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 朝堂上那些人瘋了
大宋以前有兩種武器,一種是重弩加了火箭,就是竄猴,可以讓重弩吊射達到二百丈以外的距離。一百年前就有一種法,萬箭皆可施火藥,就是所有的箭都可以加上火藥變成火箭。
現在工匠們把滑翔竹鳥與火箭結合在了一起,設計出了最合適的飛行翅膀。
四十多斤的載重量,無論是放引火物,或是火藥,這東西的威力都讓人期待。
冼雙英道:“若是用箭毒木來製作鳥腹的羽毛,城頭上爆炸之後,挺不錯。”
藍海接了一句:“妙,再給火藥裏塞半斤砒霜。”
“挺好。”冼雙英微微的點零頭。
趙桑這時道:“錢,才是眼下的大麻煩。韓家的家底再厚,也經不起這樣巨大的支出。我們需要一個穩定並且巨大的資金來源,宛城與臨洮眼下是純投入,想有收益至少要在一年之後了,鹽的收益若以一個商家論確實巨大,但咱們不夠。”
趙桑詳細的計算過,每年純軍費支出就需要不低於兩千萬貫。
白玉樓回答:“再給我一點時間,最多三個月我的部下一定能找到胡椒。”
“將軍辛苦了,隻是依然不夠。老夫認為需要與韓絳當麵談一談了,希望他有進一步的計劃。有些事情要早作打算,若等錢庫空了之時再打算,怕這事沒辦法收場,後果不堪設想。”
其他人沒接話,他們腦袋裏想不出更深一層的東西。
眼下,各自把自已負責的一塊辦好就很辛苦了。
隻劉淮管著夷南城,他已經累的瘦了十幾斤,眼窩子都陷了下去。
其實,也是為錢愁的。
開發一個城市,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
錢!
錢是個屁。
那怕全下人都為錢發愁,韓絳也絕對不會。
擁有貨幣發行手段、自帶錢莊、已經挑動一級貨幣杠杆、有即將壟斷的海外貿易權,隻要貨幣的流動性還在,缺錢隻是暫時,因為錢發愁卻萬萬是不可能的。
韓家還有存下的金銀,這些韓絳不會動,這是鎮倉銀。
又一個清晨來臨,太陽照常升起。
錢歆瑤坐在韓絳身旁陪韓絳一起吃早餐,同時也在報上她最近要花的錢。
報完之後,錢歆瑤道:“絳郎,我是不是用的錢太多了。”
“嘿嘿。”韓絳隻是幹笑兩聲。
韓絳心裏很清楚,最近支出過大在三方麵。一是宛城與臨洮,戰爭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二是夷南城,新城建設初期投入是海量的。三是就是錢歆瑤。
錢歆瑤這丫頭恨不得一時間就把科技樹點滿,能研究的絕對不會停。
但正因為這樣,錢家、道門、嚴州的工匠積極性非常高,韓絳絕對不會因為最近手頭緊而讓這些工匠們失望。
錢歆瑤看韓絳笑,聲問道:“要不,我讓一些研究先停下。等夷南城的鑄銅坊建好再重新開始研究。”
錢歆瑤知道,夷南城的新鑄幣坊一但可以投入使用,鑄幣量可以達到大宋年鑄幣量的七成,大宋眼下鑄幣約在三百萬貫左右。而夷南城的新錢因為一當十,所以鑄出來的錢可以達到二千二百萬貫左右,去掉成本,也有千萬貫的收益。
韓絳搖了搖頭:“別緊張,不就是錢嘛,實在不行就隻有出絕眨”
韓絳早有準備。
錢家的印坊已經有了水印製作工藝,韓絳原本考慮上紙幣,可非常認真的思考過之後,這東西還夠成熟,因為大宋的交子、會子等已經消耗了紙紗的信用。
自已的紙紗未必就能被人認可。
所以韓絳換了一種東西,債券。
但,依然還不到時機。
拿下升龍城的時候,才是債券出世的時機,那個時候韓絳可以聲稱這債券是香料債券,有了大越國的升龍城,香料與稻米便有了保障,一年期債券可以如期兌付,絕對不會傷及自已以及壕橫號的信用。
但若急著用錢,韓絳考慮發生規模的白雲坊與新坊的債券。
所以,韓絳並不為錢發愁。
可是,讓韓絳萬萬沒想到的是,僅僅半之後,情況就出現變化。
劉銳秘密到了臨安,然後來到了西山別院。
韓絳在碼頭迎上劉銳後:“將軍,你此時來到臨安,不合適。”
劉銳沒接話,隻是伸手一扶韓絳上了碼頭,然後拉著韓絳就往院內走,韓絳也加快了腳步,劉銳能親自過來肯定是有事,而且是大事。
進了園子,到了韓絳的書房,劉銳解下偽裝拿起水壺喝了好多水之後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不是我想回來,若我不回來便是虞二郎或是葛邲。”
“出什麽事了?”韓絳也有點緊張了。
劉銳拿出一封信交給了韓絳後道:“這是朝中葛邲的學生寫的。”
韓絳一看後大吃一驚:“朝廷,瘋了嗎?”
劉銳搖了搖頭:“朝廷沒瘋,你應該讀過史,在咱們大宋立國這二百多年時間裏,汴梁時期鹽法最初是為了補充西北軍資的,而後改、廢、再立、興、再改,你應該知道折騰了多少次,鹽鈔變成廢紙有多少次。”
韓絳卻道:“知道,可是這一次,官方發生三年期的長引,兩千萬引,這不是瘋了是什麽?”
劉銳歎了一口氣:“沒辦法,我得到的消息是,朝廷打算湊至少一千萬貫秘密給爹送去,用來賄賂金國重臣,賜姓之事朝堂上必須要解決,而且眼下黃河大決堤,朝廷還想你爹和金人達成一項約定,就是封關。”
韓絳問:“什麽意思,怕難民逃過來。”
劉銳隻是笑笑卻沒接話。
韓絳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依現行的鹽法,鹽鈔分為長引與短引。
長引是一年期,允許跨地區交易,短引隻能在劃定範圍內,時間僅為三個月。
三年期長引,想出這點子的人真是瘋了。
這和殺雞取卵有什麽區別。
兩淮因為大災,鹽鈔已經被砸到原價的兩成,短引已經幾乎成了廢紙。
現在加上三年期長引,兩淮今年基本上出不了鹽,川井鹽運出來能有多少,這真是會毀了兩淮鹽業。
不知道多少鹽商要破產。
更嚴重的是,官鹽也會滯銷,這是兩敗俱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