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愁雲不散
正要屈膝,沒想到,一下掉入一個溫暖的懷抱。
“皇上,孩子們都還在呢”,蔣如怡紅著臉不好意思道。
一旁的奶娘看了,忙帶著小主子,小心翼翼地下去,甚至還貼心地為他們關好了門。
“哪裏?我怎麽沒有看到?”,齊弘燁見她紅著臉嬌嗔,心情好了幾分,嘴角似笑非笑地問道。
“不跟你說了”,蔣如怡一臉不好意思,轉身就往內室走去。
有時候,二人獨處時,彼此都會不自覺地用你,我來代替,很自然,沒有覺得什麽不妥。
到了內室軟榻上坐下,二人中間有一小炕桌,蔣如怡親自上前斟了茶,遞給了齊弘燁。
齊弘燁淡淡啜了一口,還是那熟悉的花蜜茶的味道,心裏頓時就安心了起來。
“孩子們最近都還好吧,你這身子好些了吧”,齊弘燁淡淡地問道。
“都挺好,皇上隻管去忙,我自己會調理身子,孩子們都很好”,蔣如怡笑著回答道。
“等今年過年,小四滿三個月了,趁著過年祭祖,也順便給她上玉蝶”,齊弘燁道。
“皇上還上玉蝶,您倒是先給她取個名字才好,整天小四小四地叫著,成了什麽樣子了”,蔣如怡淡淡地笑道。
“名字,之前她身子弱,想著先養養再說,現在看她身子這麽越來越好,朕也放心了,隻希望她平安長大,就叫嘉平吧”,齊弘燁淡淡說道。
嗯,這樣也好,皇宮裏,越不受關注的孩子,反而越好養活。
“臣妾替嘉平謝皇上賜名”,蔣如怡高興地說道。
有了名字,也就相當於有了封號,要是再上了玉蝶,也就算是她親生的女兒了,
雖然不比她真正親生的,可總歸是上了玉蝶,別人再也不會說什麽。
齊弘燁淡淡一笑,不再說話。
“皇上,江南的災情如何了,瘟疫,太醫們可研製出了藥方?到底是什麽病,竟這麽厲害”,蔣如怡麵色一轉,問道。
“沒什麽進展,以往的瘟疫都是夏季,可這一次洪澇災,死傷人數眾多,所以瘟疫比較厲害,朕在想,若是天氣冷了,應該會好些吧”,齊弘燁頓了頓,歎了一口氣,說道。
“可是……”,蔣如怡笑容漸漸僵在了臉上。
“可是,臣妾聽說……”,蔣如怡語氣淡淡問道。
“聽說什麽?”,齊弘燁見她這樣,心裏忽然咯噔一聲,然後臉色微變。
難不成,這件事,已經傳到了後宮?
沒錯,見齊弘燁這樣的表情,蔣如怡心裏的疑問得到了驗證,這件事,也沒必要再說下去了。
“沒什麽,臣妾隻是聽說,這些瘟疫,好想很厲害的樣子,江南已經死了不少人了,而且,朔親王爺還在江南,當真是心係百姓”,蔣如怡話鋒一轉,不痛不癢地說了這麽一通。
齊弘燁眼睛緊緊盯著蔣如怡,在她美麗的眼眸裏,寫滿了疑問和真摯,沒有發現一絲一毫的不妥。
“是啊,等皇弟回來,朕一定好好嘉獎他”,齊弘燁臉色燦然一笑。
二人一個不是誠心問,一個也不是誠心答,彼此心裏都有些暗自好笑。
晚膳後,齊弘燁自然而然地歇在了長樂宮,後宮的女人們聽說了,心裏對蔣如怡又迷惑又嫉妒。
這個女人,到底用了什麽方法將皇上的心牢牢勾住的,竟然能讓皇上在這樣的一個非常時期,還能去寵幸她。
“蔣貴妃那個女人,簡直就是個克星,怪不得撿了個煞星女兒,會平安無事,感情是,以毒攻毒啊”,劉嬪在自己宮裏又砸瓷器又砸杯子的。
