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無意識行為和人性弱點是什麽操控的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人的本能有它自己的途徑,而且是最短的途徑。
——
羅曼·羅蘭
人性弱點是人進化的殘留?還是進化的產物?或是人進化得不夠徹底完全的一個結果?
其實,人從猿到人不僅僅是在體質上有一個進化的過程,人在心理上也有一個進化過程,而心理的進化過程,實際上是把動物性整合而形成人性的過程。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也就形成了人的某種心理,某種心理也就深深潛藏下了的人性弱點,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似乎更複雜更曲折,畢竟進化成一種高級生靈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正如榮格所說,原始人的心靈沒有綜合為一體,是由數個靈魂構成的。而也正如他所說,我們同樣能分裂我們的心靈,失去我們的統一性。而他所說的第三點是,我們有意識地、主動地隔離人的心靈和被動的、無意識的分裂是不同的。人也是一種動物,但是又明顯地不同於其他動物,高於其他動物。人和其他動物有什麽本質的區別呢?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動物是按照生理本能活動的,而人是可以超出本能的。動物選擇的生存方式各異,但是每一種動物都隻有一種生存的方式,而人是可以選擇不同的生存方式的。人可以選擇讓自己像虎一樣勇敢,也可以選擇像牛一樣勤勞,小偷選擇了像老鼠一樣機敏,女人也可以選擇像錦雞一樣美麗……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性就是整合了各種動物的特性,整合了各種動物的生存方式。正因為人性中可以包含多種不同的特性,所以人具有動物沒有的特性--靈活性和選擇性。
不同民族的性格的差異,或許就可以由此而得到解釋。
每一個民族都是由許多小的氏族部落而構成的,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個性特征。在人類長期曆史中,不同的氏族結合,融合成更大的部落,不同的部落結合形成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因而在每個文化中,都融合了多種最初的人性特征。
今天的每一個人都是由一些特別的個性構成的人,而這些個性幾乎都有其反麵的人性弱點,這正是每一個人的命運之迷,破解了它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其實,一個人的那些無意識的習慣動作,雖然是很簡純地發白天然、出於天性的,但人的無意識動作與人性的弱點卻密切相關。
一個人有意識的動作,多少出自表演、白耀的成分;而無意識的習慣動作卻是純粹出白天性的。從這些動作中最可以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情況。
德國有一部電影,是描寫犯罪心理的,其劇情是殺人嫌疑犯作案之後,隨手在一張紙上塗鴉了一番,然後打過電話,就開始外出了。這時刑偵人員進入了屋裏尋找線索,在電話旁的記事本上,他們發現了嫌疑犯畫了一張小女孩的肖像,於是,他們通過大量的工作,把這張肖像拿給有關人員看,結果查找到畫中的小女孩,就是該嫌疑犯年輕時所遺棄的情人所生的女兒。警方憑著這條很有價值的線索,通過這個小女孩的母親追查到案發當天這個嫌疑犯的行蹤,展開了刑偵工作,最終將嫌疑犯繩之於法。
嫌疑犯打電話的對象,雖然與小女孩毫無關係,但是,由於犯人在內心深處無法磨滅女兒的形象,因此,便不自覺地描繪起來,以致畫下女兒的影像。
