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梁山使者
八月秋風吹涼大地,吹動了一片蘆花蕩漾。漾漾水波動處,一艘小船從蘆葦蕩中轉出,背著朝陽靠了岸,從船上走下兩人,抬步向節度使張開的大營走去。
距離大營三裏,樹林中嗖一下射出一支箭,正落在當前那人一步遠的位置。兩人知道這隻是警告,立刻站立在原地不動。
“梁山好漢小旋風柴進、鐵叫子樂和前來求見太子殿下!請將軍現身一見!”
莎莎莎——
樹林中的樹枝、樹葉一陣響動,從裏麵鑽出三個人飛快地向大營奔去,絲毫沒理會原地站立的兩人。
柴進和樂和相互看看,多少有些莫名其妙。
“柴大官人,我們是站在這裏等,還是再往前走走?”
樂和見周圍沒了動靜,停了一會兒,悄悄向柴進問道。
柴進抬了抬手,示意樂和不要輕舉妄動:“我們還不知道太子殿下治下的軍隊有什麽規矩,既然已經得到警告,對方又沒有應答,我們最好不要隨便動!”
話音未落,樹林中又是一這種攢動,又從裏麵鑽出兩個人來,這次並沒有向大營奔,而是小心翼翼的向柴進和樂和靠近。
“幸虧我們沒有走動,否則現在難免會受些皮肉之苦!”
樂和看見兩人都帶著弓箭,而且在靠近他二人的過程中箭矢還搭在弦上,心裏就是一陣慶幸。
柴進小聲道:“他們是斥候,擔心被咱們兩人暗算、偷襲,所以先派三人回去報信,過了一會兒這兩人才出現!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樹林中肯定還有其他人!”
樂和聞之心中一凜:“上次哥哥派人下山偵查就吃了大虧,今天我才知道敗在這樣的軍隊下並不委屈。太子殿下治軍如此嚴整,恐怕不是我梁山之福!”
柴進沒有回答,仿佛有些心事。
此時那兩名官軍斥候已經站在了柴進兩人十丈外,收回弓箭大喊:
“太子殿下有令,兩位請跟我們走!”
柴進和樂和相互看看,一邊提防,一邊大步向前走去。
“兩位官軍兄弟,太子殿下怎知我等會來?”
其中一名斥候看了看柴進,麵無表情地答道:“前幾日殿下說梁山會派使者前來,我們已經在這兒等了三天了!”
柴進和樂和聽了答案,心裏又提了提,直覺告訴他們太子殿下的確難對付。他們跟著兩名斥候一直往裏走,沿路見到物流波守衛嚴陣以待,仿佛柴進和樂和像隨時會撲過去噬人的猛虎一般。
防禦意識太強了!這樣的官軍幾乎不可能被偷襲。
同時這也讓兩人震撼:這還是他們見過的官軍嗎?往日那種鬆鬆垮垮的樣子到哪裏去了?
穿過了張開的營地,四人直接走到張叔夜的軍寨前,一名大漢已經在門口等候,正是王稟。
“兩位!請吧!太子殿下已經在大帳內等候!”
兩名斥候轉身離開,把柴進和樂和交給了王稟,王稟帶著兩人直接走向中軍大帳。
“啟稟太子殿下!梁山好漢小旋風柴進和鐵叫子樂和到!”
“進來!”
趙桓緩緩收起了長生經,站起身正好看見王稟帶著柴進和樂和進來。
“原來是柴大官人和樂和義士!請坐!”
趙桓把兩人讓到坐上,吩咐人去斟茶。
趙桓先向柴進道:“本太子此見柴大官人多有感慨!皇家與柴家有互為君臣之義,百年來也都互守承諾不相棄,沒想到到底還是因為貪官汙吏陷害以致柴大官人被逼上梁山,如今更是以敵我雙方的身份相見,可見人間世事無常,並不會因為你我都是好人就能讓我們成為好友,甚至相安無事都不能夠!”
柴進見趙桓毫不避諱兩家的曆史淵源和他被貪官汙吏逼上梁山的情景,在為太子趙桓的光明磊落深有感動時,也突然有了一種“有千言萬語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當下抱著拳嘴巴張了又張,最終眼睛一紅,還是無言坐下。
趙桓又向樂和笑道:“鐵叫子樂和的名聲本太子也多有耳聞,當初能舍棄自己的差事,救謝珍謝寶於為難之間,可見義氣深重!如今得見本尊,又是智勇雙全、聰明伶俐,讓本太子不勝欽敬!不過鐵叫子樂和諸般聲樂皆擅長,他日或同歸一處、或兩軍陣前,若能聽得公之絕響,足慰平生!”
樂和聽完,慌忙下拜:“小人隻會些機巧玩意兒,不想太子殿下竟也知小人的名聲!若論才華,梁山上下勝小人者比比皆是,小人微末之技是在不堪入太子殿下法眼。我梁山宋公明哥哥日夜盼望能得朝廷詔安,若太子殿下能赦免梁山上下諸人罪過,情願都歸太子殿下使喚!”
這樂和,說伶俐還真是夠伶俐,兩句話就引到招安上去了。
趙桓心裏讚歎,嘴上卻說:“朝廷有蔡楊童高之黨,諸位義士即便被招了安也難保平安。況且梁山上多有不願招安著,即便勉強歸順朝廷,又且諸位義氣深重,但終究難免存有異心。”
“今日先不說公事!梁山諸雄,上至宋公明、晁蓋、盧俊義、吳用、公孫勝,下到時遷、白勝、段景住,都是本太子仰慕已久的好漢!昔日西晉太傅羊祜和東吳都督陸抗乃戰場勁敵,私下裏卻是好友,禮尚往來互不有疑,成為古今美談;我等雖是敵對,但畢竟都是宋人,難道還不能成為羊陸那樣的知己?二公稍坐!”
“來人,取紙筆來!”
趙桓拍了拍手,讓人取過筆墨紙硯來,當即揮灑文墨,寫了一篇讚賞梁山諸雄的文章來交給柴進、樂和。
“本太子倉皇離京,不曾帶些珍貴之物,就這篇文章贈予梁山,望我等交戰之餘能成為人生知己!多餘的話本太子也不說了,軍營之中禁止飲酒,本太子也不例外,就不留兩位飲宴了,回頭或輸或贏,等戰事了畢,我等再開懷暢飲!”
“王稟,替我禮送兩位出營!”
柴進、樂和見趙桓不肯談公事,又被趙桓忽悠得暈暈乎乎的,隻得帶了文章拜過趙桓隨王稟出營。
一直到了兩人上船,心裏還沒明白,太子到底是個什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