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最強長子> 第31章 王俞的行動,太原王氏的影響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王俞的行動,太原王氏的影響力

  “如今即將入冬,我豐州缺少……”


  李言緩緩將自己的計劃陳述,這一說便是近十分鍾。


  刺史王俞的臉色從一開始的漠然逐漸轉變成了驚訝,最後一度出現了極其不自然的表情。


  “你想要和突厥人通商?!你就不怕陛下怪罪嗎?”


  王俞的聲音有幾分顫抖,他很清楚大唐和突厥之間的關係,因此他才感覺李言的想法相當的危險。


  “你說錯了,這不叫通商,這叫戰爭,以錢財、貨物為基礎的戰爭。”


  李言很淡定,貿易戰爭的概念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講清楚的,他沒指望王俞一個從未接觸過如此形式戰爭的人立即接受這種概念。


  “我會寫一封書信遞交到長安,陛下必然會允許我的做法,你隻需要將消息傳播出去,讓足夠的胡商來到豐州便可。”


  李言繼續說著,他有信心勸說李世民同意,但考慮到最多還有一個月便要入冬,行動必須要盡快開始。


  “這……”


  王俞還是很糾結,他感覺其中的風險太大了。


  若是按照李言所說,他必須動用自己支脈與太原王氏的關係傳播消息,屆時一旦李言這邊出問題,那麽他這一支脈基本就玩兒完了。


  “拚一把還是這輩子都隻能做到刺史,就看你自己的選擇。”


  李言對王俞說話的語氣很時平靜,但其實他心裏也沒底,事情的成與否還是得看王俞的是否有賭一把的勇氣。


  “我同意了!”


  王俞糾結了一會兒,但沒過幾分鍾就做出了決定。


  他現在已經足足四十多歲了,並且他看似是一個正四品下的刺史,但掌管的卻一直是如豐州這種不滿兩萬戶的下州。


  王俞是即無法進入朝堂這種權力中樞,也無法在外當一個封疆大吏混出名頭,甚至在豐州這種地方當官的時候還要被品級不如自己的武將壓上一頭,混的極其淒慘。


  可以說,王俞幾乎是大唐混的最差的四品官了,完全是晉升無望。


  “那便說定了,我去修書一封送去長安,你要在七日內號召到足夠的胡商商隊進入豐州。”


  得到了王俞肯定的答複,李言這才鬆了一口氣。


  可以說,王俞這邊幾乎是他計劃裏最關鍵的一環,唯有王俞答應下來,他才能繼續接下來的計劃。


  在李言的設想裏,他不隻要在短時間內從突厥手中獲取足夠的牛羊肉製品,並且還要在接下來的數年內把豐州從一個邊關城池打造成壟斷未來北庭貿易的經濟大城!

  當然,如此野心還留待日後實現,現在李言要趕緊回營發揮一下文采好好勸說李世民同意這份計劃。


  就這樣,李言急匆匆的離開了刺史府,返回了自己的將營。


  ……


  除了李言之外,王俞也開始了行動,一封密信從豐州發往了太原。


  李言並不知道,雖然王俞本身隻是王家支脈之人,但他年輕時卻與如今王家的家主有過一段交情,並且如今的王家家主王晉還欠了王俞一個人情。


  若非王俞不想輕易動用這份人情,隻怕以太原王氏的力量,他早就能從人口不足兩萬戶下州刺史轉去超過三萬戶的上州了。


  很顯然,現在在王俞的判斷中,李言給出的這個機會足夠他將這份人情的價值利用到最大化,一旦事成,他說不定能直接調取長安任職。


  因此這封信王俞寫的格外認真,足足寫了數頁紙,高達上千字。


  幾日後,王俞的長信被送到了太原王氏的府上,來到了家主王晉的手中。


  “豐州王俞?當年的那份人情終於被你動用了麽,拖的夠久的呢。”


  王晉喃喃的自言自語了一句,當初他和王俞相交的時候他才二十歲,這份人情也是拖了足足二十多年。


  “豐州通商?與草原人通商?膽子倒是大……”


  王晉嗤笑了一聲,做為太原王氏的家主,他對如今天下的格局看的很清楚。


  李世民絕對是相當反感突厥人的,並且去年的時候突厥人一路打到渭水,可謂是狠狠的羞辱了李世民一把。


  根據王晉的推測,李世民別說是同意通商了,隻怕他要不了幾年便會舉兵北伐。


  王俞在這時候提出用掉人情召集胡商的想法簡直莫名其妙。


  當然,王晉可不會傻乎乎的拒絕,他年輕時欠下的人情在如今的價值太高,他可不在意王俞是犯傻還是怎麽的。


  不過是召集胡商傳播些消息罷了,算不得麻煩。


  況且到時候即便消息出了問題,被坑的也是胡商,完全影響不到他太原王氏的聲望。


  “去在王氏名下的產業傳播些消息,就說根據不確切消息,豐州即將與草原通商,今年前往豐州的商隊賦稅非常低……”


  王晉很快就將命令傳遞了下去,在他眼中這完全不是值得思考的大事,很快就把此事拋擲腦後去了。


  太原王氏的影響力很快就體現了出來,不隻是一些胡商,就連不少本土商人都生出了心思。


  新的商路就意味著新的利益,即便以漢人的身份前往草原風險很大,但逐利之心難以壓抑,終究還是會有人選擇去試上一試的。


  很快,太原王氏傳出的消息開始發酵,一支又一支準備進行冬日前最後一次交易的商隊臨時更改了方向,選擇了前往豐州。


  至此,大唐與草原的貿易即將拉開序幕。


  ……


  與此同時,位於豐州的李言也在進行著商隊抵達豐州前的準備。


  他除了在豐州城內傳遞了消息,讓百姓準備些手工品諸如布帛、絲綢之類的物品,到時候與商隊進行些零散的交易為名造福之外,李言還在“我的世界”裏進行了一次中距離跋涉。


  這一回李言找到了沙礫,即製作玻璃的主要原料。


  他相信,玻璃這種物品足夠讓來到豐州的商人們陷入瘋狂!

  到時候李言隻要說一句,琉璃製品僅限用牛羊以物易物,那麽他就能趕在入冬之前或許到足夠訓練所需的海量肉食。


  “希望太原王氏能給力些,多來幾支商隊吧。”


  李言默默地想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