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晉如此多嬌> 第179章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第179章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從兒子王應口中得知愛妾宋褘其實是太寧帝耳目,並畏罪潛逃的消息, 王敦又倒了, 這一次,他再也沒起來。


  王應滿臉羞愧, 對周撫說道:“對不起,我還懷疑過你,沒想到真正的間諜居然是宋褘。”


  周撫寬宏大量,“事關這次勤王的成敗,換成是我,我也會懷疑, 世子莫要往心裏去,如今揪出間諜就好,我軍的機密不會再泄露了。”


  王敦怎麽也想不到宋褘會背叛他,如今確認了這個消息, 王敦再回憶以前和宋褘的種種甜蜜,居然每個場景都可疑,紅顏白發,終究不般配, 她對我這個老頭子失去信心了,所以另攀高枝,另謀出路。


  王敦暴怒,就像一條垂死的巨龍, “出征!立刻出征!打到建康去!把宋褘抓回來!”


  王應領命而去, 號令大軍往建康城進發, 周撫則將王應即將要進攻的方位標記出來,要郗鑒提前設防。


  王應一舉一動皆在掌控之中,郗鑒十萬流民軍大戰王應的正牌軍,居然不落下風,王應的軍隊一次次落入陷阱和埋伏之中,紛紛潰退,最慘的是三千前鋒,被逼進秦淮河,一時屍首匯集在朱雀橋,堵塞了河道。


  王應見打不過,立刻鳴金收兵。


  周撫為了分掉王應的軍隊,以防止他東山再起,沒有回到姑蘇大本營,而是乘機帶著手下軍隊往潯陽郡方向跑去。


  其餘軍隊更是四散逃命,還有去吳郡等地的,沒有王敦,嘴上沒毛的王應根本掌控不住父親龐大的軍隊。


  最終,隻有王應帶著手下殘兵回到姑蘇,聽到兵敗的消息,出兵十萬人,回來姑蘇不到一萬,王敦心灰意冷,他掙紮坐起來,用玉如意擊打唾壺,又唱起了曹操的《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


  唱到此處,聲音戛然而止,玉如意墜地,王敦氣絕。


  王敦一生,從故都洛陽到新都建康,他都是充滿話題和爭議的大人物,耀眼奪目,個性獨特,有他在,上到士族,下到百姓,從來不缺乏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他的倔強執著和才華,以及他晚年的野心,將永遠留在青史。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就像曹操的《龜雖壽》那句,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王應將王敦草草下葬在姑蘇,然後倉皇而逃,他去荊州投靠了同為琅琊王氏的族人王舒。王舒的荊州刺史之位也是王敦給安排的,所以王應趕去投奔。


  王舒聽說王敦死了,又看王應這幅喪家之犬的樣子,知道大勢已去,以後還是得依靠王導,但是王應算起輩分,是他侄兒,他不能殺害同族。


  王應跪地哭道:“堂叔,求你放過我!我知道你不能違抗皇上命令庇護我,我隻求你放我一馬,送我去江北或者蜀地,逃離大晉國土,我隻求保命而已!”


  王舒歎道:“可是我若放了你,也不好向皇上交差啊。”


  王應繼續哭,王舒心生一計,說道:“你別哭了,我有個辦法。”


  王舒命親信扛了一頭活豬,將豬的嘴巴牢牢捆紮結實,發不出嚎叫,然後裝進了厚實的麻袋的裏頭,袋口打上死結,這樣看起來像一個人被捆住了手腳掙紮。


  不停騷動的麻袋在眾目睽睽之下抬出荊州刺史的府邸,被扔進長江邊的一艘小船裏。


  王舒指著麻袋大罵道:“你們父子謀朝篡位,殘害忠良,幾乎為琅琊王氏帶來滅頂之災!還有臉來找我!如今為了琅琊王氏全族,我不得不大義滅親,將你沉江謝罪!”


  這艘小船到了江心,兩個士兵抬起麻袋,將王應當眾沉江。


  月黑風高之時,王應和十幾個心腹被王舒喬裝成漁民,悄悄送到了長江北岸。


  王舒說道:“當年你父親提拔我當荊州刺史,我一直心懷感激,何況你是他唯一的兒子,我不可能讓王敦這一脈斷絕,你以後遠走高飛,不要再回來了。”


  王應感激涕零,告別王舒。


  王舒回到長江南岸,王應一行人向北出發,屬下問他,“世子,我們要去那裏?”


  王應一掃剛才在王舒麵前的感激和悔意,雙目滿是戾氣,說道:“我們去趙國——劉曜的那個趙國,去投靠羊皇後,我的祖母也是來自泰山羊氏,我們以後就是趙國人了,總有一天,我會帶著你們,還有趙國的鐵騎打回來的,奪回本該屬於我的一切。”


  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響起來,“是嗎?那你告訴我,什麽東西是你的。”


  那人在黑夜裏穿著一身白,簡直藏都藏不住,居然是王悅!


