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汀蘭,你信口雌黃!”連賀陽急的紅了眼:“你這赤.裸裸的報複。”
??“我隻是實話實說,不願意再為你遮掩什麽。”風汀蘭看向連賀陽:“連賀陽,你也別狡辯了,痛快些吧。”
??“我沒有。”連賀陽急的抓耳撓腮的,可話都讓風汀蘭說了,他又沒有證據證明風汀蘭說的是假話。
??況且這種謀逆之事,皇上從來都是寧信其有。
??朝廷不缺一個連家,不缺一個連賀陽。
??想當初風家戰功赫赫,最後不也因為謀逆之罪就被滅族了嗎?
??風家曆代忠良,怎麽會謀逆。
??連他都懷疑風家是被人陷害的,但是皇上卻沒有再繼續詳查,直接判了風家的謀逆之罪。
??一來,應該是怕風家功高蓋主。
??二來,曆代帝王都最怕這種事情,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更何況,他如今還是風汀蘭當眾指認。
??並且,還有任何可辯駁的有力證據。
??“皇上,臣婦所言句句屬實,皇上若不信,可派人詳查。”風汀蘭看向百裏玄燁,認真的說道。
??敢休她,那她就拉著他一起陪葬。
??反正她如今也是活不成了。
??拉一個是一個。
??一旁的連秀秀垂著頭,袖袍下的手死死的攥在一起,貝齒用力的咬著紅唇。
??甚至嘴裏都嚐到了一絲血腥味兒。
??母親這般攀咬父親,怕是連家很難逃脫罪責了。
??她這個連家的嫡女,還能有什麽好結果?
??她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她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啊。
??母親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可曾有絲毫的為她考慮過?
??不是說虎毒不食子嗎?
??連秀秀捏緊了手指,捏的指關節生疼。
??母親真是太笨了,把好好的一步棋,走到了這個地步,如今自己恐怕也要被帶累死了。
??得想個法子脫身才行。
??自己還那麽年輕,才不要陪著他們去死。
??自己還有好多好多的願望沒有實現呢。
??“朕自然要詳查。”百裏玄燁點點頭:“倘或連賀陽真的勾結百裏弘時,朕絕不姑息。”
??“皇上,微臣沒有。”連賀陽忙的說道。
??“朕自會調查清楚。”百裏玄燁擺擺手,而後看向風汀蘭:“你既主動認罪,朕便給你留個全屍。”
??“多謝皇上。”風汀蘭抿抿唇,說道:“臣婦還有一事兒,死之前希望能告知皇上。”
??“何事?”百裏玄燁漫不經心的問道。
??他這會兒心裏正想著要如何處置連賀陽,如何處置連家。
??連賀陽在江南一帶貪贓枉法,他不是不知道。
??隻是這兩年大梁正值多事之秋,外憂內患一直不停,他暫時騰不出手。
??如今正好借著風汀蘭一事,將連家一並打發了。
??至於風汀蘭說的那些話是真是假,並不重要。
??“事關已故孝仁皇後和當年風家叛亂一事。”風汀蘭說道。
??“朕說過,孝仁皇後賢惠純良,對朕忠貞不二,你若再敢胡言亂語,朕決不輕饒。”百裏玄燁冷哼一聲。
??“臣婦並不是要詆毀孝仁皇後。”風汀蘭抿抿唇:“臣婦自知這次難逃一死,不過是想把深埋在內心裏的秘密全都告訴皇上,隻求皇上應臣婦一件事情。”
??“你是在和朕談條件?”百裏玄燁沉著臉問道。
??“臣婦不敢,臣婦隻有一個小小的請求。臣婦之女連秀秀,並不知曉臣婦與連賀陽所做的一切,連家在江南的種種惡習也與連秀秀無關,她隻是很不幸托生在了連家。臣婦求皇上看在這個秘密的份兒上,饒過連秀秀,不要被連家所帶累。”風汀蘭一邊說,一邊用力的叩頭道。
??她可以拖著連賀陽,拖著連家進地獄,但她絕對舍不得連秀秀。
??她這輩子隻有這麽一個女兒,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
??百裏玄燁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連秀秀。
??連秀秀的肩膀正微微抖著。
??“連秀秀,你母親為你求情,你可有什麽話要說?”百裏玄燁問道。
??連秀秀用力的掐了一把自己的手腕,疼痛讓她的眼睛迅速洇紅,撲通一聲跪下,聲音有些發顫:“臣女知道,母親做出這等事情,死罪難逃,臣女不敢為母親辯駁什麽,但臣女願意陪著母親,與母親共擔罪責。”
??“皇上,臣婦不需要。”風汀蘭忙的說道:“臣婦不求女兒大富大貴,隻求她平安一生,求皇上恩準,臣婦一定把當年的種種,都詳細告訴皇上。”
??“母親,女兒……”
??“你給我閉嘴!”風汀蘭抬高聲音打斷道。
??“母親……”
??“臣婦求皇上開恩。”風汀蘭一個頭磕在地上,砰的一聲。
??“朕姑且先聽聽。”百裏玄燁鬆口道。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而已,饒過也不是不行。
??更何況之前鍾國勝進宮詳述盈枝一事時,也曾提過是連秀秀的態度,倒算是個明理的。
??還有風汀蘭屢鬧太子府,想要逼迫太子妃接受連秀秀的時候,也是連秀秀站出來反對,甚至還在人前表態。
??為人還算純良謙謹。
??“皇上不清場嗎?”風汀蘭問道:“畢竟當年孝仁皇後之死,知之者甚少。”
??“孝仁皇後因何而死,朕比任何人都清楚。孝仁皇後沒有半點兒對不起朕,不懼為人所知。”百裏玄燁擺擺手:“你且說你的就好。”
??當年孝仁皇後是自戕在前,風家謀逆在後,但他對外宣布的是孝仁皇後夥同風家謀逆,被賜了鴆酒。
??但事實畢竟不是如此,所以他下了封口令,誰敢議論,不論職位高低,一律斬立決。
??而且知道事情真相的人也並不多。
??再加上百裏玄燁的封口令,和幾次殺雞儆猴,早已無人敢議論。
??所以知道孝仁皇後真正死因的人,並不多。
??如今,過去這麽多年了,是該重見天日了。
??“孝仁皇後自戕一事,皇上恐怕也未知全貌。”風汀蘭抬頭看著百裏玄燁:“應該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朕不是聽你賣關子的。”百裏玄燁眯著眼睛:“你想說便好好說,不想說便罷。陳年舊事,一切都已經不能更改,朕也沒必要非得知道的那麽詳細。”
??“臣婦遵命。”風汀蘭抿抿唇,不敢再耽擱,說道:“當年外國使臣來訪,一眼看見孝仁皇後,便驚為天人,還妄圖調戲孝仁皇後,誰知孝仁皇後剛烈,不惜用一死來反抗,所以當初才有了孝仁皇後自戕一說。”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風汀蘭繼續說道:“所謂的使臣調戲孝仁皇後,這是一個圈套。而孝仁皇後更不是自戕身亡,她是被人所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