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明德府奇案
言司寧這小丫頭的滋味,就已經那般令人蝕魂銷骨,陸芊芊自幼習武,身子自然是更加的柔韌,那又該是怎麽一般別樣風情。
不過林宋剛開始在腦海中幻想起來,就連忙被嚇了一跳。
“不行不行,我怎麽能產生這樣的念頭?”
他連忙克製住了自己腦海中稀奇古怪的念頭,這才露出一臉嚴肅的表情:“好了,現在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出發前往江南了。”
林宋說著,一邊往前走去。
眾人這一次,自然是一路奔赴江南,先前梅時雨就已經說了,她會在江南出現,雖然林宋也感到很是無奈,但是既然是自己把她給氣走了,那當然就要想辦法將她給追回來。
不過林宋並不知道的是,在林宋一行人剛剛決定要離開的時候,他原本居住的房間房門處已經露出了一條小縫,言司寧小心翼翼的順著林宋的背影望去,從她的眼神中就能看得出來,她對林宋充滿了不舍。
雖然梅時雨已經說了她這一次的目標是在江南,但是並沒有說她具體要去的地方,這讓林宋也感到很是無奈。
偌大一個江南,茫茫多的地方,自己要去哪裏找他去?
但是像這種事情,林宋除了碰運氣之外,還能有什麽辦法?
進了江淮省之後,林宋倒是來到了一個頗有些熟悉的地方。
明德府。
去年的時候,林宋和蘇詠一起來到南方破獲私販官鹽一案,在這個案子裏,林宋和蘇詠最先來到的地方就是崇明府,而崇明府和明德府之間,不過是一江之隔。
站在江淮河畔,就能瞧見河對岸的崇明府,不過林宋倒是並沒有打算過河。
一路走來,雖然並非趕路,但是馬車在怎麽舒服,也不可能和躺在床上一樣舒服。
而林宋現在腦海中最大的念頭,就是找個地方吃頓飯,然後好好的睡上一覺。
至於那寸心毒瘴,從它的名字就能夠聽得出來,這應該是一種十分狠毒的毒物。
像這樣的東西,應該不難調查才對,等休息之後,再去找找有沒有類似的線索也不遲。
在確定了思路之後,林宋的心裏自然是變得淡定了許多。
林宋挑了一家街邊人氣比較旺盛的客棧走了進去,點了幾道菜之後,便開始靜靜的吃了起來。
這客棧裏的人數不少,而且都十分的熱鬧。
林宋一邊吃著東西,一邊側耳傾聽著四周眾人的討論。
在這種街頭巷尾的地方,往往是最能夠聽到各種稀奇古怪言論的地方。
說不定在這裏,就能聽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林宋才會聽得如此認真。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那麽一番討論引起了林宋的注意:“你們聽說了嗎?這一次,不僅先前離奇死亡的那三個人沒有找到凶手,而且又多了三個陪葬的人。”
“你的消息也太落後了吧?不僅如此,而且我還知道了這三個人,那可都是府衙上的人。”
“據說啊,這是那陳康的冤魂,來索命來了,而且陳康找的人,那都是知府身邊的人,說不定下一個人啊,就是知府了。”
“嘶……”
“你們說,那陳康不能當真如此凶惡吧?我反正是不相信會是惡鬼所謂,如果我猜的沒錯,這個案子的背後肯定另有其人。”
“哼,你不信算了,我可是聽說了,第一批死去的人那可都是在一息之間死去,而且死去的時候沒有半點痛苦,你相信這世上有如此詭異的死法嗎?而且不是一個人,乃是三個人用同一種手法,你說這不是惡鬼是什麽?”
“你要說是惡鬼,難道說那陳康所化的惡鬼,,死了之後還能分身不成?”
“這.……”
那兩人不斷的討論著,竟然也逐漸吸引了在場其他人的爭論。
而林宋在這邊靜靜的聽著眾人開始討論,也不禁在這時皺起了眉頭。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遠處眾人的身上,從他們討論的隻言片語中就能聽得出來,他們現在,似乎是在討論一件命案。
隻不過,如果隻是命案,倒沒什麽奇怪的,可是讓林宋有些疑惑的是,講命案歸將命案,怎麽好端端的又扯到鬼怪的身上去了?
就在這時,店裏的小二已經端著一盆菜走了上來。
林宋的心中好奇,想了想,也從袖子裏摸出一塊銀子,甩給了眼前那小二:“小二,剛才他們說的是什麽事情,你給我講講?”
“講好了,那這塊銀子就是你的了。”
那小二見到銀子,頓時眼前一亮,也沒想到林宋竟然出手如此大方。
他一伸手便將那銀子收走,生怕林宋反悔一般。
“好嘞,這位客官。”
小二將白布搭在肩上,又給邊上的其他人交代一聲,這才在林宋的身旁坐下:“客官,我能否討碗酒吃,再那點花生米,也好起個性子。”
“無妨。”
林宋手掌一攤,示意小二在自己跟前坐下。
那小二見狀,也不客氣,就這麽大咧咧坐了下來,端起一個酒碗,咕咚咽了兩口,又捏起兩粒花生米丟進口中,這才心滿意足的舒了口氣。
“客官,這件事情要說起來,那可就說來話長了。”
“不過據我所知,這件事情牽頭的起因,乃是因為前些日子府庫裏有一樁銀子失竊的案子,而這一係列命案的源頭,也都是從這裏開始。”
那小二不緊不慢的給林宋解釋了起來。
原來,在一個多月以前,這明德府的府庫之中丟了一千兩銀子,這一千兩銀子離奇失蹤,自然是讓得整個明德府上下都是一陣雞飛狗跳。
不過在案子傳出來的五日之後,這一樁案子卻就已經被人查出了凶手。
當時被指認的案犯名叫陳康,乃是明德府府庫裏的庫大使,而指認陳康的人,分別名叫鄭鍾思,柴良才、崔景樂。
其中,鄭鍾思和陳康一樣,都是這府庫中的庫大使,而柴良才和崔景樂則分別是明德府上的通判和經曆。
而且,這三人本就是私交極好的關係,這一次同時指認一人,定然有些蹊蹺。