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趙雄風> 15.兵部尚書也想練兵!

15.兵部尚書也想練兵!

  冬暖閣,雕梁畫棟,鳳翅龍簷。


  堂中,一隻三足鎏金暖爐冒著淡淡青煙。自從入冬以後,重元皇帝就把日常辦公地點改到了冬暖閣來。


  重元皇帝正端坐在龍案前,手裏拿著的是戶部尚書錢益筠呈報上來折子,從他緊皺的眉頭上就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好。


  自大趙重元九年起,也就是他當上皇帝的第九個年頭,老天就像和他作對一樣,不是南澇,就是北旱,老百姓沒有收成,吃不上飯,餓殍遍地,稅銀也連年減少,國庫日漸空虛。錢益筠折子裏匯報的大體意思就是今年北方大旱,糧食、稅收寥寥無幾,入冬以來,又遭十年不遇大雪,恐百姓無以度日,已有州府上報,有大規模流民匯集,你要早做準備。


  曆來遭遇自然災害,人們總是迫不得已背井離鄉,去尋找活路,就像是闖關東、走西口。大趙流民的慣例,大都向京城匯集。流民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到了皇帝老子跟前,作為君父,你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子民餓死吧,總得給點吃的吧。


  當然,大趙曆代皇帝們也是這麽做的,到重元皇帝這一代,已經有了很成熟了賑災三部曲,就是安撫、放糧、開粥廠!


  有流民聚集到京城,皇帝就會安排一位安撫使,去安撫流民,就是告訴流民們,皇帝陛下隆恩浩蕩,馬上就會給大家飯吃,你們給我消停點,別鬧事!


  放糧就是打開國庫,糧食多多少少給你拿出點來開粥廠。粥熬得稠點稀點不要緊,流民也算吃上飯了不是,總不會導致激起民變這個更讓人頭疼的事情。


  重元皇帝放下奏折,使勁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想想這幾年來,自己勵精圖治,不貪女色,把各種欲望壓在內心最深處,早朝從不間斷,幾乎做到事必躬親,應該也當得上是一位勤奮的君王了吧!可是老天怎麽這麽不開眼,連年發生這種事情……

  尤其是想起錢益筠折子裏那句“流民勢大,望陛下早日定奪!”就一陣生氣。讓我早日定奪,要你這戶部尚書是來吃幹飯麽!啥都是我來辦,還要你幹什麽!想歸想,他還是拿起禦筆,批注到“著戶部準備賑災,下撥救濟糧五千石。”


  “陛下,這是兵部遞上來的折子!”魏公公自冬暖閣外匆匆走來。


  重元皇帝朕處理著錢益筠的折子心裏甚是煩悶,讓魏公公念一遍兵部上來的折子。原來,這道折子是北關守將邱方遞到兵部的,折子上說,察彥部胡酋(胡人的首領)入冬前率部擊垮了喇哆部,黎赧部,整合了三十萬鐵騎,自立為可汗,如今胡人內部一整,再無內患。胡人狼子野心,恐怕會對大趙不利。自己是防衛胡人的第一道屏障,希望皇帝能給點軍費,加強軍事防禦。


  自古以來,胡人居住在北方貧瘠之地,演化出大大小小部下百十個部落。土地貧瘠,生活資源就少,為了搶地盤搶人口,胡人內部一直戰亂不斷,直到近十幾年才形成了察彥部,喇哆部,黎赧部三足鼎立的形態。三個部落互相牽製,對大趙得威脅並不算大,唯一一次大規模犯邊就是十幾年前嚴冬,三部是在是活不下去了,才聯合五萬人馬圍攻北嶺關。


  聽聞三部統一,重元皇帝這才如夢初醒,猛地抬起頭來,說道:“拿來給朕看看!”他接過折子匆匆掃過一眼,便知事情確鑿無疑,急忙令禦前大太監魏公公召兵部尚書曹景平前來覲見!

  半個時辰不到,被緊急召見的兵部尚書曹景平便來到了冬暖閣,一番通報行禮,這才見到重元皇帝。


  重元皇帝也不囉嗦,直接把折子遞給曹景平說道:“胡人一統,此事,事關重大。”


  曹景平身為兵部尚書,雖不是武將出身,軍事才能和軍事見解還是有的,他主張重整軍政,再現大趙往日雄風。可是,兵部雖總管大趙軍政,但有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牽製,而五軍都督府也早就淪為文官集團的走狗,地方官軍山高皇帝遠,大搞陰奉陽違。這些年來,曹景平嘔心瀝血,卻沒有帶來任何改變。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大勢所趨。


  他也知道,胡人一統,大趙麵臨的可就不在是小股胡人的騷擾了,如今大趙兵馬頹廢,真有大股胡人入境,怕是難以抵抗。


  他說道:“胡人南下之心不死,如今後方無患,我們不得不防!”


  “我邊軍可能抵擋?”重元皇帝大體也是知道自家軍隊是什麽德行,還是不死心的問道。


  “怕是……怕是無力抵擋!”曹景平沉吟半晌,這才說出來。


  重元皇帝長歎一聲,越想越氣,重重一拍龍案,咬牙切齒道:“將領無能,我大趙萬萬好兒郎,竟然成了這副模樣!這群屍位素餐的混賬,該殺!該殺!”


