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好彩頭
“吳總管,烤羊腿照常做,多撒些料。”柴昭說道。
“是,公子您放心,別的不敢保證,這個,一定給您做好了,絕對是鮮嫩可口,外酥裏嫩。”吳總管拍著胸脯說道。
今天他可是跟著柴昭學了好幾道菜呢,以後府上的飯食,可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單調了。
現在是冬天,這些油炸的丸子什麽的能放的住,直接炸一大盆出來,到時候再下鍋熱一下,就能上桌了。
至於其它的菜,無非就是一個炒字。
做了這幾個菜之後,吳總管也總結出了最重要的門道。
至於這鍋灶,等到年後,就讓鐵匠重新給他專門打造一口鍋去。
柴昭的中午飯都是在廚房裏解決的,反正飯菜做好了之後,也是他先品嚐,嚐著嚐著,自己就飽了。
下午閑著沒事兒,柴昭自己捉摸著,對自家的廚房裏的東西也都大差不差的了解的差不多了,要不就寫一本菜譜吧,交給廚房的吳總管,以後想吃什麽,就讓吳總管給自己做就是了。
至少先多多少少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別弄得非要等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大肆的吃喝。
柴家不差這點兒飯錢,柴昭自己也不差這點兒飯錢。
柴家的家庭構造沒有別的大戶人家那麽複雜,又是長房,又是二房三房的,每個月還要按照身份地位發份例,吃喝都算在份例裏頭,柴家就簡簡單單的,主人家,一家四口,哪兒會在日常生活上管得這般嚴實。
說做就做,柴昭回了自己的房間,讓翠玲在旁邊兒幫著自己研墨,莊壽在一旁裁剪紙張,三個人就在暖和的屋子裏忙活開了。
也好在紙作坊送來不少新紙,不然的話,柴昭就算是想寫,也沒地兒寫去。
讓他在布帛上寫?還是在竹簡上寫?
一個下午,外麵熱熱鬧鬧的,柴昭屋子裏就忙活自己的,各有各的忙。
到了傍晚的時候,府上要到門口燒“爆竹”了,柴昭這才停下了手上的筆。
來到府邸門口,柴昭發現大哥柴紹也在。
看著管家將一些幹竹子放在了火堆裏,燒了一會兒之後,竹子就發出了爆響聲,不僅僅是柴家再燒,別的家也在燒,聲音稀稀落落的。
這爆杆燒的,一點兒年味兒都沒有。
柴昭回了自己的院子,打開了係統。
這才一天的功夫,怎麽就多出八百多點兒的建設點?
仔細翻了翻賬單,柴昭才發現,原來是今天讓廚房的吳管事做菜,結果就稀稀落落的長了不少建設點,下午寫了一下午的菜譜,直接給增加了五百點的建設點。
仔細想了想,這還真得算進去。
至少推進了飲食文化,這也是實打實的建設啊。
好係統,這次不說你坑了。
看看能不能換點兒什麽應景的東西。
柴昭想要換鞭炮,但是卻不知道鞭炮的價錢是多少。
按道理來說,早就應該出現火藥了,但是卻從來沒見到有人用過。
火藥這東西,在中華大地上還真是源遠流長了,至少柴昭就在書中見過。
《範子葉然》中有記載,硝石出隴道,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
硫磺、硝石與炭混合,這就是火藥的配方。
《戰國策》中記載有方士向荊王獻不死之藥,漢武帝看後也想長生,就向民間求丹藥,招納了方士,並且還親自煉丹,於是漢朝煉丹就成為了風氣,盛行了起來,陰差陽錯,火藥就這麽給弄出來了。
煉丹起火,人們也就認識並發明了火藥。
現如今是大隋,火藥肯定有,隻是人們還沒有發現這當中的妙處罷了。
等有條件了,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建設點,不拿白不拿。
打開商店界麵,找到了生活日用,節日用品裏,柴昭發現,鞭炮的價錢並不貴,但是想想也不便宜,剛得來的八百點,也就隻能換上八盤。
盤成一卷兒,直徑有半米,徹底鋪開之後,肯定特別長。
換不換呢?
思來想去,柴昭還是覺得別換了。
現在突然之間拿出來,燃放了,聲音引人注目,旁人再一問,怎麽撒謊去圓呢?就算騙的過別人,自家人呢?怎麽解釋?
這幾天柴昭在府上做什麽,府上的人也是有目共睹的,瞎話也編不出來啊。
府中的大紅燈籠,白天的時候就已經掛上了,如今天還沒有徹底黑下來,府上的下人都持著油燈,將燈籠裏的蠟燭點燃,府中路邊兒的燈柱,也都挑明了,府上被燈籠的紅光照耀得紅紅的一片。
這也是有寓意的,寓意來年可以紅紅火火。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老天爺給麵子,天氣好的很,白天的時候太陽掛在天上,到了晚上的時候,也沒有刮風。
前廳之中,桌案上已經擺放上了珍饈美味。
第一道就是燒雞,第二道是魚,最後一道菜,也得是魚,要整雞整魚,雞打頭,魚掃尾。
有雞有魚,吉祥如意,年年有餘。
整個大廳都被收拾了出來,擺放上了桌案,今日這頓飯吃的,也算是柴家規模最大的一頓飯了。
廳中也都將油燈換上了紅色的牛油巨燭,將整個廳中照耀的如同白晝一般,桌案上不僅僅有雞鴨魚肉,還有茶酒糕點,一應俱全。
屋子裏的炭盆也燒得熱烈,暖烘烘的,窗戶都開了縫,通風透氣。
一整間屋子裏,人雖然還未全到,但是氣氛卻已經是熱烈了起來,看著就覺得暖。
一家人落了坐,這時候天也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柴慎坐在上首,柴夫人坐在柴慎的身側。
下首左右,便是柴紹和柴昭兄弟兩人,再往下,便是家裏的管家,還有管事。
柴家的下人也並不說怎麽多,柴家的前廳空出來,放上桌案,兩人一桌,也都能擺開。
過年就是圖個熱鬧,往年一家四口吃個年夜飯,都是冷冷清清的,這回也是柴昭跟柴慎建議,人多熱鬧,就在前廳,收拾出來,忙活完了一起吃一頓,也顯得柴家能體恤下人不是,忙活了一年,到頭來,跟主家坐在一個屋裏吃頓飯,這也能增強柴家上下的凝聚力,說白了,就是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