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實現中國夢> 第0262章 寶貴遺產

第0262章 寶貴遺產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麵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所有的故宮建築,趙衛東可以說是非常了解。


  一路上葉倩茹和溫妍問這問那,她們確實對故宮了解不多。


  趙衛東可以說是,對故宮建築非常了解,主要是他的記憶力非常好,過目不忘,看得又多,了解得又全麵。


  所以講解起來,非常詳細到位,葉倩茹和溫妍也聽得津津有味。


  趙衛東重點介紹了故宮最核心最重要的建築三大殿。


  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後。


  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


  基台三層重迭,每層台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三台當中有三層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禦路”。


  在25000平方米的台麵上有透雕欄板1415塊,雕刻雲龍翔鳳的望柱1460個,龍頭1138個。


  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


  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又是台麵的排水管道,在欄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龍頭流出,千龍噴水,蔚為壯觀。


  趙衛東覺得這是既科學而又藝術的設計。


  對於三大殿院內不植樹,有人說是怕隱蔽於樹叢中的敵人威脅皇帝的安全。


  這種說明乍聽似乎有理,實不盡然——故宮的養心殿、禦花園中古鬆蒼柏高大茂密,這該怎麽解釋呢?

  趙衛東覺得太和殿、中和殿、保殿並稱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從位置上說居整個外宮建築的中心,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心。


  為了突出這組宮殿的皇家威嚴氣勢,建築上采取了許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內不植樹,從皇城正門天安門起,經端門、午門、太和門,這之間的一係列庭院內都無樹木。


  當時人們去朝見天子,進入天安門,經過漫長禦道。


  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


  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


  而這正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對自己臣民所要求的。


  如果在這些庭院內都種上樹,綠蔭宜人,小鳥鳴叫,那將會破壞朝廷的威嚴氛圍。


  所以,不種樹隻是為了彰顯皇家威嚴,讓眾臣有畏懼之心而已。


  太和殿又俗稱“金鑾殿”,明永樂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麵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製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


  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1562年改稱皇極殿。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名為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


  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後的形製,太和殿麵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麵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台基通高35.05米,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簷角安放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


  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


  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簷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


  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禦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禦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


  是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


  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由於趙衛東前世,多次參觀遊覽過故宮,本身就對故宮結構建築非常了解,再加上在學校上學期間,多數都在圖書館看書,也看了不少介紹故宮的書籍,加上記憶力好,了解就顯得特別多。


  每到一處景點,每座宮殿,趙衛東都能夠詳細介紹。


  當然,每到一個景點,葉倩茹和溫妍都要照許多的照片,當然也少不了與趙衛東的合影。


  故宮禦道上留下了趙衛東、葉倩茹和溫妍青春的足跡。


  太和殿的廣場上留下了她們活潑美麗的倩影。


  故宮這古老而又宏偉的圍牆與宮殿間,回蕩著她們的歡聲笑語。


  雖然現在國家還處在計劃經濟的時代,但在故宮的裏麵也發現了市場經濟的萌芽。


  趙衛東還在午門前麵的廣場上,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廣場上停著一部紅旗牌轎車,有不少人排著隊等著,等待著在轎車旁邊,或在轎車上照相。


  在旁邊還立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


  在不影響我處的工作情況下,觀眾使用車照一次相,收費二角。


  這說明故宮管理處,已經開始在正常的管理和收費外,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利用自己單位的小車給遊容照相,並進行收費。


  有了打破常規,開展創收活動。


  旁邊的國營天安門商店,也開始根據遊客的需要,打出了銷售時裝旅遊紀念品的廣告,進行商品促銷。


  這畢竟是在京都,國家已經有開始改革開放的苗頭。


  故宮管理處的行動,也是對於國家新政策的反應。


  正所謂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現在全國全部的都是一大二公,所有的都是計劃經濟,怎麽安排就怎麽銷售,趙衛東知道現在的一點點的市場經濟火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爆發出燎原之火。


