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君王降臨> 第110章 不重要

第110章 不重要

  郭圖謙虛道:“主公過獎了,臣下隻不過是在並州閑暇之餘學習了一些關於經濟的皮毛而已。”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人進入長安,從長安學習到一些新穎的概念,再帶回到全國各地。


  經濟這個詞就是由商賈們從長安傳出來的。


  剛聽說的時候所有人都聽的是雲裏霧裏,以為就是商人經商那一套,後來才搞明白,原來經濟是人們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


  現在袁紹對經濟是喜歡的不得了,因為經濟好了,他才能有更多的錢。


  聽到郭圖在並州學習了經濟,便眼睛發光道:“哦?難不成並州有懂經濟之道之人?”


  郭圖搖頭,“並沒有,不過是並州商人從長安帶回來一些隻言片語,臣下利用閑暇之餘的時間,總結起來,然後再自己琢磨罷了。”


  袁紹微微一笑道:“這已經很了不起了。經濟之道,長安也不是一開始就懂,也是自己慢慢總結出來的,長安可以,咱們也可以,何況咱們的底盤更大,城池更多,可以施展的地方也就更多,將來咱們必然追上長安,如果人人都像你這般刻苦專研,不用多久便可超越長安。”


  頓了一下,袁紹長長的籲了口氣,道:“不管怎麽樣,現在冀州麵臨的危機是解決了。許攸現在已經被我關進大牢,銀行現在是被那些人搞的亂七八糟,現在銀行就交給你負責吧。”


  郭圖以前不懂經濟之道,自然也就對那些新興的東西感興趣,可是自當仔細琢磨了那經濟之道後,他是越發覺得銀行的重要性。


  首先能夠解決曆來打仗缺少錢糧的問題,其次他發現,銀行也是另一種戰爭的方式,雖然這種戰爭沒有硝煙,卻是更為可怕,一旦成功,便能給予敵方知名的打擊。


  不過對於這種沒有硝煙的戰爭,郭圖隻是在腦子裏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還沒有完全參透,但是他知道這一切的前提便是銀行。


  現在聽到袁紹讓自己負責銀行,他當然高興,不過他表麵卻是難為情道:“主公應當記得,當初許攸提議效仿長安開設銀行的時候,臣下是極力反對的,但是現在主公手上沒有可用之人,臣隻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主公,不過待臣處理好這些事情之後,還望主公另尋賢明。”


  話是這麽說,可是郭圖知道,袁紹絕對不會換掉他,隻會越來越依賴他。


  袁紹哪裏能不知道郭圖的心思,不過這種小心思他才不會去計較,他點了點頭道:“我手中大概還有五千萬貫的銅錢,儲備起來原本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現在城裏被朝廷運來的紙幣搞的烏煙瘴氣的,我就把這筆錢交給你,你就按著你說的去做吧!”


  不得不說郭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原本是一盤死棋,竟然被他三言兩語就給盤活了。


  但是皇家貨運的隊伍可是有好幾處,郭圖隻有一個,冀州能幸免於難,其他州郡可就沒有這麽容易了。


  比如荊州的劉表就因為冀州的物價愁白了頭。


  這家夥是董卓提拔上來的,現在跟荊州的一些世家好的穿一條褲子,完全不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裏。


  當初各地都在效仿長安開設銀行,不缺少錢糧的荊州是根本不需要銀行的,糧食多到吃不完,除了儲備糧以外每年還要往其他州郡出售千萬石的糧食,換取大量的錢財,可是劉表經不住荊州世家們的勸說,於是,荊州銀行成立了。


  剛成立的兩個月跟其他州郡的銀行一樣發展良好,每天都有數萬貫甚至十幾萬貫進賬。


  然而劉協讓人運來的五千貫荊州紙幣開始運作以後,荊州銀行開始每天虧損。


  劉表麾下人才不少,可能挑大梁的卻不多,在銀行出現虧損後,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麽辦,虧損了上千萬貫後,劉表直接下令單詞兌換金額不允許超過一萬貫。


  銀行剛開辦的時候可是說的清清楚楚,隻要手裏握著荊州銀行的紙幣,不論多少額度,都可以隨時兌換,物價瘋漲,商人們手中有了大量的紙幣卻限額了,再過些日子是不是就要禁止兌換了?


  這命令一出,不光光是商人害怕,還有那些本身就沒有多少錢的老百姓,他們害怕自己手中的紙幣變為廢紙,紛紛前往銀行兌換銅錢。


  一傳十,十傳百,荊州銀行成了第一個出現擠兌的州。


  到了這個時候,劉表卻是不敢下令禁止兌換,一旦下令禁止兌換,不出三天,荊州銀行發行的紙幣將會成為廢紙,荊州必然大亂,難免不會有其他諸侯乘虛而入。


  當然他也不敢修改為敞開了兌換,朝令夕改這是為官者的大忌,現在已經引起人們的不滿和恐慌,哪怕是改了人們也不會買單,隻會讓人擠兌愈演愈烈而已。


  ……


  而此時,劉協已經收到暴建國送來的信息,他看著暴建國寫的那歪曲扭八跟蒼蠅爬過一樣的字,他是那麽的難以置信。


  這麽容易就成功了?


  那可是袁紹呀,先不說袁紹的智謀如何,他手底下可是有許攸的呀。許攸又是銀行的負責人,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察覺?

  劉協想不通,他覺得是那麽的不真實,可是暴建國的信上寫的清清楚楚,他帶著人和貨物已經出了冀州到達司隸,再過半個月就能抵達長安。


  難不成這是袁紹故意而為之?

  可是,袁紹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如果冀州真的成功了,那麽其他州呢?會不會也一樣的成功了?

  劉協想不通,索性不想了,他讓前來送信的人回去休息,然後讓小太監張虎去把陳宮給叫了過來。


  把暴建國送來的信件給了陳宮。


  陳宮皺著眉,嘴裏罵罵咧咧的,“這字寫的也太難看了,難看也就罷了,這寫的是什麽玩意兒?一個字都看不明白!”


  劉協這才想起,他編寫的教材為了方便那些沒有讀過書的人識字,專門用了簡單、明了、筆畫少的簡體字,所以,陳宮有的字認識,有的字不認識,完全搞不明白上麵寫的什麽。


  他給陳宮讀了一遍,陳宮也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這麽容易,不可能吧?袁紹麾下的謀臣數千,有大才者更是不少,建國他們怎麽可能這麽容易成功呢?”


  劉協歎息道:“朕也是這麽懷疑啊,你說會不會是袁紹一早就看破了朕的計劃,然後是在欲擒故縱呢?”


  陳宮沒好氣道:“這事兒他橫豎是個吃虧,完全沒有什麽可以擒的呀。不過陛下,不管他袁紹是蠢到什麽沒有看出來,還是故意這麽做,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成功的帶回來了大量的物資和百姓。現在咱們長安什麽都不缺,唯獨缺少人力啊。有了這些人力,咱們就能生產更多的羊毛布,羊毛線,等到秋收之後,再好好賺他一大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