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焚天帝魂> 第331章 施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施恩

  接下來的情況就不必匯報了,當日陸神將戰敗回國後,就已一五一十的寫在戰報上,以陸神將的人品,是不屑弄虛作假的,這也是牧王在看了那封戰報後為何大發雷霆的原因。


  牧王心裏對陸神將的耿直不知該說什麽好了,要是陸神將當初為自己辯解一下,不,這不是辯解,而是將前因後果,為何戰敗,為何逃跑,為何會敗得如此慘烈一一細說,那麽以牧王對他的信任,便不會白白浪費數名宮廷精銳,而另一方麵,牧王也很欣賞陸神將剛正的性子,不為失敗找借口,隻為勝仗求方法的品性。


  總之,這個大大的悶虧,牧國隻能默默吃了。


  而當時的牧王並不知道,此時從長遠來看,給帝國帶來的利處,遠遠不是當時那點犧牲的帝國麵子和士兵能夠換來的。


  首先便是帝國對黃沙鎮的重視,達到了極高的程度,為此還引來需多帝國大臣的不滿,紛紛認為牧王許久未嚐過戰敗滋味,因此而昏了頭,對此牧王並沒有解釋,他如何能解釋?

  笑話,陸神將麵對強敵還能保持鎮定,第一時間清楚對方的實力絕非己方所能比擬的,下令撤退,不顧一切撤退,哪怕被人大罵孬種,給帝國抹黑,他也必須這麽做!因為這些兵是帝國的兵,士兵應該死在戰場上,而不是和這些修界的罪民搏殺,在明知無法戰勝對方的情況,貿然進攻絕非明將所為,但若說陸神將膽怯麽,那倒並不是這麽回事,如果說牧王給陸神將的命令是攻下黃沙鎮,那麽陸神將便不會下令撤退,更不會主動下令全軍撤逃,反而會鼓舞軍心衝鋒前進,哪怕戰死,哪怕拚盡最後一人,哪怕明知無法完成命令,也絕不退後!

  要知道他們當時的命令是攻打塞爾城,敵人是徐國人,絕不是罪民!

  所以路神將的逃跑行為雖然給帝國抹了黑,更替陸家蒙恥,但如果重來一次,陸神將還是會這麽做。


  身為一代名將,必然愛惜自己的士兵!切不可為了一己之私,而枉送士兵的性命,尤其是對方根本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敵人。


  甚至後來陸神將想通了,那次戰爭,根本就不怪對方,因為他早該想到,對方既然是化羽高手,一箭之威隻殺掉一個普通士兵,這的確隻能算一種警告了,若對方有心殺掉他們,那一支冷箭恐怕就不是朝著士兵而去,而是朝著他而去了,他自問,無法接下那一箭,最終的結局,隻能是重傷或死亡!然後對方再殲滅自己十五萬雄兵,他相信並非難事。


  所以對方那句話不是挑釁,更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真正的手下留情。


  一種警告。


  要怪,就怪他當是沒有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才讓三萬人白白送了性命,為此他自責了很長一段時間,要知道那可是他親手帶出來的兵啊,就這麽白白犧牲掉了,不是死在徐國人的馬刀下,而是不明不白死在罪民的屠殺下!


  當然,事後即便在自己一方潰敗逃亡時,對方看似窮追猛打,但陸神將知道,對方算是留了手的,否則以對方個體作戰能力如此強悍的情況下,豈能不狠狠咬掉全軍的尾巴?但對方沒有那麽做,隻不過雷聲大,雨點下,在軍隊後方追逐大罵,並沒有下狠手來追擊!

  鑒此,陸神將相信對方絕非自己印象中的烏合之眾,烏合之眾是沒有這般紀律的,也就是說,黃沙鎮已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規矩,或者說,那些罪民從某種意義上,統一了對帝國的態度。


  陸神將可以退,牧王卻是不能退的!

