,需飲酒作樂,一日一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