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道之始在筋骨
有了第一層石階的經驗,李中道信心倍增,既然神魂之力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更能得到補充,沒有理由別人可以身高萬丈,而自己隻能微弱草芥,這是一場公平的競爭,先天的優勢被抹去,或者說弱小到可以不計,一切都憑自身所學,推演,智慧,是成功的基石,這一點,他自信不弱於人。
第二層同樣是五個動作,李中道輕車熟路的推演,這第二層石階的五道人影所展示的動作與第一層石階有相似之處,更多的卻是不同,但二者所蘊含的真意卻是相同,很多道理也是近似,這次推演起來更是輕鬆,武道身影很快融合唯一,在演變為一個殘缺的符文,與第一層的字符拚接到一塊,兩個殘缺符文拚接到一塊,讓原來的符文完整不少,卻依然不完整。
推演結束之後,李中道靜靜等待,果然,片刻之後,同樣一股精氣從字符內傳出,推演結束後四尺的身高,經過精氣的補充暴漲到一丈,從外邊看,任誰都不會相信這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
李中道眉頭一皺,這次推演,雖然所獲同樣不少,卻與期望相差甚遠,照此下去,哪怕到了最後,他也無法成長到萬丈高下,雖然這萬丈身軀隻是神圖內的顯化,並不代表神魂真有萬丈高下,隻是神圖顯化,但就算如此,李中道也無法成長如徐婧二人一樣。
難道這裏麵還有什麽奧秘不成!?
李中道不清楚,這不動神山圖本就是落日餘暉,剩餘的精氣僅能供給兩三人淬煉神魂之用,而之前徐婧二人又是天驕之資,八十一道石階兩人都是通關,所耗精氣更是巨大,現在這神山之內所餘精氣已是所剩無幾,哪怕走到最後,這收獲也是無法與二人相比。
不過,這一切,李中道並不知曉,就算知曉,更多的也就一句感歎罷了。
石階一道一道的經過,符文變得越來越完整,終於在走過九道石
階之後,‘筋’字符文終於完整,這個字不停的扭動拉伸,好似人之筋骨,字符變動間,一股關於鍛煉筋骨的奧義在心間流淌,武道築基道基境第一重天煉筋境,李中道如要自創第一層功法,便要由此演化,要知道,武道發展到今天,今不如古的思想早已經被拋棄的幹幹靜靜,出去極少數包含整個紀元最巔峰真意的功法,在武道世界,唯武獨尊。
這一點,李中道自然了解,如果他照搬前九層的四十五個動作,哪怕有所精簡,也是無用,道基境第一層要求修煉有成後,一拳有九牛之力,這牛可不是普通更牛,而是凶獸蠻牛,以筋骨著稱,力大無窮,一拳九牛之力,這是最基礎的,也是及格線,如果連這都達不到,還是早早回家,莫要浪費資源了,窮文富武在這個世界依然是顛不破的真理,與其一無所成浪費資源,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也少了武道路上的生死艱險。
創武,從無到有才叫創武,僅在前人功法上稍作修改,即當做原創,這是抄襲,本來以一群武道菜鳥的能力是不足以如此的,但神奇之處就在於這個世界的推演之術實在太過強大,之前的學習,除了必要的技法修煉,就是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了便是今天的自創功法。
精氣,遠超之前的精氣傳出,如果說之前精氣如同小溪流水,這股精氣就是滔滔大江,李忠到的神魂之體瞬間變為百丈高下,這神魂看似高達,然後,若是回歸肉身,更大的用處還是反補肉身,雖對神魂益處深大,卻也不會瞬間讓人神魂變為百丈大小。
百丈高下的身軀雖說依然渺小,卻已不再是塵埃一般,相對於山峰一樣的石階,再邁步間,也從容了幾分。
一步跨出,到了第十層石階,與之前九層不同,這一層石階沒有人影出現,有的隻是一塊石碑,布滿紋路,看一眼便頭暈目眩,李中道不為所動,催動小星天八卦術,石碑上的紋路便好似活了
過來,如同一道道靈蛇蜿蜒遊動,交織變換,到了最後,同樣便化為一個殘缺的字符‘肉’。
武道之始在筋骨,煉筋境,通達全身,整合力量,下一步便是煉肉境,增強身體力量,相傳在武道世界之外有修仙練氣文明,可以直接吐納天地靈氣,淬煉五髒六腑,然後武道修行卻是由外而內的過程,與之大不相同。
通過這個字符,李中道對不動神山圖已經有所了解,這神山氣息蒼茫古樸,本就不似武道紀元之物,通過之前的經曆,更是確定,這不動神山圖的出處。
體修紀元,講求肉身是渡劫之舟筏,不練氣,不修神,不悟道,隻求己,戰天鬥地,肉身便是最強大的武器,從之前的體悟來看,這不動神山圖便是來自體修紀元,這是最適合武道築基的武道神意圖,雖然與自己借鑒前世神話猜想的有所不同,卻給了他更大的驚喜,武道之初,吸納各個紀元文明,借鑒最大的還是體修紀元,講師曾言,若論淵源深厚,體修紀元可為武道紀元之父。
還有比這更適合武道築基的嗎?
沒有了!李中道心中呐喊。
與此同時,他也明白了徐婧二人為何選擇此圖,定時因為得了家族告誡,才會選擇此圖。
雖然部分猜想不差,卻終因底蘊淺薄,看不出這幅圖已經超出了武道真意圖的範疇,而是一處傳承洞天,對徐婧二人而言,所看重的也不過是這神山所剩無幾的精氣,不過這都無傷大雅。
不等李中道自驚喜中回過神來,一聲脆響,將他驚醒,他扭頭看去,隻見平整光滑的石階上,一道細微的裂縫出現,蔓延到遠方,脆響不斷,裂縫竟是越來越大。
怎麽回事!?
李中道愕然,這不朽的神山竟要坍塌,還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