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有事求你
網 ,最快更新大明有閑王最新章節!
張家三人聞言相視一眼,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張維賢輕輕捋著修剪地十分整齊的胡須,心中無奈至極,莫非是福王世子聽到了什麽風聲不成?想讓自己改弦更張,他要如何說服我呢?難道以勢壓人?想借朝堂之勢,逼我就範?當初魏忠賢權勢滔天,我亦不懼他分毫,我堂堂英國公,還會怕他這個乳臭未幹的福王世子?
張維賢冷哼一聲,難不成還讓自己幫他出謀劃策?自己跟他有這麽深的交情?
想到此處,張維賢心中一怔,雙目圓睜,這廝該不會真的以為自己跟他的交情不錯吧?
他實在是不想跟這個親王世子扯上什麽關係,前陣子朱由崧主掌閹黨一案,初時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不是沒有親朋故舊拜到他這個英國公麵前,想讓他這個在朝堂上的常青樹去跟朱由崧這個福王世子愣頭青說上幾句好話。
他當時都一一推脫了,為此好像還在外麵落下了個不近人情的名聲,更有甚者,說什麽他這個英國公、大都督畏毛都沒長齊的福王世子如同老鼠見了貓,花貓見了黃狗,黃狗見了主子.……
流言蜚語如此不堪入耳,想到此處,張維賢兩眼一眯,手上一用力竟掐了頜下的一縷胡須下來。就算如此,他也沒有改過主意,朱由崧的身份太敏感了,常人避之尚且不及,又怎會主動貼上去。
後來朱由崧把他的小本本交給了皇上,當初那些走他英國公這條路沒走通的人,無不一陣慶幸,他這個不近人情的英國公又變成了鐵麵無私,當初的老鼠見貓的言論也自然被明察秋毫,思慮甚遠所代替。可是人們也難免產生他這個英國公跟福王世子***的遐想,他必然知道一些內情,如若不然,當初他這個英國公為何拒絕的如此果決呢?
想到此處張維賢就一陣牙疼,雖然他從不主動招惹這個福王世子,可是朱由崧這廝卻似沒有一點政治覺悟,朱由崧就像是盯上了他一般,但有機會便會來國公府打秋風,難道我國公府的飯食還能比得過十王府的不成?
難道這廝不知道當年他爹福王在京中鬧得是何等的天崩地裂嗎?此次他進京,一待就是半年,時間如此之久,而自己又為京營大都督,主掌京營,一個親王世子,一個京城兵權在握的英國公,難道這廝就不知道什麽叫做避嫌嗎?
張維賢咬牙切齒地心中暗忖,此刻他真的懷疑朱由崧這個福王世子被養在王府之中給憋傻了,這點政治嗅覺都沒有嗎?那群亂嚼舌根的禦史言官們的奏章上指不定把他們說成什麽樣子了呢!就不怕當今天子猜忌嗎?
張維賢神遊天際中,他孫兒張世澤站起身說道:“爺爺,世子已到了府外,咱們還是見上一見吧,不然雙方顏麵俱不好看。當初他來我國公府上,您與我父親均借故不見,那世子也不覺沒趣,硬是在府上吃過飯才走,現在世子聖眷正隆,又身為皇親,代表皇家顏麵,再不見麵,隻怕不妥。
張維賢聞言點了點頭,張世澤見狀忙吩咐道:“快請世子進府!
“慢!張維賢說道:“福王世子身份尊崇,咱們爺仨一塊去迎一迎!
說話間,又一位下人秉道:“老爺,世子已經到了前堂了。
張維賢眼角抽搐一下,勉強道:“好,我這就去見他!
等三人到了前堂,隻見錦衣玉帶,麵冠如玉的朱由崧大大咧咧地坐在梨花木椅上,悠然自得地飲著茶,已然到了國公府前堂。
英國公張維賢抱拳道:“不知世子前來,尚未遠迎,恕罪恕罪。
朱由崧忙站起來還禮,而後向前幾步熱絡地拉住了英國公的一隻手,用地的搖了搖,張維賢想把手抽回來奈何朱由崧攥得太緊,隻得作罷。
朱由崧滿臉堆笑道:“老國公近來身體可康健?
張維賢不冷不淡地回道:“尚可。
朱由崧打了個哈哈,也不糾纏,又挨個去搖張之極和張世澤的手,英國公三代男主人的手被他摸了個遍,又寒暄了幾句,這才心滿意足地落座。
張之極的養氣功夫傳承自張維賢,寵辱不驚,麵色不變,隻是心中也是陣陣狐疑:“這世子是什麽毛病,為何見麵就摸人手,我與他有這麽熟絡?
張世澤與朱由崧年紀相仿,到沒那麽多心思,隻是繞有興趣地看著朱由崧這個風頭正勁的福王世子,猜測著他的來意。
張維賢甫一落座,便開門見山道:“不知世子光臨寒舍,有何要事?
朱由崧答道:“不瞞國公,方才我與皇上在暖閣閑坐,京營中傳來消息,說是京營中匠營出了些事情,特遣我過去查辦。
張維賢聞言心中一緊,腹議道:“莫不是這個福王世子查到了些什麽,想要攀咬到我的頭上,想借此讓我改立門戶?
心中如此猜測,張維賢還是麵不改色道:“哦?不知世子查到了什麽?
朱由崧苦笑道:“我剛從宮**來,便徑直來拜訪國公了,說來有些難以啟齒,此次前來是想讓國公陪我一道去的。
張維賢心中暗道:“難不成他要賣我一個人情?匠營都是些匹賴的工匠,能出多大事情,就算打殺幾個又有什麽打緊。這能有什麽人情?
朱由崧見張維賢不說話,便解釋道:“不瞞國公,雖然我掛著一個京營總思政的名頭,但是我對這京營尚不熟稔,怕獨自前去鬧出什麽誤會。此次前來也不是非要邀國公前去,天時正值寒冬,怎敢勞煩老國公奔波,隻希望國公遣一人與我同去,其中門道還需他來指點。
朱由崧這說的倒是實話,這時節軍中山頭太重,尤其是京營當中,充斥著京中達官貴人的子係親朋來刷資曆。如果他這個對京營一知半解的小白一頭紮進去,隻怕有諸多掣肘,想要查案也是事倍功半,遠不如找一個熟稔京營事物的人從旁指點繞開這些彎彎繞,來得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