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劍指遼東
沈浪在京師,自然不是為了開一家百貨超市,開超市隻是在準備另一件大事的過程中,順手為之罷了。
因為大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亂沒有平息,那就是在遼東的滿清。
遼東是大明的固有國土,建虜曆來也是大明的治下之民,隻是家賊噬主,禍亂大明五十餘載,給大明造成了深重的傷害。
如今關內之亂已經基本平定,這關外之患如附骨之疽,是時候予以剿滅,恢複遼東一片安寧了。
所以這此時日,沈浪和參謀司一邊從全國各地調集精銳之軍和各種作戰物資,一邊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雖然遼東是大明的故土,但是被建虜竊取多年,與剿滅流寇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沈浪和參謀司都不敢大意。
而且沈浪深知,建虜的威脅比之李自成、張獻忠之流要大多了。
正史中,建虜入關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先後打垮大明多年都無法剿滅的流寇。
正因如此,沈浪才如此鄭重對待,進行著萬全的準備。
崇禎也是如此,為了行動成功,他特此任命沈浪為平虜大將軍,全權指揮此次的北伐。
之所以任命沈浪擔此大任,而不是孫傳庭,周遇吉等人,是因為沈浪曾經在京師城外以八千勇衛營擊潰建虜十萬大軍,對建虜有著極大的震懾力。
而且,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更加信服沈浪,有沈浪在,他不敢起什麽歪心思。
再者,沈浪更熟悉探照燈,反光衣,無線電,夜視儀等裝備的運用,能夠發揮出更好的優勢。
流寇能被這麽快剿滅,也是得益於沈浪利用這些先進裝備製定的戰術。
綜合考慮之下,崇禎才決定讓沈浪擔當大任,沈浪自然不會推辭,他自己也喜歡四處征伐的快感,好男兒就應該征伐天下,劍指四方。
沈浪率領的大軍有二十萬人,若算上隨軍的民夫,超過了二十五萬人。
其中勇衛營近三萬人,其餘的明軍則有吳三桂的關寧軍,此刻正在山海關,待沈浪的大軍抵達時聽取調令即可。
不論吳三桂之前如何的精致利己,這些時日對朝廷的政令還是迅速的響應支持,表現不錯。
另外,還有李定國,劉文秀,高傑,楊禦藩,盧光祖,徐勇等部。
李定國和劉文秀是張獻忠的養子,歸順大明之後表現很不錯,幫助朝廷平定了西南的幾次比較大的動亂,戰功彪炳,顯示出了各自的指揮才能。
這次他們被調到北方來,崇禎還特意召他們進京,讓兩人去見了張獻忠。
看到義父雖然失去自由,但生活無憂,兩人心裏最後一絲擔憂也消散了,立即向朝廷表以忠心。
高傑是孫傳庭麾下,是李自成的死對頭,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非常忠勇。
這廝雖然性格粗暴,但打仗還是有一套,隻要有一個能夠控製住他的主將,就能夠很好的發揮其作用。
楊禦藩是沈浪的老部下,之前隨沈浪一起誅滅不聽調令的劉澤清,並蕩平監國朝廷之患,對朝廷忠心耿耿。
盧光祖和徐勇則是左良玉的麾下,這些時日隨著朝廷大軍南征北戰,表現很積極。
這次召集他們前來,予以重用,表明朝廷認可了他左良玉的改邪歸正。
此刻已經病入膏肓的左良玉,總算是放下心來,不用帶著一身汙名去見列祖列宗了。
唯一的兒子左夢庚,還有麾下那些老弟兄也都可以繼續為朝廷效力,無牽無掛下,於六月二十日病逝。
崇禎下旨追為太子太師,追諡為“勇武”,算是給他留了一個好名聲。
其實,崇禎對左良玉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
年輕時的左良玉英勇善戰,對大明也是忠心耿耿,最終變成沈浪所說的“精致利己主義者”,僅僅是他本人的原因嗎?
顯然不是,大明官場的黑暗也有巨大的原因。
像左良玉這樣的人還有不少,比如吳三桂等人。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
給左良玉這樣的結果,也是崇禎對過去的一種反思。
在左良玉病逝時,沈浪的大軍已經快要抵達山海關,遠在盛京的多爾袞也已經獲知了這個消息。
若是以前明軍征伐遼東,大清雖然會鄭重對待,但絕對不會害怕,可此次,上下皆是人心惶惶。
因為此時的明軍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光是勇衛營就有幾萬人,其他明軍也都是精銳。
而且崇禎在這一兩年中,查抄眾多勳貴大臣的家財,又剿滅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收剿了這些年他們掠奪的大量財富。
再也沒有拖欠軍餉的事情,不說勇衛營,其他明軍的士氣都很高昂。
所以,明軍已然煥然一新,再也不是之前的烏合之眾,誰敢小視?
不過多爾袞也不是毫無準備,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所以這此時日也在做著各種準備。
主動放棄一些不重要的鋪、堡等小據點,甚至是一些戰略位置不重要的小城也直接放棄,收攏兵力。
加強一些重要城池的防禦力量,修築城壕,加固城牆,預備各種守城器械。
並且,在城外挖掘縱橫交錯的壕溝,這是向沈浪學習的,當初沈浪在京師城外防禦的時候,就挖了不少壕溝,讓進攻的阿濟格吃盡了苦頭。
在這些壕溝的前方,再布置大量拒馬,陷馬坑等等,讓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顯然,多爾袞是打定主意,以守城為主了,主動放棄了他們擅長的野戰。
這也是沒有辦法,通過阿濟格的慘敗,以及這段時間收集到的各種情報,明軍,特別是勇衛營的野戰能力更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明軍麵前,不能再認為大清的野戰能力更強了,那純粹是找死。
六月二十五日,沈浪大軍抵達山海關,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親自出關迎接。
沈浪沒有在山海關多作休整,而是直接率大軍出關,因為建虜主動放棄了他們之前占領的後所,前屯衛,中前所,讓山海關與寧遠之間徹底暢通了。
當然,建虜此舉自然不是因為好心,而是他們清楚,這幾處地方距離他們後方太遠了,支援不便,也不敢長途跋涉的支援。
麵對沈浪的大軍,根本無法守住。
與其這樣,還不如主動放棄。
不過,他們在撤離之前,便將城池全部破壞,並且將水源投毒和屍體進行汙染,毀了也不留給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