“娘娘莫氣,寵愛什麽的,咱們慢慢來就是”,錦繡在一旁好生安慰道。
“我怎麽能不氣,都是一同進宮的,我出身比她好,容貌比她好,可是現在呢?她盛寵不衰,有兒有女,我呢,嘉柔都三歲了,我都要老了,要是再生不下皇子,難不成,要靠著女兒過一輩子不成?”,劉嬪憤憤然道。
“娘娘,不管怎麽說,咱們都不能輕舉妄動,貴妃難對付,不是一天兩天了,連皇後娘娘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咱們又何必做那隻出頭鳥,要知道,這後宮,看不慣蔣貴妃的,可是大有人在啊”,錦繡臉上帶著頗有深意的笑。
“對啊,還有皇後,皇後娘娘現在又恢複元氣了,嗬嗬,我就說嘛,皇後就是皇後,人家手握大權,怎麽也虧不著,我們這孤兒寡母的,就不一樣了,我的嘉柔已經長大了,如果再不謀劃謀劃,我們母女,將來少不得要喝西北風去了”,劉嬪暗自冷笑。
“娘娘,依我看,咱們還是要和皇後娘娘打好關係,畢竟,將來公主的婚事……”,錦繡說得小心翼翼,不過這話卻是極為在理。
“你說得對,皇後娘娘的地位可謂穩如泰山,將來嘉柔的婚事,還是要靠皇後娘娘做主,不管怎麽說,我還是要和皇後娘娘打好關係”,劉嬪聽了這話,猛地一驚。
主仆二人商量了許久,這才作罷。
而後宮的其他人自是不必說,雖然,眾人也不是不得寵,每一兩個月,都有那麽一兩日侍寢的日子,可是,若是大家都這樣了,也就罷了。
關鍵是蔣貴妃那麽受寵,雖然也是侍寢隻有幾日,可皇上沒事兒就往哪裏跑,眾人又怎麽會不眼熱。
對於皇上來說,自己隻是暖床的工具,而蔣貴妃,卻是真正被皇上放在心坎上的,那能一樣嗎?
可眼熱歸眼熱,誰還能真的做什麽,不過,明著不敢做,暗著,可就不一樣了。
……
京城的瘟疫自從發現,倒是越來越多了,而且,若是有心人,也會發現,京城裏不光瘟疫多了起來,陌生人也多了起來。
偌大的京城,不可能真的不讓進出,所以,要是有的人刻意裝扮,還是能夠混進來的。
“皇上,現在的瘟疫大多聚集在城北的百姓區,那裏人數眾多,一旦爆發起來,後果不堪設想啊,皇上,光是這樣發現一個就隔離開是不行的,還是要有確切的法子”,朝堂上,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地給齊弘燁出著招數。
“朕已經讓太醫院著手研製藥方了,不過,也沒什麽進展,愛卿們若是有好的民間名醫,大可以舉薦上來,另外,再張貼皇榜,若有民間能人異士能夠出麵,為朝廷解了這瘟疫之災,朕破例將其封為正四品的太醫,另外,再另賜府邸,賞黃金千兩,良田千頃”,齊弘燁聲音雄厚,擲地有聲地說道。
“皇上英明,目前來看,已經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法子了”
對於今年這個多事之秋,眾人心裏已經頗有怨言,以往,這個時候,既沒有什麽洪澇災了,也沒有什麽瘟疫了,剩下的隻是安逸的日子。
可是今年,似乎,格外的不太平,難道,真的和那災星有關?