  曹景平心想,大趙軍政,問題出在朝堂,出在文官,說句犯上的話,出在皇帝自己身上,就算你把大趙的將軍殺個幹淨,隻要這幫人式還在,還會是這個樣子。這些話隻能在心裏想想,萬萬是不能說出來。


  “陛下,臣以為,胡人若犯我大趙,最早也是來年秋後,胡酋小兒剛剛整合三部,還要時間,況且兵馬也要趁著春夏牧草豐茂之時修養生息,近期不宜與我大趙開戰,這段時間,便是我們的機會!”曹景平早有對策,細細道來。


  “哦!什麽機會!快快與朕道來!”重元皇帝聽聞還有機會,急忙問道。


  “我大趙不乏好兒郎,臣多年心血,編寫了一套練兵之法,可依照此法,操練新軍,一年時間雖短,但也足夠操練一隻能打仗的軍隊!”曹景平自懷中掏出一本冊子,十分驕傲。


  能把這兵法隨身攜帶,可見曹景平對這練兵之法的信心,和對操練新軍,重整大趙軍政的渴望。


  重元皇帝接過冊子匆匆看了一眼,玩味的笑道:“愛卿,說起練兵之法,朕這裏倒也有一冊,你便看看吧!”他說的這個練兵之法,正是趙崢編寫。


  曹景平疑惑的接過來,心想,我的練兵之法可是琢磨了十幾年,還結合了曆朝曆代的辦法方才整理出來的,你這隨隨便便拿出一本來,還能比我的要好不成。


  可隨著他看下去,眼中激動的神色越來越濃,不停地喊著“妙啊妙啊”,當他看到那八條不可觸犯的軍紀時!更是震撼,頭皮一陣發麻,好像三伏天喝了一碗涼水,一股豪氣在五髒六腑亂竄!當下也顧不得君前失儀,宛若癲狂的拊掌叫好。直到看完了整篇練兵之法,才想起自己是在冬暖閣,在皇帝的辦公室裏。


  他臉色通紅的說道:“陛下恕罪,此兵法真乃天上所有,我那兵法相比起來,好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了。”


  重元皇帝哈哈大笑,看著羞愧難當的曹景平說道:“無妨,無妨!朕初看此練兵之法時,也是如此!”這就是他純粹胡說了,當日看到練兵之法時,除了罵了趙崢一頓,然後演了一出戲以外,他可是連表情都沒變。


  曹景平也是好奇是誰有這般才華,能寫出這種讓他驚為天書的練兵之法。自皇帝口中得知,竟然是以前那個荒唐不堪,不學無術的三皇子趙崢編寫的之後,更是大喊三皇子殿下真乃神童也!重元皇帝臉不紅心不跳,厚著臉皮算是認同趙崢是神童的說法了。


  說起趙崢,重元皇帝也想起了自家的孩子來,一月不見了,估計還在西校場上挨凍吃灰,突然起了心思,想去看看他這練兵的成效如何了。


  曹景平也是,看了兵法之後,就迫不及待想看看三皇子的小腦瓜是怎麽長得,怎麽這麽有才,得知三皇子已經按此法,親自操練了一隻軍隊後,更是想去學習一番。


  說走就走!重元皇帝喊過魏公公來,說要和曹大人去西校場微服私訪,魏公公立馬吩咐下去,不一會兒,便準備妥當了。


  此次出宮既然是微服私訪,自然就用不到天子的儀仗,重元皇帝隻帶了曹景平、魏公公和一個大內侍衛統領充作保鏢,乘坐一輛馬車,自西華門悄悄出宮,直奔西校場去了。


  說起來,重元皇帝出宮的次數少之又少,除了每年一次聲勢浩大的登壇祭天,幾乎沒有什麽機會能出宮,這次微服私訪倒是第一次呢。重元皇帝在馬車上撩起遮簾,好奇的看著京城內的景色。


  當他看到,京城內確實一片繁華,人民生活也比較富裕之後,也是暗自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多年來的勤政還是有成效的。可是,重元皇帝不知道,他看到的隻是大趙的冰山一角,還是最好的那一角。北方的幹旱,南方的水澇,他也是隻聽過沒見過。


  況且,若是天子腳下還民不聊生,那上京府尹也不用幹了,直接找根繩子上吊去,還省下皇帝一怒,來個殺無赦,掉了腦袋可就不好看了。


  飛虎營裏,趙崢可不知道自己的皇帝老子要來,他和劉世宇正在發愁!這一個月來,練兵成效確實非常好,趙崢也敞開了供應他們吃喝,眼下問題來了,八百個壯漢人吃馬嚼,竟然把趙崢這個三皇子吃破產了。飛虎營雖然是皇帝諭旨讓趙崢練的,但是人員、場地甚至錢財可都是趙崢自己解決的,這一個月吃的糧食、肉、菜都是趙崢拿長樂宮裏的內帑(皇室的私財、私產)往裏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