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君王降臨> 第80章 世家的根

第80章 世家的根

  陳宮接過一支,劉協掏出打火機自己點燃一支,舒服的吐出一口青煙,陳宮也學著劉協掏出自己的打火機點燃,然後……嗆的眼淚留下來。


  劉協強忍著不適又吸一口,呼的一下全吐在陳宮臉上,看著陳宮道:“老陳,你不行呀。俗話說,男人不抽煙,活的像太監,你瞧瞧你還像個男人嗎?來,小馬,你也來一支華子。”


  說著,劉協又給了馬鈞一支,親自給他點燃。


  馬鈞不愧是經受過蒸汽機熏過的人,讓劉協真是佩服,竟然無師自通,不僅會過肺,還吐了一個漂亮的煙圈。


  馬鈞逼著眼睛享受起來,嘴裏喃喃道:“這才是生活呀,抽著煙喝著酒,不忘世上走一走,真舒服啊……”


  學壞了!

  劉協得出一個結論,趕緊再抽一口,然後一連吐了一串煙圈。


  好像誰不會吐煙圈一樣。


  最後劉協和馬鈞怪異的打量著陳宮,陳宮惱羞成怒道:“我是男人,我抽煙!”


  憋著一口氣,一連抽了好幾根煙,不知道流了多少淚,肺都快要咳出來的時候,陳宮終於適應了。


  而後,劉協讓馬鈞給車裏加滿油,陳宮率先打開車門進去,生怕劉協把他給丟下。


  劉協上車後,看著坐在副駕駛上的陳宮道:“公台呀,朕已經跟你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朕對雪花鹽這事兒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就別纏著朕了行嗎?難道非要朕跪在你麵前求你不成?”


  劉協這話言重了,把陳宮嚇了一大跳,想要跪拜卻發現自己坐在車裏無法施展手腳,隻能低頭道:“臣不敢,臣隻是想陛下把臣捎回城內。”


  “這就對了嘛……”劉協看到陳宮手足無措的樣子,一時間也有些心軟了,歎了口氣道:“老陳呀,其實這皇家食鹽廠的產量不是上不來,而是朕給他們下了密令,讓他們把多餘的產量給秘密儲存起來,雪花鹽朕有的是,宮裏還有兩百萬斤的庫存,隻是朕偏偏就是不給他們。你知道為何嗎?”


  陳宮搖頭,“臣不知!”


  劉協打開油門開關,把‘鑰匙’交給馬鈞,自己坐在車上,道:“你聽說各州郡都在模仿咱們長安的皇家銀行嗎?”


  “聽說過!”陳宮如實答道:“好像除了兗州的曹操和並州張揚沒有搞以外,其他人都搞了。隻要開設了銀行的諸侯賺的是盆滿破滿,臣還聽人說,那些諸侯打算把自己銀行的五銖錢都運來長安兌換黃金呢!”


  頓了頓,陳宮又道:“陛下,臣以為萬萬不可兌換給他們黃金。”


  “為何?”


  “臣聽說各地總有一些世家高價收購黃金,皇家銀行十貫錢能兌換一兩黃金,可是地方上的一些世家他們能出價十五貫,最高能出價到三十貫。”


  黑市嘛,不論哪個時代都是有的,雖然這個時代不叫黑市,但性質是一樣的,往往比市麵上的價格要高出許多。


  劉協認為黑市的存在對銀行是有好處的,商賈們為了利益,他們會第一時間的接受長安皇家銀行印發的紙幣,最後通過紙幣兌換成黃金,再運回地方上兌換更多的五銖錢,反反複複將利益最大化!


  消息是會被不斷擴散的,那些高價收購黃金的世家又不是傻子,他們明知道長安十貫錢就能兌換一兩黃金,非得花三十貫去別人手中兌換?

  所以,劉協認為‘黃金黑市’很快就會被皇家銀行給打擊的不複存在。


  可是聽陳宮的意思,這黑市不僅沒有被打擊,反而更加強大一樣,劉協皺眉道:“現在還有世家高價收購黃金?”


  “有!當然有!地方上比比皆是。”


  “那些高價收購黃金的家族腦子有問題嗎?明明在長安十貫錢就能兌換一兩黃金,他們非得要花十幾貫,甚至三十貫在地方上兌換一兩黃金?”


  陳宮搖了搖頭道:“陛下,你把世家還是看的太簡單了,陛下想來是以為世家最大的經濟收入是來自經商吧?”


  “難道不是嗎?”劉協確實是這麽認為的。


  陳宮道:“陛下錯了!真正的大世家是不屑經商的!敢問陛下,袁家有經商嗎?曹家有經商嗎?”


  “似乎沒有聽說過!”


  “可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就花了一億買了一個三公之位。袁紹和袁術兩兄弟靠‘四世三公’的名聲就能發展出來如此龐大的勢力嗎?不能!首先是因為他們有錢,袁家不經商他們哪裏來的錢?”


  劉協皺眉道:“難道就是因為這些世家的門生故吏滿天下?”


  陳宮點頭,“是!想要做官,首先是要被舉為孝廉!有舉薦資格的人唯親是用,那麽外人怎麽辦?就得花錢了!一個被舉薦孝廉的資格往往就需要花費數千上萬貫甚至更多。


  陛下可不要以為這麽多錢沒人願意出,臣當時想出都沒人收啊!搶手的很!

  成為孝廉,按製度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為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使之“觀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務。


  然後經選拔,根據品第結果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如地方的縣令、長、相或朝廷的有關官職。一般情況下,舉孝廉者都能被授與大小不一的官職。


  這個過程之中,那孝廉又需要花錢通過選拔,任命職位之時又需要花錢,成功任職後更是需要花錢感謝。


  此後,這人便成為舉薦人的門生。逢年過節這不都需要孝敬他的舉薦人?少了也拿不出手!


  比如臣舉薦了一個孝廉,他為官後成為臣的門生,這個門生到了一定程度之時,他又會有屬於自己的門生,他的門生又會有門生,可是到最後,這些人都屬於臣的門生,他們都是需要孝敬臣的。


  這才是世家的根!

  所以,這些世家不屑經商,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商隊,沒有商隊也就無法來長安兌換黃金了。即便可以組建商隊,但是這些世家肯定也是不願意冒這個風險的,路上被人搶了怎麽辦?”


  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舉製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製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


  劉協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科舉製度皇家得不到一點利益,全被這些世家所把控,讓世家越發根深蒂固,怪不得漢靈帝要賣官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