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天齊小心翼翼地往前方走,直到出了溶洞也沒有再出現其他的意外。
這並不能說明溶洞裏沒有別的危險了,隻是他的運氣實在是太好,才沒有遇到第二次機關陷阱。
“這一條隧道什麽時候才是盡頭?”他自言自語道。隧道裏一片光亮,主要是因為隧道頭上綴滿了夜明珠!那一顆顆夜明珠雖然隻有嬰兒拳頭大小,卻掛滿了隧道頂上,且十分矚目,閃耀著幾近於刺眼的光芒。
如果是哪個盜墓者不小心闖到這裏來了,恐怕能高興壞了。不要說接下來會不會走到始皇陵裏,就是這些夜明珠,一顆一顆地掘下來帶出去就已經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從他這輩子往後至少十代,都能夠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了。
在明珠的照射下,蘇天齊能夠清楚地看見腳下的青石板哪塊還是完好的、哪塊已經不能踩踏了。他小心地避開了那些已經破損的,但有些地方終究還是避無可避。
蘇天齊苦惱地停住了腳步。
隧道真的很長,他走了至少五十米還是沒有看到盡頭的影子,但就在這個地方,隧道竟然發生了斷裂,和前方的隧道中央出現了一道巨大的溝壑,少說也有十米的距離。在溝壑之下,則是連這上千、甚至上萬顆夜明珠也照射不及的黑暗,足以證明那底下絕對是萬丈深淵。
而隧道兩邊的青石板也並不是多麽頑固結實,大多都有了細細碎碎的縫隙。如果蘇天齊是利用彈跳和反射的方式,妄圖先踏上牆壁兩側然後跳過去的話,這就是癡心妄想了。
因為蘇天齊並不能完全保證這條隧道外麵究竟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如果隧道兩側和隧道下麵一樣是空空如也的黑暗懸崖,他那一腳踩上去,絕對會把本就脆弱的青石板踩斷,然後他會腳底因為失去支撐力而從這個隧道掉到外麵去。
牆壁兩側若是實心的地底層,充滿了岩石就好了,他不光可以跳躍過去,甚至還能再作死地來一段花式反彈技巧練習……
然而,蘇天齊隻有一次實驗的機會。如果不小心選錯了機會,那就是死。
以古人神秘莫測的能力,說不定真的可以將地底挖空,從某個方向到某個方向做出一個巨大的空洞,以便讓這個“溶洞列車”可以在其中來回的穿梭。或許,這個隧道就相當於現代人走出地鐵時的“人行道”——難道,順著這條人行道就可以走出去了?
蘇天齊不再做無謂的推測,他向後退了幾步,然後視線在斷裂的黑洞兩側的尚存的牆壁上來回巡視,企圖找到一塊腐朽的程度還算低的牆壁。
很快他就找到了。這一小塊區域距離他比較近,而且保存完全,適合他飛起一腳踩踏在上麵。當然,這一小區域的青石板並不是沒有腐朽,隻是相比較於其他的青石板來說的。
蘇天齊深吸一口氣,將內力從丹田中提取出來,然後退後了幾米。
向前奔跑!避開碎裂青石板!奔跑!加速!
不到一息的時間,蘇天齊就又來到了隧道的斷裂處!
他的視線飛快地投向剛才已經確認好的方位,將腿部肌肉完全崩起——
就在此刻——
飛躍!
如一道迅雷,蘇天齊帶著無視一切的勇氣衝向了那堵牆!腳趾頭迅速貼在了牆壁石板上的一瞬間,蘇天齊將自身的所有力量都迸發在了這一刻,爆發的力量全部集中在了腳趾尖兒!一弓,一縮!
反彈!射出!
距離對麵隧道還差五米,還差四米,三米,兩米……
糟了,還差一米!
他不相信自己會夠不到對麵的隧道,也不希望自己活了一輩子結果最後的死因居然是“失蹤”,他更不希望自己真正的死因竟然是,跌落在未知區域,然後摔死了……
蘇天齊一手心都是汗。
還有機會,最後一個機會。
“嘭!”
