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最強長子> 第127章 自投羅網的薛延陀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自投羅網的薛延陀人

  數日後,浚稽山脈之中,一支所有人全身穿著鐵甲的隊伍在山間行進著。


  這正是李言率領的玄甲鐵騎,現在這支玄甲鐵騎在李言的帶領下,各自牽著戰馬在山地間行動。


  “前方路窄,單列行軍,依次通過。”


  李言走在最前方,依靠自身的目力強行在這人工道路稀少的山間,找出一條又一條最為平緩的路徑。


  說到底,這浚稽山脈又不是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這裏就算是一名普通人,隻要注意力足夠集中,不要去主動作死,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玄甲鐵騎在此地行軍的最大難點其實還是在於戰馬。


  有些路對於人來說可以輕鬆通過,但是對於戰馬而言卻會顯得過分狹隘、陡峭。


  因此,現在這一千五百人的騎兵,完全得依靠著李言之路。


  甚至在行軍過程中,偶爾會遇到某些不可抗的自然環境,比如巨石攔路之類的,李言還得親自去將之挪開。


  可以說,若不是有李言這麽一個人形導航,兼人形挖掘機在,這世上任何騎兵都不大可能在浚稽山脈自由行軍,大半騎兵在麵臨這種路況後,都得掉頭返程。


  “今日再次紮營,尉遲寶林,你帶人隨我去狩獵!”


  估摸著距離日落時間還有半個時辰,李言便吩咐人開始紮營,現在已經是玄甲鐵騎進入浚稽山脈的第二日了,相比於第一日的時候,李言已經能夠精準的把握住最佳駐軍休息時間。


  “是!”


  尉遲寶林麻溜的帶人跟上了李言,沒有絲毫遲疑。


  尉遲寶林是尉遲恭的兒子,李言也是昨日才發現玄甲軍中有這麽一個二代存在,當然,李言對於二代人士沒有絲毫偏見,更何況尉遲寶林的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


  或許是學到了幾分尉遲恭的真傳,身為武將後代的尉遲寶林箭術相當不錯,狩獵的效率在軍中數一數二。


  就這樣,李言帶了一支百人隊伍入了山林,替玄甲鐵騎準備今晚的食物。


  “將軍,我們為什麽不再行軍半個時辰,晚上吃幹糧不就好了?”


  “等到我們穿過浚稽山脈,完全可以以戰養戰,另行補充。”


  尉遲寶林在狩獵的同時,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幹糧留著應急,況且行軍又不著急,大軍抵達稽落山的時間還早著。”


  李言回答了他的疑惑,這一回玄甲鐵騎走浚稽山脈進入薛延陀,完全就是孤軍,因此幹糧這種能長期保存的食物,還是盡量不要消耗的好。


  更何況現在的行軍完全不用著急,李靖那邊的速度可比騎兵慢的多。


  “好吧。”


  尉遲寶林顯然是有幾分心急,他去年才進入玄甲軍,並且由於玄甲軍這支隊伍的特殊性,他是基本上沒有參與過什麽大戰。


  可以說,上一回千裏奔襲營救鄯州,就是他進入玄甲軍後的第一戰。


  隻可惜,尉遲寶林的第一戰完全被李言給搞的索然無味。


  那一路上的敵人基本都在李言手中死絕了,尉遲寶林跟隨援軍奔襲千裏,連活著的敵人都沒看到幾個。


  在這種狀況下,尉遲寶林對於立功的渴望可就太急切了,他不想別人總說他是靠著尉遲恭才能進入玄甲軍,他想證明自己。


  因此,尉遲寶林對於跟隨李言出征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


  懷揣著一分失落、兩分期盼、三分渴望、四分急切,尉遲寶林狠狠的拉動弓弦,精確的命中一隻野豬,解決了至少二十個人的晚飯材料問題。


  半個時辰後,收獲頗豐的狩獵隊收工,滿載獵物回到了玄甲鐵騎的臨時駐地,進入了晚飯時間。


  ……


  玄甲鐵騎在進入浚稽山脈之後,基本都在不緊不慢的行軍,每日的行軍路程甚至不足百裏。


  因此,過了足足九天,玄甲鐵騎才算是走到了浚稽山脈的盡頭。


  此刻,玄甲鐵騎已然位於薛延陀的腹地,隻要走出了山脈,他們就會暴露在多個薛延陀部落的活動範圍之內。


  現在玄甲鐵騎想要返回大唐,那就隻有兩條路線,一是乖乖認慫原路返回,二便是依靠這區區一千五百騎兵的兵力,生生打穿整個薛延陀。


  毫無疑問,玄甲鐵騎的所有人都堅定的選擇了第二個選項,不可能有一個人認慫。


  “諸君,可願隨我戰否?”


