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102章:旱魃何如人心險(六)

第102章:旱魃何如人心險(六)

  “珪郎君騙我?!”陳達依舊不敢相信:“可他有都護親手書寫的密信。”


  “偽造書信對太子而言輕而易舉。”王霨急道:“別磨蹭,趕快走。公孫門突破飛龍禁軍的營盤,還需借助你的身份。”


  “好,某信霨郎君!”氣息紊亂的陳達下定決心。


  青鋒凜凜、劍氣縱橫。


  “饒命!”架在脖頸上的利刃令李仁之鬼哭狼嚎。他本以為今夜自己是驅鷹逐兔的獵手,誰知轉眼就變成猛獸爪下的獵物。


  “仁之郎君,長安城中人人皆知汝天資聰慧,在下今夜就想瞧瞧,你是不是真的聰明。”公孫大娘手上略一使勁,李仁之的脖子上多了道細細的紅線。


  “王府衛隊,住手,放他們走。”李仁之惜命如金。


  盛王為收攏相國黨之心,對李仁之格外器重,將擴充數倍的王府衛隊交其執掌。衛士們泰半出自李林甫門下,自然對李仁之言聽計從。


  “糊塗,豈能放過刺客。”史朝義的聲音從寢殿東窗傳出,可不待平盧牙兵變陣出擊,一枚羽箭循聲破窗而入,若非史朝義久經軍陣、身手敏捷,此箭足以傷其性命。


  “放心,在下卑賤之流,絕不會傷害李相嫡孫的性命。”公孫大娘在弟子的簇擁下,與陳達一同緩緩從東北方撤離庭院。範秋娘則蕩至東偏殿屋脊上,連射數箭,殺死四名蠢蠢欲動的牙兵和衛士。


  哨聲飛空、夜鳥驚醒。


  待範秋娘從屋頂上消失片刻後,王霨才吹哨示警。柳蕭菲則遵照王霨的命令悄然離開。不久,東北角的宮牆傳來弓弩破空聲,但旋即被行宮外圍的戰馬嘶鳴之聲淹沒。


  “啟稟殿下,刺客畏殿下虎威,已然退卻。”王霨卸下麵甲,在刀盾陣前拱手高呼。


  “平盧牙兵,保護好殿下!”史朝義手持橫刀,小心翼翼走出寢殿,指派四名牙兵持魚符而去:“霨郎君身為翰林學士,不料刀法如此嫻熟。”


  “史別將,某聽聞汝年少時即隨令尊出塞擊胡,勇不可擋。某雖不才,數年前亦曾跟從家父西征石國、鏖戰怛羅斯。忝為將門之後,豈能不習騎射?”


  此時,大隊平盧牙兵披甲持刀,如潮湧入庭院,控製住局麵。得到史朝義暗示後,他們橫刀出鞘,將王霨團團圍住。


  “史別將此乃何意?”王霨收回橫刀、風淡雲輕。


  “霨郎君,得罪了。然形勢未明,某不敢有絲毫馬虎。”史朝義再三確認庭院內無威脅後,才請盛王出殿。


  “仁之郎君呢?”麵色煞白的李琦顧盼四望,對王霨視若無睹。


  戰馬恢恢、兵戈響動。


  “殿下,某來遲了!”庭院南麵傳來張守瑜中氣十足的吼聲。


  數百飛龍禁軍手持火把,在高仙桂的指揮下列陣待命。盧杞則躲在陰暗處,拉著柳蕭菲凝眉細聽行宮亂局。


  張守瑜翻身下馬,還未走到盛王麵前,李仁之忽然從北邊跌跌撞撞跑入庭院。


  “殿下!殿下!快抓住王霨,他是刺客的同謀!”


  幾名王府衛士剛要動手,高仙桂立即策馬向前,飛龍騎兵平槊催馬,擺出衝鋒的架勢,巨大的威壓迫使王府衛士訕訕止步。


  “高司階,不得胡鬧!”張守瑜嘴上嚴厲,神情中反有幾分讚許之色。盧杞趁機湊到張守瑜身邊,耳語數句。


  出發之前,高翁將張守瑜召到宅中,除了叮囑他保護王霨,還耳提麵命一番,警示他忠心於聖人,千萬不能卷入奪嫡之爭。


  “守瑜將軍謹記,無論誰入主東宮,天下依然是聖人的天下。汝切莫犯糊塗,站不穩腳跟。”


