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8章 海灣戰爭
為了控製海灣的石油資源,從經濟和軍事上打垮伊拉克,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和勢力均衡,並顯示米國在世界上的領導作用,重新確立米國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米國便以一貫的世界警察身份,迅速出兵。
1991年1月17日,巴格達時間淩晨2時40分左右。
以米國為首的駐海灣多國部隊。
向侵略者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沙漠風暴行動”的大規模空襲。
從米國的航空母艦上,從沙特阿拉伯的陸地上,數以百計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飛向北方和西方,襲擊伊、科境內的轟炸目標。
巴格達火光衝天、聲震大地。
伊拉克則用導彈予以還擊。
一場以擊敗侵略者伊拉克,以維護世界和平的米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為另一方的現代化戰爭終於爆發。
其實要打好一場局部戰爭,前期的充分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控製中東的石油資源和確立米國在“建立冷戰後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導地位。
米國對伊拉克的入侵行動迅速作出反應。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6天,即8月7日,老布什總統就簽署了針對伊拉克的“沙漠盾牌行動”計劃,下令米軍進駐沙特,同時著手組建多國部隊。
但美政府也擔心戰爭無限擴大。
會讓米國陷入越南戰爭一樣的泥淖無法自拔。
同時,他們也害怕,米軍在遠離本土作戰的情況下,消耗太大,僅僅憑借米國的財力難以長期支撐下去。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米軍決定建立一個最廣泛的反伊同盟。
希望最大限度地孤立伊拉克。
為此,米國展開了空前絕後的外交活動,僅僅在危機爆發後的4天時間內,布什總統就通過專用電話先後給12個國家的元首打了23次電話。
為了加速米國向海灣的運輸力度。
日本、希臘、挪威、丹麥等海運大國還為米軍提供了大型運輸船。
據米國軍事運輸司令部使命公布的數據,上述國家提供的船隻所運輸的物資占米國運往海灣全部物資的46%。
伊拉克的周邊國家也是米國爭取的重點。
為了贏得埃及的支持,時任米國國防部長的理查德·布魯斯·切尼親自飛往開羅,表示願意取消埃及拖欠米國的70億美元軍事債務。
在爭取土耳其的支持上。
米國試圖說服土耳其切斷伊拉克穿過其過境的輸油管道,但這同時給土耳其造成經濟損失。
布什親自打電話給土耳其總統厄紮爾。
同意免除土耳其部分外債,還承諾將給予其相應的經濟補償,最終,包括這兩國在內的39個國家都加入多國部隊序列。
米國拉攏這些國家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籌集戰爭經費。
由於米國在海灣地區調集了大量昂貴的高精尖武器裝備和彈藥,所以軍費開支相當驚人。
據評估,僅僅在調動軍隊期間。
米軍就要耗資300億美元,而戰爭一旦打響,每天耗資更會高達10億美元。
這對於正處於經濟衰退期的米國而言。
幾乎是一筆無法承受的費用。
在米國的爭取下,有十餘個國家同意為米國提供現金和物資援助,其中,科威特援助的最多,現金159.74億美元和價值3200萬美元的運輸工具。
沙特提供援助現金132.65億美元。
以及價值35.75億美元的實物。
阿聯酋援助38.75億美元和價值2億美元的實物。
日本援助99.61億美元現金和價值7.8億美元的各種設備;德國支援57.6億美元現金和價值8億美元的物資;韓國援助3.29億美元現金和價值5700萬美元的物資。
盟國最終為米國提供了700億美元的現金和物資。
其中540億美元提供給米國。
另外的則提供給埃及、土耳其和約旦等國。
這樣一來,米國自身隻負擔全部作戰經費的20%,60%由沙特、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富裕國家承擔,日本、聯邦德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則承擔其餘的20%。
對於多國部隊的作戰計劃,趙衛東是非常清楚的。
按照“沙漠風暴行動”計劃,米國為主的多國部隊第一步是利用海空優勢,對伊拉克侵略者的指揮、通信、聯絡、空防、機場等重要軍事戰略目標進行狂轟猛炸,削弱甚至摧毀伊拉克戰爭的潛力。
第二步、是大規模空襲伊地麵作戰部隊。
最大限度地打擊和削弱其戰鬥力。
第三步、是投入地麵部隊和兩棲登陸力量,發起地麵進攻。