有人在打電話的時候,有時也會玩弄電話線,此種動作也是由於在潛意識中無法以語言充分表達思想,而所采取的手的輔助動作。如果人們在眾人麵前演講時,情緒一緊張,也會自然而然地比手畫腳,或者開始扭動麥克風線。有人麵對外國人時,假使不能以語言充分表達思想,也會借著手勢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手勢較易表達心理。在大腦皮質的運動領域中,促使手與臉部活動的區域相當廣泛,因此,手部乃是除了表情、嘴巴及眼睛之外,表現感情的重要工具。
因而人們心裏展開思考活動、有意識活動或無意識活動,如果當他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時,也會借助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在精神病中,有一種病稱為“狂躁病”。當他們情緒激昂時,不停地到處走動,手腳也會不知不覺地亂動。精神病理學中稱此為“不安靜”狀態,也就是患者的心理狀態,猶如透視鏡一般,通過其手腳動作傳送給我們。這些都是無意識動作所透露的人的內在狀態。
不過,這種現象並不限於精神病者。當人們一邊打電話,也會同時在記事本上無意識地胡亂塗寫,等電話打完後,再來看胡亂塗寫的結果,便會發現竟是完全看不懂的文字或圖畫。然而這卻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表現。
在這裏;先舉幾個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手腳動作的例子,以此來分析相關的心理狀態及人性弱點。
首先,是雙手抱胳膊的姿勢。所謂抱胳膊這個行為,第一,具有保護人類最重要的心髒之意,因此,這個動作可以視為一種拒絕的表現;第二,由於看不見手掌,所以可以解釋為了防備對方的攻擊性行為,在防衛對方的同時,在必要的時候,也是轉守為攻的一種姿勢,即使沒有武器,也能立刻出手攻擊對方。
當有人進行演講時,在聽眾中有許多人雙手抱著胳膊,這表明他們無法接受演講人的言論。我們經常看到年輕的公司員工在與上司或長輩談話時,喜歡雙手抱著胳膊,這種行為會被長輩認為是沒有禮貌、無教養的表現。不過,年輕人們對於抱著胳膊的行為另有一種新的解釋,他們認為這是一種自我陶醉心理的表現。因此,看見年輕人抱著胳膊時,與其將其視為拒絕他人,倒不如認為這是一種自憐的現象。女人很少有抱著胳膊的姿勢,可是,我們卻不能因此便認為女人就沒有拒絕的心理。
除了抱胳膊的動作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手部動作。比如說我們經常看到的以手摸頭的動作,就表明了其想強調正在用腦筋思考某些問題的心理表現。還有時人們在思考問題時,也往往用手去摸頭。因此,由於各種情況的不同,有時是敲敲頭,有時則搔搔頭,也有抓抓頭發,或者以手掌揉太陽穴處等等。此外,當一個人的思考速度增快的時候,他手的動作會隨之加快起來,手的活動與思考速度成正比。
此外,即使在同樣的思索,也不會都是搔頭動作,有時候是以托腮方式凝思。這表示沉靜而專心地在思考,在這種情形之下的思考能較為平緩,集中程度比較弱。除此以外,還有握著拳頭打掌心,或者扳手指關節使其格格作響等動作。這種情況大多為對體力有自信的人所做的,也可以說是威嚇對方的動作。不過在這個時候,腦海中一般不會思考,因此,對這種人,不可畏怯,應對其講道理,往往可以突破其弱點。相反地,如果同樣感情用事,事態便會愈加擴大,以致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般說,人們在思考時往往用手摸頭,但也有例外,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往往有這樣一種人,當他做錯了什麽事情的時候,或忘記了什麽東西時,也常常用手拍拍頭,以表示內疚或歉意。