欽天監的預算果然沒有錯,這就是災星降世,這些大臣們也一年沒有過好日子了,上頭有皇上施壓,下頭有下屬們虎視眈眈,一不小心,抓著錯處,就爬著你上去了。
你不行,就換行的人,這些人夾在中間,那叫一個難受啊。
其實,何嚐隻是他們,朝中的哪一個人,包括齊弘燁,這一年,也沒有輕鬆過。
每日裏隻是愁雲密布,想盡辦法將這前朝的事處理好。
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下了朝,和往常一樣,秦尚書等人又被齊弘燁召進了禦書房。
眾人依然細密地商議著瘟疫的有關事宜,以及南方百姓的安慰。
“南方那邊,朕已經派了人暗中過去,一切都正常,京城這邊,也一直按計劃進行,應該不日就會有結果”,齊弘燁自信一笑。
因為都是心腹,所以,說話也就沒有什麽顧慮。
不料,戶部尚書秦忠聽了,卻笑道。
“皇上,京城這邊,已經有了結果……”,秦忠笑著說道。
“如何了?人在哪裏?”,齊弘燁一聽,眼神頓時亮了亮,神色中夾雜著不少興奮。
“微臣已經將他們幾人安置在了一處隱秘的地方,誰也發現不了,隻等皇上一聲令下,登聞鼓1]便會敲響,到時候,必會一擊鳴冤”,秦尚書一臉激動地說道。
其實,皇上對於江南的情況一清二楚,魏家和朔親王早已不在江南的消息他也知道,江南沒有一手官員坐鎮,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
連欽差朔親王都走了,誰還會出頭,往那水深火熱之地鑽,真是笑話。
所以,朝廷派過去的救災物資,因為沒有人接手,全被當地的地頭蛇接手,有的直接被土匪搶了去。
真正落到百姓手裏的,可謂少之又少。
偏偏齊弘朔還是他的弟弟,這件事兒,他還真不好挑明了說,所以,就讓人偷偷暗中弄一批災民,讓人一路護送到京城告禦狀。
到時候,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直接親自接手這件案子了。
縱然朔親王是他的親弟弟又如何,做出這樣的事兒,還想要功績不成,自己這樣做,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好!”,齊弘燁眼神裏滿是興奮,聲音也爽朗了不少。
說罷,齊弘燁又招了招手,向秦忠低聲言道:“三日後,你讓那些人擊響登聞鼓,隨後朕會和大理寺,禦史台和刑部一起審理這件事,審理的時候,你們最好多弄些災民過來,記住,一定要讓他們源源不斷地來”。
齊弘燁一邊說,眼睛越發亮光。
不能明著過問,暗著過問還不行,就是要把事情鬧大。
最好是連自己都為難,到時候,也就不得不處理了。
“是,皇上,您放心,這件事不會有任何紕漏”,秦忠也笑得那叫一個陰險。
商量完事情,幾個人相視一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得意和促狹。
後宮和前朝的大臣們哪裏會知道,這位年輕的帝王,在他們不知不覺的時候,已經將自己算計進去了。
這也就是當初,齊弘燁查到朔親王妃暗中散布那些消息的時候,為什麽會決定不予理睬了。
後招還在後麵,嗬嗬……
果不其然,三日後,本朝第一次有人在午門前擊登聞鼓,當時,文武百官都在太和殿早朝。
聽到登聞鼓被擊響,都是一臉的震驚。
“何人如此大膽,竟然敢擾亂早朝”
“是啊,這是不是登聞鼓啊?難不成,有百姓要告禦狀?”
一聲聲中,眾人這才回過神來。
可是,貌似已經晚了,因為,皇上已經聽到了。
“蘇全德,外麵是何聲響,如此吵鬧,你帶幾個人過去看看”,齊弘燁皺著眉說道。
就算是腦子再遲鈍的人,也不會在午門外胡鬧的,這一定是百姓在敲擊登聞鼓告禦狀了。
可齊弘燁還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一臉的疑惑,讓人幾乎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異樣。
不多時,蘇公公帶了一隊侍衛,將幾個衣衫襤褸的人押上了太和殿。
“皇上,就是這幾人在外頭敲擊登聞鼓,奴才直接給押送上來了”,蘇全德一臉嚴肅地說道。
老祖宗的規矩,一旦老百姓敲響登聞鼓,作為皇帝,那是一定要親自過問的,所以這會兒,齊弘燁也就順其自然地問起幾人。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敲擊登聞鼓,不過,你們倒是說說,你們到底有何冤情,竟要鬧上朕的金鑾殿”,齊弘燁怒目圓瞪。
一身的龍袍,再加上恢弘大氣的龍椅,天子的尊貴和帝王之氣縈繞,直接讓人不敢抬眼。
“草民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人一個這陣勢,當即嚇得不輕,忙將臉扣在地上,也不敢抬頭看。
天子的龍顏豈是尋常百姓能隨便看的。
“平身吧”,齊弘燁淡淡的道,聲音威嚴中帶著幾分平和,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幾人聽罷,這才哆哆嗦嗦地起身。
“還不將你們的冤情快快道來,難道嚇傻了不成?”,蘇全德在一旁,陰陽怪氣地提醒道。
聽了蘇公公的話,幾個人這才從睡夢般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其中一個膽大的,偷偷抬頭看了一眼,隨後又迅速低下了頭,不過,很快,便是將自己的情況說了一遍。
1]登聞鼓,衙門之外百姓告狀之用,亦可作百姓告禦狀,中國曆史上明代最盛,置於午門之外,帝特令一監察使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