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風雪夜歸人(下)
這次有些難過呢,她看見吳桂在破廟中痛哭流涕。
她也努力試了試,可惜她隻是一隻木偶傀儡,擠不出眼淚,不過她卻記住了這種悲傷的感覺。
年輕人吳桂,踏上賣藝之路以後,再沒有回過家鄉,他說不衣錦,不還鄉。
她便有了個小小心願。
後來演出時,吳桂手中的牽絲傀儡,時常會綻放出一縷靈光,讓看客莫名覺得好看,便增添了不少賞。
吳桂的笑容變多了,手中的牽絲傀儡也仿佛在笑。
她把自己能夠有望修煉成人身,辛辛苦苦汲取的天地靈力轉化為靈光,隻為給他帶來賞銀,好讓他早些衣錦還鄉,不用再過風餐露宿,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的苦日子。
所以這麽多年以來,那隻牽絲傀儡都沒有能修成人身啊。
按理說,他們應該很快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惜,她靈力薄弱,每使用一次靈光,為他賺來賞銀,她的靈性就褪去一分。
修煉乃竊陰陽,奪造化,本就是逆天而行,而且事皆前定,一個人一生能吃幾鬥米,其實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她改變了賣藝人吳桂的定數,自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承受懲罰。
這份代價,便是終於在一次靈光換來賞銀後,她徹底失去了靈性,不再擁有自己的思想,變成了最普通的牽絲傀儡,與其他那些賣藝人手中的牽絲傀儡再無不同。
這樣的後果不難想象,吳桂的日子,很快就不再好過,更談不上衣錦還鄉,沒了她的靈光奪賞,吳桂連溫飽都難。
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幾十年光陰,一閃而逝。
在一個大雪天,風雪夜中。…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一間破舊寺廟,吳桂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覺得都是手中的牽絲傀儡誤事,才讓自己碌碌無為,漂泊不定,加之冬夜風雪無情,寒冷刺骨。
他親手將手中已經不再栩栩如生的老舊傀儡扔進火堆,看著她身上的紅衣被燒成灰燼。
微弱火光中,那個已經年邁的老人,賣藝人吳桂,親眼目睹有個紅衣少女,火中起舞,舞步如飛,一如當年他第一次為她穿上紅衣,在三尺紅台上演傀儡戲的模樣。
這是她失去靈性後,在消亡之前的最後一次“開竅”,如同人死之前的回光返照。
她最後向已經年邁的賣藝人吳桂,施了個萬福,叩謝塑身之恩,嘴角微動,卻怔怔無言。
紅衣少女,伴隨著熊熊烈火,身形逐漸模糊,就此消散於天地間。
這是老人
吳桂,最後一次覺得自己魔怔了。
他揉了揉眼睛,什麽也沒有發生,就好像剛才的一切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一樣,吳桂趕緊借助身旁一根樹枝刨開篝火,想要從中撿回那個牽絲傀儡,可是她好像就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般,他沒能找到。
吳桂拚了命地想要撲滅火焰,卻怎麽也做不到,一如她無論如何努力,都擠不出一滴眼淚。
火隻是越燒越旺。
那場火,燒得格外旺,旺到讓吳桂在一個風雪夜,穿著單薄的衣衫也感覺不到絲毫寒冷。
火焰直到天亮才緩緩熄滅。
老人在火堆中翻翻找找,什麽都沒有找到,就好像那個牽絲傀儡已經被燒成了灰。
他老淚縱橫,悔恨不已,一股寒意湧上心頭,心身俱冷。
此時的吳桂,終於是孑然一身了。
紅衣少女講完了這個故事,問山洞裏那個少年,有何感想?
他隻是抬起手臂,擦了擦眼角。
再然後,火光變小了,她知道自己該走了。
臨行前,少女讓李子衿以後若是碰巧經過賣藝人吳桂的墳,便在他墳前,撒紙一疊,替她對賣藝人吳桂說出那句話,那麽她此生,才算無憾。
李子衿答應了少女。
————
光陰流水消散於天地間。
鬼物吳桂那一掌,懸停在李子衿頭頂。
少年氣定神閑,收劍入鞘。
鬼物怨氣完全消散。
在李子衿眼前凝聚出一個模糊身形,是一位老人模樣,瘦骨嶙峋,衣衫襤褸。
小道長驚疑不定,完全不明白在剛才那一個“瞬間”,發生了什麽,他隻看見那個耍劍的抬手出劍,然後下一刻鬼物的怨氣便完全消失。
小道長望向那個身形模糊的老人,問道:“那是誰?”
李子衿答道:“賣藝人,吳桂。”
隻剩下一縷孤魂的老人,朝眼前少年緩緩作揖,千言萬語,盡在此揖中。
少年笑問道:“吳老先生,可見到她了?”
