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東海邊上好悟道
收拾規劃好行程的葉玄獨自出了杭城,這次葉玄決定徒步前往,目標就是台州方向,走馬觀花的遊曆總是看的不真切,有一種霧裏看花之感。身負三尺劍,腳丈千裏途。若問吾是誰,山中一小道。
一路走著感悟道途人生的葉玄,心中也在不停的梳理著自身所學,這段時間來的經曆,讓葉玄有了很大的收獲,自身道功也有了精進。
單說《太上感應篇》中的觀氣法,就已然讓葉玄收益極大,在觀人識人上麵有了清晰認知,不再有迷蒙之感。
等觀氣日漸深厚,到時便可觀的更多,自身的修煉情況,有無疏漏等等,一觀便可知曉。再深厚之時便可觀天觀地觀氣運,無物不觀,待到這時,便已是道家神通!
而《太上感應篇》中還有著堪輿、布陣、乾坤之術,雖然此經篇幅極小,但都是精煉之言,並無錯漏,但無比晦澀,確實對修者有著極高的要求。
以葉玄強大的精神力量目前也隻能夠修習觀氣之法,當然這和著他的道功也有很大關係,待到道功修為提高後,便會越來越好,也有資格可以開始修習其他之術,此真乃無上真經也。
葉玄的自創絕學,天罡掌法,經過這麽長時間來的錘煉,也愈發得心應手,當然從遭遇的情況來看也沒有讓其失望過,雖說以葉玄煉精中期的真氣水準,隻有區區幾掌之力,但也是目前葉玄壓箱底的招式了。
而兩儀乾坤劍法乃是一種中正平和之術,沒有巨大的威力,但勝在持久和其韌性,且此術是越煉越強,並不會因為道功的增長而不夠用,可以一直陪伴葉玄一起成長。
就這樣徒步曆練的葉玄,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景致和百態人生,看似無比繁華的江南之地,充滿著無限生機,人們好像都很富足無憂,但卻也有著很多悲慘、無助、黑暗隱匿其中。
太多的財富集中在了世家、官員、富商之手,而很多百姓卻要靠著給大戶做佃農而裹腹,或者去做長工,並無自己的土地,尋常年景,還能勉強活之。但隻要一遇災年或者身患疾病,立馬就活不下去了。要麽逃難做了流民,要麽被病痛饑寒折磨而死,而膽大的就去落草做了強人,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亂象。
行走一路的葉玄,看到了此時代百姓的艱辛和無助,這真是一種悲哀和苦難。一些百姓家的老人,若是生了重病,後輩通常都會想盡辦法來醫治,但生活過於愁困的家庭,往往會因此變得家破人亡。有些老人寧願自縊也不願拖累家人,此間種種悲劇,隻有生活在這個朝代的人才會懂。
這路上一切的一切都讓葉玄感到痛苦非常,賣兒賣女,賣身葬父葬母,你以為隻是畫本中才會出現的嗎?
真實看到的此種情形的葉玄,也開始變得有些麻木了,可以救得了人,怎麽救得如此的時代?有些魔障的葉玄,晃晃悠悠的竟然已經到了台州的海岸。
葉玄看著眼前的碧水濤濤,浪花朵朵,拍岸之音不停的落入耳中。再向遠處眺望,顯露出的是無盡的寬廣和博大,卻又讓人感覺到了自身的渺小和無知。
一望無垠的海麵上,無數的飛鳥不停的躍上衝下,時而嬉戲打鬧,時而捕魚捉蝦,和藍天交相呼應,遠處的碧綠連成一線,真乃美不勝收之景。
此時海風吹來,輕撫著葉玄的臉龐,忍不住閉上了雙目,瞬間帶走了所有的苦悶和愁緒,令人心曠神怡,好不自在。
不再糾結世間種種,不再沉浸各種悲傷,不違本心,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誰又能說這不是修道,這不是修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曆練,葉玄的迷障逐漸散去,再經過剛才海邊景象的衝擊,葉玄的道功已然到了突破的邊緣。
此時真氣悸動感甚是強烈,要知道道功越到後麵就越難精進,沒有長期的修煉打磨,絕不可能輕易突破的。
而葉玄能夠如此快速的提升,得益於前世的積累,也和此世的曆練沉澱有關。有了此種機會靈感,葉玄不準備放過,決定暫時停留下來,用心突破到煉精大成的階段。一旦大成,便正式有了一流高手之力,再行走江湖,也更加有底和自在了。
日子就這樣一晃,三月而過,此刻已然入了冬來,卯時時分,身穿單薄衣裳的葉玄卻站在涯邊,演練著看家掌法,寬大的衣襟被陣陣海風吹的飄起,海麵被日出的紅光一照,稀薄的霧氣緩緩蒸騰,圍在其間的葉玄,如夢似幻,真乃神仙人物。
此時的葉玄已是煉精大成的境界,已經超過了他師傅涵虛子的道功修為,他師傅修道幾十載,卻還處在中期階段,但和他師傅同樣境界的修士才是主流,可見修道並不容易。
沒有過人的天姿和機緣,大部分修道之人都會止步於煉精層次。而有著如此境界的道功,卻又如此年輕的葉玄,怕隻有上古先秦之時才能出現。
此時的葉玄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些自保之力,行走在江湖之中,隻要運氣過得去,不遇見大宗師之輩,相信憑著他的道功和經驗,保命還是有些把握的。
再看著待了三月之久的海岸之地,葉玄這不由感慨起來,如此之地才是修道該有的福地。怪不得傳說中很多的仙島洞天都出現在海中,高人也層出不窮,想必這和此種景象不無關係。
葉玄看著大海尋思著,也許某天尋一海島參悟隱修也不錯,但現在該走了。塵世間還有很多道途等他一一路過,凡俗之中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去處理,很多因果也等著他去了斷。
修道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的,想要真正割舍下一切,試問有幾人能夠做到,但割舍了就一定能修好道嗎?恐怕誰也無法肯定回答,這個問題就留給葉玄自己去探索去體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