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問斬
皇帝說話的時候很是平靜,可就是這平靜使得更多的人心驚膽戰。
此時,李玨與李希都沒有要說話的樣子,而驥王李驥因為修渠之事今早才匆匆趕回,還不知事情的始末,便也沒有說話。
金鑾殿的大臣們更是,麵麵相覷,誰也不願意去觸這個黴頭。見著眾人都不說話,皇帝沉聲道:“怎麽,現在都不說話了?剛才你們不是還討論得很開心嗎?見了朕一個個都跟割了舌頭一樣,以為沉默就能撇清你們嗎?”
此話一出,下麵立即就有人慌了,當下便有人出來說話:“回皇上的話,這並非臣等想要撇清,而是此事根本就不關臣等的事呀!臣等也都是今天早晨才聽到消息,也都還不知所雲呢,所以不知道要說什麽。”
聞言,皇帝看向說話之人,語氣危險:“聽顧尚書的意思……如果朕昨日死在皇宮了,眾位也是毫不關心嗎?”
皇帝說得毫不客氣,那眼裏的意味簡直都可以殺死好幾個人了!被皇帝這麽一說,顧宇不禁後退了幾步,隨後便猛地跪倒在地,麵上都是驚慌之色:“臣等冤枉啊!臣對皇上的衷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萬不敢有如此想法啊!”
經顧宇這麽一鬧,將原本是審問李齊的場麵變成了責問臣子。皇帝眼裏閃過陰霾,嗬斥道:“顧尚書,你此等作為何意?朕不過是隨便問一句,你卻在這裏要死要活的,是想要擾亂朝堂,好給這個孽子拖延時間嗎!”
聽到這話,顧宇整個人都蒙了。他抬起頭,緊張的看著皇帝,然後一邊磕頭一邊解釋道:“皇上明鑒啊!臣並沒有那個意思,皇上明鑒啊!”
一時間,整個金鑾大殿竟是隻有顧宇磕頭和求饒的聲音,而這個聲音使得有些人更加的害怕了。
而一旁沒有出聲的李齊在見到這個場景之後,心裏沒來由的恐懼。盡管現在皇帝明麵上什麽都沒問他,甚至沒有理會他,但他明白現在發生的一切不過都是做給他看的。之後等著他的,怕是比磕頭還要慘烈得多……
每每想到這裏,李齊就將李希恨得死死的。若不是李希,他也不會事情敗露,此時還跪在這麽多人麵前等待著皇帝的裁決。
皇帝冷哼一聲,對顧宇的以頭搶地半點憐憫都沒有:“夠了!顧尚書,你莫要以為朕不知道你私下做的那些事情,很多時候,朕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朕不打算也不能夠再忍耐下去了!你自己看看,這些都是什麽東西!”
說著,皇帝示意盛公公將幾個信封拿給顧宇看。見此,顧宇心下一陣不妙,方才還隻是在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現在就已經要拿他開刀了。
看著盛公公一步一步的朝自己走來,顧宇停下了磕頭,滿目驚恐。
“顧大人,您看看吧?”將書信遞給顧宇,盛公公滿臉笑意,那表情有多欠揍就有多欠揍。
沒有伸手去接,顧宇整個人都在發抖,到了此刻,他哪裏還不知道這些書信是什麽!不由的,顧宇又開始磕頭,不斷叫饒:“皇上!皇上!臣冤枉啊!”
“你還沒看就叫什麽冤呢!顧尚書,是你自己說,還是朕替你說?”
話音落下,皇帝惱怒的盯著顧宇,眼睛裏的怒火像是要燃燒一般。而聽到皇帝的問話,朝堂上各人表情不一,看向顧宇的眼神也變了幾變。
與顧宇一樣,李齊現在也是膽怯不已,他看著顧宇,眼裏有著威脅,警告著顧宇不要說什麽不該說的話。不過,被嚇傻了的顧宇,卻是完全沒有看見李齊的眼神。
皇帝的話狠狠地擊打著他的心房,一向膽小的他再也承受不住金鑾殿壓抑的氛圍,也顧不上什麽麵子不麵子,直接哭道:“皇上,皇上,臣認罪……認罪,請皇上恕罪啊!”
聞言,皇帝掩下怒火,挑眉道:“認罪?你何罪之有啊?”
“臣一時糊塗,聽信了齊王殿下的教唆,暗中幫助齊王逼宮……”說完,顧宇頹然的跌坐在地,麵上盡是絕望。
而顧宇的話卻是讓朝臣議論紛紛,還沒等皇帝詳問,李齊就一改方才的沉默,對著顧宇怒罵道:“好你個顧宇,竟敢往本王身上潑髒水!明明是你懷恨在心,想要篡奪皇位以此報複忠義侯裴岐!”
