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戰前準備
出征的事情已經基本定下來,但是出征這事情並不是說走就能走的,出征的涉及到的東西也有不少,期間涉及到裝備的交接,和後勤等等。
距離開春的日子越來越近,而趙國的使團也離開了有一定的時間,就算趙國想要報複大楚也要等到開春之後才能出兵。
而景王府卻陷入了寧靜,景王妃罕見的發了脾氣,導致整個景王府都無人敢大聲說話,到處充滿著壓抑。
王氏已經知道自己的兒子即將奔赴戰場,但是她卻充滿了擔憂,他知道戰場是什麽樣子的,因此她時時刻刻在恐懼之中,生怕失去自己的兒子。
這天正午,景王罕見的沒有在宮中處理政務,一家人第一次全家聚在一起吃了午飯,期間並沒有人言語,就連平時性格灑脫的李泓翰也隻是低頭吃著飯。
李元慶沉默片刻抬起頭,皺著眉頭問道:“你想要怎麽做了沒有?”
聞聲李泓翰抬起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發現自己母親雖然沒有抬起頭,但是手上的動作已經停了下來,就是在等李泓翰的說法。
“這一點父王你可以放心,兒臣這段時間也在了解楚國,根據兒臣的推測,棗城的將常年接觸趙軍,加上朝廷已經通知他們,兵力方麵不是問題,再說兒臣可沒打算和他們正麵打!明日兒臣便會帶著隊伍前去棗城,先提升一下棗城的士氣。”
“明日?”
李元慶不由的一愣。
旁邊的王氏也是有些吃驚:“翰兒,你明日就要走?”
李泓翰恭敬說道:“母親,放心,雖然兒子大致了解前線的情況,可終究是在文字上了解的,想要知道實際的情況還是要用眼睛去看,畢竟兵家大事,兒臣不能盲目相信戰報!”
王氏張著嘴欲言又止,最終化作一聲歎息說道:“那……那明日走的時候注意安全!”
李泓翰點點頭。
這時候景王思索片刻說道:“你把你風叔帶上!”
李泓翰有些疑惑的問道:“我帶風叔幹嘛?風叔什麽都不懂,軍隊中我也不需要人照顧我!”
“對啊,你就把你風叔帶上!”
王氏聽到自家丈夫的提議頓時臉上露出一絲的安心。
“你風叔可是一名高手,至少能保護好你!”
李元慶認真的說道。
李泓翰看著自己父母兩人認真的眼神,還是點點頭。
自己怎麽就沒看出來風叔武藝高強呢,平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老實人,或者說是更像是一個農夫。
翌日,李泓翰告別父母帶著三萬軍隊便離去了,直奔趙楚邊境棗城而去。
楚宣十三年的二月底,李泓翰和趙小乙、程小二三人帶著三萬軍隊抵達棗城。
棗城並不算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但架不住它的地理位置著實有些特殊,它和趙國邊境僅僅隔著一條渭水。
渭水,是夏朝用來溝通南北的一條重要河道,而隨著曆史變遷,待等夏朝滅亡之後,趙、楚便在各自陸續的擴展發展中逐漸以渭水為分界,形成了如今趙、楚對峙的局麵。
而在渭水的東側,大概百餘裏外,便是叢山峻嶺,這條相對平緩的渭水便成為了趙國如今楚國的唯一通道。
其實之前楚國在棗城前三百餘裏的地方擁有一座雄關,名為渭水關。
但是在太行血案發生之後,趙、魏、秦三國伐楚,楚國大敗,最後將這座雄關所在的這郡便割讓給楚國,因此棗城便成為了前線。
莫以為朝廷的官員隻曉得求和,事實上他們也是考慮過兩國之間的國力之後才做出的決定,畢竟如今的楚國經曆十三年的修生養息才算是基本恢複起來,若是來一場大戰恐怕又會回到十三年前。
但是該做的,他們還是會做,並不會因為他們認為趙國兵力強盛,棗城難以抵擋趙軍的攻勢,便索性放棄棗城,連必需的物資都懶得輸運了。
正因為有著兵部與戶部的支持,目前棗城雖然情況並不樂觀,但總算是牢牢守住了渭水,這才讓趙國擁有一座天險。
抵達了棗城後,李泓翰並沒有第一時間進入棗城,而是與程小二、趙小乙幾人攀登附近的山嶺,登高眺望棗城一帶的地形。雖然棗城內必定會有當地的地形圖,但是那些繪於畫布紙上的地形圖,終歸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偏差。
因此,李泓翰還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片土地,加上他並不打算和趙軍打攻堅戰,因此地形的原因更加的重要。
根據棗城發往臨淄的戰報,渭水關的趙軍似乎已經開始不斷的囤積物資,看來這場戰鬥不時便要爆發了。
其實李泓翰對於趙國的軍隊並不是那麽了解,雖然在出征之前程老將軍給三人講述了趙國的大致情況,但是終究是多年前的趙軍,如今的趙軍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了解。
棗城原本就是一座兵城,城內早就沒有了平民,因此這也讓李泓翰鬆了一口氣,加上城門的將士長時間和趙國打交道,因此對這些趙軍比較的了解,主力軍還是要靠他們的。
城內的統領是元嘉,他明麵上統領軍隊,但是實際上的軍隊權利都是在監軍洪端的手中,而監軍正是一個文人。
相對於其他的地方,棗城還算好點,洪端知道自己並非是指揮打仗的將領,因此他便把軍權交付洪端,自己隻是負責城內的治安和後勤問題。
若是棗城被趙國占領,那麽楚國麵對趙國是真的再無天險可守,那時候楚國將麵對就不會是一個趙國,恐怕魏國也會趁機瓜分楚國。
因此棗城的重要便是重要在此處,之前趙國幾次以強軍威脅索要棗城,都是被楚國拒絕,而趙國的幾次強攻也隻是白白浪費兵力,沒能奈何棗城一份。
而他們也不敢繞過棗城直入大楚境內,若是棗城斷掉他們的後勤,那麽他們進入楚國的軍隊就是一隻孤軍,隨時都會消失。
而今年也算是趙國的日常的威脅,隻不過這次觸碰到李泓翰的底線,從而導致雙方不愉快的收尾,因此按照常例趙國也要來攻打棗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