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8章 信貸政策
金融體係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實現其各項功能的,金融體係必須適應其賴以存在的經濟環境,同時經濟環境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金融體係也必須同步變化,即應該具備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金融體係的適應能力。
即一國的金融發展,應該放在強調金融體係基本功能,正常發揮的製度建設和協調發展上。
而不是脫離金融體係的基本功能,去看重市場外部結構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充上,否則,忽視金融功能談金融發展就有可能造成金融資源的嚴重浪費和扭曲。
另外,金融體係的活動存在外部性。
偏重某一金融功能的發揮,有時可能會放大它的負麵效應。
比如為了提高金融體係的價格發現功能,市場的整合與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做法會增加市場風險,如果金融體係的風險防範和分散功能還不到位,那麽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就會導致宏觀經濟的不穩定。
最終會反過來遏製金融體係的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發揮。
一個能保證金融發展和實體經濟之間,良性的互動關係的金融體係。
絕對不是單純地在規模和數量上追求最好的投、融資製度和金融工具的集合,而應該是能夠平衡好各種利益衝突、效果衝突,在此基礎上能夠有效地發揮金融體係六大基本功能,從而推動實體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這樣一種最優化的動態體係。
金融體係必須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實現其各項功能。
除了初期必需的投入以外,它不能依賴於政府或任何個人的連續不斷的資金投入,這樣的金融體係才能夠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
即金融體係必須具有經營能力。
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是指金融機構利用經濟資源實現經營目標的程度。由於經濟主體的多元性,導致了經營目標的多元化,經營績效是多元化目標的綜合反映,是經營能力大小的反應。
金融機構通過向社會提供負債工具、信貸資產的使用權、股票、債券等金融服務或者工具來達到經營目的。
金融機構必須依靠自身的能力來履行其各項職能。
而不能依靠不斷地外部資源投入。
因而經營能力是金融機構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是它能夠不斷發展的基礎。
為了發揮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的功能和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金融體係必須能夠對金融資產進行定價,能夠將非流動性資產變成流動性資產,並且能夠將資產進行最優的配置,因此金融體係必須具有配置能力、流動能力、定價能力。
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指:
市場以最低交易成本為資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資源的能力。
換句話說,是將有限的金融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業和行業的能力。
金融中介的資金配置作用主要來自金融中介的信息優勢。在政府主導型的融資製度下,銀行與企業從理論上說應關係密切,特別是日本、韓國等國主銀行製度的建立,對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流通是非常有利的,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信息優勢選擇好的項目並對項目的旅行進行有效監督,實現較高的資金配置效率。
提高資金配置效率,除了可以利用金融中介的信息優勢外,還可以通過合同安排降低資金配置所需要的信息量來實現。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影響資金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
當提高企業自有資金比例或增加抵押、擔保後。
可以減少甚至消除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從而減少甚至取消銀行提供貸款時對信息的需求。
即信息與自有資金、抵押、擔保之間存在著互補關係。
金融體係通過銀行、證券、保險等多種渠道將資金從儲蓄領域高效地引至投資領域,並發揮金融係統的監督功能,促使資金在實體經濟領域的良性循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將金融體係作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傳導政策意圖的途徑。
金融體係必須具有傳導能力,才能實現這種用途。
金融體係是政府影響實體經濟部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渠道。它之所以天然地能夠承擔起這一傳導政策意圖的職能,是因為它同時與經濟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並且具有操作方便、容易測量、能夠控製的特點。政策措施通過金融體係的傳導一般需要經過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貨幣政策對金融體係影響的傳導鏈,第二層是金融體係對實體經濟部門影響的傳導鏈,第三層是實體經濟的各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鏈。
金融體係傳導政策意圖的能力可以通過傳導的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來加以衡量。
政府的政策措施隻有被及時傳導才會產生良好效果。
否則這種政策措施在變化後的環境中發揮作用可能會適得其反。
完整性是指政府的所有政策意圖都要能夠被傳導至經濟活動中,而不能遺漏其中的一些內容,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政策效果。
準確性是指依照政策製定者所設計的方式來加以傳導。
從而使得這些政策能夠按照政策製定者預期的方式發揮作用。
流動性是指,由於金融體係的作用,資源可以更充分地流動。
資源的充分流動對經濟運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使得處於閑置狀態的資源能被投入運用,使得運用效率低的資源流向更有效率的用途。
金融體係的流動能力具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是它將固定的、不流動的資產變現為流動資產的能力,二是流動性資產在不同投資者之間流轉的能力。
如何衡量金融體係的流動性呢?
