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最強長子> 第154章 兲桑你怎麽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兲桑你怎麽看

  到場的人數越來越多,長安城中聽說了秦國公講學消息的人近乎三分之一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來到了此地蹭一蹭熱鬧。


  外圍的人數激增,以至於天工學院的學生們都很難擠入場內。


  那些個東瀛遣唐使更是被外圍的人群堵住,難以寸進。


  最終還是李言親自開口,勸說百姓們讓開了一條道路,這才使得天工學院的學生和東瀛遣唐使進入了講學的場地。


  “諸位……”


  李言再度開口,聲音通過音響傳遞,清晰的映入了每個人的耳朵。


  在場之人雖然已經聽過音響播放的《運動員進行曲》也聽李言講了兩句,但依舊是嘖嘖稱奇。


  “真不愧是秦國公啊,這天工院製造的東西果然神奇,這人說話的聲音變的跟打雷似的,真清楚!”


  “那是啊,我今年在天工坊買了個蒸汽版紡織機!那才叫神奇咧,添些水,再用柴火活著煤燒燒,就能自己個兒動彈,天工院搞出來的東西,肯定神奇。”


  “不過今年天工院沒出什麽新的機器,看來這個能出聲兒的盒子就是天工院今年造出來的了。”


  百姓們雖然嘖嘖稱奇,但都已經對天工院的神奇有了心理準備,還不至於太多驚訝。


  真正感到驚訝的則是那群東瀛人!


  這是他們第一次踏入大唐,壓根兒沒經受過這一年大唐工業革命的洗禮。


  他們對於機械的認知還處於人力投石機那種層次。


  現在一下跳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直接看到這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自然會懵圈。


  幾乎所有東瀛人都目光灼灼的看著台上的李言,似乎渴望學習這種神奇造物的相關知識。


  很可惜,李言顯然不會教他們這些,李言雖然希望快速推動工業進展、科技革命,但那是僅限於大唐境內。


  私心這種東西是個人都會有,李言自然不會例外。


  “諸位,我今日所講或許與聖人學說的區別很大。”


  “但是我天工學院始終秉承著,為天地立心……”


  “始終旨在令大唐強盛,百姓安居……”


  再講學之前,李言自然的例行講一段廢話,這是傳承了千年的規矩,就算到了千年之後的時代,那些個學校領道不也同樣會玩這一套麽。


  隻不過李言這講的雖然是廢話,但卻也引經據典,甚至引的還是後世的經典!


  那些個一直傳承到了後世的金句在此世的作用還是極大的,更何況這些話李言之前在天工院內說過,有那麽幾句流傳到了民間。


  現在李言親自開口,瞬間就引起了百姓們的熱情,也使得天工院的學生們自豪感倍增。


  看!這就是他們的院長!這就是秦國公李言!


  “吾今日所講,關乎大唐百年社稷,吾將之稱為《資本論》”


  李言開始了講學的主題,他這一次拋出的分明就是王炸!


  這是一名偉大思想家的心血,是研究、批判資本主義並提出自己思想的經典著作。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由於李言的出現,在一年的世間內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社會的整體生產水平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諸多世家門閥、民間商人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苗頭。


  若是李言放任不管,這些資本萌芽必然會迅速成長,並且在近乎養蠱的無管理競爭下短期內培養出資本巨鱷,嚴重動搖大唐的社會結構。


  一部指導大唐社會發展的哲學著作就很有必要出現,就好似《論語》等著作對小農經濟封建社會的作用一般。


  李言在這個時候拋出一本經過他研究許久,並大量魔改的《資本論》,就非常有必要。


  並且這一部《資本論》隻會對大唐如今的生產結構具備指導作用,若是在場聽學的東瀛人敢把這些東西原原本本的搬回東瀛,那必然會出大問題,就是引起東瀛的社會生產崩塌那都是有可能的。


  李言仿照原著,將講學分為了三卷的內容。


  第一卷探討如今大唐社會生產之中的資本萌芽、資本生產過程,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等問題,提出並指導朝廷對於資本萌芽的引導政策。


