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興> 第323章 虧空

第323章 虧空

  章明義看著徐世楊。


  過了片刻,他說道:


  “我來,不是為了給你找麻煩。”


  徐世楊點點頭:


  “既然如此,那就請吧,我們要盡快進入工作狀態,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章明義帶來了一百二十二艘船,船上運載著朝廷給徐世楊的新一批物資援助——以軍餉的名義。


  統計起來,一共是糧59000石、錢97000貫。


  章明義說,這是按照齊省兵馬18000人計算,每人每年給予糧3石6鬥,餉6貫。


  根據這個標準,徐世楊得到的數跟章明義運來的物資還有一些差額,這就很好解釋了——漂沒唄。


  這還是得虧章明義作為主戰派核心成員麵子大,他親自押運,負責裝船的官員實際上隻漂沒了一成。


  要知道,作為朝廷核心武力的禁軍,通常隻能領到7到8成餉,作為地方治安力量或輔兵的廂軍,能領一半的足額軍餉就算當官的格外開恩了。


  “世楊你也不要生氣,朝廷今年的情況不太好。”


  章明義甚至還想勸勸徐世楊:


  “通常年景,朝廷歲入8000萬貫石匹兩,歲出7500萬以上。每年都能結餘300到500萬。”


  “秦會之和他的黨羽胡鬧了大半年,又是歲幣又是和親,朝廷今年的歲餘和之前幾年攢下的錢糧全沒了。”


  “之後又鬧民變,方臘到現在都沒平息,為了對付他,朝廷已經花了3000多萬,這些全是虧空,估計要平息戰亂還得再花上千萬。”


  “今後十年,戶部的日子恐怕都不好過。”


  聽到這話,徐世楊笑了笑,不帶任何芥蒂的說道:

  “我並不在意這種事,畢竟之前朝廷沒發過一文錢的餉,我們也這麽撐過來了,何況齊省與江南各軍不同,我們這裏自己軍屯,逐漸能自己補足餉糧了。”


  “你能體恤朝廷的難處就好。”章明義接著說道:“不過,餉糧我已經給你了,你也不能讓我難做。”


  “章兄想要什麽?”


  “軍功。”章明義直截了當的給出答案。


  他作為主戰派少見的進士,自請離開江南溫柔鄉跑到齊省這苦寒之地來,目的就是這個。


  現在江南群情洶洶,不論是民間還是士林,輿論風氣上已經完全一邊倒的要求與韃子絕交,不再履行之前簽署的任何和議,不再提供歲幣。


  雖然還沒人提出北伐,但要整軍備戰已經成為新朝廷的主流思想。


  這種時候,朝堂上誰有更大軍功,自然就會獲得更大前途。


  章明義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他甚至認為,如果能從齊省分得大量軍功,他和文仲誰才是文相公之後主戰派第二人,還有的討論呢。


  “如果章兄就是想要這個,那倒好辦了。”


  徐世楊笑著說道:

  “齊省什麽都缺,就是不缺敵人。這樣吧,明年開春之後,我帶章兄去找找韃子的麻煩,先砍上幾千個首級回來。”


  “當真?”章明義追問。


  如果是真的,那可太好了。


  明年太子正式登基改元,如果登基不久他就能送回一個大捷做禮物,那他章明義就是簡在帝心了。

  還有士林清議。


  “當然,我不撒謊。”


  徐世楊笑著說道:

  “咱們先去泉城拜見都督大人。之後我帶章兄去看看我的部隊,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帶著他們去爭取更大勝利了。”


  ……


  江南。


  之前陷入混亂的局勢正在趨向穩定。


  方臘率領3萬反軍核心南逃後,他留在金陵附近的幾十萬反軍被周軍迅速消滅。


  童貫知道他在新朝廷眼中沒有太好的形象,因此非常賣力的主動率領周軍主力南下閩省,追擊方臘。


  把更受新朝堂信賴的徐世鬆所部留在臨安、金陵一線。


  徐世鬆的部隊膨脹的十分厲害,抵達江南的時候,他手下隻有兩千從江北返回的禁軍。


  現在,取代高俅,成為大周軍方童貫之下第二人的徐世鬆已經手將近30萬大軍!

  雖然這裏麵有十萬是文介甫、徐世柳等人招募起來的民軍,十多萬方臘反軍俘虜整編過來的輔兵,還有高俅留下的幾萬禁軍。


  除了徐世柳的順義軍和徐世鬆自己那兩千人之外,其他都可以算作烏合之眾,不過至少兵力數量在那裏,任誰都不敢小覷他徐世鬆。


  何況,太子已經下達旨意,給徐世鬆與仁福公主賜婚。


  他成了大周曆史上少見的能帶兵的駙馬,政治地位和手中力量都在飛速膨脹。


  當然,權利膨脹背後,還伴隨著責任。


  文相公那邊不是簡單的把兵力交給他指揮,民軍方麵,包括順義軍在內,實際統帥是主戰派文官翁書平。


  負責改造被俘反軍的也另有其人,高俅的部隊同樣有主戰派文官在接手,就連徐世鬆自己,身邊都安排了文官監軍。


  徐世鬆能直接控製的部下,其實還是隻有幾千人而已,但他作為全軍統帥,必須要為部下的前途和穩定著想。


  比如說,軍餉問題。


  今年朝廷亂的太厲害了,國庫耗盡,以至於前高俅所屬的禁軍部隊都已經欠餉超過三個月。


  民軍和前反軍更是一文錢的軍餉都沒領過,就連徐世鬆核心的兩千禁軍,自從編入和親船隊離開江南之後到現在,也已經欠餉一年了。


  徐世鬆計算,不考慮童貫那邊的情況,僅僅自己的手下,朝廷欠餉就已經高達100萬貫石以上。


  軍中對此頗有些怨言,但翁書平這類喜歡平時袖手談心性的文人又不是實幹家,除了強壓著士兵忍耐下去之外,根本想不出任何辦法。


  徐世鬆對此也是頭疼得很。


  因此,局麵略微穩定一點後,他立刻帶著幾個親衛,快馬加鞭趕回臨安,找文相公、文仲等新朝堂大佬商議這個問題。


  此時,太子隻是監國,尚未登基,但朝堂已經被主戰派完全控製。


  文介甫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在朝廷獨相,他的長子文仲掌管戶部(同宰執的三司使空缺),童貫依舊是樞密使但不在臨安。


  也許是為了製約文介甫,朝堂上安插了一個包拯為參知政事兼理刑部。


  文介甫、文仲、包拯。


  徐世鬆想要解決問題,除了太子之外,暫時隻需要得到這三位的支持就夠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