按照“沙漠風暴行動”計劃,米軍為主的多國部隊在戰爭前期主要是對伊拉克進行空襲,並嚴重打擊了伊拉克。
事實上戰役經過也是按計劃實施的。
空襲開始的前10天,米國、英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法國、加拿大、意大利和卡塔爾、巴林等9國就出動了各型飛機約2萬架次。
美駐波斯灣和紅海的戰列艦及潛艇。
發射了近25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科境內的軍事目標進行了狂轟濫炸。
戰爭開始的頭3天為戰略空襲。
4700多架各式飛機和約20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
對伊、科境內的防空和雷達係統、軍用和民用機場、薩達姆總統住所、軍事指揮中心、政府首腦機關、通信聯絡樞紐、核生化和地空導彈設施等軍事戰略目標進行了輪番轟炸。
此後則轉向戰術轟炸。
側重空襲伊在科戰區和共和國警衛師等地麵部隊、伊前線部隊的後勤補給線等目標。
以削弱伊在科戰區的軍事實力,為地麵決戰掃平道路。
米軍及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的空襲作戰,持續了整整37天。
據美及多國部隊軍方發表的戰報。
空襲使伊空、海軍基本失去戰鬥力,伊導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能力削弱到最低限度。
伊軍指揮控製係統被摧毀四分之三。
伊軍前線部隊通訊聯絡發生困難。
伊駐科部隊後勤補給線基本被切斷,從而使伊在科戰區的戰鬥力受到重創。
針對美及多國部隊的狂轟濫炸。
伊拉克除加強防空力量外,時不時地有飛機升空作戰。
同時連續地向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發射“飛毛腿”導彈以反擊對方空襲,但由於受到對方“愛國者”反導彈導彈的攔截。
再加上其導彈本來就命中精度不高。
伊的反擊威力非常有限。
在海灣戰爭前期的整個空襲作戰階段,伊拉克一直未能改變自己所處的被動挨打局麵。
1991年2月24日,趙衛東知道舉世關注的海灣地麵戰就開始了。
還在戰前,美及多國部隊,就已為地麵進攻作了充分準備。
空軍使用氣浪彈等重磅炸彈,從伊軍防線的雷區,打開了許多通道,海軍在海上大規模地進行了掃雷,空襲和炮擊摧毀了伊前沿陣地許多坦克、火炮及岸艦導彈等防禦陣地。
發起進攻第2天,美及多國部隊進一步加強備戰工作。
米軍首先使用凝固汽油彈。
破壞伊軍陣地前沿的貯油壕溝。
接著出動大型推土機在伊軍沙堤防線打開決口。
並且加強了對伊軍前線部隊的空襲和炮擊。
2月22至23日,米軍出動B—52重型轟炸機達到海灣戰爭以來最高日出動量,對美地麵部隊進攻方向上的伊軍陣地作了地毯式轟炸。
英軍第一裝甲師傾其所有大炮與火箭。
對其地麵部隊進攻方向進行了火力準備,僅21日一天就發射了1300發炮彈,144枚火箭。
同時,美和沙特等國還派出小分隊。
對伊軍的前線部隊作了火力偵察,並奪取了一些伊前哨陣地。
正是在這些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美及多國部隊的地麵進攻分突破防線、縱深作戰和合圍圍殲三個階段在順利地進行著。
1991年2月24日,美海軍陸戰隊兩個師和阿拉伯聯合部隊組成的東路軍率先在科沙邊界兵分多路突破伊軍防線,揮戈直指科威特市,當天即對科市形成合圍之勢。
與此同時,美、英、法3國10個師。
組成的西路軍,在沙伊邊界多方向突破伊軍防線。
由南往北向伊南部縱深挺進。
米國第18空降軍的101空中突擊師,還在伊沙邊界以北80多公裏處,實施空降行動。
為多國部隊深入伊境內作戰,建立了第一個後勤補給基地。
25日和26日,多國部隊東路軍。
在科境內切割伊軍部隊,並挫敗了伊裝甲機械化部隊在科市外圍地區的反擊行動,殲滅伊軍約10個師。
西路軍的法國第6輕裝師。
擊敗伊一個步兵師後,進抵伊納西裏亞至薩馬瓦一線的幼發拉底河流域。
美第18空降軍的三個師,繼續向伊納西裏亞地區開進。
美第7軍的五個師和英第1裝甲師。
則由伊南部及科伊西部邊境地區,向東進擊伊駐科地區的部隊,西路軍在兩天多的作戰行動中殲滅伊軍11個師,並完成對科戰區伊軍迂回包圍的鉗形攻勢。
其間,伊總統曾親臨伊南部前線,組織反包圍作戰行動。
但未能獲得成功,遂於26日下令駐科伊軍全部撤出科威特,收縮戰線,準備在伊南部巴士拉地區進行抵抗。
2月27日起,美英裝甲機械化部隊。
對伊軍五個共和國警衛師等精銳部隊,實施圍殲作戰。
美陸戰隊和阿拉伯聯合部隊則圍殲科市外圍伊軍,並由科軍開進科市,宣告科獲解放。
整個地麵作戰行動於1991年2月28日上午結束。
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終於實現停火。
這次戰爭對伊拉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