  帝國就在這裏,黃沙鎮就是帝國的一部分,牧王絕不能允許黃沙鎮變成一個毒瘤,尤其黃沙鎮的獨立是他親自親署的,他不得不深思這樣一支“強軍”,會否被徐國所利用!甚至,這根本就是徐國蠻子的陰謀!


  他必須重視黃沙鎮!


  然而牧王還無法向帝國大臣解釋這一切。


  哼!他能跟這幫恐怕一生都呆在牧王城的文臣說什麽?難道說自己親手製造了一個帝國軍隊的噩夢?那麽他將麵臨滿朝文武的職責,在當時,皇室的統治還不像今天這麽牢固,牧國更是強者芸生,權利並沒有太過集中於王族。


  又或者說明實際情況,請求這幫文臣出出主意?


  別鬧了!這幫文臣除了在治國方麵有一套之外,論起行軍打仗來,連陸神將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上!


  治國麽?嗬嗬,黃沙鎮還是帝國的領土麽?


  當然,文臣的作用不可忽視,甚至曆代都有人認為,在世俗帝國的管理上,文臣比武將更加重要。


  隻不過當時的那位牧王,是個極端的尚武主義者,心裏壓根也沒打算利用懷柔的手段來處理黃沙鎮的事情,再加上黃沙鎮可以說是他親手製造出來的,他將這個責任引咎在自己身上,當然想著用最強硬雷霆的手段去處理好,以免史冊上留下他的汙跡!

  接著,牧國就想辦法和徐國取得了聯係,由於黃沙鎮“不通”,加上又有國使被殺的經曆,兩國現在勢如水火,牧王也是再沒其他辦法,才想到了徐國,當然,牧國並非放低姿態請求徐國的幫助,而是在於試探黃沙鎮是否是徐國的陰謀,同時再次狠狠譴責了徐國殺掉國使一事,另放了一些狠話雲雲,這封信由牧王親自執筆,一字一句不失威嚴,既將戰亂開端原因說清楚,也表現出了強硬,更是對徐國就黃沙鎮一事看法的試探。


  當然,徐國那邊並無太多人才,否則一定會看出牧國表麵強硬,實則是一種服軟,也因為黃沙鎮的消息封閉了,徐國並不知道牧國前些日子吃了一場極大的敗仗。


  要遇到聰明些的,肯定會想到牧國既然像書麵上說的那麽強硬,而自己又將人家使臣給殺了,那對方為什麽不幹脆舉兵北上,狠狠痛擊自己呢?


  老實說,徐國當時哪裏能想到這裏,以徐國人有限的智慧,第一時間想到的牧國又在搞什麽鬼把戲了!

  當然是鬼把戲!


  兩國為了緩和戰爭,先是簽署了黃沙鎮的獨立協議,均書麵承諾幾十年內雙方兵馬不得越過黃沙鎮一步,就當默許了將這個貧瘠之地作為和平交界,就像一根線,誰先越線,誰就是故意搞事情的節奏!

  這種協議在真正的戰爭年代,完全猶如廢紙一張,因為這是兩國單獨簽署的,並沒有受到第三方的監督,要是讓歧國在上麵加上一筆,那麽意義就不同了。


  所以誰都認為這份條約並不太靠譜,之所以簽署,無非就是兩國因為戰爭,都搞得元氣大傷,再打下去,隻怕白白便宜了岐國,人族有三國鼎力的局麵,誰都不敢真正掏空國力去打另外一個帝國,而大陸各處還有對人族虎視眈眈的各大種族。


  於是兩國才貌合神離的簽署了這麽協議,說白了,就是給雙方一個休戰的台階下罷了。


  要是沒有這份協議在,兩國誰都不願意退兵,退兵就等於服軟。


  既然大家都知道戰爭停止隻是暫時的,而且這種協議無期限的,意思是永久有效,但實際上的意義是:隨時都可以撕毀!