蘇天齊的腳趾緊緊地掛在這邊斷裂的隧道崖上,他現在整個人是一種倒立的狀態。他的上半身徹底落在了隧道底下的懸崖峭壁裏,呼嘯的勁風陰冷冷地撲麵而來吹在他的臉頰上,生疼生疼的。而他的下半身則用盡氣力,肌肉、筋脈條條綻起,硬生生將他牢牢扣在了懸崖邊上。
又一次的生死一線。
蘇天齊試著動了動手,嗯,還有力氣。
他費力地摸了摸四周有沒有可以借力的石塊,居然沒有。看來這條隧道還真是地下的“空中隧道”了,四周應該都沒有支撐它的東西,隻是不知道他是如何“漂浮”在空中的。
青石板隧道雖然漫長,且富有危險,但是在蘇天齊的加倍小心中、契而不舍的努力之下,終於還是到了盡頭。
要說蘇天齊沒有一丁點兒的緊張肯定是假的。如果他的猜測是對的,溶洞和這條隧道組合起來就是他想法中的“地下軌車”,那麽接下來他到達的這個地方,一定和千年前的始皇陵有關。
隧道的盡頭已經沒有可以照明的夜明珠了,變得和溶洞中一樣黑暗,讓他看不分明。
帶著無比激動,蘇天齊終於來到了隧道盡頭。
前方赫然不再是青石板構築的世界了。
一道巨大的青銅門橫在隧道盡頭三米之外的地方,門上刻滿了一圈一圈的奇怪的符號,有些類似於五行八卦圖。蘇天齊不得不感慨一句,自從伏羲著八卦後,古人本著研究精神,在其原有基礎上各種發明創造,讓八卦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以捉摸,從而每一件秘密的事物都開始與八卦陣掛了鉤。
此後直到現在,華夏後人都已經接受了這個論點,紛紛以八卦圖、五行陣為神秘事件的航標了。
從諸葛亮將五行八卦運用在戰爭之道後,後人也對這種運用之道開了竅,而不是還把它當做算命用的偽道術。
然而秦始皇時期,諸葛先生還尚未出世,所以將八卦改為戰陣的妙法,隻能是當時某位大能已經研究出來的。
可惜在三國時期,這種妙法已經失傳了,後世諸葛亮在原先所保留的為數不多的曆史資料之上將其複製出來了,這才讓這種陣術流傳至今。
蘇天齊在青銅門前站定了身子,然後伸出一根手指,鄭重地推了推它。
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於是蘇天齊換指為掌,將自己的右手掌緩慢地貼在了青銅門上,一股涼氣瞬間從門中蔓延出來,順著他的手指直達心髒,陰氣逼人,蘇天齊感覺自己的頭皮都要炸了,他打了個寒戰,試圖驅散這刺骨的冷意。
蘇天齊迅速撤回了手。看來這扇門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啊。他的視線掃了一圈兒,然後盯向了一旁的把手。
青銅門的把手是兩個碩大的龍頭,龍頭的眼眶內鑲嵌著血紅色的寶珠,寶珠無比晦暗,似乎它本身並不是血色,而是被一層髒汙的血漬蒙住了,因此沒有發出任何光芒。
龍頭的模樣栩栩如生,能看出雕刻者用盡了心血。龍牙尖銳,如同一柄利劍,龍須細長,每一縷都帶著戾氣,在空中瀟灑地飛舞。
蘇天齊感覺它的眼睛並不像看起來這麽簡單,寶珠上那一層血色無比類似血漬,蘇天齊緊盯了不久,心神突然就徹底沉浸了進去,他怔然間用手指輕輕地擦拭了一下,顏色通紅的寶珠突然發出了清脆的裂聲。
“哢嚓——”
龍眼寶珠的表麵出現了一條細小的裂縫,從裂縫中隱約露出了些許光潔光芒。蘇天齊回過神來,突然明白了什麽,於是立刻又多擦了寶珠幾下。果然,如他所料,寶珠表麵的那層血紅色的確是浸潤的鮮血在上麵凝結而成的,在他的刻意擦拭下,這層凝結很快就裂掉了。
兩顆龍眼褪去黯淡的血色後,迅速恢複了光芒。
龍頭炯炯有神的“龍眼”視線淩厲,直對著蘇天齊的眼睛。
刺目的光從黑暗中、青銅門上升騰而死,白色光束中尚可看見漫舞的灰塵。蘇天齊下意識地用手擋了擋這份光。
適應亮光後,蘇天齊握住了龍頭下的把手,試探性一拉,又一推——
門竟然開了。
門內仍然是黑暗,即使有身側青銅門上龍眼的光芒,也無法看清楚一米外的場景了。
蘇天齊想了想,又走出了青銅門。
他幾步走到青石板隧道中去,踮起腳尖,提起內力。腳尖猛地一點地,他衝天而起一般躍了起來。
一隻手高高舉起,正對著一顆大小還算不錯的夜明珠。
蘇天齊輕而易舉地摘下了這顆夜明珠後,原路返回了青銅門內。他單手舉著夜明珠向門內更深處走了進去。在明珠的光芒下,蘇天齊這才正式深入青銅門內。
仍舊是窄窄的行道,四周,頭頂,腳下,全都是青石板。經過幾千年的歲月,青石板竟然還沒有風化掉,這到底是得益於什麽技術?
蘇天齊捧著一顆小小的夜明珠,正式開始了探險之旅。
青銅石門之內,到底都藏了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