  第二卷研究資本流通等,這裏的部分李言基本是照搬,隻是添加了大唐適應的案例,以此做為講學。


  第三卷……


  最後,李言揭示資本主義本質,探討了其中存在的社會矛盾,甚至直接以世家門閥做為經典案例,呼籲當朝者要妥善處理相關問題。


  這一講就是整整四個時辰,剛開始的時候百姓們聽的那叫一個興致勃勃,但是當他們發現自己越聽越懵之後,這才放棄,轉而關注起了李言的個人氣質方麵,不少女子直愣愣的看著李言的臉,直接陷入了花癡狀態……


  另一邊,天工學院的學生們也基本不是很能聽得懂,他們都是理工男,最多對機械生產的部分了解些許,但當這些問題上升到了社會生產之後,他們就完全懵圈了。


  當然,李言的本意也不是讓他們聽得懂,他隻是讓天工學院的學生們對此能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李言的終極目的還是為了……劃水!

  他隻是不像讓東瀛人借著交流、遊學的目的從天工學院學走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李言拋出這個王炸,也沒指望有太多人能聽懂。


  但是李言相信,隻要今日的講學內容被有心之人記下,那就遲早會在大唐傳播開來。


  這些都是大唐全新生產結構背景下最重要的為官之道!

  若是一名官員能聽懂李言今日講學的精髓,那絕對會在短期內做出了不得的政績。


  而今日在場圍觀者之中,官員的數量並不再少數!


  就連某位千古杠精都赫然在列!


  並且這名杠精對李言今日所講的內容,那簡直就是奉為至寶。


  魏征在今年杠李世民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有些力不從心,究其原因便是大唐的生產力提升太快。


  很多矛盾都在富裕的生產資料的掩蓋中變的極其隱晦。


  魏征隻是下意識的覺得如今的大唐有問題,但是他又看不出有什麽問題,所以今年的魏征在杠李世民的時候總是有些心虛,好似自己所學的一身知識,已經和如今的大唐脫節了一般。


  “聖人之說……這才是聖人之說啊!”


  魏征激動的老淚都快流淌出來了。


  經過了這一年大唐社會表現出的直觀現象的轟擊以及不間歇的思考如何與李世民抬杠,魏征本就對理解這方麵的知識有極高的基礎。


  現在聽完了李言的一席講學後,魏征可謂是茅塞頓開!


  諸多先前無法理解的問題都豁然開朗。


  魏征看著自己記錄下的幾十張紙,那就好似看到了自己與李世民、與滿朝文武抬杠的上百條論點、論據。


  有了李言的思想指導,魏征頓時感覺自己又行了,自己又跟上朝代了!

  與魏征的表現相似,在場的很多朝廷官員都能夠理解李言講學的部分東西。


  他們也看明白了現在大唐諸多社會現象的本質,腦子裏也多出了數條治理的方案。


  他們終究是大唐的朝臣,一個個都有著本事,腦子裏裝著的也並不全是儒家的人倫綱常。


  可以說,凡是有過實踐經驗的七品以上文官,都對治理國家有著自己的些許思考。


  在場圍觀的朝臣們聽完李言的講學後皆是若有所思。


  “秦國公這哪是給天工學院的學生講學啊,這分明就是在給我等講啊。”


  “就是啊,這些東西哪是那些搓木頭打鐵的人能聽懂的,秦國公這分明是皆講學之名在給我等解惑的。”


  “我說今年的大唐怎麽那麽不對勁,雖然百姓富裕了許多,但竟然有那麽多新的問題,看來我等還是學識淺薄啊。”


  “我覺得這也不能怪我等,秦國公講的這些都是自己思考的,先賢可沒預料過今日的盛況。”


  凡是大唐朝臣,皆有所得,不少人遙遙的朝李言深鞠了一躬,以示心中對李言的尊重。


  ……


  相比於大唐的官員,那些東瀛人可是徹底懵圈了。


  他們對李言講學內容的理解連大唐的百姓都不如,尤其是李言講學中列舉的一個個案例,什麽機械生產,什麽一日生產多少,掙多少,有什麽剩餘價值。


  東瀛人是完全懵圈的,為什麽唐人生產效率和東瀛國相差那麽多?