  這麽說吧,不論徐國還是牧國,哪怕第一天剛簽署這份協議,第二天若是得到了岐國的絕對支持,或者其他種族的支持,立刻就能翻臉不認人!


  徐國人就算再傻,也清楚條約這種東西根本就靠不住,哼,徐國人信奉的是拳頭,誰的拳頭大,誰的馬刀鋒利,誰就能說了算!

  相比這點,徐國人比任何帝國,乃至任何種族都要清醒。


  然後兩國由於常年戰爭,國力消耗不輕,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休養生息。


  雙方都認為那份協議無用,為了鞏固短暫的和平,徐國提出聯姻,聯姻這種方式麽,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有效的一種和平手段,它或許不是最有效的,但絕對是牢靠的,也就是說,他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卻不容忽視。


  在聯姻一事上,牧國人可謂放低了姿態,一直以來,牧國都將徐國看作草原蠻子,心裏著實看不上這種土著,這幫人除了個體強悍之外,行軍打仗根本就不是徐國的對手,全靠著一股子蠻勁兒,才阻擋了牧國的兵馬!

  並且此次聯姻的對象,還是牧國的一位新晉公主!

  當然,這位公主並非是牧王親生的,而是冊封的某位大臣之女,據說這位大臣在朝中很不得勢,若非此女,早就被牧王踢回鄉下養老去了。


  這些事情麽,徐國人是無法得知的,隻知對方居然下嫁了一位公主,榮耀談不上,至少證明了牧國的誠心,姑且就答應了。


  然而聯姻一事上,一拖再拖,眼看都過去好幾個月了,徐國那方催促了數次,牧國這邊依舊沒什麽反應!

  徐王就想了:“難道你牧國人這是要悔婚?以此來惹怒我徐國?真當老子不敢再跟你幹硬戰嗎!”


  想歸想,徐王畢竟還沒有頭昏,依舊暫時壓製住怒火,耐心等待,隻安慰臣下們,有可能是牧國的繁文縟節導致耽擱了些時間。


  這樣一說大家都能夠接受了,畢竟從古至今,嫁女那一方總是最麻煩的!

  大家認可了對方國使遲遲未回消息的“原因”後,反倒被提點了。


  是啊,牧國嫁女,自己理應給些表示才對,兩國雖然前些日子打的不可開交,可現在畢竟都屬於休戰時期,又是合作,又是聯姻的,自己表麵上總不能太小氣,而且王子娶親,禮金總不能少吧。


  這位徐王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沒下禮金呢。


  他料定是這一環節卡住了,而對方明顯生氣了。


  這點徐王倒沒生牧國的氣,畢竟不管在哪個地方或者時代,人家女兒出嫁,作為男方總要表示表示,況且兩位新人的身份擺在那兒,更不能少了表示了。


  於是徐王就派遣使臣,再次前往牧國,此次派去的使臣,依舊是上次“提親”那一位,隻不過這次,卻帶了許多金銀珠寶之類的,足足相當於三個大型商隊那麽多了。


  浩浩蕩蕩的隊伍南下三個月……然後……一去不返……如同人間蒸發,牧國那邊,依舊也還沒有一點消息!

  三個月!就算聘禮太多路途上有所耽擱,也總該回來了吧?就算沒有回來,總有個信兒吧?


  上次那位國使才不到兩個月就回來了,而這次居然連消息都沒有送回來!

  徐國意識到,事情有變!


  徐王甚至猜測:“嗎的,該不會是牧國又跟老子耍心眼,騙聘禮來著吧!”


  老實說,以當時徐國的國力,還能出下這份聘禮,可以說誠心誠意了,據說牧王因此心疼了好幾天,眉頭才漸漸舒展。


  而在他下了這麽大血本,不惜將重金當作聘禮給敵對帝國送過去後,對方居然他媽沒信兒了?!!!


  可以想象,徐王震怒到何種程度!


  就在他震怒時,對方終於來了消息,居然反咬一口,誣陷自己斬殺了對方的國使,還隱隱傳達了極其強硬的姿態!


