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影侯> 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

  人還是得有目標,如果有了充足的目標,那麽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方向,至少不會盲目,也不會因為忘記目標而失去信心。


  大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他們內部的各種人,都成為這個機器的一部分。


  他們可能是細小的零件,可能是眾多情況下不允許存在的東西。


  當然也有一些零件壞掉了,所以不得不更換替代。


  很多人做著平凡的事情,但卻能夠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這樣的事情在大明還有很多,所以宣揚起來就非常的容易,因為大家都在那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高興,錦衣衛那邊遞上來的折子他已經看過了,對於如何處置草原部落的人,他對於那一套方案非常的滿意,之前大家雖然一直都采取著機密的對策,隻是如今希望要改變一切了。


  今天他把朝中重臣召集過來,就是為了討論這些。


  畢竟方法是錦衣衛那邊送過來的,這些大臣們不一定清楚,而且他也有意要考驗一下這些大臣,經過了這麽多年了,努力學習到底有沒有什麽改變,畢竟完全的把他們從之前的狀態下脫離出來,還需要時間,現在這麽久了,總還是要給一個說法的吧。


  如今朝廷的重要位置上的人都沒有動,但下麵的人幾乎換了不少,畢竟這麽多年了也有人升遷,有人離開朝廷,總之各地方都需要人,有更多的人離開京官體係之後去地方任職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更多的事情通過一些事前的準備討論,最後再加一結論提交初步的稿子,最後再把稿子討論之後做出定論來,也就意味著這些事情已經經過很多人的手,他們都或多或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最後有爭議的隻不過是部分問題,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這也極大的加大了朝廷諸位大人們的處事速度,因為他們不需要再像當初一樣為了各自的利益在這裏,在皇帝麵前爭得焦頭爛額,甚至是用那些不太道德的方法迫使對方屈服。


  從內心上來講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是喜歡一些簡單點的大臣。


  因為那樣做的話,他可以省心一些。


  早期的時候他過慣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生活,就算是那個時候她自己不願意,但是身邊的人會那樣想他,所以他活得太累,如今他更希望自己身邊的人能夠單純一些。


  所以皇帝更希望他手下的大臣們能夠更好的處理事情,而不是通過朝廷的權力來為自己謀私利。


  但是該有的上次他還是會給,這就是他對於整個朝臣的印象,治國就是治吏,他想要把如今的大明帝國撐起來,那麽就必須要把這些官吏掌控在手中,至少要讓他們既願意做事但又不把內心的欲望暴露出來。


  “諸位愛卿看的怎樣?”


  如今暖閣裏麵時常都備著座位,至少不會像之前一樣讓這些大臣站著了。


  通政司的秘書們會把方中愈提供上來的計劃,多抄寫基本然後分發給,要來參與討論的座位大臣。


  這也是形成了慣例的,因為隻有這樣做才能讓更多的人對於皇帝想要提出的問題和想聽他們想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現在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皇帝提前把他所要討論的事情發下去,由各位大人進行討論,然後在暖閣加以匯報,大家做出一個決定的。


  另外一種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有心考叫諸位大臣,沒有提前通知的,現場發下去,現場聽從他們的意見。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認真的話,可能在皇帝麵前就會丟臉。


  因為不能很快的反應過來的話,最後就會給皇帝留下一個不太關心政事的印象。


  道理非常的簡單,雖然說強調他們要專心致誌的做自己手中的事,可是對於其他部門的事兒也多少要有了解,這才是真正符合朝堂官員的一個模式。


  要想升官自然得什麽都懂,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經漸漸的把這一套模式固定下來,他也希望後世的皇帝們能夠按照他這一套來做,畢竟如果能夠保證手底下的官員在什麽事情上都懂,那麽會給他減輕很多的麻煩。


  不一定說一定要非常的精通,但至少你要有一門能夠拿得出手的技術。


  也就是說在某個方麵你可以成為佼佼者,至於其他的方麵再說。


  諸位大臣還沒有回話,也就是說他們還在認真的思考,雖然看著上麵的道理確實不錯。


  “陛下,依臣看,此項計劃可行,雖然打出咱們帝國的威風,可能夠讓更多的軍士活下來,用這些巧妙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的。”


  既然是關於軍事的兵部尚書齊泰肯定要首先發言的。


  對於其他人來講,這個時候做對不發表意見肯定是不行,但誰先發表意見也就意味著對這件事情起了一個推動的作用,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個明確的態度出來,自然能夠影響到其他的人。


  對於草原部落的實力非常了解的兵部尚書齊泰,一下子就看中了整個計劃中所透露出來的,種種陰謀。


  他甚至還在頭腦裏構思了一番,怎樣做才能夠把他們這個計劃更加的完善,怎樣做才能使那些願意歸附大明的草原部落,能夠在最少的損失下達成這一目的。


  因為他知道大明現在非常的缺人,就算是按照如今這個計劃實施下去的話,那些就算是有心投靠大明王朝的人基本上都得死掉。


  他還想得更遠,那就是如果這個事一旦做成的話,對於西邊青藏部落那邊恐怕有更大的幫助。


  “陛下計劃是個不錯的計劃,可是隻銀錢的花費,可就不低了。”


  戶部尚書張嘴說到,現在他已經很忙碌了,雖然說之前拆分的戶部,可他也在裏麵做了這麽多年,一下子就說出來了。


  他一下子就看出來了,計劃是不錯的計劃,可是這每一項計劃的直接實施都需要銀錢和糧食。


  就算是去誘惑那些草原部落的人馬,你沒有付出怎麽可能得到收獲,這代價可不是一點點。


  財政部尚書如今也站出來說道。


  “陛下,計劃確實不錯,如今錢糧實在是牽扯過多,又要支撐大明南洲來往的探索,還要支撐各部前往西洋的探索,實在是難以維繼。”


