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電影教師> 第774章 兩極分化

第774章 兩極分化

  盡管觀眾的評價兩極分化嚴重,但《一個人張燈結彩》畢竟是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從晚上6點正式上映到第二天淩晨1點的7個小時內,電影在全國範圍內就轟下了1651萬的票房,這個成績創造了張然電影首映日的新高。


  如此迅猛的票房數據,亮瞎了無數人的眼睛,即使是王中壘也不得不感歎張然在國內的號召力是無敵的存在,除了周星池,簡直沒有哪個導演能跟他掰手腕。


  不過在感歎張然號召力無敵的同時,媒體也都給出了自己對電影的評論,跟觀眾的反應幾乎是一致的,媒體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嚴重,喜歡的把電影吹上了天,不喜歡的把電影踩下了地。


  “‘一個人張燈結彩’”七個字帶有強烈的隱喻,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孤獨是一種人生常態,一種永在,與生俱來,如蛆附骨。‘一個人’不僅僅是小於,而是在場的每個人。‘張燈結彩’則是超越孤獨的渴望。像麥田守望者看護著青年人尋求靠近的衝動的老黃、三個青年人——小於、於心亮和鋼渣都試圖擺脫孤獨尋求彼此慰藉,這種努力都將導致災難性後果。張然在電影最後點起了一盞燈,想要歡樂撫平所有人內心的孤獨,這是張然由一個偏商業的導演向電影大師邁出的一大步。至於觀眾能否體會到,那要看他們對於故事的投入有多深了。”——《北平日報》


  “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有觀眾對電影忍無可忍而離場,《一個人張燈結彩》前麵部分實在太沉悶,尤其是張婧初的部分,沒有聲音,沒有音樂,連字幕都沒有,對任何一個觀眾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張然太過自信,也太高估觀眾的承受能力。幾個月前,張然說王小帥的電影自嗨嚴重,結果他在這部電影裏的自嗨比誰都嚴重,徹底丟掉了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東西——老老實實講故事!”——《新晶報》


  “《一個人張燈結彩》太不視覺盛宴、太不娛樂了,張然低估了抱著看警匪片來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的容忍度。這是一部幾乎徹頭徹尾、跟中國電影現狀死磕的嚴肅藝術電影。在此之前,張一謀、陳凱歌都曾或多或少地挑戰過觀眾的觀影習慣,比如《英雄》,比如《無極》,但他們都沒像張然這樣極端和野心勃勃,完全置普通觀眾於不顧,張一謀他們都失敗了,而張然必將遭遇一場比《英雄》和《無極》更加慘烈的失敗!”——《南方都市報》


  “張然在《一個人張燈結彩》表達的最直接的情感主題,是孤獨!光影流轉間,它無處不在:在小於落寞的眼神裏、老黃倦怠的表情裏、鋼渣陰冷的殺氣裏……也在蕭瑟的風裏、飄渺的雲霧裏、搖曳的燈籠裏,甚至在整個宇宙中,都充盈著它的氣息……我想張然也是孤獨的,在電影的後半部分他也作了妥協,他怕觀眾看不懂!”——《文匯報》


  張然很少看影評,國內缺乏真正專業的影評人,也缺乏真正高質量的影評,不管是媒體的影評,還是所謂影評人的影評水準都不怎麽樣,所謂影評大多隻能稱為觀後感。


  這些所謂影評的基本都上都一種模式,把故事簡單複述一遍,拉拉故事線索,分析下人物,然後對電影誇一番,或者批一番。不管對觀眾,還是對導演,這樣的影評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張然看來,真正好的影評是電影創作者和觀眾的橋梁,觀眾在觀影中的種種疑惑,可以在影評人的優秀影評中找到答案,除了聊人性,聊主題,還應該聊電影語言,聊燈光和色彩,聊剪輯,聊攝影……


  隻是這樣有價值的影評,在國內幾乎沒有!


  上午,張然帶著《一個人張燈結彩》劇組成員接受網易的專訪。現在張然是網易二股東,肯定要照顧一下。網易記者水準一般,問的基本上都是關於電影的各種八卦。不過張然他們都是老油條了,麵對這些毫無價格的提問依然是侃侃而談。


  采訪間隙,張婧初拿出手機翻媒體對電影的評論,看到張然罵得狠得,笑嘻嘻地念給張然聽,美其名曰,讓張然聽聽群眾的心聲。張然笑著反擊道:“等你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拍出來,到時候我拿個高音喇叭在你耳朵邊念個夠”。


  網易的記者對此非常驚訝,這畫風跟想象中的張然和張婧初完全不符啊,小聲問胡君:“他們平常也這樣嗎?”


  胡君嗬嗬笑道:“他們一直這樣,沒事的時候,經常拿對方開涮!”


  吃過中午飯,劇組成員坐著閑聊。張婧初伸手捅了捅張然的胳膊,將手機遞到他麵前,笑嘻嘻地道:“你看下這篇文章!”


  張然翻了翻白眼:“又怎麽罵我了?”