  走出浚稽山脈山脈之前,李言還是照例用言語刺激了一番軍心。


  無論在什麽時候,飽和的士氣都有益於作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戰力。


  “戰!戰!戰!”


  玄甲鐵騎的素質不用多說,除了尉遲寶林等少有的幾個後來被選入玄甲軍的,大部分人都是百戰之兵,所有人的心理素質都很在線,李言剛一發話,就表現出了震天的氣勢。


  “隨我……嗯?等等,所有人安靜。”


  就在李言準備一鼓作氣,直接帶人殺出去,在薛延陀的領地上複刻一次當初在突厥時的作戰方案時,李言忽然聽到了遠方的聲音。


  李言的聽力不比凡人,他的無感都承受過多次經驗強化,他能感知到,聲音的來源應該在浚稽山脈之外,距離玄甲鐵騎此刻的距離應該還在三十裏以外。


  李言閉上了眼睛,仔細的開始傾聽。


  三十裏的距離,李言還不至於聽到別人對話的內容,但是以李言的聽力,卻是足以聽到聲音的大致類型的。


  “草原馬,五百左右……”


  “移動方向……正在進浚稽山脈?”


  李言的眉頭微皺,按照對方的走向來看,雙方大概會在不久之後相遇。


  最主要的是,浚稽山脈中能讓戰馬通過的路就那麽點,若是自己堅持帶人迅速離開浚稽山脈,勢必會在山間與對方碰個正著。


  “山地作戰,很難全殲啊……”


  李言估算了一番,五百匹馬,也就是五百人左右,正麵作戰的情況下,玄甲鐵騎自然不會虛他們,但是在山地之間,勢必會出現漏網之魚,很難全殲。


  到時候一旦漏網之魚跑出了浚稽山脈,通知了薛延陀各部,那麽不隻是玄甲鐵騎的一千五百人會麵臨被圍的風險,就連那繞路從稽落山進攻薛延陀的李靖也會遇到麻煩,突襲的戰術安排將會全盤失效。


  “嗯?不對,下馬了,改成了步行?聽不清了。”


  忽然,李言感知到的聲音出現了變化,對方大概是進入了浚稽山脈的範圍,他們很可能是放棄了馬匹,選擇了步行入山,因此李言一時間也聽不清遠方的動靜了。


  “難不成是……狩獵?”


  李言隻能給出這個一個猜測,浚稽山脈中生物繁多,薛延陀人忽然吃膩歪了牛羊肉想要入山狩獵也是很可能的事。


  麵對這些散入山林的薛延陀人,李言必須要改變既定計劃。


  “將戰馬拴好,有薛延陀人進山,先滅了他們。”


  李言改變了計劃,山地作戰,騎兵無疑是雞肋中的雞肋,戰馬也同樣是累贅。


  想要解決這群入山的薛延陀人,放棄戰馬,轉而步行靠近,埋伏殲擊才是正道。


  “是!”


  所有人齊聲回複,此戰雖然來的突然,作戰方式也不是眾人熟悉的騎兵作戰,但玄甲軍終究訓練有素,接受的還是相當快的。


  此刻的李言還不知道,現在進入浚稽山脈的可不是普通人,那些全部都是薛延陀的高層人物、各部首領以及部落繼承人。


  ……


  浚稽山脈的另一邊,在薛延陀當近可汗夷男的帶領下,約莫五百人規模的隊伍步行進入了浚稽山脈。


  “可汗,還是您深謀遠慮,知道唐人國庫空虛,沒有再戰之力,若是聽了那群老首領的話,朝大唐納貢稱臣,我們今年怕是無暇狩獵咯。”


  一名年輕人在夷男可汗的身邊大肆吹噓,他這些類似的話,早就已經說了一路了,並且他在說這些話的同時,眼睛時不時的就朝那幾個年紀不小的部落首領那亂飄。


  這些略微年長的部落首領,正是傾向於認慫,同意向大唐稱臣納貢的人。


  “哼!”