  高力士的敲打言猶在耳,張守瑜亦深知聖人身子骨硬朗,尚能揮杖打馬球。故此,他牢牢記住高翁的囑托,路上並未刻意親近盛王,對王霨的安全則時刻留心、不敢有絲毫疏忽。


  火炬熊熊、甲胄森森。


  “張將軍、史別將、仁之舍人,為何刺客能殺至某之寢殿?”李琦怒容滿麵。


  “殿下贖罪,飛龍禁軍遵殿下之令,拱衛行宮。然宮門由平盧牙兵把守、寢殿歸王府衛隊。若非霨郎君鳴哨示警,某實不知宮內鬧出這麽大動靜。”張守瑜熟練打起官腔,推卸責任。


  “殿下,是王霨勾結飛龍禁軍,放刺客進入行宮!”狼狽不堪的李仁之嘶喊道。


  “仁之郎君,話可不能亂說。飛龍禁軍奉陛下旨意護送殿下祈雨,怎麽會和刺客勾結?”張守瑜當即反駁。


  “張將軍,據駐守行宮南門的牙兵言,的確是飛龍軍旅帥陳達將刺客帶進行宮。”史朝義招來幾名牙兵,擺出對證的姿態。


  “陳達呢?”張守瑜扭頭喊道。


  “稟將軍,陳旅帥今晚帶二十餘名弟兄巡夜,亥時初突然失蹤,某派人搜尋半天,找到了其餘士卒,單單少了陳旅帥。據士卒講,是一群女劍客出其不意襲擊他們,擄走陳旅帥,還搶了不少戰袍。”盧杞沉聲回道。


  “哎呀,如此說來,是刺客劫持了陳達。”張守瑜跪拜道:“殿下,在下治兵不嚴,回去後定向聖人和高翁請罪。”


  “胡說,某看的真切,陳達攻擊王府衛士和平盧牙兵。”遭受驚嚇的李仁之氣急敗壞,再無往日風流倜儻之態:“你們這是指鹿為馬、信口雌黃。”


  “仁之郎君,張將軍是否指鹿為馬某不敢妄言,但死而複生某今晚倒是親眼所見。”王霨見李仁之死纏不休,決意批亢搗虛,反擊其要害。


  “死而複生?”庭院眾人麵麵相覷。


  “殿下可知某為何突然來此?”王霨侃侃道:“其實殿下遇刺之前,在下之居所也遭人襲擊。幸好家父鞭策甚嚴,某苦練軍中戰技,才得以擊退刺客,抓獲幾名俘虜。據俘虜言,他們的首領乃罪臣王鉷之子王準。”


  “一派胡言!”李仁之聽王霨提到王準,原本甚是緊張,但聽到王霨並未抓住王準,氣焰複熾。


  “殿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去庭院東南角翻一翻,王準的屍首就躺在那裏。”


  方才王霨趕到時,發現地上躺著不少屍首,有幾人的衣著與行刺自己的殺手相似,細心的他翻了翻,不意竟尋覓到粘著絡腮胡遮掩真容的王準。從傷口看,王準是被人用利劍割破咽喉而死,行凶之人下手狠準,手法頗似公孫門。


  “咦,果真是王準。”高仙桂入京以來和王準打過好幾場馬球:“嶺南道不是說他暑熱病亡了嗎?”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盛王頗感不可思議,李仁之先是驚慌失色、旋即平靜下來,史朝義則若有所思。


  “殿下,在下擔心王準有更大陰謀,故而急忙趕來提醒史別將和仁之郎君。誰知還是晚了一步,刺客已然迫近寢殿,意欲行凶。”王霨拿出給阿伊騰格娜講故事的勁頭,繪聲繪色開講。


  “王準與在下不睦,長安城中可謂盡人皆知。當年素葉居火鍋店開張,前來挑釁滋事的混混皆王準指使。而他本依仗罪臣王鉷的權勢,橫行長安。後獲罪流放,心中對聖人和朝廷定然惱恨非常。也不知他施了什麽手段,或是有同夥暗中相助,金蟬脫殼,潛逃回京,招攬人手,意圖尋機報複聖人。”


  “殿下為聖人寵愛,又因大雩禮離宮進山,對王準而言,此乃千載難逢之機。故他命手下挾持飛龍禁軍旅帥陳達,騙過平盧牙兵,侵入行宮,意圖刺殺殿下,順帶殺死在下。”


  “但殿下鳳子龍孫、天命所鍾、洪福齊天,豈是宵小之輩可傷。張將軍、史別將處變不驚、應對有方。終得擒殺首凶,為聖人除卻一大隱患。其餘刺客見王準授首,遂作鳥獸散。”


  清音琅琅、嚴絲合縫。


  “霨郎君編得簡直像真的一樣,若非我親眼目睹,肯定不會想到其實有兩撥刺客……”柳蕭菲對王霨“胡編亂造”的本事心悅誠服。


  “吾偶爾聽真珠郡主吟誦過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這世上何為真、何為假,眾人看到的,隻是自己所期望的真而已……”盧杞的思慮則要深遠得多。


  “妙語連珠、出口成章。”高仙桂暗自嗟歎:“吾嘴笨口拙,霄雲自然不會喜歡……”


  盛王與史朝義默然不語,低頭沉思。


  “霨郎君好口才,慈恩寺裏講變文的僧人也不過如是。”李仁之擊掌冷笑:“然王準已死,一切皆死無對證,霨郎君想怎麽講就怎麽講。不過,單聽汝一人之言,是否有點枯燥,某也想講段變文……”


  不等李仁之說完,王霨就喝問道:“仁之郎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嶺南雖遠,然馳馬輕舟,終可抵達。”


  “這……”李仁之聽出王霨話裏的威脅,臉色大變,捂著脖子道:“血……快找隨行醫官……”


  王府衛士扶李仁之回東偏殿後,王霨解下橫刀拋給高仙桂,湊近李琦道:“殿下可否借一步說話?”