  對方這是…………故意激怒老子!!!


  徐王能忍嗎?!


  當然不能忍!

  別說徐王了,就連隨便放在任何一個徐國子民身上,都絕對不能忍受這種欺騙!不,甚至可以說是侮辱!

  ……


  ……


  “然後呢?”阿宇詢問。


  而此時在城牆上,站著另外一個身影,此人正是諸葛狗爺。


  阿宇發呆之際,狗爺獨自一人來到自己身旁,他就知道狗爺應該是有話對自己說了,恰好,此時阿宇的心情,或許諸葛狗爺能夠理解一些。


  兩個人在戰爭中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可以說他們做的雖然少,但每一步都是極關鍵的。


  諸葛狗爺在最關鍵的時期,來到了饒城,光這一步,就足夠勝過千軍萬馬的作用。


  阿宇更不必說了,劍國都是他的,屠凡四娘等人都是他從秘境中解救出來的,休離是他捧上位的,休王更是他九死一生掌控的傀儡,連黎伯城、元破等人,也都是他親自收複的,更別說豪俠們的到來,全都是看在他的麵子上。


  為此,阿宇一路艱辛,隻是卻沒有多少人看見,更沒有被手底下的士兵看見,這些士兵,大多隻知道站在最顯眼發號施令的將軍,在饒城大多數人眼裏,在劍國大多數第一代子民的心中,恐怕黎伯城的地位,都比阿宇高出許多。


  在他們看來,阿宇就是個半路殺出來搶功勞的家夥!


  而這些人大多數是軍人,但凡軍人,最講求上級的一個資曆,一個有威望有資曆的將軍,一聲令下,能讓他們衝向刀山火海,而沒有資曆,像阿宇這種半路跳出來耀武揚威的,誰會服他。


  盡管阿宇現在完全沒有幹涉政務,更沒有對軍隊提出什麽要求,一切都是交由元破來做,這一點他非常相信元破,從最初在黃沙鎮招兵買馬,再到今時的兵強馬壯,時間很短,卻將元破曆練得有了幾分軍中宿將的影子,當然,沒有人教他,這些都是他逼迫自己去學習的,其中也少不了黎伯城和李大貓等人的相助。


  阿宇清楚元破為什麽這麽逼迫自己,並非是對阿宇效忠,隻因阿宇曾給過他一個承諾:替他複仇!


  如果是別的勢力,元破自然不願意做這麽多,可他將來要麵對的,是影子……大陸上最強大的影子宗門!


  元破的付出得到了回報,現在全軍上下,無論降軍,亦或老班底,都對他十分服氣,不管資曆還是實力,元破都能服眾。


  但阿宇麽……他算哪根蔥!


  盡管阿宇還沒怎麽拋頭露麵,但士兵們瞧見心中的主將對這個新冒出來的家夥唯命是從,隱隱很尊敬的時候,大家心裏都頗有些不爽了。


  曾經甚至有幾個降軍軍官背著林奎,一同向元破提議“效忠於他”。


  這種事也屬正常,曆來都是如此。


  以元破的威望,沒準兒哪一天就和阿宇幹起來了,隻要元破有足夠的野心,等到時候打下一片天下來,幹嘛要跟阿宇分享,更不必拱手讓給阿宇。


  所以這時候,這些降軍一來為了免除自己的罪責,二來想快速融入這支軍隊,以求高位,都紛紛向元破投效,言語中隱隱傳達了,隻要元破有那個心,他們願意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當然,這些人的名字最後都被元破傳達給了林奎,最終被林奎私底下處理掉了。


  也正是那一夜之後,林奎才真正看清了這股勢力的原本麵貌!

  這個叫做阿宇的,的確才是黃沙鎮的首腦核心所在!

