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龍出雲霧,事逢意外
董曌再次讓清和子攙扶著走下馬車,因為活動過於頻繁還不由得伸手揉了揉自己有些發痛的腰部。
前方有一輛馬車,旁邊圍了數以百計的難民。
這群人大多是衣衫襤褸,走近便能看出來他們皮如枯木、麵色如土的現狀,甚至還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孩童被一眾人踩在地上卻無人注意。
忽然間腳下微微有些震動,緊隨其後的時候一陣馬蹄聲從身後襲來。
清和子轉過頭去,看著後麵朝著這邊趕來的幾百騎兵,連忙的開口說道:“似是張從事所率之眾,想必是得知此處官道受堵。”
伴隨著騎兵陣的趕來,那一眾圍在馬車旁的難民瞬間便散去了大半,朝著官道兩旁的樹林中跑去。
此時最為顯眼的隻剩下三處。
其一,較為外圍的地方趴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兒,渾身滿是踩踏出來的印記,還有淌至地上的血跡。
其二,依舊圍繞在馬車周圍的五個難民,還在為了掉落在地上的幹糧而大打出手。
其三,表示站在馬車旁的兩個少年與一個少女,為首的少年一身麻布袍子,長發束冠,麵容俊郎,伸手把搶奪幹糧的五個人打到在地,然後快步的跑到了那地上的孩童旁。
董曌則是一直看著那少年眉頭緊皺著搖了搖頭,那孩童已經那班慘狀,決然沒有了生還的可能性。
此時的張遼帶兵也緩緩地停了下來,原來是站在後麵的清和子身後將他們攔了下來。
張遼翻身下馬,快步走到了董曌身側靠後一些的位置,拱手說道:“某不知曌公子再次,還請恕罪。”
董焸輕輕的搖了搖頭,側過身子恭維道:“我本就是偷摸出來,將軍不必多禮。”
“某不過一介從事,不敢受公子將軍之說。”
張遼連忙的拱手推脫著,然後抬起頭看著正搖著頭站起身來的少年,喝聲說道:“正是你等攔路?拿下!”
“不必。”
董曌忽然叫停了張遼與後麵士卒的動作,輕笑著開口說道:“這位是我請來入幕者,他們也是受我所托,方在此散糧。沒成想難出如此事端,還請張從事莫要怪罪。”
“原來是公子善心,是某唐突了。”
張遼話鋒一轉,直接無視了那馬車旁的三人,指著地上的小男孩兒,轉過身與士卒說道:“將方才那幾人與此人同埋左右。”
“喏!”
後麵的幾個士卒抬出來了六具屍體,跟著把地上的屍體也抬走,朝左側的樹林之中走去。
清和子看著那幾具屍體,快步的跑到了董曌旁邊驚訝的低聲說道:“公子,那不是方才的……”
董曌自然也認出來了,這六具屍體正是剛才攔住他們的那六個難民,顯然他們走後失態愈發嚴重了。
“公子認識這些難民?”
張遼聞言轉過頭來,驚訝的說道:“此六人方才在官道中央爭奪一個地上的空盒子而鬥毆,我遣人讓他們去一旁無用,便隻能殺之。”
“隻是一麵之緣,算不得認識。”
董曌輕輕的搖了搖頭,然後繼續的說道:“將軍也在想辦法,畢竟我聽聞父親讓將軍數日之內解決難民潮,恐怕唯獨圍而殺之吧?”
“百姓皆是信奉天子,故而才來天子腳下尋求生機,豈可殺之!”
忽然另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為首的少年與另外的一對兒少年少女緩步走近,那為首的少年拱手繼續說道:“如此作為,恐怕有失天……”
“子龍!”
後麵的少年同伴伸手拉扯著趙雲的衣袖,打斷了趙雲的聲音。
張遼深深地看了一眼,趙雲,沉聲說道:“洛陽並非安生之地,要知道禍從口出。”
“不過我等幾人閑聊,何來禍事可說?”
董曌出聲打破了這略顯嚴峻的氣氛,繼續的開口說道:“張從事不必管我,我正準備啟程迎客歸府。”
“重務纏身,請公子恕某先行告退。”
張遼朝著董曌拱了拱手,旁邊挖坑埋人的士卒也已經回來,便轉過身帶著士卒上馬,然後朝著前麵繼續趕去。
董曌看著張遼帶著一眾騎兵離去,這才鬆了口氣,一轉身腳下卻忽然一軟,還好旁邊的趙雲眼疾手快,攙扶住了他。
趙雲把董曌攙扶起來,然後拱手說道:“雲見過公子。”
身後的少年少女也跟著拱手說道:“尚(蘭)見過公子。”
董曌側著身子看著麵前的三個人,輕笑著開口說道:“我本想效仿先人來一個禮賢下士,沒成想意外突發,加之我的身體患恙,改日定要再來一次。”
趙雲嚴肅的回答道:“公子說笑,托著恙體來迎,雲無以回報。”
“雖然隻是恭維之言,卻也讓我欣喜不已。”
董曌轉過身子看向洛陽,輕皺著眉頭揉著酸痛不已的腰部,繼續的開口說道:“不知子龍可願與我同乘,我有許多話想要過問。”
“啊?”
趙雲先是一愣,隨即連忙拱手說道:“喏。”
“稱呼的親近些,也顯得親近。”
董曌伸手搭在了清和子的肩膀上,然後讓後者攙扶著自己走上馬車。
後麵的趙雲在把自己的馬車打理幹淨之後,看著夏侯尚與夏侯蘭上車,這才走過來上了董曌的馬車。
董曌看著趙雲已經上來坐定,開口說道:“回府。”
“喏!”
車夫應聲,手中的韁繩輕輕揮動,前麵的馬兒帶著馬車緩緩地走動起來,而後麵的夏侯尚趕著馬車跟在後麵。
“子龍可是把帶來的剩下幹糧盡數散出去了?”
董曌抬起頭看著默不作聲的趙雲,開口說道:“我方才看你們的車上已經空下來了。”
“本就不多。”
趙雲看上去有些低沉,似乎是在為剛才那小男孩兒之死而略有些自責。
“如今的司隸,像是方才那些難民,整可謂是數不勝數。甚至與那稚童相同的,亦不在少數。”
董曌輕歎了口氣,然後看向趙雲繼續說道:“接下來可要請子龍多瞧瞧這洛陽城,然後再決定是否要留在我這太師府的小院之中。”
……
“曌求賢,不絕於難,不落於貧,不貪於一時,其折人之道亦如此。”
——《新漢書-董曌傳》清月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