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謀伐> 第574章 教育晚輩

第574章 教育晚輩

  夏昭和鄧升最終選擇了投降。


  這是一個明智之選。


  後營被攻破,前營又很快失守,他們在中營已經是進退維穀。


  再繼續戰鬥下去,最後也逃不過一個身死的結局。


  所以還不如苟且偷生,換一條活路。


  林慮穀口很快被洛陽軍拿下,洹水上遊地區,落入了陳暮手裏。


  拿到這塊關鍵地形之後,陳暮很快就開始了他的計劃,從後方調集大量民夫以及輔兵,開始修建水渠,來連通淇水、洹水以及蕩水。


  這個工作量可比曹操攻打鄴城時,連通數條河流的工作量少了很多,因為洹水和蕩水本身就離得近,同時淇水和蕩水又離得近,先把淇水與蕩水之間的水渠挖通,再挖通蕩水與洹水,工程進度遠比再往北延伸到鄴城快了不少。


  如此一來,三條河流在上遊部分,就會勾連在一起往東北方向的安陽流淌。這也是因為河北地勢平坦,地形西高東低,幾乎所有河流都是由西向東流淌的緣故,曹操便是利用這一點才水淹鄴城。


  現在的形勢就是青州與冀州之間大戰一觸即發,袁紹已經是騎虎難下。


  雙方從王芬時期,一直打到現在。冷戰、對峙,乃至於葛亭之戰結束後的休養生息,都是為了這一刻而做準備。


  袁紹有他的野心,劉備也算是被趕鴨子上架,背負著匡扶漢室的重任。兩個人就已經是立場原則問題,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免不了這一戰,區別隻是什麽時候,在哪裏打而已。


  所以兩邊為了這場戰鬥,都必須準備很久很久。袁紹駐兵夏津,至少在他認為時機成熟之前,絕不會那麽快冒然進攻平原,這給了陳暮充足的準備時間。


  從朝歌調集了近萬民夫,再加上兩三萬輔兵,立即開始大規模挖掘行動。而一邊在做掘渠工作的同時,他也在關注著黑山軍那邊的動向。


  八月末,林慮縣城內,陳暮翻閱著最近從洛陽送過來的情報資料,負責洛陽情報工作的人名叫張既,現在擔任洛陽令,這個張既就是後來的曹魏名臣,雍涼刺史,他其實不是軍情司的人,而是鍾繇的人。


  曆史上他隻是左馮翊的一個郡吏,先是被舉為孝廉,然後又被舉為茂才,曹操擔任司空的時候征辟他,他也沒有前往,而是一直在長安一帶擔任縣令,後來鍾繇擔任司隸校尉的時候,成為了鍾繇的下屬,被鍾繇派去遊說馬騰韓遂等人歸順曹操,自此開始在雍涼一帶擔任官員。


  而如今因為董卓之亂對於三輔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再加上王室東遷回洛陽,新立了劉虞朝廷,使得不少原本長安地區的官員都跟隨過來。張既因素有才幹,先是擔任滎陽令,又為京縣令,去年調任為洛陽令,歸屬於河南尹與司隸校尉的管轄。


  但現在的河南尹司馬防並無太大實權,包括司隸校尉宣璠也是如此,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實是劉虞自己在處理,他能夠管的,差不多也就是洛陽周邊這一畝三分地,而尚書台作為文件中轉中心,反而是有了實權。


  包括張既的幾次升遷調任,都是鍾繇的賞識。在鍾繇離開洛陽之後,張既擔任洛陽令,就會把每日朝政和匯聚起來的文書發送到懷縣,再由鍾繇轉遞給陳暮,這樣陳暮就能知道尚書台的文件。


  雖然嚴格算起來,這是竊取國家機密。但實際上這是劉虞首肯的事情,因為鍾繇是尚書令,需要把各地文件資料複製一份給他,讓他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所以鍾繇看合法。至於鍾繇偷偷再轉交給陳暮,那自然是另外一回事情,反正天知地知,就他們二人知而已。


  至於為什麽陳暮會在意洛陽那邊的情報,倒不是他在掌控朝廷(實際上也是在掌控朝廷),而是關中今年發生了不少事情。因為關中與洛陽近在咫尺,如果關中不太平,就有可能威脅到洛陽的安危。因此他必須時刻關注,提出一些見解。