老人嗯了一聲。
李子衿點點頭,若非如此,鬼物吳桂身上的怨氣也不會完全消失了吧。
吳桂的身形愈發模糊,最後聲音幾乎不可聞,說出一句:“謝謝。”
而後隨風消逝,來去匆匆。
小道長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到底是怎樣一回事,不過仍然是蓋棺定論道:“看樣子,這隻鬼物身
上的怨氣已經被化解了,那縷孤魂一直吊著一口氣,如今也算是歸還天地,隻是,要想他無法再害人,仍然需要做最後一件事。”
李子衿好奇問道:“什麽事?”
從正一派小道士袖中滑出一顆黑色丹藥,“此物名為定魂丹,可以安屍定魂,根據那個鬼物此前的種種跡象來看,我推測是吳······吳什麽來著?”
李子衿笑道:“他叫吳桂,不是鬼物,是個賣藝人。”
正一派小道士翻了個白眼,懶得跟耍劍的在用詞上爭出個勝負,繼續說道:“我推測吳桂的埋骨之地,應該有些蹊蹺,極有可能,是棺槨出現了問題,加之鬼物···賣藝人吳桂的怨念太強,所以怨氣泄露出棺槨,凝聚成那個黑影,時常在這個村子裏遊蕩,隻是為何會在此地徘徊,道爺我便不得而知了。”
李子衿轉頭望向一處,他知道吳桂在找什麽,一定是村子裏,也有那稚童,家中有牽絲傀儡,所以吳桂才會拚了命的去挨家挨戶的尋找,白天由於陽氣下地,陰祟之物不能外出,他便隻能夜裏出沒,所以才會在子時現身。
本性不壞,即便是被怨氣左右了心念,他始終沒有主動害人,隻是為求自保,打傷了幾個前來斬妖除魔的江湖遊俠。
但歸根結底,都是吳桂做錯了,不該傷害無辜。
雖然少年願意相信那個吳桂其實在共情中,通過光陰流水見他所見,看到了紅衣少女,不再有半點怨念,更不會再出來害人。
但是為了萬無一失,李子衿依舊決定跟那小道長一起,前去為此事做個了結。
兩人來到村裏一處亂葬。
“道長帶我去哪裏?”
“找吳桂的墳啊。”
“道長能找得到?”
“廢話。我這法寶可厲害了,一個朋友送的,壓箱底的物件兒!”
“可我看你這法寶,似乎卡住了。”
“······”
正一派小道士使勁搖晃了下手中的尋龍尺,發現它果然不是有意指著某個方向,而是年久失修,卡住了不能移動而已······
於是小道士罵了句娘,“怎麽跟你這耍劍的一起,就這麽倒黴?先是槐樹下見鬼,又是浪費道爺我一張金光符,之後更是莫名飄雪,現在又是尋龍尺失靈,你該不會是跟道爺我八字犯衝,專門克我來的吧?”
李子衿啞然失笑,伸手指了指自己,“道長這也能怪我?”
那正一派小道士忽然以食指抵住嘴唇,“
噓。”
李子衿不再說話。
小道士耳朵微動,詢問道:“你聽見沒有?”
少年好奇道:“聽見什麽?”
小道士又歪了歪腦袋,確定自己沒有聽錯後收起尋龍尺,指向一處,斬釘截鐵道:“是那裏,我聽見風聲的不同,其他的墳都很正常,隻有那一處,風聲與眾不同,如果說有哪一座墳裏頭不太對勁,那麽就隻能是這一座墳了。”
李子衿將信將疑地看著他。
小道長氣急敗壞道:“耍劍的,你啥眼神,信不過道爺是不?”
少年劍客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一本正經道:“畢竟咱們要幹的事情不太厚道,要是挖錯了······”
不等李子衿說完,那小道士就怒目相視,“你別烏鴉嘴了,呸呸呸。”
不過他似乎也覺得僅憑自己一聽,就挖人家的墳,確實不太好,便從懷中又摸出了一件法寶,是一麵鏡子,乃是出自佛門的法器,篆刻有“明鏡非台”四字真言,是一位好友相贈,他唉聲歎氣道:“跟你這麽個倒黴催的待在一起,真是讓人腦瓜子嗡嗡的。也就是道爺我江湖人稱多寶真人了,才能拿得出這麽多法寶陪你嘮······”
李子衿哈哈大笑,覺得天底下竟然還有臉皮這麽厚的小道長?便打趣道:“道長年紀這麽小,便已經是‘真人’了?自封的?”
“多寶真人”忍住一鏡子拍死他的衝動,咬牙切齒地念出口訣,“明鏡當台,摧邪輔正,我心浩然,去偽存真!”
