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赤城山藏金
德川幕府為何要選擇赤城山作為藏金之地呢?
這是因為赤城山是德川幕府直轄領地之一,駐軍防守名正言順,這麽精密的事情不易為外界察覺。並且平時赤城山的駐軍都是德川幕府的“直屬親信”部隊,容易保守秘密,這一點非常重要。
再有,赤城山地處根川與片品川兩河之間,四周是延綿起伏的高山,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安全性上有很大保障。如果德川幕府軍隊最後潰敗,赤城山將是全線崩潰的最後防線。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德川幕府最終選擇了赤城山執行藏金計劃。
當年執行藏金計劃的玉總兵衛後來寫了一本書——《上野國埋藏理由略述書》。
書中記載,這批鮮為人知的作為軍費而埋藏的黃金是分為兩批運達赤城山的,從江戶運出了360萬兩黃金,從禦金藏中運出24萬兩黃金,加上其他的金製品,總共藏貯量達到了400萬兩之巨,而且隻多不少。
關於赤城山藏寶,至今也隻是零零星星的找到了一些,真正的藏金地始終還沒有被人發現。
這家尋寶公司雖然在赤城山找到的不是廣為人知的赤城山藏金,但因為出土的地點是赤城山,所以備受關注。
岩崎信一簡單介紹完畢,拍賣師最後說道:“隨同這件釋迦摩尼金像一起,委托人還附贈了藤原藏寶圖,雖然這幅藏寶圖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但紀念價值很高,尤其是和這件金佛一起,意義非凡。本拍品和藏寶圖的起拍價是700萬美元,每次加價不得少於10萬美元,下麵競拍開始!”
“750萬美元!”
“780萬美元!”
“800萬美元!”
……
隨著拍賣師話音剛落,叫價聲此起彼伏,看來這件釋迦牟尼金佛像極受在場嘉賓們的歡迎和重視。
因為競爭激烈,叫價一直在持續走高,直到突破了1,000萬美元之後,參與競爭的嘉賓數量這才少了下來。
價格突破1,500萬美元之後,競爭者還剩下三方。
直到這個時候,岩崎信一才舉牌叫價,“2,000萬美元!”
他直接加價500萬美元,勢在必得的心思顯露無疑。
不管是出於感受到岩崎信一大幅度加價的決心也好,還是對他的敬畏也好,仍然在競爭的三方在他叫價之後都放棄了競爭。
“2,000萬美元第1次!”
拍賣師停頓了片刻,場上還是沒有人競爭叫價,他隻得繼續說道:“2,000萬美元第2次!”
2,000萬美元的價格雖然不低,但也不算高,拍賣師覺得有點遺憾,但他心中很清楚,岩崎信一的威懾力太大,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敢和他競爭的。
場下一片寂靜,他知道繼續拖延下去沒有任何意義,最後喊道:“2,000萬美元第3次!讓我們祝賀岩崎先生成為這件重寶的所有人。”
岩崎信一的麵子肯定要給,大家都自發的熱烈鼓掌。
成功拍下了這件肖遙頗感興趣的釋迦牟尼佛像,岩崎信一對肖遙說道:“一直都沒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的禮物送給肖先生,希望您能收下我這一點小小心意。”
“你有心了,這件釋迦牟尼佛像我很喜歡。”
肖遙心情不錯,這一趟還真是沒白來,竟然意外收獲了一件福運之寶,而且還是一件上品福運之寶,這樣的收獲算得上是巨大了。
福運之寶非常難得,每一件都很珍貴,對於肖遙來說,哪怕是下品福運之寶,都比尋常的三四級法器重要。
他已經陸陸續續得到了幾件福運之寶,但這件釋迦牟尼金佛像絕對是其中最為珍貴的一件。