  “郭汜被部將伍習殺死,餘部被李傕兼並,看來關中這養蠱,還真養出了點東西出來。”


  陳暮看著手裏這份資料細細思索。


  關中各路軍閥亂戰,幾年下來,總算是有了結局。


  段煨投降朝廷,鎮守華陰。李傕吞並郭汜、樊稠、王方、楊定等部,儼然成為關中霸主。


  不過同時陳暮也很清楚,李傕看似實力大增,但實際上還是烏合之眾而已,曆史上他就被段煨輕鬆平定,顯然沒有什麽雄主之姿。


  隻是他手中還有一個情報——那就是李儒這個陰險毒士居然沒死。


  最早的時候李傕忌憚李儒,因而哪怕李儒投奔了他,也依舊沒有重用,而是軟禁了起來,後來塵埃落定,李傕馬上啟用李儒,利用李儒之計,開始一統關中。


  如果李儒沒死的話,那倒是件麻煩事。現在洛陽與冀州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誰也保不準,李儒會不會唆使李傕來橫插這一杠子。


  畢竟對於現在的洛陽朝廷上下所有官員乃至於皇帝劉虞來說,呂布可以原諒,段煨可以原諒,甚至李傕也不是不行。


  唯獨李儒這廝,毒殺何皇後,逼死陳留王,間接害死少帝,可謂罪不容恕,比之董卓也差不了多少。


  因此很有可能李儒會擔心朝廷不赦免他,而選擇與袁紹勾結,東西夾擊洛陽朝廷。


  陳暮腦子裏飛速運轉,在考慮如何應對關中的事情。


  正在此時,門外急匆匆傳來腳步聲,還伴隨著楊修高興的聲音:“叔父,大喜事,大喜事呀。”


  “哦吼?什麽喜事啊?”


  陳暮把手中的文件放下,扭過頭看向門口,就看到楊修和司馬朗陳群快步走進來,站在門口先是禮貌的拱手,然後笑吟吟地站著沒動。


  三個人都沒有說話,每個人的臉上都略微帶了點矜持,但眼神中那得意的神情,卻是絲毫藏不住。


  “叔父不妨猜猜,是什麽喜事?”


  楊修還帶著點少年心思,存了在長輩麵前賣弄的想法,臉上得意洋洋。


  其實也不用猜,估計是太行山裏的事情有了眉目。但陳暮還是故意裝作不知道地說道:“德祖,看你這樣子,莫非是我那師兄又給你訂了一門親事?”


  “噗嗤!”


  陳群頓時憋不住了,笑了起來。


  司馬朗年紀比他們大很多,倒是一直保持著謙遜的笑容,沒有說話。


  楊修臉一下變成豬肝色,他的母親是袁氏族人,為袁安的曾孫女,所以他自幼也與袁氏訂親,是他母親的族侄女,袁氏嫡係,素來潑辣,因而內宅不是安寧,這是在取笑他。


  其實倒也不是陳暮故意整楊修,而是楊修這個人太喜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雞肋、合、闊等等事件都有記載,簡單來說,喜歡出風頭不懂得內斂。


  這樣的人或許才華橫溢,但也容易給自己招惹禍端。後來曹操為什麽殺了楊修?還不是他與曹植靠得太近,參與了奪嫡。


  所以陳暮現在偶爾打壓他一下,其實是為了他好,是在告誡他,不要總是這樣耍小聰明。


  楊修被自己的叔父取笑,也不敢發火,訕笑了一下,目光偶然看到了桌子上一堆散落的文件,先是一愣,然後臉色頓時凝固下來,眼光中透露出了一絲駭然。


  這些文件都是尚書台整理過的文件,不僅有尚書台專用的紅繩,上麵還有尚書台的印章,絕對是朝廷的機密文件。


  按理來說,陳暮雖然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位高權重。可尚書台的機密文件都是有規定的,除了尚書令以及擁有錄事尚書頭銜的三公以外,就連尚書台的一些吏員,都不一定能夠接近。


  而現在陳暮的桌案上,卻出現了這些文件…….