小道長手持銅鏡,鏡麵朝上,一縷佛光從鏡麵中激射而出,去往一處墳頭。
跟他此前聽聲辨位的,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座墳,相互印證之後,小道長點頭道:“確定就是這裏了,絕無可能出錯,若有差池,道爺我就······”
李子衿已經去到那座墳上了,小道長自然也就沒有將毒誓進行到底。
雪花飄落在泥土裏,融化後格外冰冷,不能直接下手,依舊是“多寶真人”從懷中掏出一張自己所畫的蹩腳符籙,頗為得意道:“此符名為搬山符,有搬山卸嶺的神通,乃是道爺我親筆所畫,待會見到了搬山符的神奇作用,可不要太過驚訝哦。”
李子衿忍住笑,點頭道:“道長請。”
他倒是想看看,這位“多寶真人”身上到底有無一樣靠譜的法寶。
小道長撚碎指尖那張親筆所畫,“威力無窮”的搬山符,默念口訣,指尖符籙飄落在腳下墳頭,果真將墳上泥土抬開,露
出下麵的一具棺槨。
少年鼓掌笑道:“厲害厲害,搬走好大一座山。”
小道長定睛一看,果然跟他猜得沒錯。
李子衿也凝神望去,隻見那具棺槨的“槨”已經倒在一旁,直接露出了裏麵的森森白骨。
這具棺槨,其實有些簡陋,想來也對,應該是村裏頭那些人,好心為一個外鄉人湊錢買的吧,即便是這亂葬崗,依舊有不少墓碑。
隻是這一座墳上卻沒有墓碑,想來也許是他們並不知道吳桂的姓名,自然立碑也無用。
“外棺歪了,所以怨氣泄露出去,凝聚成鬼物。確實是這座墳。”小道長做完定論,隻等蓋棺。
他將那顆黑色藥丸屈指一彈,彈進棺材裏,打算動手將外棺移正,好讓賣藝人吳桂,真正入土為安。
李子衿卻喊道:“等等!”
“多寶真人”疑惑道:“怎麽了?”
棺材之外,外棺之上,一個牽絲傀儡,靜靜躺在上麵。
一襲紅衣。
李子衿猛然驚醒。
原來如此。
自己在山洞中見到的,隻是她靈性的一部分,那個老人吳桂,其實在死了之後,都還能凝聚出怨念,去那個山洞中,將牽絲傀儡的本體找了回來,他一定是想等把傀儡的靈性也找回來之後,再一起葬入棺中吧。
那麽那個牽絲傀儡,其實在被老人親手扔進火堆之後,靈性與本體便剝離了。
她殘存的那點靈性隻會在篝火點燃之時出現,便誤以為自己一直被困在山洞中。
而本體實則被鬼物吳桂帶回了墳裏,暫時放在一旁,等待它完整地變成她。
而這一切,就連吳桂自己也都不知道,隻有那個老人怨念所化的鬼物知道。
陰差陽錯之間,就讓紅衣少女與賣藝人吳桂,錯過這麽多年,是天意?
少年想通之後,大笑不已,在一旁的小道士,看得毛骨悚然,覺得這耍劍的莫不是中了邪?
李子衿將外棺上的紅衣傀儡輕輕放入棺材,與那吳桂的白骨,葬在一起。
少年劍客與正一派小道士,一人一邊,一起抬起外棺,將槨蓋正。
做完這一切,兩人翻回上麵,小道長再度施展搬山符,將之前移開的泥土重新填滿這座墳。
吳桂與牽絲傀儡,一同入土為安。
如果她靈性未消,能夠親眼看見這一幕,應該會很高興吧。
離開亂葬崗的途中,李子衿回望
一眼,仿佛望見那座墳頭,有一位少年正在雕刻手中木頭,他精雕細琢,將木頭雕成木偶,木偶栩栩如生,少年拿起一支筆,蘸了蘸墨,嗬一口氣,給那隻木偶畫上眼睛,最後替它穿上自己親手做的紅衣。
一個紅衣少女,便出現在少年身後,少年轉頭,兩人相視一笑,隨後一起消散在風雪裏。
她與他初見,是在風雨夜。
而她與他共葬時,是在風雪夜。
好在風雨不歸人,最終還是成為了風雪夜歸人。
李子衿微笑道:“吳桂,無歸,真是天定?”
旋即他搖頭道:“吾心安處即吾鄉,吳桂心安處,便是吳桂鄉。”
天快亮了,一旁的小道長瞥了身邊少年劍客一眼,覺得他講話真叫人摸不著頭腦。
兩人走到村口,李子衿發現那個老人已經不見了。
分別之時,李子衿轉頭問道;“還未請教道長名諱?”
小道長瞥了那耍劍的一眼,沒好氣道:“怎麽,是仰慕道爺我法寶眾多,神通廣大?”