作為上品福運之寶,這件釋迦摩尼金佛像匯聚的是紫色福運,而且因為年代久遠,匯聚的總量已經非常可觀,比這次從安田家族獲得的福運的總量還要多一些。
直到現在,肖遙對於福運之寶的形成原因還是半知半解,不能盡知。
這一件釋迦牟尼金佛像能成為上品福運之寶,應該有很多原因,比如這是釋迦摩尼的佛像、曾經被高僧大德供奉過、凝聚了無數年來眾多信眾的信仰等等。
拍下這一件釋迦摩尼金佛像之後,肖遙再也沒有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但岩崎信一覺得隻拍下這麽一件拍品送給肖遙遠遠不能表達他的心意,所以他又自作主張的把最後的那一件壓軸拍品拍了下來。
最後一幅拍品是莫奈的一幅油畫,岩崎信一花了3,800萬美元拍得。
對莫奈的作品,肖遙一向都很欣賞,自然不會拒絕他的好意,很痛快的接受了岩崎信一的這一份心意。
回去之後,肖遙再次把釋迦摩尼金佛像拿出來鑒賞了一番,便重新收了起來。
如果是在得到氣運神印之前,得到這麽一件上品福運之寶,肖遙肯定非常興奮。但他如今已經有了僅次於聖魂界的氣運神印,一件上品福運之寶雖然對他很重要,但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把釋迦牟尼佛像收起來之後,那件附贈的藤原家族藏寶圖引起了肖遙的興趣。
因為時間已經很久遠了,這件藏寶圖上的很多地方都已經模糊不清,難以分辨。那家根據這張藏寶圖尋找藏寶的尋寶公司,竟然還能有這麽大的收獲,純粹就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他們雖然最終找到了兩箱藏寶,但這麽一點數量肯定不會是藤原家族的藏寶。
如果這張藏寶圖是真實的,那麽對於肖遙來說,這張藏寶圖確實擁有極大的價值。
雖然這張藏寶圖模糊不清,已經不能從中辨認出準確的藏寶地點,但對於肖遙來說,有一個大致的範圍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不是因為這張藏寶圖,他肯定不會想到去赤城山走一趟。不管這張藏寶圖是真是假,藤原家族的藏寶是否真實存在,但赤城山的藏經卻有很大可能是真實存在的,400萬兩的藏金值得他跑上一趟。
正好接手安田家族產業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與其整天和岩崎信一這個老頭子待在一起,還不如去探索一下傳說中的那些藏寶,說不定真的會有大收獲。
第2天,肖遙找了一個說辭,拒絕了岩崎信一的約請,獨自一人前往赤城山。
按照藏寶圖去尋找,他很快就把大致的藏寶地點圈了出來。
更具體的地點已經無法分辨,但可以根據圖上的標識辨別出藏寶地點就在眼前的這兩座山峰中間。
對於普通人來說,就算確認了這一點也無濟於事,因為這兩座山峰之間的範圍太大了,搜索的難度太大,隻能碰運氣。
但對於肖遙來說,這個範圍已經足夠精確了,他隻要運用天運神術查看一下這片範圍之內的衝天財氣,很容易就能找到準確的藏寶地點。
得到氣運神印之後,他對於天運神術的各種秘法運用更加得心應手了,查看財氣的範圍增長了很多。
他都不需要動地方就可以完整的觀測兩座山峰之間的整片區域,結果沒讓他失望,靠近左邊山峰的衝天財氣,直接就映入到了他的觀測範圍之內。
從財氣的規模上來看,這個藤原家族的藏寶竟然極為驚人,其價值還要遠遠大於傳說當中的赤城山藏金。
赤城山藏金的數量在傳說中也不過是400萬兩黃金,大約就是200噸左右。現在的黃金價格是300元每克,200噸黃金的價值就是約600億人民幣。
而眼前的藤原藏寶又價值多少呢?按照那衝天的財氣規模來預估一下,這批藏寶的價值大約應該在900億人民幣左右,比傳說中的赤城山藏金還要多了一半。
這簡直就是驚喜!
