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逃人法

  有了這樣一支保境安民的親民隊伍之後,附近百姓的日子便安定了許多,一有風吹草動便紛紛到她們那裏去尋求幫助,她們也有求必應,主持一方正義,因而深得當地百姓的愛戴。


  時間一久,隨著聲勢越來越大,口碑越來越好,人們漸漸就有把她們神化的趨勢,百姓們平時的談吐中把她們描述成了一個個能飛簷走壁的神兵天將,既親昵又敬畏地稱呼這支隊伍為“千歲軍”。


  而楚芳本人,更是被百姓描繪成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女神,人人都敬稱其為“芳芳千歲”。


  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投奔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這支“千歲軍”的實力也愈發壯大,總人數已經達到一千多人,其叱吒威名一直遠播至湘西雪峰山一帶,不僅別的土匪綹子再也不敢在她們眼皮子底下惹事,就連最近重新占據遂寧縣城的上萬清軍前去清剿都屢戰屢敗,吃了幾次大虧。


  這支義軍戰鬥力之所以這麽強,除了芳芳的用兵謀略外,她的麾下新近收羅了不少北方來的“逃人”,這些人都與滿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故而殺起韃子來均奮不顧身特別凶猛,其中以被人稱為“三大護法”的三名統兵頭目尤為出眾,其中一位是“不沾泥”袁佐才,第二位是“過天星”張孟,第三位是“一條龍”左文昭。


  這三名牛人都是來自北直隸河間府和滄州府一帶的“逃人”,那兩個地方民間自古便有尚武之風,從來都是武林高手輩出,因而自小習武的他們都有一身好武藝。


  有了這些亡命之徒的加盟,“千歲軍”幾次交鋒下來把清軍殺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隻得整日龜縮在城內,輕易不願再進山和他們叫板。


  各位看官,這裏跟大家交待一下何為“逃人”,又為何“逃人”對滿人會有如此深的仇恨。


  要說清“逃人”,就必須先大致交待一下“滿清”和“八旗子弟”這兩個詞的由來。


  滿洲女真人,明初時按地理位置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後來建州女真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帶領下崛起,逐一吞並了其他女真,並把其麾下的滿人軍隊按軍旗顏色分為八旗,後來,滿人因此便稱自己為八旗子弟,簡稱為旗人。


  這八旗中,每個統兵旗主稱為固山額真(額真:蒙古語,主人的意思),每旗由五個甲喇組成,每個甲喇的頭領叫做甲喇額真,下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牛錄組成,每三百人為一個牛錄,其頭目稱為牛錄額真,因而每旗一般有七千五百人以上,八旗子弟總人數約有六萬餘人。


  其後,在逐漸吞並了蒙古各部以及奪得遼東地區大片土地後,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漢八旗”,總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之眾。


  當初努爾哈赤規定,這些八旗子弟終生隻能服兵役幫他打江山,不得從事其它任何行業,這個政策在滿清野蠻擴張的戰爭時期確保了兵員,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但在清廷坐穩江山之後,由於安坐龍椅之人一個賽一個的愚昧和傲慢,仍然長期保留了這一政策,以至於晚清時期的八旗子弟不僅不會打仗,就連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沒有,後來淪落到隻能靠賣祖產而混吃等死的程度,八旗子弟由此沒落直至消亡。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兩年後,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起兵,誓師伐明,攻占沈陽後遷都於此,及至皇太極繼位,又改國號為“大清”,把沈陽改名為盛京,及後順治入關,才定都於北京,從此滿人坐了三百年的龍椅。


  這,便是“滿清”一詞的由來。


  滿清八旗入關,定鼎中原之初,民憤最大的兩項政令,便是“剃發易服”和“圈地政策”。


  “剃發易服”大家都知道,那根其醜無比的金錢鼠尾辮以後曾作為東業病夫的形象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下麵說說“圈地政策”和“逃人法”。


  滿人中的建州女真人,是努爾哈赤的最嫡係部屬,原是一個遊牧民族,因人口太少,又不準他們從事農牧生產,努爾哈赤為彌補兵源不足和糧餉匱乏,很早就有滿人貴族蓄養包衣奴才的製度。


  這些奴才,最早是一些罪犯被罰為奴之人,以及在曆次作戰中俘獲的蒙古人、朝鮮人、維吾爾人,後來在曆次入關作戰中相繼俘獲了大量的明軍士兵以及漢人百姓,努爾哈赤便將這些漢人全部分給王公大臣和八旗士兵為奴,以供滿人役使,因此,幾乎每個八旗兵家中都有奴才。


  在高傲的滿人貴族眼裏,這些人打仗不行,幹活卻是可以的,加上多是青壯漢子,故此深得滿人主子的喜愛。


  入關定都之後,為賞賜滿洲八旗將士,使他們真正成為坐享江山的主子,攝政王多爾袞特令滿洲旗人在京畿、北直隸一帶跑馬圈地以酬其功,不僅奪去了大批漢人的家園,竟然將所圈土地中的漢人百姓也一律撥充旗下為奴,史稱“圈地政策”。


  這些旗下奴與一般的奴仆不同,他們沒有一絲政治自由和財產自由,甚至沒有生命自由,其地位僅與財貨相等,於是發生了大批奴才逃亡的“逃人”事件,清廷為製止地方隱藏逃人,便製定了嚴苛的逃人法,除了抓到逃人往往處死外,若發現有人敢藏匿此類逃人,那是要罪上加罪的,弄不好要株連整個家族,人頭掉下一大片。


  可想而知,剛入關時的滿人,是如何的不把漢人當人看的。


  究其原因,還不是這些奴才乃是那些滿人主子的命根子,主子們都指望著這些旗下奴替他們耕種生產,若都逃了,主子們誰來養活?

  當初多爾袞便對上疏勸諫的漢族官員說:“向來血戰所得人口,以供種地牧馬諸役,乃逃亡日眾,十不獲一,究其緣由,奸民窩隱,是以立法不得不嚴。若謂法嚴則漢人苦,然法不嚴,則窩者無忌,逃者愈多,我滿洲驅使何人?養生何賴?滿洲人獨不苦乎?”


  如此重壓之下,各地官府便不敢再怠慢逃人之事,但凡境內有逃人的,一律捕了往北遣返,為此捕殺了窩藏逃人的百姓數以十萬計,哪管你是父藏子、妻藏夫,那是逮住便殺,人頭一砍一大片,當真是罔顧倫常,慘絕人寰!

  不僅普通百姓大量被殺,甚至那些替滿人賣命的漢人官員也沒能幸免,貴為靖南王的耿仲明,便是在南征途中,因部下私藏逃人而自忖難免死罪嚇得在江西境內畏罪自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