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老家夥過時了
大公子回娘、啊不,大公子要回家啦!
高啟前腳剛離許都,平靜已久的青徐二州便鍾鼓齊鳴瞬間沸騰起來,聽得消息的一眾豪族子弟更是上躥下跳,紛紛鬧著要離境千裏前去迎接。
這些年高進雖受血誓所限苟在青徐,但呂布於塞北捷報連連,已以遼東為後方征得牧場萬裏,一大波戰爭紅利叫早已下了重注的陳、溫、臧、顧四家及東萊一幹豪強吃得滿嘴流油。
如今天下四分之勢已成,眼看曹操日漸年邁,一統天下已是有心無力,而高進廣儲錢糧、厲兵秣馬,猶如旭日初升,隻待曹操一死便要與呂布一東一北席卷神州普照大地。
而高進雖未明言,私下卻已透露長子歸來之時便是世子之位立定之日。青徐豪族們常因眼前利益及見識所限未能緊隨高進步伐,但卻尤其擅長見風使舵,自是樂見族中子弟早日與高啟攀上交情。
因此,高啟東歸之路不時有鮮衣怒馬者加入其中,待行至彭城,隊伍已擴大到三千餘人。
“太平郎年紀不小,若我所料不差,此次一返東海,主公必將問及婚姻一事。你,想好怎麽說沒有?”
離郯縣隻剩一日行程,夜間紮營之時,趙雲尋得空閑突然對有些歸鄉情怯的高啟問道。
“徒兒既與星彩緣定三生,便是父親不提,我亦要向母親稟明此事。”說到意中人名字的時候,高啟目光裏滿是溫柔。
“婚姻之事,怕難由太平郎自作主張。”
看趙雲一臉似笑非笑,顯然是在報複自己當年撮合他跟馬雲祿時屢屢出言相戲,高啟撇撇嘴,不以為意回道,“師父少戲弄徒兒,父親豈是迂腐固執之人。”
“這可難說,主公此前卻與關雲長有約,道日後兩家兒女長成,便要一成秦晉之好。”
“……”高啟愣了,“還有這事?”
“豈能有假。”
“那又如何,二弟三弟不也到了娶妻之齡。”腦筋一轉,高啟打定主意,回家後老爹真要說起這事,就果斷把兩個弟弟給賣了。
翌日,當踏入東海地界,見一彪人馬迎麵疾馳而來,為首之人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端的器宇軒昂、威風凜凜,高啟喜不自禁之餘亦是心中大定。
二弟如此雄武,與關家虎女配一起卻是恰到好處!咦?怎不見老三那小皮猴?
“大兄!大兄!大兄如此看我作甚?”
冬時北疆無戰事,又逢高啟歸來,思念大外孫的呂布三年來首次舉家南歸。
呂晟數日前回到東海,本要早早出城去見長兄,不想被與其久別重逢的顏氏和呂綺玲拉住嘮叨,直到今日一早方才脫身。
一路策馬狂奔,遠遠看到高啟身影,呂晟興奮得連聲大喊,正想近前一個熊抱,卻被兄長古怪的眼神盯得渾身寒毛直豎勒馬立在當場。
“多年不見……二弟卻比為兄高了一頭。”時有書信往來,知曉呂晟已在塞外博得偌大聲名,但當真人出現在麵前,看記憶中隻到自己肩膀的二弟已長得身長九尺,高啟仍免不了一陣失神。
“哈哈哈。”跟高啟碰了下胸,呂晟摸頭傻笑。
一旁見倆兄弟述說情誼,趙雲過來跟呂晟見了下麵就揮手示意眾人散開。
“家中一切都好?”敘了陣話,高啟問道。
“都好,都好。大父鬥米肉十斤,威風凜凜敵莫敢近,大母……四位幼弟也是機靈活潑得很,如今家中卻比昔日大兄在時熱鬧許多。”
四位幼弟。
聽到這四個字,高啟眼角一抽,腦中不禁響起記憶中老爹哼的那首歌。
沒錯,非是呂晟口誤,在生下老四老五兩個雙胞胎後,呂綺玲又接連懷有二子。
“三娃、呃,我是說怎不見三弟前來?”
“那猴子說要給大兄一個驚喜。”呂晟擺了擺手,眼中閃過一絲不耐,“那小子不是上山抓鳥就是下海捕鯊,整天跟那等市井遊俠混在一處,竟為得了個‘花三郎’名頭沾沾自喜。如此不思進取,便是有意叫外人曉得他無心與大兄相爭,實也無需這等做派,當真叫我想狠狠揍他一頓!”
呂晟說得急,高啟幾度欲要打斷皆欲言又止,待其話音一落,便急聲問道,“下海?三弟天生犯水,如何下得了海?!”
“大兄不必憂心。”見高啟神情急切,呂晟兩眼微眯,麵上浮起笑意,“那猴子雖是吊兒郎當沒個模樣,一身修為卻是不曾落下。哼,前日與我較技,竟也能打個平手。”
“我回去定要訓他一頓,善泳者溺,何況他浴火而生……好你個阿晟,連我也來試探!”看呂晟眼中欣慰更甚,想到曹家兄弟為世子之位已經快要鬥出狗腦子,高啟頓時反應過來,原來麵似粗豪的二弟竟也藏了顆七巧玲瓏心。
“下不為例,大兄莫怪。”呂晟自是連連賠罪。
“我高家子孫誌在四海,豈如那等凡夫隻盯著眼下一畝三分地。”
“是極是極,大兄所言甚是有理。”
看自己說到“高家子孫”四字時,呂晟麵上有些別扭,高啟微微一怔,“二弟,你對父親……”
“別提那老家夥,他過時了。”
見呂晟麵露不耐,高進眉頭頓時一蹙。
“二弟——”曉得因自幼隨呂布前往遼東,呂晟跟高進關係有些微妙,身為長兄的高啟有心於中多加開導。
“行了,今日與大兄重聚,這等掃興話休提。”呂晟別過頭表示不想聽,但內心實則蠢蠢欲動,餘光見高啟沉默不語隻是肅然看來,便歎了口氣說道,“他……父親待我如何,小弟心裏明白不過,隻是在塞外縱橫已久,實見不得他明明氣蓋當世,富有前無古人韜略,卻要偏安青徐。”
“此一時,彼一時。若無父親韜光養晦,高呂兩家如何能有今日局麵。”
“大父雖英勇不減當年,然終是年過六旬,見其每每於塞外憑高眼眺九原,卻礙於父親所立誓約不得榮歸故裏,小弟實是心如刀絞。”
“原來如此,我道為是何故。”聽呂晟道明心意,高啟大笑不已。
“大兄緣何發笑?”難得吐露真情,卻被高啟一笑了之,呂晟惱了。
“為兄笑二弟太過杞人憂天矣!”
“大兄這話何意?”
“你道漢帝下詔改封外公為燕王是為何故?”
止住笑聲,見呂晟疑惑看來,高啟壓低音量淡淡說道,“實是曹孟德時日無多,妄圖放手一搏再征劉備孫權,卻又唯恐塞外十萬鐵騎南下,以此安外公之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