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9章 經驗教訓
剛剛經曆過兩伊戰爭的伊拉克,原本就已國庫虧空,財政入不敷出,國民經濟對外依賴度較大,特別是工農業設備、原材料、日常用品和服務行業,這些幾乎全部需要從國外進口。
在遭到國際社會的全麵經濟製裁後。
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被製裁後近半個月時間內,伊拉克就損失了10億美元,在世界各地的資產也被凍結了30多億美元。
由於越來越嚴重的物資短缺。
從1990年8月開始,包括肉、蛋、奶在內的基本生活用品價格飛漲,即便如此,居民要想購買到食物,還需要長時間的排隊。
為了緩解供應危機,9月1日。
伊拉克政府宣布,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對食品進行定量供給。
居民需要憑配給證換取。
需要定量供給的商品主要是大米、麵粉、麵包、食用油、菜葉、糖、肥皂、清潔劑、嬰兒奶粉和土豆等。
伊拉克公民每人每月供給6公斤麵粉、1公斤大米、半公斤食用油。
進入1991年,伊拉克通貨膨脹日趨嚴重,據了解,在巴格達的黑市上,麵粉的價格已經飛漲到了每公斤7伊拉克第納爾,這一價格比戰前上漲了129倍。
此外,禁運令頒布後。
伊拉克的工業企業和服務企業,由於缺乏原材料和勞務人員,很多都處於半停產狀態。
更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
由於化學添加劑短缺以及外籍勞工的撤離。
伊拉克的不少煉油廠也停工了,本來是盛產石油的國家,此時竟然要對國民進行汽油配給供應。
與此同時,伊拉克政府也在組織國民積極擴大內部生產。
政府出台了許多針對農民的優惠政策。
增加農業生產貸款,並將利息由原來的7%下降到3%。
將大麥的收購價格由每噸400第納爾大幅提高到900第納爾,漲幅高達25%至50%。
在這次戰爭中,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戰區的43個陸軍師中有36—38個師喪失了戰鬥力,傷亡和被俘18萬多人,損失坦克3800多輛,火炮2900多門,作戰飛機324架,87%的艦艇被毀或遭重創。
戰爭直接損失達2000餘億美元。
要知道,在1989年,伊拉克全部國民收入還不到200億美元。
更為嚴重的是,伊拉克的生產設施有將近半數毀於戰火,由於“造血”功能的嚴重喪失,90%的工人失業,潛在經濟損失估計高達6000億美元。
戰後,伊拉克電力設施50%以上被摧毀。
境內大中型水力、火力發電廠全部遭到轟炸。
直到1991年9月,伊拉克的發電能力才恢複到戰前水平的20%。
通訊設施70%被炸毀,煉油設施70%被毀,交通設施中80%的橋梁被炸毀,上萬幢居民住宅樓被炸毀。
巴格達市長曾表示。
多國部隊的空襲使得伊拉克基礎設施建設倒退了40年,伊拉克幾乎回到了工業化前的時代。
海灣戰爭對米國影響。
海灣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米國的國際地位。
增強了其幹預國際事務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長了其領導世界的野心。
在海灣戰爭中,米國通過各種手段迅速建立起強大的反伊聯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現出其處理國際事務的“領袖”作用。
它僅以死亡286人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勝利。
使米國在軍事上重新恢複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多年來一直影響自己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綜合症。
使其幹預國際事務的信心大增。
海灣戰爭後,米國製定了“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新的地區防務戰略,克林頓上台後更加快了引領全球的步伐。
更為重要的是,打破世界格局。
海灣戰爭加速了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終結。
客觀上有利於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蘇聯在海灣危機和戰爭中的表現說明,它作為兩極格局中的一極已名存實亡,昔日的超級大國隻能聽任事態的發展。
從一定程度上講。
米國在海灣戰爭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蘇聯。
海灣戰爭後,蘇聯最終解體,為兩極格局畫上了句號。
米國在海灣戰爭中大獲全勝,成為冷戰後惟一的超級大國,但這並沒改變世界基本力量的對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極化發展。
趙衛東知道,這是一場典型的信息化戰爭。
在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中,實力差距並不懸殊。
為了對付多國部隊的進攻,薩達姆加緊擴軍備戰,其正規軍在原有53個師的基礎上,重建了13個師,並新組建了11個師,達到77個師,總兵力增至120萬人,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6000輛,火炮4000餘門,飛機770餘架,“飛毛腿”導彈800餘枚。
而多國部隊方麵的軍事力量為。
共有40多個國家的多國部隊雲集在海灣地區,總兵力達70萬人,裝備飛機3510架,坦克2900輛,裝甲車2200輛,艦艇400艘。
在多國部隊中,米國軍隊占絕大多數,總兵力為52.7萬人,其中陸軍29.5萬,海軍陸戰隊9.4萬、海軍8.2萬,空軍5.6萬。
部署坦克2200輛,裝甲車2000餘輛,作戰飛機1740架。
包括了F-117A隱形戰鬥機59架,B-52轟炸機40架;戰艦247艘,航空母艦9艘。
但實際結果,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以米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以很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
重創伊拉克軍隊。
伊軍傷亡人數大約10萬人(其中2萬人死亡),8.6萬人被俘,損失飛機324架,坦克3847輛,裝甲車1450輛,火炮2917門,艦艇143艘,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
