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興> 第248章 登州

第248章 登州

  被一個封建文人教育了……。


  徐世楊覺得十分不爽。


  在部下麵前應該有主公的威嚴?

  還是說,直接把自己當成皇帝?

  畢竟,下麵那些軍官貌似已經把自己當成主公或者皇帝了,沒看他們對涉及青州徐姓內部的利益時一個個唯恐避之不及嗎?


  自古以來,牽扯進皇帝家事的大臣大多沒有什麽好下場。


  所以他們連意見都不肯提?

  ‘挖封建毒瘤挖的不夠深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青州大部分地區本質上依舊是典型的華夏式封建社會,就連近代化進程最快的新軍,其實也沒好到哪裏去。


  這真是個讓人十分沮喪的事實。


  更讓人不爽的是,到目前為止,沒這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夥們,徐世楊什麽都做不到。


  改革,還是流於表麵了。


  “要認真去做的事真多啊。”


  徐世楊苦笑著自言自語道:

  “表麵上讓同胞們站起來很容易,內心也讓人站起來就顯得太困難了,不知道我窮盡這一生能不能做到目標的十分之一。”


  ……


  聯姻的事,還是由徐睦河做主了。


  實際上,除了聯姻,徐睦河還會跟文相公要更多的承諾,包括確認他為節度使的文書——一旦主戰派上台,立刻生效。


  徐世楊對這些事不再提任何意見,全都任由老爹自己去跟文相公討價還價。


  表麵上來看,徐世楊似乎有些氣餒,似乎打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軍事上。


  當然,徐世楊內心是如何想的,他不說,別人也看不出來。


  隻是他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確確實實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軍隊建設和備戰上了而已。


  ……


  建興十三年十一月中旬,青州軍發動對登州府的進攻。


  此次青州軍兵分三路,一路從萊州府出發進攻招遠,準備經招遠、黃縣進攻登州府。


  另一路主攻棲霞、福山一線,然後略微北上合力攻打登州府。


  第三路經萊陽攻打文登。


  行動開始,幾路部隊進軍都還算順利,隻有第一路部隊在招遠遭到當地一個鬆散的塢堡主聯盟較為堅決的抵抗。


  青州軍集中炮兵轟擊三輪,隨後禁軍發動衝鋒,當抵抗者意識到對麵的軍隊是正牌的大周官軍之後,戰鬥很快結束了。


  時候審問被俘的塢堡主得知,登州的抵抗較為強烈,最大的原因是招遠這邊有金礦,而更東麵的登州府有麵對遼東的港口,這邊能夠通過采金業和對遼東的貿易維持最起碼的經濟水平。


  因而登州豪強並不像萊州塢堡主那樣急於抱上青州的大腿過上稍微平靜一點的生活。


  當然,在絕對武力麵前,這種抵抗決心並無多大意義。


  青州軍在十一月低攻占招遠,十二月初五占領黃縣,初八抵達登州城下。


  登州方麵與招遠逃亡到登州的部分塢堡主合流,組成一隻兵力超過八千的軍隊,準備死守。


  守軍人數倒是不少,然而全是烏合之眾。

  雖說礦工應該是十分優秀的兵員,但塢堡主們對底層人民的壓榨十分沉重,高層與底層之間的鴻溝大的驚人,民兵並無為塢堡主拚死的決心。


  而且,登州有海上貿易,又有金礦,但塢堡主居然不願意給自己的兵精良的裝備——大概是因為怕堡民造反?結果登州的民兵裝備跟流民乞丐也沒有多少差別。


  更要命的是他們麵對的是對底層比較優待,名聲上一直很好的青州軍,以及擁有大義名分的正牌大周官軍。


  大周現在畢竟還是民眾心中的官府,再怎麽說,名聲也是有的,在老百姓眼裏,對抗大周官軍就是造反——雖然現在造反似乎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可怕。


  雙方還沒開戰,登州的守軍就開始大規模逃跑,很多人上山當了土匪,更多人幹脆直接投入青州軍麾下。


  這些降兵把登州塢堡主的部署和狀態全部透露給青州軍。


  目前,登州雖然兵力很多,但人心惶惶,很有些並無戰心的感覺。


  青州軍抵達登州府城下後,等待幾天,第二路部隊於十二月十一抵達登州城下,第二天青州軍擊潰了一支從南麵趕來增援的當地豪強軍隊,俘獲500多人。


  青州軍又等待一天,並派出俘虜對登州府城頭喊話,表示青州優待俘虜,主動投降者可以得到青州平民一樣平等的對待。


  十二月十三,青州軍發動進攻。


  戰術上照樣是以盾車掩護炮兵擊中轟擊,主攻目標是登州南門,其他幾個城門則輕輕放過。


  缺乏統一指揮的守軍果然上當,大部分抵抗最堅決的豪強都率軍雲集在南門,拚命在炮擊下加固城牆。


  登州與萊州、兗州、青州不同,這座城市在之前十幾年的戰亂中損毀較輕,作為府城,城牆相對非常堅固,遠不是青州軍所能集結的那幾門小炮能夠對付。


  現在青州軍的做法不過是用大炮的氣勢壓製對方的軍心而已。


  第二天,以“等瀛洲”號為核心的青州艦隊5艘福船抵達戰場,完成對登州港口的封鎖。


  十四日夜間,登州內部發生民兵反叛,叛變的民兵打開兵力較為薄弱的登州東門,兩刻鍾後,青州軍以陷陣兵為首,大量選鋒兵一擁而入,順利攻入登州城內。


  隨後禁軍攻陷登州西門,並從這裏進入城內。


  天亮之前,隻有不足兩百人的青州水軍接受登州水城的投降。


  至此,守軍兵敗如山倒,大批民兵向青州軍投降,隻有幾十個塢堡主和他們的子侄、親信共300多人依舊在南門城樓上拚死堅持。


  青州軍負責登州方向作戰的總指揮官解珍可不像徐世楊那樣喜歡對漢人同胞手下留情,他認為自己對抵抗者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


  於是,青州軍在盾車的掩護下,在南門城樓下挖掘地道,並塞入大量火藥。


  十五日清晨,在所有投降者的注視下,青州軍對登州南門城樓進行爆破,一聲巨響過後,登州所有抵抗的豪強化為齏粉。


  十二月十七,文登縣城無血開城,第三路青州軍進入文登。


  至此,登州被納入青州控製之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