李子衿實誠得很,咋能昧著良心說話呢,自然是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是想說,道長不告訴我名字,以後我怎麽賠你金光符外加還你的人情呢。”
小道長一拍腦袋,對啊,這耍劍的還欠道爺我一張金光符和一份天大的人情呢,差點兒望了,他清了清嗓子,挑了挑眉頭,一抖衣袖,頗有高人風範地說道:“道爺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一派方歸一是也”
李子衿點頭道:“那方小道長,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方歸一就那麽直愣愣地盯著他,也沒離開。
李子衿也納悶呢。
那小道長冷不丁來一句,“你的呢?”
少年這才反應過來,覺得這位方小道長,還真是從不做虧本買賣,他這意思不就是“我的名字說了,你的名字還沒講,不說我就不走了”。
他爽朗笑道:“在下李子衿,宗門······宗門太小,不提也罷。”
倒不是李子衿真覺得不提也罷,而是他忽然才反應過來自己連謝於鋒出身哪個宗門都不知道,總不可能說他也不知道自己出身何門何派吧?怕不是會被對方笑掉大牙。
其實方歸一倒不覺得李子衿背後的宗門太小,恰恰相反,他認為以少年的劍術來看,一定是師出名門,而這燕國境內的劍宗,方歸一確實不太了解,據他所知,好像燕國比較厲害的宗門,就隻有一座雲霞山了吧,雲霞山也算是
劍宗名門,可是山上全是女修,而且隻收女修,眼前這耍劍的肯定不會是雲霞山的。
思來想去,方歸一決定懶得費腦子了,管他是哪的,總之自己隻要記住,這個叫李子衿的二境劍修,欠下他方歸一一個天大的人情就是了。
方歸一點頭道:“無所謂,反正知道你這耍劍的叫啥名字就行了,我可等著你還人情啊,別忘了。”
“一定。”
李子衿目送那個自稱多寶真人的龍虎山正一派方小道長離開,身形越來越遠,逐漸消失在視野中,想著自己也該走了。
此前在無定河那個山洞附近,徘徊太多時日,就為了找到吳桂的墳,沒想到他都沒報什麽希望,隻打算日後碰碰運氣,看什麽時候能碰到吳桂墳頭的時候,卻在這無名村落陰差陽錯遇見了鬼物吳桂。
那個紅衣少女,在山洞中給他講的那段故事,當時聽起來沒有多麽迂回曲折,事後回味起來,卻覺得有太多太多遺憾,太多太多可惜。
甚至在牽絲傀儡和老人都已經真正死去以後,老人的屍骨,和失去靈性的紅衣傀儡,一個棺內,一個棺外,都沒能做到同生共死。
想來那位紅衣少女的執念,和賣藝人吳桂的怨念,都是支撐他們一個留在山洞,等候一個聽故事的人,將心中的故事說出口,如此才能不留遺憾的放心離去,一個怨念化作鬼物,拚了命地想要找回那個牽絲傀儡的靈性,好讓它真正完整,這樣才能消除怨念,入土為安。
李子衿又聯想到,那個在吳桂還是少年時,去往他家鄉的那個老賣藝人,同樣一生清貧,無意間演出一台傀儡戲,便影響了吳桂的一生,還在多年後與同樣成為賣藝人行走江湖的年輕人吳桂,相逢於一座破舊寺廟中,兩人同樣一生清貧,唯有牽絲傀儡作伴而已。
還有吳桂的父母,可能也沒想到他真是鐵了心要做這一行,怎麽勸也勸不回來,一條道走到黑,一心想著等自己賺了大錢,再衣錦還鄉去好好侍奉二老。
誰知道,等一個衣錦還鄉,就等到了一生的盡頭,也沒能做到。
世間如吳桂這般賣藝人,多了去。
留下名字的,自古無幾。
眾生皆苦。
李子衿忽然覺得,共情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劍術,沒有之一。哪怕以後他能成為劍仙,大劍仙,也不可能學到比共情更好的劍術了。
人間應有共情。
少年抬起頭。
雪停了。
————
在
天幕處,那個昨夜躺在村口,雙目無神,衣衫襤褸的老人已經換上一身幹淨道袍,頭戴芙蓉冠,目光炯炯有神,視線穿透雲層向下望去,凝望那個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背劍少年。
老人撫須笑道:“斬不盡世間妖魔,斬得盡眼中妖魔,管不完天下不平事,管得了身前不平事,這份答案,你以為如何?”
有位身披袈裟的赤腳和尚點頭道:“已經很好。”
老道人眉頭一挑,“哦?已經很好,就是說還不是最好?”
那赤腳和尚微笑道:“眼中的妖魔易斬,心中的妖魔難收,身前的不平事能管,心中的不平事,又如何平息。”
老道人嗯了一聲,補充道:“道阻且長啊。”
老道人拂袖離去。赤腳和尚最後瞥了一眼地上那少年,“阿彌陀佛。”隨後身形一閃而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