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有錢人鄭佳
我寫網絡小說的那些年最新章節
上架才是開始,七月一日結束之後,起始網對鄭佳的新書開始了重點資源傾斜。
首先是推薦方麵,大封推、首頁各大排行榜、網站公告推等等,有位置的安排,沒位置的想辦法也給安排。
除此之外,起始網還在書蟲、書吧等各大網絡小說論壇組織人手給鄭佳的新書掛宣傳廣告等等。
在各方渠道的推薦下,《摸金校尉》的成績直接就上天了。
七月一日!
首訂破萬,單日打賞24人,封盟12位!日銷破千,拿下精品銷售徽章,銷售榜排行第四十八名!
(銷售排行是指一本書的24小時內訂閱、打賞合計銷售,也包含已經完本的老書。)
七月二日!
均訂過四千八!封盟增加到15位,出現白銀盟(單次打賞超過1萬塊)。
首訂,是新書上架後24小時內的首次總訂,均訂是vip章節平均訂閱數。
七月三日!
《摸金校尉》評論區評論留言超過十萬條,共計1018人給本書評分10分!6000餘人評分9分!
……
不過可能沒人知道,這個時候的鄭佳並沒在電腦跟前碼字,也沒有去驕傲的欣賞自己新書的成績,她現在甚至連網絡都沒有。
今天是鄭佳回村的第三天,也是她打算呆在村裏的最後一天,明天早上,她將會和爺爺離開這個生活了二十年的窮山溝,徹底向這裏告別。
回來這三天,她白天往往很早就起來了,第一天去縣城,買回來了一大車的零食,在村裏見孩子就胡亂的給塞上一堆。
第二天她給村裏比較窮的親戚每家送了點錢。
第三天,她把家裏的破土坯房子交由鄰居家照看,然後把家裏那些不值錢,但還能用的破舊家具,分別送給了村裏人。
收拾的差不多了,她走到家門口,緩緩的移動目光,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把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村子看了一遍。
她想記住這裏,一輩子記住。
這個叫土家溝的小山村,似乎連名字都很隨意。
村裏人不多,僅有幾十戶人家,但住的很分散,有些在溝上麵,有些在溝下麵。
不過不管在溝上麵還是溝下麵,想要去縣城,總得步行翻溝。
一米多寬的土路,多少年裏被雨淋透,然後被粗布鞋踩踏的遍布坑窪,再任由太陽曬幹,被風霜磨平,一年一年的來回反複,這路無聲的滄桑,記載著這裏每一代人的酸甜苦辣,當然,也包括鄭佳的……
走在這條路上,鄭佳的心情沒了回來之前的喜悅和不舍,多了一絲感懷和哀歎。
看著土路上被人踩出來的腳印,她又想起了上學那段刻骨銘心的時光。
她從小是被爺爺帶大,村裏的孩子大部分都不上學,隻有條件好的男孩子才有條件上到初中或者高中。
女孩子多半在家裏幫忙做家務,然後熬到十五六,尋一個好人家,訂了婚交了彩禮,家裏人的日子便會寬裕很多。
鄭佳覺得,這種人家裏,養的女孩其實和養豬並沒有什麽區別。
養女孩和養豬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最後能賣個好價錢,唯一的區別是,養豬賺的少,但成本也小,養姑娘賺的多,但成本也高,所以為了更高的榨取中間的可利用價值,以及更低的控製培養成本,山裏的姑娘從小就要學習做飯、納鞋底、割豬草、洗衣服……
但她比較幸運,家裏沒養豬,爺爺也沒把她當豬養,六歲的時候,爺爺就把她送到村裏的教書先生家裏上學了。
村子上學的地方並不是學校,隻是一個原來上過初中的村民,為了賺點錢補貼家用,就給家裏掛了個類似學習班的牌子,收一些村裏孩子,給他們教書識字。
學費自然也很便宜,有錢的給點錢,沒錢的給點包穀麵也行,什麽都沒有的,先欠著也行。
鄭佳就是在這裏,完成了她的學前啟蒙教育,可惜,這教書先生也隻教了她四年就腦溢血掛了,走的很安詳。
所以第五年,爺爺又將她送到了縣裏。
一句話說的很輕鬆,但做起來,那是真難啊……
從她們家去縣裏的學校,每天早上4點起床,背著書包,還得裝上一天的食物和水,然後步行3個小時,翻過土溝,再走上二十多裏地。
所以天氣對她影響很大,晴天的時候好點,遇到雨雪天氣,她就得起的更早,穿上打滿補丁的雨鞋,一腳一挪的往學校走。
這泥土路被雨水滲透之後,每一腳下去都會踩出十公分的腳印,然後她得用很大的力氣將雨鞋拔出來,再踩第二腳。
這都還算好的,一旦遇到大雪封山,她的求學之路就更艱難了。
這些年的上學生涯中,大雪、暴雨天氣她碰到過無數次,但這都不是她難以忘懷的,最讓她難忘的,還是貧窮帶來的自卑感,以及……那家她高興卻又羞愧了好幾年的包子鋪。
那是開在學校隔壁的一家包子店,沒有招牌,但生意很好。
老板是一對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妻,她每次去學校的時候,總會從包子鋪門口路過,聞著菜香、肉香混合的包子特有的香味,看著包子鋪坐著、站著吃包子的同學們,羨慕不已。
從五年級到初一,三年時間裏,她無數次從這家包子鋪門口路過,但始終沒有吃過一次,不為別的,就是單純的窮,窮到根本沒有額外的錢去浪費買個包子。
不過那時候她還小,在這種巨大的誘惑麵前,孩童的自製力總是不夠堅定。
所以,思索了三年之後,最終讓她想到了一個可以吃到包子但又不用給錢的辦法。
想到這,鄭佳莞爾一笑,回頭再看了看貧瘠的山村,以她的能力,無法讓這個村子做出巨大的改變,但一些細微的變化還是可以的。
土家溝村委會,一幫人此刻正在撓頭。
“縣裏三年前就下了文件,讓每個村修建小學,我們土家溝已經被點名批評了三年了,今年無論如何都要把小學蓋起來,可不能讓村裏的娃娃們再當文盲了。”
老村長抽著旱煙袋皺著眉開腔,旁邊的人點頭附和。
“是啊,知識改變命運啊,我們土家溝不能再窮下去了,要想富起來,還是得先把道路和教育抓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