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
大晉這幾年通過土斷、南北合並的方式, 使得賦稅飛增,積累了北伐的資本。
北伐時機已到。
現在的問題是,長江以北現在除了剛剛滅了魏國建立燕國的鮮卑人慕容氏, 還有另一個在關中地區建國的氐族人建立的秦國,史稱前秦。
前秦是乘著趙國內訌、魏國初建的混亂時期建立的國家。
這一下又恢複了三分天下的時代, 秦國,燕國和大晉。
但是以大晉目前的國力, 同時打秦國和燕國是不可能的,隻能選擇一個。
選擇誰呢?
柿子當然選軟的捏了!
大晉選擇了秦國。
一來秦國看起來比較“軟”, 二來大晉的舊都洛陽就在目前秦國的版圖之內, 如果能夠收複洛陽,對
大晉而言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 這其中的意義太多了。
大晉於是決定伐秦。
桓溫有伐蜀的經驗,自請伐秦, 打到關中, 收複洛陽,太後褚蒜子同意了。
桓溫帶著四萬軍隊從襄陽出發, 原本還有後續軍隊一起北伐, 但是燕國看到大晉打秦國, 一定防守空虛, 於是乘機派兵去打大晉。
荀灌的弟弟、尋陽大長公主的駙馬、徐州刺史荀羨帶兵保護大晉, 和燕軍交戰, 斬殺了燕國大將王騰和慕容蘭。
至於灌娘和周撫去那兒了, 自從桓溫伐蜀之後, 夫妻兩人一直鎮守在西蜀,維護這裏的和平。清河把妹妹安定公主和十歲廢帝送到蜀地隱居,就是荀灌親手安排的。
荀羨守護大晉邊境,卻因傷病而退,次年就病逝了,年僅三十八歲,真是天妒英才,他和尋陽大長公主沒有子嗣。荀羨死後,尋陽大長公主沒有改嫁,默默守著當年一度逃婚的丈夫的靈位。
荀羨和姐姐荀灌一樣,都是年少成名,可惜壽數太短,大晉又失去一顆將星。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荀羨在戰燕國的時候,桓溫帶著四萬軍隊北伐,前秦派出五萬大軍攔截。
足跡踏在故土上,多少年沒回家了?
北伐軍士氣大盛,勢如破竹,頻頻獲勝。
大晉軍隊殺到漢中,長安洛陽都在咫尺,漢中殘留的中原百姓紛紛獻上水和糧食,哭道:“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官軍!”
看著這些白發蒼蒼的老人還有從未見過大晉軍隊的年輕人,桓溫備有成就感,籌備多年,大晉軍隊終於踏入關中,回到故土,他喝下百姓獻的水,“不怕,我們會保護你們。”
這一刻,桓溫覺得自己半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桓溫乘勝追擊,發誓度過灞水,直攻長安。
可是王悅派信使給桓溫緊急傳信,要他立刻班師回朝。
桓溫這一支北伐軍深入前秦腹地太遠了,軍糧屢屢被前秦的軍隊截獲,根本運不過去。
原本帶兵護送糧草支援桓溫的荀羨又被燕**隊拖在戰場上,無法抽身。
如此一來,桓溫就麵臨斷糧的問題。
王悅手中有糧食,但沒有軍隊護送,這些糧食最後隻會被秦國截獲,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人馬斷糧,就失去戰鬥力,光靠士氣是不行的。
所以王悅要桓溫趕緊回來。
桓溫的熱情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望著灞水麵對的長安城,桓溫不甘心啊!
老師,這一次我不能聽你的了。
桓溫把王悅的信撕毀,扔進灞水裏,號令全軍收割關中尚未成熟的小麥,當做軍糧。
王悅得到信使的消息,得知桓溫不聽話,還下令收割關中糧食時,臉色大變:“桓溫太心急了,這次要反勝為敗。秦軍看到桓溫收割尚未成熟的小麥,就知道大晉軍隊缺糧。”
果然,秦國下令提前收割關中境內所有的糧食,堅壁清野,連一根草都不給桓溫留下。
桓溫軍隊徹底斷糧了,被迫殺馬為糧。
殺馬影響士氣,秦軍乘機攻打而來,大晉大敗。
桓溫無奈,隻得退兵,途中三千關中百姓拖兒帶女,自願跟隨大晉的軍隊去江南,北方已經各個民族爭霸的天下,漢人的生存越來越難了,還不如去江南找活路。
桓溫保護著三千關中百姓班師回朝,中途還時不時被前秦襲擊,桓溫軍隊戰死一半人,帶著兩萬殘兵和三千關中百姓回國。
這一次北伐,雖然沒有獲勝,但是三千關中百姓那句“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官軍”使得桓溫享譽大晉。
畢竟,桓溫隻帶著四萬軍隊,差一點點就打到長安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長安東邊就是洛陽。
所以桓溫雖敗猶榮,在大晉軍民間的威信和名氣一時無人都能敵。
王悅和桓溫再次相見,桓溫已經不複當年的恭敬和順從,“我沒有錯,長安就在眼前,觸手可得。如果是老師您,您也不會撤退。不拚一把,怎麽知道自己就不行呢?如果試都不敢試,我半生拚搏,又是為何?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依然選擇進攻,絕不退兵。”
王悅說道:“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死在關中的兩萬大軍,其實可以不用死的。如果你聽我的話,及時退兵,不要派兵收割關中糧食打草驚蛇,你完全可以四萬軍隊去,四萬軍隊回來,還能帶回三千漢中百姓,你一樣能夠名聲大噪。”
王悅直視著桓溫的眼睛,“你說你要拚一把,可是你沒有用自己的命去拚,你讓兩萬大晉軍人客死異鄉,屍骨不能還。你明明可以避免的,可是你偏偏選擇冒險。一國之將,不可有賭徒之心,須知你是用別人的性命在賭,要慎之又慎。”
隨著地位和權勢的提升,桓溫的野心膨脹了。
桓溫的目光不閃不避,“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就是要用性命去拚。大晉死了兩萬,秦國不也死了兩萬嗎?老師,您老了,變得畏首畏尾。如果我不能流芳百世,那麽就遺臭萬年。隻要我一直有進取之心,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這兩個結局我都願意。我唯一怕的,是被人忘記,碌碌無為過一輩子。”
師徒第一次不歡而散。
桓溫離開後,清河從屏風後麵出來,安慰道:“你莫要生氣,桓溫不過又是一個王敦而已。權勢腐蝕人心,這幾十年來,從洛陽到建康。這樣人我們見得太多了,隻有你父親一直沒有變,誰能抗過權力的誘惑呢?”