  王應一驚,“好個王舒!大義滅親和假仁假義兩頭他都要沾一沾,他放了我,轉頭就把我賣給你。”


  “非也非也。”夏天的夜裏,王悅手裏輕輕搖著一炳羽毛扇,說道:“我的人盯著王舒很久了,我猜你兵敗之後會來找他,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以為他會殺了你,大義滅親,以保住荊州刺史的位置,但是他比我想象的要善良,他居然放了你。”


  王應當然不會天真的以為王悅隻身前來攔住他,江北多流民,他們都挺郗鑒的,郗鑒已經是皇帝的人了,王悅身後一定有很多流民埋伏著,等著抓捕他。


  王應故技重施,開始求饒了,說道:“你我都是琅琊王氏族人,堂兄,請放我一馬。”


  王悅說道:“如果王敦沒有死,你和他一起逃到江北,我會放了王敦,但是我絕對不會放你。”


  王應大驚失色,“為何?”


  王悅冷冷道:“你不配知道理由。”


  王悅將手中羽毛扇一揮,“放箭。”


  霎時,箭矢如暴雨來襲,王應等人瞬間被射成了刺蝟。


  箭雨過後,王悅還檢查王應屍首,確認其死亡,才命人將這些屍首都搬到裝進麻袋,沉入江心,王悅親眼所見王應沉入長江,這才輕輕說道:“你居然肖想清河公主,我豈能忍?清河怕我多慮,一直瞞著我,我就故意裝作不知道,但心裏不好受,就怕再次失去她,今晚你死了,我才能睡個安穩覺。”


  王悅處理好一切,回到建康城,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的樣子。


  王舒因為大義滅親,果然保住了荊州刺史的位置,到死都不知道王應死在那頭豬同樣的地方。


  王敦的屍體被運到建康,作為亂臣賊子,被擺出了跪姿斬首,人頭懸掛在朱雀橋南麵。


  王家堂兄弟內訌,王導成為大贏家,但是看到王敦的頭顱掛在朱雀橋上,心裏很是難過,一點勝利的喜悅都沒有。


  人就是這麽奇怪,以前是對手的時候,王導恨不得親手殺了王敦,日夜痛恨,但是王敦死了,王導滿腦子都是王敦的好。


  王導看到王敦的頭顱,又蒼老了十歲,王悅在一旁攙扶著他,王導歎道:“他小名阿黑,我小名赤龍,阿黑經常笑談,說我們堂兄弟是紅與黑。你小時候,阿黑最喜歡你,誇讚你是王家麒麟子,他無論去哪裏,都是備受關注的人物,比我有名氣多了。他到處宣揚你,所以你才年少成名,洛陽城無人不知你是琅琊王氏麒麟子。”


  王敦憑借獨特的個性和硬實的背景(王家名門以及是最受寵愛襄城公主的駙馬),是大晉意見領袖似的人物,他說的話有人聽,有人信,王敦義務為侄兒王悅狂吹各種彩虹屁,王悅沾了不少光。


  王敦一死,王悅也不恨他了。


  王悅說道:“父親放心,我會想法子給叔父收屍。”


  不管怎麽樣,王敦是琅琊王氏的人,是這次動亂的首惡,為了避嫌,王家人不能直接給王敦求情。


  王悅去了郗鑒的尚書府,次日早朝,郗鑒上奏疏,說道:“以往朝廷誅戮楊駿等人,都是先施加官方的刑罰,然後聽任親朋好友安葬。我認為王法誅戮表現公理,私人情義則體現仁德,皇上開恩,容許王敦的家屬為其收屍,這樣做成全了公理,也體現了道義。”


  太寧帝是個善良的人,同意了。


  王導遂為王敦收屍,將頭顱從朱雀橋解下來,縫在脖子上,為王敦正兒八經辦了一場喪事——上一次王敦沒死,王導就為其辦過一場。


  王敦畢竟是個名人,雖是是逆臣,但敬仰他才華,欣賞他特立獨行的性格之人為數不少,紛紛誠心來烏衣巷祭拜王敦——連寵妾宋褘都穿戴孝服來祭拜,期間拿出玉笛,為王敦吹了一首最愛的《龜雖壽》。


  第二次葬禮,王導的淚水是真的,哭聲也是真的,聽到宋褘吹《龜雖壽》,更是嚎啕大哭。


  王敦下葬之後,太寧帝論功請賞,第一功臣是王導,賞賜食邑三千戶。其次是自家大舅子庾亮等五個大臣,食邑一千八百戶。再次是郗鑒等四個大臣,食邑一千六百戶,郗鑒封了侯爵,從地位低下的流民帥,搖身一變,成為大晉的高平侯。從此高平郗氏一舉成為大晉一流士族。


  太寧帝要為清河和王悅賜婚,王悅說道:“陛下稍等,我還有最後一件事情要做。”


  太寧帝問:“什麽事情?”


  王悅看著天,“我在等一場暴雨。”


  說曹操操到,轟隆一聲,天降暴雨,下了足足一天一夜,把烏衣巷裏王家庭院的花叢都泡在水裏,被水衝走。


  雨停之後,地麵驀地塌陷,居然露出了好幾個水缸那麽大的大甕。


  “老爺!夫人!”家丁連忙報給當家人,“咱們家庭院出了怪事,地下居然埋著九個大甕,甕裏全是錢!差不多有一百萬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