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君王降臨> 第63章 無知者無畏

第63章 無知者無畏

  大道理誰都知道,可荀彧身為曹操的謀臣,為曹操分憂乃是他的分內之事,於是道:“可是,主公,其他諸侯都在效仿長安的皇家銀行呀,咱們本來就窮,如果再不跟上,絕對會被其他諸侯遠遠的甩在後麵,最後甚至可能被吃的骨頭都不剩。”


  曹操笑了一下,問道:“荀彧,朝廷如何?”


  “名存實亡!”這四個字從荀彧口中脫口而出。


  “哈哈……”曹操突然放聲大笑,好不容易停了下來,臉色一變,肅然道:“那他媽的是以前!”


  “以前董卓挾持著天子,諸侯們可以不把天子當回事,可現在董卓死啦,天子依舊是大漢江山的主宰,朝廷還是掌管天下的府衙,各路諸侯隨著前些年的不斷發展壯大,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割據稱雄,可以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他們想的太理所當然了!

  別人不知,你荀彧豈會不知?強大的軍事實力,靠有勇有謀的將軍,也靠士兵們悍不畏死,但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強大的後勤。


  什麽是後勤?後勤便是能保證糧草及時送達,使軍中沒有斷糧之憂,能夠保證受傷士兵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能讓每一個士兵都有兵器有鎧甲有戰馬。


  而這一切需要什麽?需要的是錢!


  將士們連飯都吃不上,你還想他們為你賣命打仗?這是做夢!


  可是隻要你有錢,便能讓每一個士兵、每一匹戰馬都武裝到牙齒,有錢能購買到用之不盡的糧草,讓士兵、戰馬沒一頓都吃到撐,吃到吐,有錢你能把天下所有的名醫都雇傭在軍中,讓戰場上受傷的將士得到及時的治療。


  而,朝廷現在就具備著一切!隻要朝廷想,不出三年時間,便可把天下諸侯一一收拾。”


  說到此,曹操死死的盯著荀彧道:“文若,我曹操身為漢臣,忠於漢室,豈可因為自己的私欲而毀了朝廷的大計?”


  曆史上的荀彧一生對漢朝忠心耿耿,很有才能,是遠近聞名的賢士,一開始他在袁紹的手下,一度受到袁紹的禮遇,成了袁紹身邊的紅人,但是看出來袁紹沒有一統天下的氣魄和能力。本著“良將擇主而仕”的觀念,荀彧離開了袁紹,轉而投奔了極具雄心壯誌的曹操,成了曹操最心愛的謀士。


  他跟隨曹操,一開始也沒看出來曹操有篡漢的心思,等他發現了曹操有野心,他內心很想掙脫曹操,但此時曹操已經羽翼豐滿了,對荀彧也頗有提防。


  後來曹操對荀彧動了殺機,以一個空食盒,告訴他你所忠的大漢已經沒有俸祿給你了,倒不如盡早棄暗投明,來明公這邊。


  可荀彧選擇了自殺,下場有點淒涼。


  可現在曹操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權力沒有達到頂峰,篡漢的念頭或許有,但絕非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


  荀彧聽曹操這麽說,他心裏很高興,畢竟在這亂世成為一方諸侯,心裏有點成就大業的念頭也情有可原。曹操能說出這番話,證明他是忠於漢室的,證明自己的選擇也沒有錯。


  荀彧道:“可是主公,現在哪有什麽忠奸之分?漢室宗親都沒著急表態呢。如今的局勢比董卓挾持天子的時候更加混亂,那個時候隻要誰率兵去長安救天子,誰便是忠臣。


  現在?恐怕主公想要向天子表忠心,朝廷還不一定信不信呢,畢竟誰也不能保證主公就不是第二個董卓!

  隻能等待朝廷自己分辨,而這個分辨的時間需要多久,誰也不知道。或許朝廷還沒辨別出來忠奸,就可能被其他諸侯給滅掉。所以,主公,咱們如今還是得先發展,隻要有了足夠的錢財,就能保證不被其他諸侯所惦記,反之,如果其他諸侯都有了充足的錢糧,主公沒有,那主公便會成為眾矢之的,冀州的袁紹、南陽的袁術、荊州的劉表,這些人必定把主公的領地瓜分一空。”


  “哈哈哈……”曹操又笑了,搖搖頭道:“文若呀文若,你還真是執著。”


  說著,曹操從懷裏掏出來一張大漢皇家銀行印發的紙幣,一文的麵值,“你看這是何物?”


  “紙幣?”荀彧不太確定的說道,紙幣他隻聽說過,並沒有見過實物。


  曹操遞給荀彧道:“沒錯!這便是紙幣!你拿著好好看看,這是各路諸侯能仿製出來的嗎?”


  荀彧拿著仔細打量,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絕對無法仿製!”


  隨即荀彧又道:“可是這並不妨礙諸侯們用其他物品來代替呀,比如羊皮紙,牛皮紙,或者絹布之類的東西。”


  曹操無語了,歎息道:“哎,文若呀文若,我該說你愚蠢呢還是說你執著呢?你也不想想,這紙幣在長安還有其他的稱呼,有的叫‘金票’有的叫‘銀票’還有的叫‘銅票’,何也?這是因為這紙幣是可以兌換金銀元寶和五銖錢的!

  皇家銀行真的是因為有大量的金銀銅錢而不怕被擠兌嗎?錯了,大錯特錯!皇家銀行是因為知道沒有人能夠仿製出來,所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哪怕是有一天出現了擠兌也在可控範圍之內。


  可是其他諸侯一股腦的去開設銀行,你想想看,朝廷正愁找不到人開刀呢!嗬嗬,隻要他們推出紙幣,其他人會不會去作假我不知道,但是我敢保證,朝廷一定有辦法仿製出來和他們一模一樣的紙幣,去兌換大量的五銖錢!


  其他諸侯還想學著朝廷開設銀行賺錢?真是可笑至極,他們保準虧的底朝天!”


  寒冬來臨,曹操難得的清閑下來,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朝廷最近半年來的各種事跡。


  他不是對銀行不感興趣,相反他是恨不得立即效仿,隻是他發現了其中的利弊,所以表現的不感興趣罷了。


  荀彧聽了曹操的分析,頓時驚出一身冷汗,自己為何就沒有想到這一層關係呢?


  那其他諸侯……


  ……


  經濟戰爭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或財團為達到一定經濟目的和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所采取的軍事行動和經濟製裁措施。


  它是政治鬥爭的繼續,是現代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戰爭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從狹義上講,它是指雙方為破壞、癱瘓或直接打擊消滅對方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行動的總和,這種經濟戰爭通常采取軍事鬥爭的形式,因此又稱破壞性經濟戰爭。


  從廣義上講,它包括使用一切手段來增加本國和盟國的經濟力量,包括和平時期國家利用關稅、進口限額、出口補貼,甚至包括對外援助,來加強國家在國際上的經濟和財政地位。廣義上的經濟戰爭通常采取經濟鬥爭的形式,因此又稱為建設性經濟戰爭。


  古代是沒有經濟戰爭這個概念的,他們也體會不到經濟戰爭所帶來的破壞性。


  各路諸侯隻見到銀行有利可圖,卻預見不到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危害。


  無知者無畏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