  這群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們至今都不覺得夷男可汗的做法正確,他們都認為,大唐用不了兩年就會對薛延陀報複。


  到時候大唐的元氣飽滿,而薛延陀則是因為損失了數萬戰力,沒有四五年根本難以恢複,此消彼長之下,薛延陀說不定就要出事。


  “無妨,今日就別說這些了。”


  “今天乃狩獵大祭,本汗之所以把地點定在這浚稽山脈,便是希望,來年我薛延陀的勇士,能越過這浚稽山脈,直取大唐!”


  夷男可汗的誌向相當遠大,目光從未局限在區區薛延陀內部。


  按照原本的曆史發展,若不是去年李言把東突厥給滅了,今年年初的時候,夷男可汗就會撕下東突厥的大半土地,打造出一個強盛的草原王朝。


  “讚美可汗,讚美狼神!”


  剛剛對著夷男可汗吹捧的那名年輕人,直接開始了讚美,把夷男可汗和他們信仰的狼神擺到了同一高度,頓時使得夷男心花怒放,高興的不得了。


  “入山,各自圍獵吧!三日後,山外草場清點!”


  夷男可汗完全沒意識到浚稽山脈中隱藏的危機,當即就宣布圍獵開始。


  這一場圍獵的目的是祭祀草原神,同時也是各部落展現競爭的手段。


  在這一場圍獵中,各部落的首領親自下場,帶著自己的後代以及自家部落最擅長狩獵的勇士入山。


  三日的清點,便是展現自家部落本事時候,是為部落掙臉麵的絕佳機會。


  就這樣,薛延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層人物,就這麽在不知不覺間踏入了浚稽山脈,絲毫沒有考慮過浚稽山脈之中會突然殺出一群唐軍。


  ……


  距離薛延陀人入山二十裏處,一千五百名玄甲軍被李言分成了五組,埋伏在了山林之間。


  有的人躲在茂密的書木頂端,有的人披上灌木、樹枝躲在了反斜坡的半坡,更有甚者直接挖了溝渠,將自己半埋進其中。


  玄甲鐵騎雖然是騎兵,但是其中卻有不少人從軍前的職業是獵戶,分分鍾提高了全軍的隱蔽水準。


  在埋伏的過程中,李言還在發揮著超人般的聽力,仔細辨別著遠處的人聲。


  很顯然,狩獵時聊天打屁,不隻是唐人的習慣,薛延陀人也沒幾個會選擇靜悄悄的在山林裏尋找獵物。


  在他們看來,反正狩獵的時間有整整三天,他們目標也不是野兔這種毫無價值的獵物,他們完全可以一邊聊天打發時間,一邊尋找有價值的獵物蹤跡。


  於是乎,一些雜亂的話語就這麽傳入了李言的耳中。


  十五裏距離,依舊有些遠,薛延陀人的交談聲宛若嗡嗡細鳴,李言雖然能聽到有人說話,但卻什麽都聽不出來。


  十裏距離,交談的內容清晰了很多,但薛延陀人又不會閑的蛋疼說漢語,李言靠著自己極其蹩腳的草原話聽力,依舊聽不出什麽所以然。


  八裏的距離,李言似乎抓住了什麽關鍵詞。


  他從薛延陀人嘰嘰喳喳的交談聲中,提取到了“狩獵”、“其它部落”、“首領”、“可汗”等詞匯。


  這一刻,一個刺激的猜測在李言的腦海中誕生。


  “不會是大魚吧?而且還是紮堆的?這麽刺激的嗎?”


  李言感覺,這一回很可能是薛延陀人的一此大型狩獵活動。


  其本質大概就和大唐皇室的春獵、秋獵差不多,很可能有眾多薛延陀高層參與。


  唯一與大唐不同的是,人家薛延陀靠近山脈,啥時候都能獵,不用挑時間等獵物養肥。


  “尉遲寶林,傳令下去,盡量抓活的,薛延陀那位夷男可汗說不定也來了。”


  “還有,若是實在抓不了活的,殺了也無妨,別砍臉就行,還得辨認身份。”


  李言一掉頭就看到了尉遲寶林這個熟人,當即就抓了當苦力,讓他去傳達命令。


  “啊?”


  尉遲寶林一臉懵。


  這都還沒出浚稽山脈呢,夷男可汗就這麽自己撞上門來了?這麽刺激的嗎?薛延陀人都這麽傻的嗎?自投羅網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