  張然接受手機一看,文章是一個叫青城無忌的網友寫的,標題叫“《一個人張燈結彩》,張然自嗨的精神病作品”,心想,罵得夠狠的啊,他慢慢翻看起來,隻見文章寫道:“《一個人張燈結彩》首映觀影歸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累,這真的不是一部好電影,充斥無聊的情節、邏輯混亂的劇情、華而不實的畫麵,總之,電影除了畫麵外幾乎一無是處。


  電影開始20多分鍾,張然正和張婧初在銀幕上纏綿,身邊一位男觀眾竟呼呼睡去,並打起了如雷的鼾聲,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男觀眾看激情戲看睡著的。這位男觀眾被女友無情地推醒,並低聲責備道,你可以睡,但別出聲啊!

  在觀看電影期間我有種強烈的感覺,這不是一部正常的作品,是張然被捧上天後自信心高度膨脹,完全不把觀眾放在眼裏,拍出的一部極其自戀的精神病作品,整部電影是張然被捧上神壇後意淫自己成為電影大師做的一場白日夢。張然的自嗨完全貫穿了整部影片,模仿《2001漫遊太空》的黑屏,模仿《教父》的拉鏡頭。給人的感覺像是在說,你看,我跟那些低端國產片不一樣,這是藝術,這麽拍才有逼格。但實際上這些鏡頭毫無意義,反而讓電影做作至極。這樣人為設置觀影障礙的橋段在電影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張婧初那條線,沒有聲音,沒有配樂,連字幕都沒有,拖遝冗長,完全是對觀眾的一種折磨。


  我知道張然這麽做是想讓電影看起來更藝術,更前衛,但真的太刻意、太做作了。張然忘了觀眾看來電影的終極目的是希望看一個故事,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才是電影好壞的關鍵。看完《一個人張燈結彩》,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是張然的電影,《飛行家》、《爆裂鼓手》這些是多好的電影啊!為什麽《一個人張燈結彩》會拍成這樣?我在想張然真的是被捧得太高了,最為可能成為大師的年輕導演,伯格曼的接班人,中國電影的新旗手,這所有的榮譽加在他身上,以至於讓他忘記自己,忘了觀眾,在神壇上下不來。


  張然真的是在神壇上呆得久了,把自己當成電影大師了,拍電影也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要脫離低級趣味,要和觀眾劃清界限,完全忘記了自己當初之所以被捧上神壇是因為當年的接地氣和對電影的熱愛以及對觀眾的無比尊重。


  作為張然曾經的影迷,真心希望他能夠回歸自我,用心講一個好故事,而不是去追求所謂的大師氣質。真正大師的作品都是平心靜氣地向觀眾講述一個樸實的故事,而不是搞得花裏胡哨的,告訴全世界,嘿,你看我是大師吧!”


  看完文章,張然心裏有點不是滋味,他一直非常重視觀眾,從來沒有想過要和觀眾劃清界限,他始終堅信任何藝術脫離了觀眾就失去了生命力。


  張然沒有把自己當成大師,也真的沒有完全不顧觀眾的感受。如果他真的是不顧觀眾自嗨的導演,電影後半部分不會是現在的模樣,賈樟柯就說電影後半部分太戲劇化了。


  明明很重視觀眾,卻被指責漠視觀眾,這讓他有些難過!

  張婧初見張然眉頭微蹙,臉色有點黑,知道他有點不高興了,握住他的手道:“沒事的,我們都知道電影很好,昨天晚上張一謀導演不是說嘛,《活著》剛出來的時候,圈內一片罵聲,簡直沒一個說好的,現在不也成經典了嘛!”


  張然衝張婧初笑了笑,是啊,還是有很多人能夠理解自己的,他伸手把張婧初攬到懷裏,吻了吻她的頭,微笑道:“我沒那麽脆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張然在拍《一個人張燈結彩》前就知道肯定會有很多罵聲,但他還是堅持拍了。這真不是任性,而是他非常清楚,做老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要有一桶水,做導演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觀眾能夠接觸到的電影太多,口味變化很快,作為導演就必須不停地學習,不停拿出新東西,才能滿足觀眾變幻莫測的需求。


  諾蘭作為商業片導演,為什麽那麽受歡迎?就在於他不斷挑戰自己,不斷拿出新東西來。其處女作《追隨》是犯罪片;《記憶碎片》是驚悚片;《致命魔術》則玩了一把古典;《蝙蝠俠前傳》三部曲是純商業的超級英雄電影;《盜夢空間》集懸疑科幻於一身,情節百轉千回,令人迷惑而又津津樂道;《星際穿越》則是以太空旅行和黑洞理論為主題,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有新東西在裏麵。


  一個導演如果隻有三板斧,當觀眾看膩了你的三板斧,就會棄你而去。


  張然不希望重複自己,更不希望被觀眾淘汰,他想要實驗更多的手法,讓自己的電影擁有更多的可能;同時,作為導演,張然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他希望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甚至是影史留名,不管從哪方麵來說,這次實驗都是必須的。


  麵對漠視觀眾的指責,張然有些想解釋,但想想還是算了,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等到《未來啟示錄》出來之後,事實會說明一切。


  不管別人怎麽說,在張然看來作為實驗電影,《一個人張燈結彩》完美的重現了多聲部蒙太奇,這就足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