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梅
他又說了幾句,讓他快點兒跳下來,方木楠抱著樹死命搖頭,扯著嗓子道:“我太重啦!萬一您接不住我怎麽辦?”他的聲音裏帶了幾分顫抖,心髒止不住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小臉都紅了。
其實他今年也不過六歲而已,體型也在正常範疇,試問一個六歲的小娃娃能有多重?
方父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自家兒子的膽子怎麽這麽小呢?
沒好氣道:“你下不下來,不下來我走了啊!今天晚上,你自個兒抱著樹睡覺吧!”
“哇哇哇,不要啊!我可是您親兒子呀!”
方父:“你要不是我親兒子,你看我現在還理不理你!”
趙家父母也跟著勸了幾句,趙萱擔憂道:“木楠哥哥,要不然你跳吧,方伯伯肯定能接住你的,過會兒我們一起買糖葫蘆吃好嗎?”
勸得久了,方父也有點煩了,吼道:“你個臭小子,我再說最後一遍,下來,要不然你就待樹上算了,我走了啊!”
他果真挪了幾下腳步,方木楠怕他們真走了,閉上雙眼,往下一蹦,穩穩地落在方父溫暖的懷抱中,方父忍不住拍了他屁股幾下,“我說能接住你吧!還敢不相信你爹!”
方木楠被大庭廣眾之下拍了屁股,臉唰地一下就紅了,撲騰著兩條腿,扭捏道:“爹,爹,你快放我下來!我已經是大孩子了。”
方父將他放下,爽朗一笑,“你就是再大,那也是我兒子!”
兩戶人家其樂融融,充滿了歡聲笑語。
方家的家境不錯,所以就送了方木楠去私塾讀書,兩個小孩兒也漸漸長大,再不能像以前那樣無所顧忌的在一起玩兒了,不過她們倆的感情一直不錯。
而後佳人及笄,趙方兩家便給兩個孩子定了親,趙萱與方木楠是真正的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情投意合,已十五歲的趙萱出落地愈發亭亭玉立,還帶著女孩兒的嬌俏與柔婉,方木楠與趙萱同歲,讀了多年的聖賢書,現已是童生了,眉目俊朗,溫文爾雅,身上有股濃濃的書卷氣。
沈卜芥眼中漾滿笑意,“他們這一對,倒是極為般配!”
時光於趙萱和方木楠而言,是真真實實過了十幾年,可對沈卜芥她們而言,不過隻一轉眼。
兩家雖定了親,離成親倒還早著呢,主要是大唐風俗開放,女子二十嫁人的也不在少數,趙家還想多留女兒幾年呢,而方木楠也想等自己考上秀才再風風光光地將趙家妹妹娶進門。
沈卜芥還以為她們的一生會非常平靜,趙萱會在方木楠考上秀才後嫁給他,從趙家姑娘變為方家媳婦,幸福圓滿、兒孫滿堂過一生。
熟料人算不如天算,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突然爆發,安祿山的叛軍勢如破竹攪得北方大地混亂不堪,更是非常輕易地打下了長安城。
而唐朝的現任皇帝唐玄宗早就帶著貴妃、皇子、公主、楊國忠、魏方進、陳玄禮等人從延秋門出逃,後來行至馬嵬坡,六軍將士終於忍無可忍,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縊殺楊貴妃,旋即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長安則陷入了短暫的混亂,安祿山的軍隊攻破長安後開始貪圖享樂,可想而知在這個環境中,長安百姓的日子得多難過。
趙家和方家連同一些百姓在發生戰亂時趁亂逃離了長安城,沈卜芥沒有跟過去,而是留在烽煙四起的長安。
安史之亂曆時七年零三個月,戰亂範圍極廣,波及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安徽等大片區域,唐朝也由此由盛轉衰,再也難以出現唐玄宗時代那樣的盛世了。
若說李白秀口一吐是半個盛唐,那麽杜甫眉頭一蹙就補全了半個亂世。
沈卜芥她們離開了長安,準備去江南一觀,那裏發生的一切與她們又有什麽關係呢?不過是千年前的是是非非罷了。
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長安,冠蓋滿塗車騎的喧鬧,終化成了胡馬與羌笛交踐的節奏。
人煙斷絕,千裏蕭條,這是常態。
再往遠些走,就已來到了戰場,硝煙四起,馬蹄如雨,呐喊如雷,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在一起的喊殺聲,驚天地泣鬼神。
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咆哮時的怒目,丟盔棄甲後的軍旗……
她們走了許久,走過了沒落的唐朝,走過了五代十國,幾十個政權依次更替,那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朝代,好在等到他們來到江南時,國家又一次安定下來,趙氏一統天下,建立宋朝。
傍晚的江麵一半被夕陽映照,一半被夜色籠罩呈現暗碧色,江麵在微風吹拂下波光粼粼。
二十四橋的瀲灩波光,燕子磯頭的寂寂紅蓼,烏衣巷口的清冷月色,再籠上一層細細密密不停歇的雨,就是江南了。
江南的春天,是百花盛開下的粉牆黛瓦,炊煙嫋嫋,兩岸邊的流水人家,櫓聲悠揚,恬靜又悠然。
看到這些景色,心也跟著平靜下來,見多了烽煙蕭索,這種閑適安定的生活才更難能可貴。
要說到宋朝,汴京便是必經之地,作為北宋都城,它的繁華程度較之長安,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唐朝長安,白天再怎麽熱鬧,到了晚上,也得關門回家睡覺,夜裏隻有那清冷月光陪伴著萬籟俱寂的長安城。
汴京城可不一樣,夜生活那是相當豐富的呀!
沈卜芥隻覺得眼睛都不夠看了,三清笑道:“這可是汴京最繁華的地方了。”
這是一塊大空地,用一個個勾欄隔開,晚上熱鬧開演,評書、戲曲、雜技各種精彩節目應有盡有,百姓全都圍在一起討論著,說是人山人海也不為過。
金明池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黎庶盡歌半稔曲,嬌娥齊唱天平詞,坐香車佳人仕女,蕩金鞭公子王孫,天上街盡列珠璣,小巷內遍盈羅綺。
沈卜芥讚歎道:“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流傳後世的《清明上河圖》都不足以將汴京的繁華與風流盡數斂於畫中。”
以前隻能隔著時光的河流,在史書中去尋覓一個國,一座城曾經的繁華舊夢,如今,卻是親眼得見它的輝煌,真是三生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