一是當全部有效資金供應都流向了需求方,全部有效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不存在閑置資金,也不存在未滿足的有效資金需求時,貨幣資金的供求就達到了最佳的均衡狀態。二是配置在各種用途上的資源的邊際價值達到均等,使資源配置處於最佳狀態。
市場經濟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
金融市場上的交易也不例外。
金融交易中的定價不僅要考慮金融產品的內在價值,同時要考慮其風險價值。在金融市場上,金融產品的價格可以通過較公開的競價方式形成,通過這種競價過程,金融市場能夠在迅速平衡金融產品的供給和需求的同時,為金融產品形成統一的市場價格。
基於此,金融市場才能夠有效地指導增量金融資源的積累與存量資源的調整。
因此,金融體係對金融資產準確定價是配置資源和消化風險的前提。
金融體係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存在並發揮作用的,沒有也不可能存在能夠脫離經濟環境而獨立存在的金融體係。
由於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國際經濟聯係的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和知識在經濟發展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市場交易的方式日益增多,現代經濟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
與此相應,現代經濟中所蘊藏的風險也越來越複雜。
因此在經濟中發揮樞紐作用的金融體係必須具有隨經濟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能力,隻有如此它才能夠正常行使其所承擔的各項職能,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金融體係提出的各項要求。金融體係的創新與經濟環境的變遷是互動的。
一個僵化的金融體係隻會使得經濟運行受到阻礙。
從而製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金融體係傳導信息的功能特別重要,正是由於金融體係發揮了這一功能,市場才真正被連接到一起。
與單個投資者對代理人所管理的企業的獨立監督相比,投資者聯合起來組成聯盟,由聯盟派出代表進行監督成本更低。這個聯盟可以是金融中介,也可以是金融市場。
金融中介在監督企業方麵存在比較優勢。
而金融市場在信息獲取和匯總方麵存在比較優勢。
如何充分利用金融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發展經濟,也是趙衛東與笪鈴君經常在一起探討的話題,現在已經掌控了四國,這隻是走出的第一步,如何建設好四個國家才是關鍵。
沒有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富裕和幸福就無從談起。
自己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和財力就沒有任何的價值。
為了確保金融的穩定,最大限度發揮金融對經濟和民生的巨大作用,趙衛東認為在經濟落後的國家中,由國家統一銀行機構統一管理和經營貨幣業務,對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用巨大。
事實上每個國家的國家銀行都是最賺錢的銀行,例如美元,目前的一美價值不少於未來的100美元價值,就是說美國政府從全國的所有人手中拿走了99美元。
貨幣的貶值過程就是國家的收獲過程。
所以說,不管企業如何賺錢,永遠賺不過國家。
那如何利用銀行的錢來創造財富、發展民生。
其實也是利用每個人手中的錢來創造財富、發展民生。
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趙衛東認為可以利用掌握國家銀行職能的有利條件,實行無息貸款的製度,最大限度限度降低創業成本,用未來的錢來幹眼前的事業,銀行所有的開支和利益,可以通過多發貨幣適當貶值來解決。
企業投資經營成本越低,企業的利潤就越高,企業發展就越快。
而且貨幣的適當貶值還有利於出口。
很多的人創業就是因為沒有資金而無法實現。
而且貸款創業的最大風險是資金成本負擔。
如果貸款都沒有收利息,所有的固定資產,因為貸幣的貶值而價格增加,企業沒有風險,銀行收回固定資產後,銀行也沒有風險,這將極大促進投資創業的暴發性增長。
有了大批的投資企業,就能大量安排就業。
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解決就業問題,就是解決了民眾的生活間題,就能擺脫貧困的現狀。
有了大批的投資企業,就能創造大量的稅源,而且少了銀行的資金利息成本,使企業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利潤大幅增長,企業的競爭力就更強,在市場競爭中就占據了更有利的地位,企業就更能發展狀大,國家的財稅收入就更多,國家的經濟實力就更強,國家就更加強大。
而且,對於經濟落後的國家來說,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最關鍵就是居住條件特別別差。
如果國家建好居住條件比較好的住宅。
以無息貸款的形式提供給居民,至於貸款你什麽時候有能力還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