聽到這話,顧宇哪裏肯依,也就不顧李齊還是王爺的身份,反駁道:“不!不是的!分明就是你教唆我,說是隻要你得了天下就會實現我的願望!是,我是恨裴岐,但那跟皇上無關,我怎麽會為了他覬覦皇位呢!”
說完,眾人的臉色都變了,而顧宇這時才意識到自己已然說錯了話。他連忙看向皇帝,眼淚鼻涕糊了一臉:“不是的!不是的!皇上,方才臣說錯了,事情不是這樣的!”
聽到顧宇的辯解,皇帝憤然的站起身,滿臉的怒氣怎麽遮掩都不行:“放肆!你當朕好糊弄嗎?來人,將顧宇帶下去,隔日問斬!”
聞言,顧宇停下了哭鬧,但絕望卻更甚了。他直直的看著皇帝,雙眼空洞,卻是再沒有辯解。任由殿外進來的禁軍將自己拉下去,顧宇在這個過程中一句話都沒有說。
處理完顧宇,接下來就是李齊了。李齊也知曉自己的命運或許和顧宇差不了多少,但是他心中還是有僥幸存在的。
他以為,隻要自己找到毫無破綻的借口,就能解釋他為何會在夜晚出現在皇帝的寢宮,還帶著那麽些人。再不濟,他是皇子,是王爺,怎麽說也比顧宇那個外人要強多了,皇帝一定舍不得殺掉自己的兒子。
想到這裏,李齊的心像是一下子安了一般,神情也不像之前那樣惶恐了。此刻,他不僅沒有想自己怎麽脫罪,反而在思考如何將李希拉下水。
在他看來,他會有現在的這個結果,都是因為李希。所以,他是恨極了李希的。
當然,他也沒有傻到冒失的去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又回到了一開始不說話的狀態,等待著皇帝來詢問。他認為,這樣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並沒有馬上審問他,而是又點出了幾個人的名字,麵色平靜的看著他們說道:“知道朕為什麽叫出你們嗎?”
聞言,那幾人瑟瑟發抖,卻是都不敢回答皇帝的話。見此,皇帝也不惱,而是又示意盛公公拿出一些東西。
見到那些東西,被叫出的幾個人立馬白了臉色,眼神不住的閃躲,不敢看皇帝一眼。皇帝冷笑一聲,也不生氣,而是淡淡道:“拖下去吧。”
聽到這話,幾人不敢反駁。不是他們不想,而是相比起顧宇來說,他們的官職更加的微不足道。連顧宇都毫無反抗的被壓下去問斬了,他們怎麽敢反抗?
若是皇帝一個不小心,因為他們的反抗之舉而生氣繼而滅了他們九族,那他們哭都來不及。
所以,為了自己的一家老小,幾人都選擇了沉默,用自己的死亡去換家人的生。可是,他們沒有想到,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他們的家人雖然不會死,但也會一輩子背著謀反的罪名。
將這些人處理完之後,皇帝這才將目光集中到了李齊身上。
看著不發一言的李齊,皇帝眼裏先是閃過一抹痛色,接著堅定下來:“齊王,你有什麽話好說!”
聞言,李齊抬頭,定定的看著皇帝,眼裏卻沒有悔恨:“兒臣不知父皇是什麽意思。”
見李齊到了現在還不知悔改,皇帝很是失望。他看著李齊,就像是沒有了他這麽個兒子一般的狠厲:“逆子!到了現在你還執迷不悟,是不是要朕將證據一件一件的擺在你的麵前,你才肯認罪嗎?”
然,李齊卻是暗自不屑一笑,卻不知他這一笑被許多人看在了眼裏。這其中,自然包括了皇帝。而他的這個行為,則直接的讓皇帝更加憤怒。
不過,皇帝也沒有立刻怒罵出聲,而是想要聽聽李齊還能說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來。
果然,李齊沒有讓他失望。隻見李齊裝出一副很是無辜的表情,不在意的說道:“父皇,你都說些什麽話呢!是!兒臣承認未經傳召晚上帶著侍衛進皇宮不和規矩,可是兒臣這不是擔心您嗎?您可不知道,在您生病的這段時間愛,我們這些做兒子的,做臣子的,可都急壞了啊!”
說著,李齊還露出擔憂的神色,就怕皇帝不相信他的話。不過,皇帝確實是不會相信這般拙劣的借口的。他冷冷的看著李齊,說道:“你是想說,你未經傳召夜晚帶人入宮是為了看望朕嗎?”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皇帝話裏充滿了嘲諷。偏偏李齊還沒有聽出來,見皇帝說出這樣一番話,還以為皇帝是相信了他的借口,臉上頓時就露出了欣喜之色:“父皇,正如您所說,兒臣是因為擔心您,所以才會不顧規矩入宮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