  “可!”李琦擺了擺手,示意史朝義不用擔心。


  待眾人散開十餘步,王霨低聲道:“殿下天生聰慧,肯定知道在下所言多猜測之辭。然殿下見慣朝堂風波,自當明白,真相為何從不重要,重要的是聖人希望看到什麽。眼下殿下恩寵正盛,更上一層樓指日可待。聖人需要看到的,是一位出類拔萃、英武不凡、能繼承大唐江山的殿下。若在此緊要關頭傳出殿下馭下無方、王府衛隊雜亂無章的惡名,對殿下何益?刺客是誰派來的,殿下心中自然有數,可既無絲毫證據在手,便不足以置對方於死地。徒勞無益之事,智者所不為也。某言盡於此,望殿下三思。”


  暗雲浮動、林濤陣陣。


  凝視王霨許久,盛王終於點頭道:“某久聞高翁、李相對霨郎君讚不絕口,今夜方知盛名之下無虛士。他日若霨郎君有暇,可否來某宅中談談詩文。”


  “殿下,隻要仁之郎君無異議,某豈敢不從命。”王霨拱了拱手,瀟灑離去。


  “殿下,行刺之事就這麽輕易揭過?”史朝義忍不住嘀咕道:“此子奸猾,不可小覷。”


  “能令皇兄又愛又恨之人,豈是易與之輩。”李琦喟歎道:“他雖暗藏私心,卻能緊扣時局之要害,就按其說辭奏稟聖人。但汝暗中要加派人手搜查刺客蹤跡,看能否借此徹底扳倒太子。”


  史朝義領命離去後,李琦回到寢殿自言自語道:“李仁之遠遜王霨,然為收攏李林甫黨羽,不得不示之以恩寵。王霨非池中之物,得之若虎生雙翼;若其不為吾用,日後必將殺之!”


  滌滌山川、如惔如焚。


  翌日,被刺客驚擾一夜未眠的盛王強打精神登上驪山峰頂焚香祭天、求神祈雨。而讓李琦喜出望外的是,在其回轉長安複命的路上,忽有陰雲聚合,京畿普降甘霖。


  心花怒放的李琦跳下馬車,在綿綿雨絲中手舞足蹈、稽首拜天;李仁之一掃頹唐,在雨點激起的塵土中放聲高喊:“天命所歸、盛王千歲!”向來持重謹慎的史朝義也止不住心神動蕩、振臂高呼!張守瑜等飛龍禁軍將士也被奇觀震驚,紛紛下馬跪拜。


  人群之中,唯有抬眼望天的王霨擔憂不已:“雲薄雨稀,對旱情而言不過杯水車薪。況且京畿本非重災之地,一場小雨成就盛王令名,卻也意味著太子退無可退,奪嫡之爭將愈發慘烈、不死不休。回京之後,必須盡快上疏削弱節度使之權,否則一旦中樞陷入混亂,四方節鎮無人能製,天下必將動蕩不安。”


  一番細雨潤長安,幾人悲淒幾人歡。


  閉門思過的陳。希烈對雨小酌,竊喜不已。這場夏雨簡直是他的續命金丹,以後再不用畏懼被楊國忠排擠,亦無須擔憂子孫之富貴。


  東宮上下則灰心喪氣、萎靡不振。唯有太子貌似無動於衷,仍舊在後殿靜室齋戒。


  “殿下,形勢越危險越不能急躁,王珪的謀劃乃一場有進無退的豪賭,僥幸得手的可能本就不大,一旦失敗卻滿盤皆輸。好在公孫大娘還算機靈,及早撤退,並未留下把柄……”


  “靜忠,你聽聽窗外的雨聲,某還有退路嗎?”李亨冷臉打斷李靜忠的抱怨。


  良久之後,李靜忠聲如細絲道:“殿下可願效仿太宗皇帝?”


  “若非王忠嗣,十二年前他就該當太上皇了!”李亨一掌拍在案幾上。


  “對弈至今,既然聖人搶占先手、步步緊逼,不給殿下喘息餘地,殿下何不掀翻棋盤?”李靜忠滿麵戾色。


  “當年或可如此,如今某勢單力孤,王正見比王忠嗣還靠不住,怎麽掀棋盤?”李亨愁雲慘淡。


  李靜忠耳語數句,李亨撫須歎道:“此賊狡詐如狐,如何才能誘其入彀?”


  “楊國忠。”李靜忠一語道破天機。


  數日後,在懷州陪伴父母、幫忙賑災的蘇十三娘迎來一群風塵仆仆、有傷在身的不速之客;而遠在庭州的陳達家眷則悄然失蹤、音訊全無。


  中原旱魃肆、劍南草木青。


  六月底,乘舟再次渡過大渡水後,劍南牙兵校尉李晟回首望去,但見旌旗蔽空、戈矛如林,可他心中卻憂思如焚:“此戰過後,多少袍澤將埋骨蠻荒?如此廝殺,於國於民何益?大帥,為何除了你,再無人憐惜士卒的性命?殺害你的真凶又躲在哪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