一般說來,比起手來腳的動作較少。因為腳位於下半身,並且也不太不顯眼的緣故。不過,腳在大多數情況下多半顯示出感情的激昂程度,或者用腳踩響地麵,甚至有跳起來的動作。此外,當雙腳不時交叉,其實是焦急或摻雜著畏縮、恐懼的行為;而以鞋頭踢著東西,或以鞋跟打著拍子,則是心中思索著其他事物,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如果像關在鐵籠中的熊,不停地踱著步伐,若有所思,則是心理焦躁的動作。
雖然籠統地對事物加以斷言是危險的,但在無意識動作中確實暗含了許多人本性中的信息,要破解也不是很困難,不妨學習以便更深地了解人性的弱點。
當然,當一個人無法麵對自身的人性弱點時,並不一定會完全走向反麵,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將自己的弱點歸咎於他人的影響,而非因自己形成的心理因素或人性弱點。
被自己所喜愛的男性拒絕的女性,通常會對對方的自傲感到迷惑。此乃將對方當做客觀的銀幕,而將自己主觀的看法投射在上麵,以自己主觀的意識來衡量和要求對方的原因。之所以會有這種傾向,乃是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需求。因為她不了解自己頭腦中所批判的影像,正是自己心態的縮影,也正不知不覺地暴露了她內心的弱點。
在美國一處荒山僻壤,住著一個講師,他每周花六天時間在荒地上開荒種植農作物,周日便在一處小型聚會所擔任講師,而學生、教友、聽眾所奉獻的捐款,即為他的收入。
某一個星期日早上,講師一如往常地帶著六歲大的女兒來到聚會所,人口處亦一如往昔放置著一張桌子,上麵有一個由柳枝編成的籃子用做捐款。由於父女倆是最先到達的人,所以籃內尚五分文,也許是出於期望獲得別人捐獻的心理,講師不自覺地放了5毛錢。當講課完畢,人們逐漸離開之後,父女倆便懷著雀躍的心情走向捐獻籃,卻赫然發現隻有一張5毛錢靜躺其中。女兒抬頭望著滿臉失望的父親說:“爸爸,如果你放較多的獻款在裏麵,也許他們會捐得更多。”講師一麵搖著頭,一麵慨歎別人的吝嗇。
故事中的講師,由於自己吝於施予,以致換來別人的吝嗇。也許是村民經濟窘迫,又目睹講師隻捐了5毛錢,因而幹脆不捐亦沒話說。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年幼的女兒,居然能看透父親的真實心態,希望別人慷慨施舍而自己卻吝於捐獻。
古語雲:“敬人者,人恒敬之”。若要別人善待我們,我們就必須先善待對方。換言之,當我們嫌惡別人,覺得與自己格格不入時,同樣地,對方也正嫌棄著我們呢。但一般人卻隻想著:“因為他看我不順眼,所以我也自然地憎惡他。完全以主觀意識作為解釋。尤其當自己覺得不安、不快時,更會深刻地感覺別人也正有如此對待我們的傾向。何以會有此感覺呢?”因為,當人的心理有了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覺,在心靈深處自然產生自我防禦的本能。並將自己的不安、不快,直接投諸於別人身上,由別人身上來尋求解釋,從而稍稍舒解自己心中的不安或不快。
反之,平日經常批評抱怨別人的人,極可能是將自己內心的挫折轉移在別人身上,亦可由此觀察出此人潛在的弱點。
總而言之,從一個無意識的批判行為,我們可以發現其本身潛在的弱點,並得以探知其真正的挫折所在,也就會從無意識批判別人的心理中,找到個人自身的人性弱點。
這種無意識行為通常也會以轉化和投射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也是人自我保護本能下的無意識行為。
一般說來,認為自己具有可恥的欲望或感情的時候。若長期在心中承受這些可恥欲望的折磨,將招致不安及不快的情緒。此種不安、不快的情緒,會在無意識中促使反射機能的活動。種種情緒中,最常被轉化的是性欲。認為自己對性抱著過分關心,而感到罪惡感,或具有某種性自卑感時,將促進性欲的反射。當然,性欲反射的形態亦有種種方式,然而,最單純的方式,是對著自己所關心的異性,認為對方與自己相同,對性均抱著著遐想。此種傾向,女性比男性更為常見。
例如,被對自己深有好感的男性稍微碰觸,便會驚叫、虛張聲勢的女性,麵對對方的求愛雖死命地拒絕,卻在親友間大肆宣揚:“那人,真是個頑固的家夥。”此種情形,多半是女性抱著被誘惑、或被羞辱的幻想所致,“討厭即是喜歡”是對這種人心理的刻畫。其實女性自己才是抱著性衝動之人,此例並不少見。
