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更為猛烈的驚喜
泰山景區辦公室。
郭學文今的心情非常不錯,用不多的錢新修一處景點,一個新的噱頭就此誕生,今後至少會為泰山景區,帶來一定遊客流量的增幅。
快要下班了,郭學文正喜滋滋的想著下班之後的安排,助理蔡旭突然跑了進來,興奮的道:“郭總,好消息,大的好消息啊!”
郭學文見助理滿臉興奮的神色,心神也是一動,連忙問道:“蔡,什麽好消息,快快來。”
蔡旭連喘了幾口氣,然後將手裏拿著的手機,遞到郭學文麵前,道:“郭總請看。”
郭學文接過手機,有些疑惑的往手機屏幕上看去,很快,郭學文“嗖”的一下,直接從座位上彈了起來,整個人看上去非常的激動。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好,好啊!真是太好了。網友們得對,我泰山景區今真是賺大發了。那是一塊寶石,絕對的寶石,對我泰山景區來,那將會是一塊無價的寶石。”郭學文興奮的道。
“郭總,”蔡旭略一猶豫之後,道,“那塊岩石上沒有署名,有沒有可能不是李凡先生所留?”
郭學文搖頭道:“不,絕沒有可能,那一定是李凡所留,這一點不用懷疑。蔡,那塊岩石對我們來,非常重要,決不能遭到破壞。你馬上給保安部打電話,讓他們安排駐紮在山頂的保安人員,立刻對那塊岩石進行現場保護。不,我親自來打。”
完,郭學文親自撥通了保安部的電話,一分鍾之後,掛斷了電話。又對蔡旭道:“走,蔡,我們現在就上山,我要親自去看一看。”
蔡旭一愣,道:“郭總,現在上山嗎?現在這麽晚了,上去之後就下不來了。要不,你明一早上去?”
郭學文搖頭道:“不,現在就上去,我現在是一刻也等不了了。今就在山上歇息一晚。”
見郭學文態度堅決,且滿臉的激動和期待之色,蔡旭也就不再勸建。
事實上,他也很想親眼去看一看那塊岩石,還有岩石上麵的詩句,在山上住一晚,又有什麽大不了的?
……
郭學文帶著助理蔡旭,興奮的往泰山之巔趕去。
而網絡上,關於李凡在泰山之巔的一塊岩石上留詩的熱議,仍然還在繼續,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大家在感歎完那塊岩石將要變成寶石之後,慢慢把目光集中在了詩的內容之上。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
盡管這個世界的人,對於古詩詞普遍有些偏愛,但對於這首詩的前三句,大家還是有些不太能夠理解。
“僅憑最近一句,就可以看出這一首詩絕不平凡,但對於前麵三句,還是需要有大師出來賞析一下,哈哈!”
“這一點大可放心,絕對很快就會有大師出來賞析的。”
“……”
事實正如網友們所料,沒過多長時間,華國著名詩人白易,就在微博上對《望嶽》一詩進行了賞析。
“久不聞李友的詩詞新作,今突聞之,還是一樣的高水準,在驚喜之餘,忍不住的便寫下了這一篇賞析,與各位共鑒之。
首先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岱’是泰山的別稱,又因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
首句開始發問,要問這泰山怎麽樣呢?
這一問,表明詩人乍一望見泰山時,因為過於興奮和仰慕,都不知道應該怎樣形容才好了。
這看似普通的一問,卻把詩人當時的興奮、仰慕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手法極為傳神。
接下來,詩人經過一番揣摩之後,給出了答案。
‘齊魯青未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和魯國兩個國家,以泰山作為邊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即便是走出了齊、魯兩大國的邊境,都還依然能夠望泰山那鬱鬱蔥蔥的山色,泰山的雄偉之姿,瞬間躍然紙上。
接下來是第二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造化’,大自然。‘鍾’,聚集。‘神秀’,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這一句描寫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
一個‘鍾’字把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在泰山聚集。
‘陰陽’,陰指山的北麵,陽指山的南麵。‘昏曉’,黃昏和早晨。
‘陰陽割昏曉’,是由於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黃昏和早晨。
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但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展現出是泰山主觀將其割成這樣的。
是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
一個“割”字,使靜止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一種主宰的力量。
第三句,‘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詩人見到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
‘決眥’二字尤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眼眶都似要決裂開來。
‘歸鳥’是指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但詩人卻還在望,舍不得閉眼。
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景色,才能讓詩人如此著迷?
最後一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
這一句為絕響,一定要登頂泰山,舉目遠眺,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
此句無需做過多解釋,任何人隻需一讀,便能感受到那雄視一切的豪情。
最後,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此詩在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上的精妙奇絕。
此詩名為《望嶽》,那麽,詩人是如何‘望’的呢?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是遠望。
第二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是近望。
第三句,‘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是細望。
第四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是俯望。
由遠到近,再由細到俯,全詩以‘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卻並無一個‘望’字,其布局之精,構思之妙,令人歎為觀止。
古往今來,寫泰山的詩數量不少,而從今之後,當以李友此首《望嶽》為最,別人再難超越。”
白易的這篇賞析洋洋灑灑數百字,可見其內心的喜悅,以及對這首詩的喜歡。
而這篇賞析,也迅速在網絡上流傳,網友們終於完完全全的讀懂了這一首詩。
之後,便是比之前更為猛烈的驚喜和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