  趙衛東知道,現在國家經濟還比較弱後,資金比較困難。


  所以故宮都沒有做大規模的修複,很多地方都顯得破損比較嚴重,地上也有很多地方朵草叢生。


  當然,這座宮殿的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宮殿。


  所以修複和保護的難度,是相當大的,趙衛東也清楚這需要要投入的資金也很大。


  由於目前國家的經濟還比較弱後,可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能夠拿出很多錢來保護修護,日常的維修和保護費用,主要是靠門票的收入來支撐,現在老百姓都沒有錢,也沒有旅遊的習慣,因此門票收入也很有限,而且不多的收入,也就隻夠一些核心景點的日常維修和保護費用。


  所以,趙衛東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錢,那些非核心的,大量故宮建築,隻能繼續破敗下去了。


  這可是我們的祖宗留給我們的,非常寶貴曆史文化財富。


  如果不能保護好,將是曆史的罪人。


  趙衛東非常清楚,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是無價之寶。


  故宮不僅僅是一座宮殿建築,而且還是一種文化,是中國古建築的最高成就。


  整個故宮建築,前朝後廷,界限分明,不可隨便逾越,體現了中國古代傳統的等級分明,內外有別的倫理觀念。


  中國的建築匠師們,將如此大規模的建築規劃得井井有條。


  利用重重得牆門和庭院把故宮,有序地組合成壯麗的建築群。


  明清故宮的規劃和建築,不僅繼承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而且有所發展創新,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成就的集大成者。


  其室內外建築空間的組合、建築體量大小的搭配、材料的運用、小品的陳設、裝飾的製作、色彩的選擇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產生了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


  趙衛東也從中看到,故宮的規劃與建築布局,運用了五行學說的觀念。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


  男性為陽,女性為陰;方位的前為陽,後為陰;數字中的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等等。


  在故宮,屬於陽性的帝王執政的朝廷放在前麵,將皇帝、皇後生活的寢宮放在後方,這不僅適應使用功能方麵的需要,也符合陰陽之說。


  任何一座建築,都是根據它們的使用功能,和需要而安排布局。


  並按照建造者當時的經濟基礎與建築材料,以及科技水平而興造的。


  整座紫禁城宮殿的平麵布局、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內外裝修、陳設以及磚木石雕、彩畫裱糊等等莫不以滿足全國統治核心、皇權至高無上和帝王之居的生活、享用而規劃設計。


  這裏貫穿了一個統治思想核心內容的“禮”——君臣父子、老幼尊卑封建社會的秩序。


  這種封建社會中等級觀念的思想隨處可以看到。


  在故宮中管理國家軍機大事和行政大事的軍機處與九卿房,都是最高官員辦最重要事情的辦事之處,然而它們的建築位置和建築體量的規格卻是那樣的矮小,與太和殿、乾清宮等比較起來真是天淵之別。


  這正是以建築來體現帝王之尊,皇權至高無上的手法。


  其他像各種建築的體量大小,屋頂形式,琉璃瓦飾、彩畫製度、室內外裝修陳設等等也都體現出在紫禁城內等級森嚴的製度。


  就連帝王家族本身的後妃、王子們也不能逾越的。


  故宮的建築,它已經不是一般的建築,是代表著封建社會的嚴格等級製度,代表著封建帝王的無上權威,已經把封建社會的政治關係融合其中,體現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禮製,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在紫禁城建築中也得到充分的運用,故宮建築可以說是深刻的融入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所以說,沒有強大的國力,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


  不要說保衛國家,就連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產,都不能很好的保護。


  可以說,故宮不僅是舉世聞名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有著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


  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工藝技術。


  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發展最為成熟、成就最高、規模最大的一類建築。


  故宮則是曆代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國古代宮城發展史上現存的唯一實例和最高典範。


  保護好故宮這個曆史文化遺產工作,確實是刻不容緩。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