此類行為在女性中,因抱著對性的罪惡感,故壓抑的傾向愈來愈強,因為,坦承自己的欲望將招致更多不安與不快。於是,將自我的欲望投射在對方身上,並認為對性欲並無所求,而是對方的要求,此種想法來幫助自己踱過不安與不快。
此外,性欲投射的另一種類型,是對他人的愛情故事或桃色緋聞感到異常的興趣,用最近流行的語言說明並傳播。
分析此種投射的心理機製的性質,發現他們在講話時,經常以“我們”代替“我”之時,均因無自信而將自身的不安投射於所歸屬的集團,這也是一種逃避不安的心理活動。日常最常見的投射心理機製,是“責任轉嫁”形式。這就是,不論犯下任何過錯,均不自身反省,一味地推諉責任,此種將責任轉嫁他人、或所屬團體的舉動,亦隨處可見。
用“我們”第一人稱複數是較為方便的。何故?因為,用“我”字發言,責任的歸屬是自己而非他人。但若用“我們”,則能夠輕易由“我”中逃脫,使責任的歸屬愈發模糊。
一位從事經營顧問的朋友曾經透露,一般推銷員在內部討論時,列舉的問題大多為;“我們產品的價格高於其他廠商,所以造成銷售量下降”或“因公司審查條件過於嚴苛,造成市場開發的困難”,將責任歸咎於公司,顯而易見地,此亦為投射心理機製作用的例子。
當然,一般社會觀念認為,適可而止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是使人際關係趨於圓滑是正常的。過分強調自我會被認為太幼稚、愛表現自己。這些都是在無意識中,以“我們”來逃避責任的投射心理機製作用。
然而,這隻是程度問題。在遭遇逆境時,若無自信,若無原則地附和於他人,則可能會白暴人性缺點。所以,自覺地約束自我意識,將使對方產生信賴感,而具有說服之效。
1980年4月,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人質救援作戰失敗。當時美國總統卡特在電視上公開承認一切應由我負責。在此之前,美國各界對卡特總統的評價均不甚理想,甚至有記者殘酷地批評道:“他是誤闖白宮,曆史上最差勁的美國總統。”但當他說出前述那一段話後,支持他的美國群眾驟然暴增10%以上。曆史是過失與錯誤的拉鎖,每個人注定也會有失敗。不論幸福之神如何眷顧你,始終一帆風順的人是絕不存在的。
當我們遭逢失敗,代之而起的是責任的擔負。卡特總統一例即明白揭示,評斷一個人的功過,確實應以其擔負責任多寡而決定。表示一個人負責任的方式,由日常的道歉到辭職等有多種方式,然而,無論何種動態,均應以明確的態度表示。
卡特總統所言“責任歸咎於我”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的關係中,已形成責任“追究責任一極力回避”的模式。
其實,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投射機製是以“轉嫁責任”的形式表現。失敗的原因無論以何種理由辯解,是此人的不小心、不成熟、能力不足、懶惰,終須回歸到個人責任問題。而此原因通常是對社會而言,如不理想的行為或習性。若由自我坦承,將招致不安與不快。此時不安與不快的逃避,即是將失敗的原因投射於他人,也就是將失敗投射於同事間的不團結、上司不了解部屬、或有他事須先完成……總之,必定有借口掩飾、逃脫失敗。
因此,發生失敗時,仔細觀察對方將責任轉嫁的方式,即可看出此人弱點之所在。一般對辦公室人際關係抱有不安與不滿的人,會將責任推卸給上司或同事;而對自我能力無信心之人,則將責任轉嫁給時間、工作順序、或突發事件,此種傾向特別明顯。
然而,他們不願坦承錯誤,遂將責任歸咎於他人,以主觀的好惡來保衛自己。所以,以批判、責難他人,來掩飾潛在的人性弱點。這是很可悲的。因為這些人已被自己的人性弱點困住。
總之,無意識行為和人性弱點是密不可分的。我們的生命不想被自己的人性弱點打垮就必須透視人性的種種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