桓溫這些年,從討伐蜀國,到阻止士族們霸占山川河流,到主持土斷,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好,為國為民。
可是他一旦掌握了權力,第一次北伐遠征就變了。
就像清河評價的那樣,活生生又一個王敦。
王悅輕輕擁著清河,開始懷戀父親王導,“你說得對,我的父親獨一無二。不會有人再做到像他那樣了。桓溫令我失望,不過幸好,我早就準備了牽製他的人。”
很快,在會稽郡和王羲之隱居了多年的名士謝安終於肯出仕做官了。
他四十多歲了,一直在東山高臥,朝廷多次征召他當官,他都不肯去。在各種雅集中綻放光芒,到處都是他的朋友,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時他就在。
陳郡謝氏的謝萬謝尚等人都高官顯達,唯有他一直是個沒有官職的閑人,連妻子劉氏都忍不住問他,“大丈夫難道真的不想榮華富貴嗎?”
謝安捂著鼻子說道:“這個……將來恐怕無法避免。”
謝家人封妻蔭子,劉氏不免著急,催促他做官,說道:“我不求什麽誥命夫人,但是孩子們的前途你要負責,你怎麽不教教他們?”
謝安還是顧左右而言他,“我用言行教育他們,言傳身教了呀。”
就在妻子劉氏都覺得丈夫就這樣混一輩子的時候,謝安突然態度大變,跑去桓溫的幕府,成為一個小幕僚!
眾人萬萬沒有想到,謝安會自降身份,給桓溫當幕僚,而不是去朝廷當官,就憑他的名氣出身和家族,當個刺史,一方大員都綽綽有餘,為什麽非要給桓溫當幕僚呢?
謝安隻是輕飄飄的說道:“我看好桓公。”
桓溫得到謝安,簡直狂喜,將謝安封為司馬。
桓溫看到謝安寫的公文,很是欣賞,逢人就讚道:“這是安石(謝安的字)碎金啊。”用黃金來讚美謝安的文采。
剛好有人送給桓溫藥材,有一味藥材叫做遠誌。
桓溫就問謝安,“為何一根小草有遠誌這個名字?”
一個嫉妒謝安的幕僚說道:“這還不簡單,在山中的叫遠誌,出山的叫做小草。”以此來諷刺謝安“晚節不保”,半輩子清高,四十多歲了居然給桓溫當幕僚。
謝安老臉一紅,但沒有反駁,義無反顧的跟著桓溫,為他出謀劃策。桓溫越發敬重謝安,視若珍寶。
就在謝安輔佐之下,桓溫第二次北伐,大勝,奪回了故都洛陽城!
多年不見,洛陽城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周圍農田荒蕪,昔日天下最繁華之地,已經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形同鬼蜮。
拿下洛陽城,城牆早就坍塌,四周都是平原,無險可守。
更重要的是,和第一次北伐一樣,深入敵國腹地,糧草是個大問題,桓溫拿下洛陽城,隻是象征性的意義,鼓舞大晉士氣,為桓溫臉上貼金而已。
洛陽城已經死於戰火之中,這是一座死城,拿下來也守不住,隻是為桓溫的戰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意義。
迫於糧食壓力,桓溫不久就帶兵回到了大晉,隻留下兩千人看守洛陽——桓溫明知這兩千人會死,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他越來越像王敦了。
這兩千人居然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苦守了八年,才被燕國所滅,洛陽再次落入敵國之手。
不過,中原從來不平靜,奪走洛陽的燕國也走向了滅亡——秦國皇帝苻堅帶兵滅了燕國,俘虜了燕國的清河公主慕容氏,還有清河公主的親弟弟,慕容衝。
燕國的清河公主年僅十四歲,生的國色天香,秦國皇帝苻堅一下子就看中了,納為嬪妃。
慕容衝眼看著親姐姐清河公主要被秦國皇帝苻堅強占,很是氣憤,上前阻止,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苻堅是個男女不忌的皇帝,清河公主長得好看,年僅十二歲的慕容衝正處於小少年雌雄莫辯的年齡,別有一番趣味。
苻堅一把捏住小少年細痩的手腕,“清河公主當我的妃子,你就當我的男妃吧。”
於是,亡國的公主皇子都淪為了秦國皇帝苻堅的掌中玩物,姐弟兩個共侍一夫,獨寵後宮。
長安城有民謠:“一雌複一雄,雙/飛入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