  以楊修的聰慧,幾乎是細思極恐。


  “伯達,你先出去吧。”


  陳暮看到楊修的臉色,也沒有什麽太大的語氣變化,隻是淡淡地道:“在廳堂外麵等一下就行。”


  “唯。”


  司馬朗平靜地拱拱手,然後倒退著出門,出去的時候,甚至還把門給關上了。


  “叔父.……”


  楊修頓時按捺不了,忍不住說道:“為什麽.……”


  “為什麽我桌子上有尚書台的文件?”


  陳暮笑了笑,反問道。


  楊修臉色尬住,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朝廷機密外泄,如果這事通報上去,按律絕對是死罪。


  雖然陳暮是九卿,也不算外人。


  但規矩就是規矩,尚書台有人把這些東西送到陳暮的桌案上,就如同明朝司禮監有太監把皇帝批的奏折轉交給大臣一樣。


  如果細算起來,相當於內外勾結,這也該是個結黨營私,擅自偷窺朝政及插手皇權的罪名了吧。


  可陳暮又是他的叔父,是他爺爺的親傳弟子,父親的師弟,這又該怎麽辦?

  楊修一時間茫然得很。


  “長文,你知道為什麽這些東西會出現在我桌子上嗎?”


  陳暮看楊修不知所措,扭過頭看向陳群。


  陳群拱手,淡淡地道:“因為師君是朝廷重臣,天子倚仗,國家大事,必須要有師君這樣有主謀的人才能運轉,所以朝廷機密文件,自然需要師君來批閱首肯。”


  還能是什麽?

  當然是滿朝上下,多為師君的故交。


  三公中,太尉與陳暮曾經在長社並肩作戰,楊彪是他的師兄,趙溫馬日磾等人還是陳暮親自從長安救回來,即便是當今天子,也必須承他的情。


  除此之外,滿朝上下,劉備黨派不計其數,洛陽朝廷自成立以來,作為軍事外援,所有官員權貴,都必須依仗劉備鼻息。


  雖然高層如三公九卿還是一班老臣,可這些人要麽跟劉備集團關係極好,要麽就是與他們沾親帶故。


  年輕一輩更不用多說,青州勢力早就遍布朝野,泰山學宮出來的在洛陽出仕還少嗎?

  包括陳群自己,不也是陳暮的門生?

  還有楊修也是他師兄的兒子,至於司馬朗,他的父親司馬防現在與陳暮關係走得很近,為了幫司馬朗提上去,上次亦是親自登門拜訪。


  洛陽的軍事更不用多說,白波軍一直在關羽手裏,青州還留下兩萬精銳。趙雲、管亥、武安國、徐晃這些人,哪個不是青州派係?哪個不是在關羽門下,明麵上朱儁掌控著司隸兵權,實際上關羽至少得分走一半。


  現在洛陽上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將來即便一統天下,青州派係也絕對是權臣人物,提前巴結絕對不是件壞事。更何況如今洛陽還得依靠劉備才能平定河北,所以泄露機密文件,根本不是大事。


  楊修恍惚間,忽然醒悟了過來,連忙拱手說道:“是了是了,長文說得沒錯,叔父乃是天子倚仗的重臣,這些文件,也必然是天子送來的,事關機密,修絕對不會外傳。”


  陳暮笑著說道:“德祖,你很聰明。但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懂內斂,有些事情,隻能做,卻不能說。你們一個是我侄兒,一個是我弟子,將來平定天下之後,也許會位極人臣,接受我的衣缽,這也是我希望你們能做到的一點,特別是德祖,有些時候,話不能說太滿,事不能做太絕,記住了嗎?”


  “侄兒記住了,多謝叔父大人提點。”


  楊修隻覺得冷汗直冒,連連應是,好在他是親屬,古代親傳弟子相當於家子,所以陳暮和楊彪甚至可以稱呼為兄弟。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層關係的話,也許他今天就有可能被滅口了。


  遲疑片刻,楊修又指了指門外,低聲道:“那伯達……”


  “伯達跟你們一樣聰明,但他性格比你們沉穩得多,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他比你們清楚。”


  陳暮擺擺手,說道:“去把伯達叫進來吧,我知道是黑山軍那邊有了突破。”


  “一切都滿不過叔父。”


  楊修擦了擦額頭的汗,倒退著出去叫司馬朗進來。


  陳暮看到他的樣子,略微點點頭。


  希望楊修能記住一些教訓,他聰明是聰明,但一直是這樣的性子,也是取死之道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