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雜院
建築師不能紙上談兵,必須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動筆設計,所以等到了下個周末,林樓找到文軒思,“這周帶我去你家看看吧?”
“呦,想吃我媽做的炸醬麵了?聽我說的饞了吧?行啊,沒問題,哥幾個都去!”文軒思還以為他饞北京小吃了,平日裏他在宿舍可沒少說這些。
“有吃的固然好,不過關鍵還是看看老北京的大雜院兒。”文軒思說過,他們家就住在大雜院裏,有現成的案例可以參觀,現成的住戶可以詢問,那幹嘛不去?
“嗨,這有什麽好看的?我巴不得早點拆了住進樓房裏!”文軒思從小就在大雜院裏長大,早就住膩了。
“還是值得一看的,北京的老四合院和我們海東的民居大不一樣,既然是學建築的,到了一個新地方,肯定得看看當地的民居風格!”建築師同樣是一個兼容並包的行業,任何具有特色的建築都能給他們帶來靈感。
周日一大早,宿舍裏就開始鬧騰起來,大家夥都換上了幹淨衣服,畢竟要去別人家做客,這樣顯得禮貌一些,林樓提起了從學校商店買的點心水果,老北京人可是很講究禮節的,上門拜訪,不帶點東西也不合適。
這些都是宿舍幾個背著文軒思湊錢買的,回來後文軒思還埋怨了一陣兒,不過林樓看得出來,他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大雜院裏住的可不隻是他一家人,同學帶了東西過去,說明他的同學都懂禮,他臉上也有光彩。
把水果點心交給蘇仲明幫忙提著,林樓又把速寫本和筆塞進包裏,鄭偉明見了問道,“咱們今天不是去文哥家裏吃飯麽?怎麽還帶這個?”
“老北京的四合院很值得研究,既然去了肯定得留點東西,我建議你們也帶上,雖然現在你們才剛開始學手繪,不過能記錄一些東西總是好的,既能鍛煉自己的手繪能力,還能了解四合院的結構布局,一舉兩得不挺好麽?”林樓說完,其它人也趕緊開始收拾東西。
坐上公交車搖搖晃晃地向南邊行去,換了兩趟車,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城南,下來後走了一段,拐進一條小巷子裏。
“到了,就是這兒了,其實南城的四合院和內城的四合院還是有區別的,內城以前住的都是達官貴人,有什麽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等,組成一大片宅第,南城這邊就是普通人家了,院子小一些,你們要是真想看四合院,下周我再帶你們去內城。”文軒思帶著他們走進院子。
“我記得清人曼殊震鈞的《天咫偶聞》對這種區別有所論述,‘內城房屋,異於外城,外城式近南方,庭宇湫隘,內城則院落寬闊,屋宇高宏’,說得就是這種區別;算是各有各的特色吧,大院子固然不錯,小院子也有自己的特色。”林樓笑道。
“呦,軒思回來了?這都是你清華的同學吧?小夥子一個個都挺精神的!”進到院子裏麵,左右鄰居紛紛打著招呼。
“劉大爺,您這精氣神可好著呢;張大媽,今天做啥好吃的呢……同學過來嚐嚐咱們老北京的炸醬麵,還非要帶點東西,您幾位也嚐嚐,咱們學校的綠豆糕不比稻香村的差……您再拿個蘋果,您不吃可以給小明啊……”
文軒思一路打著招呼、分發禮物,林樓等也跟著他叫人,院子裏頓時熱鬧起來,充滿了日後住進樓房之後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不愧是大學生,懂禮性。”林樓他們的做法也贏得了鄰居們的好感,他們也不白拿白吃,紛紛從家裏翻出各種零嘴送到文家。
文家住在靠東的房子裏,左右兩間房子,一間臥室一間客廳,客廳牆角還放著收起來的床板,看樣子應該是文軒思沒上大學之前睡的。
這麽小的房子八個人進來肯定有點擠,不過大家夥平時在宿舍都習慣了,圍坐在餐桌邊,吃著瓜子和文軒思的父母聊了起來,文家的家境算是中等,母親在附近的小學當老師,父親在工廠裏當會計,倆人都拿工資,又隻有文軒思一個孩子,所以家裏該有的東西也都有,隻是居住麵積依舊顯得緊張了些。
說了一會兒話,文軒思的母親就去院子裏自己搭建的廚房裏忙活了,這也是如今大雜院的慣有做法,大雜院裏住的人越來越多,原來的房子不夠住了,那就隻能自己搭建了,還經常為此鬧出矛盾,所以老式大雜院的改造也就成了必然。
林樓也和舍友們來到院子裏,拿出紙筆準備記錄院子裏的情況,這又引起了鄰居們的好奇,林樓解釋了一番,他們依舊站在那裏看熱鬧,卻不會打擾他們練習,甚至還會為他們的手繪提供便利,比如把院子裏晾著的衣服收起來免得擋住視線什麽的,看來文家這座小院裏的鄰居們彼此之間還比較和睦。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麵建有房屋,從四麵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麵又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咱們眼前這棟就屬於一進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幾許’說得不是四合院,但用在這種地方倒也剛好合適。”林樓一邊畫還一邊給舍友們普及著知識。
這院裏的老北京來說沒啥稀奇的,可對鄭偉明、蘇仲明這些其它地方來的舍友,卻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他們趕緊在紙上把林樓的話記下來。
“小林說得不錯,別看咱們這套院子小,實際上四合院該有的東西卻是一點兒也不少。”林樓的話引起了鄰居們的興趣,有人主動幫他們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