  他們都嚐試著理解李言的思維,但卻由於社會背景的差異,愣是完全聽不懂!


  他們甚至覺得李言在扯淡!

  就在他們決定跳出來反駁兩句,說李言在糊弄他們的時候,在場圍觀的朝臣們出來說話了。


  “魏征謝過秦國公啟發之恩!”


  魏征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他平時不管幹什麽都是第一個跳出來的,現在自然不能例外。


  “兲桑,那個是魏征?他真覺得這場講學有用?”


  “寧桑,我們先靜觀其變,這魏征畢竟是大唐重臣,我們……”


  兩名東瀛人的暗中討論還沒玩,後續一眾大唐官員都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秦國公,受教了!”


  “謝秦國公講學之恩!”


  “秦國公今日所講,可為當世聖人之言。”


  這一波跳出來的是褚遂良、房玄齡、杜如晦。


  或許褚遂良的地位差一點,但他們依舊是大唐個頂個的重臣,他們赫然在對李言鞠躬致謝!


  至此,東瀛人全都沉默了。


  他們總不能說秦國公李言聯合大唐朝臣忽悠他們吧?


  若是他們敢這麽說,那李世民十有**得發飆!

  屆時萬一激發矛盾,他們東瀛可絕對頂不住大唐的怒火。


  最終,東瀛人隻能沉默,甚至還得裝出一份受教了的模樣,一個個裝作若有所思,很有收獲的模樣。


  見到一眾朝臣對自己當眾鞠躬,李言頭皮一麻。


  他原以為自己今日講的東西會要上一段時間才會傳播開來,直至影響到為官者。


  他愣是沒想到諸如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當朝重臣會混在人群裏聽講!

  若是此事傳開,引起了李世民的敵意怎麽辦?那自己低調了一整年豈不是全白費了?

  李言有些後悔,為什麽沒有仔細查看一番圍觀的人群再開講。


  但隨後李言轉念一想,這事兒遲早得發生。


  若是讓大唐那些個資本苗頭毫無顧及的野蠻生長,那麽日後李言想要再搞些別的事,就會遇到全新的阻力。


  相比於被李世民惦記,這種社會問題顯然更加麻煩。


  想通之後,李言淡定的對這些個跳出來的朝臣點頭致意,接著麻溜的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絲毫沒有想後世那些個老教授一樣待在原地讓學生們提問的想法。


  “來人,收好東西,回府!”


  李言喊上了等候多時的府上下人,開始將音響設備搬回馬車,帶回秦國公府。


  ……


  在李言收拾東西準備退場的時候,一直混在人群之中的太上皇李淵露出了一抹經典姨母笑。


  “這小子,還說自己不想造反,不想著造反會去研究這些東西麽,這可是治國之道!”


  “一邊暗中引領大唐走向繁盛,一邊琢磨治世之道?真有你的啊!”


  “嘖嘖,這怕不是把朕那逆子當羊羔了,養肥了再殺?等那逆子盡心盡力的把大唐發展興盛,然後再去奪位?哈哈,有想法!”


  李言並不知道,自己今日的所作所為,在太上皇李淵眼中儼然變成了一個城府高深莫測的造反謀劃者。


  李淵的這一番腦補簡直精彩至極,當他腦補到精彩之處時,自己都忍不住拍手稱妙!

  很顯然,李淵做為曾今的大唐掌管者,他對於指導治國的理論簡直太熟悉了。


  李言今日所講,和如今大唐的發展情況簡直萬分貼切,這分明就是為大唐量身定製的治國思想!


  正是因為能聽懂,李淵才會拍手稱好,且欣慰萬分。


  李家能有如此後人,便夠了!


  雖然李家出了李世民這麽個不孝子孫,但隻要讓李言也對李世民不孝一下就不就扯平了嘛。


  因果報應嘛,李淵很樂意見到李世民被造反的情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