多國部隊方麵傷亡4232人。
其中米軍陣亡148人,戰鬥受傷458人,非戰鬥死亡138人,非戰鬥受傷2978人。
其他多國部隊陣亡192人,受傷318人。
米軍損失飛機56架(多國部隊共68架)、坦克35輛、艦艇2艘。
海灣戰爭改變了傳統的作戰樣式,對二戰以來形成的傳統戰爭觀念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趙衛東知道,空中力量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海灣戰爭開創了以空中力量為主體贏得戰爭的先例。
表明戰略空襲和反空襲是未來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有時甚至是惟一的戰爭樣式。
電子戰成為未來戰爭的核心。
對戰爭進程和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電磁優勢將成為現代戰場雙方激烈爭奪的製高點。
作戰空域空前擴大。
戰場向大縱深、高度立體化方向發展,不存在明顯的前方和後方。
高技術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戰能力。
使作戰行動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時域發展。
趙衛東很清楚,海灣戰爭不僅是冷戰時期,向冷戰後時期的轉折點,也是機械化戰爭時代,向信息化戰爭時代的重大轉折點。
有人評價海灣戰爭是“信息化的第一場戰爭”。
現在看來應當認為是由機械化戰爭時代向信息化戰爭時代轉變中的最典型的一場戰爭。
海灣戰爭保留了機械化戰爭的最先進樣式。
連續38天的空襲是以空中力量為主配合大量的精確製導武器對侵略者的遠程攻擊,是一種非線式作戰,沒有前後方、沒有明顯的戰線劃分,開辟了許多新的戰爭樣式。
應該說這是在核威懾下的20世紀最典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
正因為海灣戰爭的特殊性,這給趙衛東敲響了警鍾。
那麽自己建立的各國軍隊,就必須要能夠應對海灣戰爭的軍隊,當然對趙衛東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超前技術。
那就必須,特別在有針對性進行,新技術開發應用。
趙衛東認真回憶海灣戰爭的經過,覺得有幾個方麵,必需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視。
自己的東盟軍隊,必需要高度重視空中作戰能力。
在海灣戰爭中,空中作戰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作戰樣式而出現。
在曆時43天的空中作戰中。
以米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各種用途的飛機,分別執行空襲、偵察、電子戰、護航、加油、運輸、觀察等任務。
對伊軍的指揮中心、防空體係、重兵集團等。
進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襲,完成了戰略空襲、奪取戰區製空權、消弱伊軍地麵部隊和支援地麵作戰等4個階段的任務,對戰爭進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因此,建立一支強大的空軍是勢在必行的。
而且這支空軍,必需要配備各種用途的飛機,能夠做到有執行空襲、偵察、電子戰、護航、加油、運輸、觀察等任務能力的空軍。
這樣的空軍,才有能力完成各種複雜的戰場任務。
自己的東盟軍隊,必需要高度重視機動作戰方式。
在海灣戰爭中,以米軍為首的多國部隊。
首先從地麵和空中對敵實施雙重包圍,通過地麵部隊的高速推進和空中兵力投送。
在敵後方形成積極活動的局麵,直接攻擊敵主力部隊。
打亂了敵方的部署,造成敵方的混亂,這種以機動作戰為主的戰法,目標明確,行動堅決,更快地推動了戰役進程的發展。
東盟軍隊的建設中,必需要高度重視遠程火力打擊能力。
以米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充分發揮高技術兵器遠距離精確打擊的性能,主要進行遠距離火力戰。
例如,“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通。
常都是在伊軍地麵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發射反坦克導彈,摧毀伊軍坦克裝甲車,M1A1坦克也是在敵方火力射程之外開火,摧毀伊軍坦克和陣地設施。
還有大量高精度精確打擊的導彈攻擊。
遠程火力戰使技術裝備優勢一方能夠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己方人員的傷亡。
海灣戰爭中的電子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預警、指揮、控製、通信和情報。
是現代戰爭賴以進行的重要手段。
在海灣戰爭中,電子戰由於可剝奪敵軍在此方麵的能力,奪取戰場製電磁權,而成為實施“硬殺傷”所不可缺少的一種作戰方式。
在戰爭開始前,米國情報部門獲悉。
伊拉克從法國購買了一種,用於防空係統的新型電腦打印機,準備通過約旦首都安曼偷運到巴格達。
米國在安曼的特工人員立即行動。
偷偷把一套帶有病毒的同類芯片,換裝到這種電腦打印機裏,從而通過打印機使病毒**到了伊拉克軍事指揮中心的主機。
當米國領導的多國部隊空襲伊拉克時。
米軍用無線遙控裝置激活了隱藏的病毒,致使伊拉克的防空係統陷入了癱瘓。
薩達姆在不知不覺中吃了一個大虧。
讓米國飛行員像在家裏玩電子遊戲一樣自由自在地來來去去,伊拉克徹底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還在戰爭開始前,米軍使用電子作戰飛機。
對伊軍電子設備實施強烈幹擾。
壓製伊軍的通信和預警雷達係統,保證了空襲行動的突然性。
在戰爭全過程中,米軍又針對伊軍的指揮、控製、通信和情報係統實施強大的電子戰,對伊軍電子設備、防空雷達和通信網絡等進行“軟壓製”。
結果,使伊軍指揮失靈,通信中斷。
空中搜索與反擊能力喪失,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再有一個應該總結的經驗是夜戰能力。
在這次戰爭中,米軍飛機、坦克、步兵戰鬥車乃至單兵武器都裝備有紅外夜視裝置、激光夜視儀和紅外熱成像設備等夜視夜瞄器材,這使米軍的武器裝備在夜間可以發揮同在白天一樣的作戰效能。
使米軍能晝夜不停地連續作戰。
更有效地打擊伊軍,更快地推進戰役戰鬥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