  以前,林奎還一直以為阿宇是叛軍推出來的傀儡,因為阿宇姓陸的緣故,推他出來做叛軍頭子,牧國就已先會爆發內亂暗潮,這對亂軍來說,無異於天大的好事。


  可現在看來,這個阿宇絕不是傀儡,而是真正的核心,真正的頭子!

  每個實力高強的人物,每個令林奎都懼怕的人物,對阿宇表現出的那種接近友誼,卻又帶有敬畏的姿態,絕非偽裝出來的!


  盡管現在林奎還沒看出阿宇有何過人之處,但已肯定了阿宇的地位!

  當然,林奎不是個多嘴的人,他也沒有試圖做點什麽來盡快取得信任,可以說他嚴格恪守了一個降軍的本分,不多做一件事,亦不會少做一件事,給人的感覺,很濕老實,讓人放心的老實。


  至於其他人,都沒有刻意當麵來鞏固阿宇的地位,在他們看來,阿宇的地位還需要鞏固不?他們可都是親眼見識過阿宇的厲害的,可以說沒有阿宇,就沒有如今的他們,並非說他們現在過的日子很好,而是說他們都和阿宇過過招兒,要是沒有阿宇手下留情,他們早就一命嗚呼了。


  這麽強大的人,需要他們刻意去向大家傳達他很厲害麽?


  切,隻有暴發戶才會炫耀自己有錢,那些真正的貴族,從來不屑如此做,正是這個道理。


  所以就漸漸導致了,阿宇現在的憂鬱。


  老實說,阿宇並不在乎表麵的名義,但他另有心事,尤其是在最近,更加感到迷惘和彷徨,如此心情下,再遭受到士兵們的白眼,就變得更加鬱悶了。


  阿宇以為諸葛狗爺是有什麽話想對自己說,或者安慰自己一番,他知道自己的情緒無法瞞過諸葛狗爺這位精明的生意人,所以哪怕身為朋友,諸葛狗爺應該也是來安慰自己的。


  沒想到,諸葛狗爺一上來,就和自己講起了黃沙鎮的曆史。


  “然後呢?”


  抑鬱下的阿宇,被諸葛狗爺成功代入了頗有曆史色彩的往事上。


  “然後就有了諸葛家的介入。”諸葛狗爺緩緩道,“當時的黃沙鎮,可以說猖獗到極點,徐牧兩國的官方軍隊,無一能從這裏經過,唯獨我諸葛家在世俗還有幾分薄麵,來往商隊並未受到阻攔,但是作為人情世故,諸葛家依舊給了一筆昂貴的通路費。”


  阿宇默默點頭,諸葛家世代經商,能將生意做滿全大陸,為人處事方麵自然不必說,以諸葛家的財力,既然都用昂貴這個詞,想來必然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了。


  黃沙鎮當時才多少人口?


  三千人口,得到諸葛家都說“昂貴”的財富,想必每個人都能吃飽穿暖,甚至還會留有吃喝玩樂的閑錢。


  但問題來了,黃沙鎮這個地方,在當時是沒有現在繁華的。


  也就是說,當時這裏差不多算是一片死鎮吧,酒館客棧窯子賭場都是後來才建造的,那麽有錢沒地方花,錢還有什麽意義呢?


  “嗬嗬,你想到了吧?”諸葛狗爺出奇的笑了笑,帶著一絲得意和傲色。


  ”好手段!”阿宇由衷佩服那位諸葛先代的手段,“諸葛家曆來講究一個金錢開路,可是麵對這幫亡命之徒,情分是管不長久的,而給他們再多金錢,也沒地方花,就很容易搶奪諸葛家的其他物資。”


  “不錯!和一幹罪民講情分,我諸葛家還沒有那麽天真,而且在他們吃不上飯的時候,沒有衣服穿的時候,給他們再多金錢都沒用,他們已無法離開這裏,無法買到糧食和布料,到那時,諸葛家運送的貨物中哪怕隻有百斤糧食,他們都寧願鋌而走險,而不願意接受無用的錢財了。”諸葛狗爺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