直接來到左麵的山峰下,肖遙開始放出神識探查,不到一刻鍾時間,他就找到了準確的藏寶地點。
難怪那麽多人來赤城山尋找藏金也沒有發現這一處藤原藏寶,原因是因為藏寶的地點太過深入山腹內部,而且藏寶中的金銀器並不多,現代的金屬探測器起不到什麽作用。
肖遙還準備順便探查一下赤城山藏金,所以不想在這裏過多的耽擱時間,直接就把山腹中的那些藏寶用神識攝入到了聖魂界裏。
肖遙大致查看了一下這些藏寶的類別和保存情況,看到保存的還好,也就放下心來。
藏寶的類別很雜亂,其中最多的是書籍和經文,其次是瓷器,書畫也有一些,唯獨金銀器數量不多。
在出發之前,肖遙查看過藤原家族的曆史,資料裏介紹藤原家族是古代日島最著名的大家族之一,世代掌管祭祀,不管是財力還是權勢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這樣的大家族,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藏下這麽一批寶藏,其中藏品的質量肯定都很高。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批藏寶的數量其實並不多,總共就隻有26個大大小小的箱子。但箱子裏的收藏隨便挑出一件來,都極為珍貴,所以才會有這麽高的價值。
箱子裏的這些藏品絕大部分都是日島本國的古董文物,其中隻有一小部分來自華國,來自西方的古董文物幾乎沒有。
肖遙不想在赤城山耽擱太長的時間,所以隻是簡單查看了一下各個箱子中存放的藏品種類,沒有太過仔細的鑒別。
因為可以按圖索驥,所以找到藤原藏寶的過程,比他預估的還要順利一些。但尋找赤城山藏金就沒有這麽容易了,赤城山的範圍這麽大,就算他有了氣運神印之後,探查財氣的範圍變大了很多倍,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恐怕也得一天的時間才能徹底把赤城山搜尋一遍。
好在他的運氣還算不錯,中午時候剛剛探查了13的範圍,一股財氣便進入了他的觀測範圍之內。
剛才他找到的藤原藏寶已經藏的夠深了,眼前的赤城山藏金還要更勝一籌。
在他的神識觀測中,從山腳下有一條甬道直通藏金的山洞,這條甬道開頭100米是人工挖掘出來的,但繼續深入卻是天然形成的山洞,山洞很深,足有2公裏,這一批藏金就放在山洞的最深處。
人工挖掘的那100米山洞,前麵50米已經被人工封死,而且入口還做了偽裝,這麽多年過去,早就看不出一點痕跡。如果不是肖遙來了這裏,這批藏金想要出世,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赤城山藏金果然真實存在,而且沒用半天時間就找到了,肖遙很開心。
把所有藏金都攝入到聖魂界之後,肖遙特意計算了一下,這批藏金的數量竟然有210噸,雖然比傳說中的數量略微多出了一些,但也算符合記載。
才用了半天時間就找到了藤原藏寶和赤城山藏金,這讓肖遙對尋找藏寶產生了興趣。
到現在一頓飯不吃根本就不會感覺饑餓,所以幹脆連午飯都沒吃就繼續在赤城山裏搜尋藏寶。
但事實證明,赤城山也不是遍地寶藏,最大的兩處藏寶已經被他找到了,那接下來的搜尋,注定了不會有太大的收獲。
當然了,他一下午的工作也不算完全都是無用功,又接連找到了三處藏寶,隻不過藏寶的數量都不多,總共加起來也不足8,000萬人民幣。
對於其他人來說,如果半天時間就能有這麽大的收獲,那簡直能樂瘋了,第2天肯定還會繼續搜尋。但對於肖遙來說,半天時間的搜尋隻有這麽一點收獲,根本就沒有必要。這點動力太小了,半天時間足以把他所有的性質都消磨光。
晚上回到酒店,肖遙把藤原寶藏細致的整理了一下,歸了歸類。
這一批藏寶當中最珍貴的就是那些書籍和經文,其中很多書籍都是珍稀孤本,甚至其中還有少部分是名人手書,不論是價值還是意義都難以估量。
但肖遙對於日島的文化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對於這些珍貴的書籍和經文並不看重。
既然不是很喜歡這些東西,偏偏這些書籍和經文的價值又很高,他覺得不如拿這些書籍和經文換取一些國內的珍貴文物。有岩崎信一從中斡旋,他的這個設想應該不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