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興> 第572章 北行記4

第572章 北行記4

  又是一次露布飛捷。


  我為什麽要說又呢?

  我買了北方的邸報——北方叫做報紙的,這些邸報似乎很喜歡把一切都說清楚。


  《華夏日報》說的是:


  十天前,北軍占領偽金所控製的最後一座城市,完顏宗幹自殺,北軍全殲偽金最後一直成建製軍隊,偽金徹底滅亡。


  《帝國新聞》的說的更精確一點:

  北軍陣斬韃虜兩千兩百級,目前除了完顏宗望下落不明之外,所謂的女真四太子中三個人都已經授首。


  至此,北方戰爭算是徹底結束了。


  我們贏了……,不,準確的說,是我們漢人贏了。


  但這不是說大周也贏了。


  相反,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江北新的露布飛捷中,大周就會成為變成戰果的那一方。


  ——張宗的北行日記。


  泉城大街上到處是歡呼的人群,以至於連本應該接待張宗的華夏地方官員都不顧形象的上街慶祝去了。


  於是,張宗隻好自己決定自己今天的行止。


  換句話說,他今天隻能無所事事的逛大街。


  帶著一個伴當,擠過到處載歌載舞歡呼雀躍的人群,張宗在泉城集市上逛了一圈,采購不少很有北地特色的貨品。


  如一套玻璃器皿、兩瓶裝在玻璃瓶中的烈酒、兩瓶據說是北地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幾塊肥皂、一個有玻璃罩的煤油燈、一大包火柴、一匹棉布、一匹柞絲布、一匹毛布以及幾件成品衣裳和一斤嶗山茶。


  東西很多,基本是看見什麽新鮮的都要買一點,以至於最後張宗不得不命伴當回去交車,把東西先拉回去一些。


  這些東西的價格對張宗這樣豪紳出身的儒士來說不算什麽,其實他在江南照樣能買得到江北產的商品。


  不過他本人倒是更喜歡自己采購,順便對比分析一下同一種商品在江北和江南的價格。


  嗯,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玻璃器皿在江南仍舊是奢侈品,但在江北似乎已經逐漸向日用品轉變,張宗自己就親眼看到街邊很多大商鋪或富裕人家在窗戶上裝著玻璃。


  他大概問了一下,這個風氣似乎是從美泉宮傳出來的,北邊的皇上又向來不太在意越製的問題,因此北方的建築風格似乎變得更加喜歡起高樓,裝大塊玻璃等略顯奢華但粗獷的風格,與江南精致的園林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江北的玻璃器皿在價格上也能支持這種大量消耗玻璃的風格,張宗自己計算了一下,同樣的玻璃器皿,泉城的價格大約是臨安的二十分之一。


  玻璃之外,烈酒和葡萄酒都很有北地風格,烈酒烈的嚇人,喝一口跟吞燒紅了的炭一樣。


  葡萄酒則偏甜,據說很受北方貴族女性的歡迎。


  價格方麵,烈酒跟臨安正店自釀的女兒紅價格差不了多少,葡萄酒價格比胡商運來的價格則要低不少。


  肥皂、煤油燈、火柴在北方都是典型的日用品,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但在南方則比較少見。


  特別是有果香味的香皂,據說是用鯤魚油製作的,不論南北都很受大戶人家的喜愛。


  漢人都是喜潔的,有肥皂和香皂,清潔自己就變成一件不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問題。


  還有很多傳統儒士,在讀書的時候習慣性的要淨手,以前用皂角或草木灰,很難真正洗幹淨,現在有了肥皂,這件事情就簡單多了。

  對了,北方還有一種名叫洗發露的特殊清潔工具,專門用來洗頭發,這對習慣蓄發束冠的漢人來說,甚至可以算得上天降甘霖。


  用洗發露洗頭發,再用香皂潔淨身體和衣物,難怪張宗在大街上見到的青年男女總是顯得那麽幹淨、整潔、有朝氣,甚至還散發一種淡淡的甜味。


  價格方麵,北方的肥皂、香皂、洗發露等價格大概是南方的一半,考慮到距離因素,這個價格不算低,張宗估計也就鋪開到中產人家。


  但是煤油燈和火柴,則是家家必備。


  無需多說,人對光明的渴望總是無窮無盡的,安全而且比蠟燭更加明亮的煤油燈自然銷量驚人。


  還有方便引火的火柴,張宗一直很好奇為什麽這樣一根小木棍在“砂紙”上輕輕一擦就能得到火種。


  他在江南的時候就認為這小木棍頭上那層似土非土的小塊肯定不簡單,現在來到江北,自然很想得到答案。


  然而,沒人告訴他,因為火柴廠是國營工廠,現在並未對私人開放,張宗沒法進去參觀一番,也沒法以投資者的身份一窺究竟。


  張宗覺得這肯定涉及到什麽機密。


  由此他又想到了火槍,他覺得,火繩槍也好、燧發槍也罷(他還沒見過火帽槍),說到底,實際上都是用火點燃火藥,射出鉛子殺敵。


  隻不過火繩槍是用點燃的火繩直接引燃火藥,而燧發槍是用火石撞擊出火花點燃火藥。


  那麽,更容易引火的火柴,是不是也能用在火槍上呢?

  張宗一時半會想不出怎樣把火柴或類似的東西固定在火槍上,不過他越想越覺得事實很可能就是如此。


  棉布毛布都是北方特色,張宗參觀過紡織廠,自然知道如今北方戶部在鼓勵種植棉花,毛布的原材料主要來自蒙兀草原,北方自己也有不少羊,能夠供應一部分紡織廠。


  柞絲的話,齊省以前就有養柞蠶的傳統,不過大周南遷之後,北方的柞蠶養殖業徹底滅絕,現在北方的柞蠶都是齊國時代徐家專門從外地引種而來,目前在江北依舊算是價格昂貴的產品之一——張宗自己的對比是,棉毛布匹,江北價格大約是江南的五分之一,絲綢等物,即使是柞蠶絲也比江南質量更好的桑蠶絲貴不少。


  嶗山茶也是如此,北方原有的茶葉種植早就在戰亂中徹底毀滅了,現在的茶都是徐家專門從外地引種的。


  江北人也有喝茶的風氣,口外的各路韃子更是完全離不開茶,因此北方一直在擴大山區的茶葉種植規模。


  盡管如此,江北還是要每年從江南大規模購入一些茶葉,張宗聽說,好茶一般供應國內,質量較差的茶則製成茶磚出口到口外的韃子那裏去。


  張宗對成衣的興致不高,他認為這種數萬件甚至數十萬件以上完全一個樣的產品似乎隻適合供給軍隊,讓民眾人人都穿類似的衣裳可未免太無趣了。


  他購買這幾件成衣隻是順手為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不過,雖然每樣東西對張宗來說都不貴,但他買的也太多了,從島城登陸時用周錢置換的北幣很快花光,於是他隻好再去找當地的銀行,兌換一些新的北幣。


  www.biqiuge8./book/47434/504298171.

  biqiuge8.。biqiuge8.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