  建文11年的時候已經開始逐步向西部,以朝廷的名義向外探索,也就是說不僅要宣揚大明帝國的威風,還要與那些王朝建立外交關係。


  這,寶船的打造,人員的配置,再加上各種各樣新式武器的裝備,都需要花錢,他們已經足夠忙碌了。


  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還希望用,更多的錢來支撐方中愈的大計劃,又讓草原部落那邊的人歸心。


  這得花多少錢,誰也不知道,所以他還是要阻止一番的,但是那項計劃又讓他看得有些心動,畢竟如果有更多的人投靠過來,草原那邊經營一番,還是能夠獲得不少的收入的,比如說之前北方軍團打下的那一座銅礦,已經完全收歸了財政部。


  他也希望軍隊能夠有更多的發現。


  這可是整個財政部門的願望。


  所以這一刻他是非常矛盾的,建文皇帝,朱允炆看著他都覺得他是不是心裏有事,因為臉色不太好。


  “怎麽,大家這種樣子確實是不太讓人覺得好啊,畢竟你們都同意,就說明這個計劃是有可行之處的,現在大家不說話,又說銀錢花費,那麽問題就在這個上麵了,你們也是這樣想的?”


  其他的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辦法,他們既然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呆著了,那也得為這些事情負責任,皇帝這個時候問他們話他們也要把這個話題進行下去。


  “陛下,朝廷如今可以說是在多方麵進行的改革,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錢,這也是事實,如果朝廷在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北方戰爭的支持的話,恐怕力有不殆成,懇請陛下多考慮一段時間,甚至是徐徐圖之都可以,如今帝國越來越強大,不需要急在一時。”


  刑部尚書暴昭說道,他也得考慮一下,如今對於百姓們或者是那些犯罪的人,在朝廷最多的處置都是流放。


  沒有那麽多的死刑之後心不就沒有必要對那些秋後問斬的案子進行核查了,至少不會像之前那麽頻繁,所以他現在也在開始關注其他方麵的事情。


  倒不是說他們都有一些什麽其他的想法,隻是因為在這個時候皇帝的想法不錯,但現實不允許,至少在目前這種狀態下,不會允許他們做這樣的事情。


  國朝還沒有力量在這個時候執行這麽大的計劃,那麽在沒有辦法推翻這個計劃的時候,就隻能延緩它的進度,這是在場的所有人的想法。


  大家都是在朝堂上廝混多年的人,所以彼此打個表情就知道會牽扯到什麽樣的事情。


  皇帝的想法有問題嗎?

  沒有。


  方中愈的想法能夠執行嗎?

  可以。


  但為什麽就是做不了了?

  因為如今他們實在是沒有太多的辦法去做這樣的事情。


  錢,是沒有的。


  這就把他們難住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清楚這一切,如今確確實實是這樣的,國朝現在開啟了很多的事情,所以在某些方麵差了許多。


  還好這些年他也學習了不少東西,也知道大明帝國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開拓創新是一定要存在的,之前所做的隻是一個鋪墊,要想做得更多改革弊政,任重而道遠。


  諸位大臣作者當然奏報的時候還得站起來,建文皇帝朱允炆端坐一旁,聽著他們討論這些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緩緩的看著下麵的大臣,想把他們都看一看。


  這種目光讓下麵的大臣都有一些不太舒服,似乎一下子就被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穿了內心。


  “諸位愛卿考慮的事情,朕都知道了,既然你們也認為這種計劃可行,那麽這就說一種方法,你們且聽一聽,聽完了再做決定也不遲。”


  諸位大臣聽見建文皇帝朱允炆這樣一說,彼此抬頭看了看,但立馬就低下頭來。


  “陛下請說。”


  既然如此,還是先聽聽皇帝說什麽。


  雖然他們自認為了解皇帝,可如今事情還是要在這一刻做好的。


  也許這一段時間來,皇帝變得不一樣了呢。


  大明帝國經過這八年的發展,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冗兵冗官冗費是一直存在的。


  後來他們強有力的糾察之後,確確實實改變了不少也讓朝廷收獲了不少錢財,但是如今因為收上來的稅收,最後都用於帝國的擴張和對於國內基礎設施的改進,所以國庫內還是比較匱乏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明白那些事情之後就開始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了,所以在方中愈的支持下,在那個時候開始加強自己在皇宮之內的絕對權威。


  這也是為什麽後宮再也沒有波瀾,前朝官員們也能夠安安心心的做事。


  “之前金融改革所做試點,如今效果看起來不錯,所以朕打算正式開展,皇明銀行,統籌天下金錢流通,嚴查投機倒把,將如今的錢莊進行有效管理。”


  “這,,”


  “陛下,是不是太著急了。”


  作為朝廷官員,他們自然知曉陛下所說的金融試點是什麽意思,之前他們曾經在各地開辦錢莊。


  朝廷的名義和朝廷官員的名義開辦,和之前那些商人們自己開辦的一些子錢家的錢莊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以廖氏兄弟的貨棧為主導,他們所開辦的錢莊主要是讓自己的貨物和那些商家進行快速交易,不需要將贏錢來回運送,這樣的話也減少在路上出事的可能。


  他們自然知曉那樣存在的意義,可更有一點他們清楚,這其中所獲的利潤就很大了,朝廷的稅收是完完全全收不到他們所花費的。


  “”


  “”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